760 likes | 853 Views
兽医药理学基础. 学习本章要达到的能力. 1. 掌握主要药物的作用机理; 2. 可以随意的组方治疗疾病; 3. 可以根据目的出复方药的配方。. 概念. 1. 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兽药还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 2. 毒物:是指对动物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超过一定计量也能产生毒害作用。 因此,药物与毒物间仅存在剂量的差别,没有绝对的界限,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也可成为毒物。
E N D
学习本章要达到的能力 1.掌握主要药物的作用机理; 2.可以随意的组方治疗疾病; 3.可以根据目的出复方药的配方。
概念 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兽药还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 2.毒物:是指对动物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超过一定计量也能产生毒害作用。 因此,药物与毒物间仅存在剂量的差别,没有绝对的界限,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也可成为毒物。 3.药物副作用: 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由于治疗目的不同,副作用又可以成为治疗作用。 如:阿托品作麻醉前给药,主要目的是一直腺体分泌和减轻对心脏的抑制,其抑制胃肠平滑肌的作用便成副作用;
剂型 药物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粉剂、水剂、注射剂、颗粒剂、散剂、片剂、(水针、粉针)、栓剂、喷雾剂 、软膏剂 、贴膜剂 、泡腾片 。
药物分类 1.天然药物(中药、中草药、中成药):如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 动物如鸡内金(健脾消食、消积化石)、牛黄(清热解毒,开窍豁痰,熄风定惊)。 矿物:石膏(清肺热、泻胃火,除烦止渴,用于高热、口渴、烦躁,肺热咳喘及胃火引起的头痛、牙痛)、芒硝、NaCl(人工盐)、MgSO4(泻药)。 2.合成药物(化药、合成药、西药): 如各种人工合成的化药、抗菌药物等。 3.生物技术药物:即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技术产生的药物,如酶制剂、疫苗、干扰素、植物血凝素、转移因子等。
科研概念与临床应用 1.药物的量效关系 ① 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 Cmin) 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又称阈剂量(threshold dose)。 ② 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 dose): ED50 ③ 极量(Maximal dose):出现最大效应的剂量 ④ 最小中毒量( minimal toxic dose ):出现中毒的最低剂量 ⑤ 致死量(lethal dose):引起死亡的量 ⑥ 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 LD50):半数动物死亡的量 ⑦消除半衰期,是指体内药物浓度或药量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常称为半衰期,用t1/2表示,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一个指标。
科研概念与临床应用 1.抗菌谱: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 2.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3.抑菌药:是指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等。 4.杀菌药:这类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之,如青霉素类、氨基甙类等。
药效学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合用药效>单药代数和 2.相加作用:合用药效= 单药代数和 3.拮抗作用:合用药效<单药代数和。 可能机制: (1)通过受体作用:如阿托品与肾上腺素的扩瞳; (2)作用相同的组织细胞:靶器官(靶细胞)相同; (3)干扰不同的代谢环节: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林可胺类抗生素; (4)影响体液或电解质平衡。
影响药效的因素1-剂量、用法与药效 MgSO4小剂量 →盐类健胃药 大剂量 →容积性泻药 MgSO4内服 →泻药 静注 →镇静
影响药效的因素2-动物方面 1.种属差异 如猫对阿司匹林敏感,口服时38h给药一次,马静注水杨酸需6h一次;马属对泰乐菌素易致死(注射)禁用,猪、鸡、牛安全。 氯霉素在猪t1/2:1.59h,而在水牛10.2h。 2.生理因素 与肝药物代谢酶系统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幼畜、老年家畜及母畜的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幼畜的生物转化途径和有关微粒体酶系统功能不足,肾功能较弱(牛除外)。 3.病理状态 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可能影响药物生物转化、排泄,对药动学和药效学产生重大影响。 4.个体差异
剂量、用法与药效3-饲养管理、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消毒剂、环境中有机物等可减弱药物的作用。 疫苗
合理用药原则 1.正确诊断-先决条件; 2.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 3.了解所用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知识-制定科学用药方案; 4.预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便于调整用药方案; 5.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 6.正确处理对因、对症治疗的关系。
抗微生物药物机理简介 对微生物要有杀灭或抑制的作用; 但对宿主细胞没有杀灭或抑制的作用;
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1.始动阶段:由DNA转录生成mRNA与30s亚基结合形成70s始动复合物。 2.肽链延伸阶段:70s始动复合物上有氨基酰结合部位(A位)和肽酰基结合部位(P位),第一个氨基酰tRNA1(aa1)上的反密码“阅读”mRNA上的密码,经识别后,aa1-tRNA,即进入A位,随后在移位酶的作用下移至P位,空出A位以接受与mRNA上密码相符的另一个氨基酰tRNA2(aa2-tRNA2)。随后在肽酰基转移酶作用下,将P位上的aa1-tRNA转移到A位上的aa2-tRNA之上,同时释放tRNA1,此时两个氨基酸即形成二肽链。此二肽链又移至P位,空出A位以接受aa3-tRNA3……如此继续反复使肽链不断延伸。 3.终止阶段:当mRNA上出现终止密码时医学教 育网原创,终止因子R进入A位,促使已形成的肽链释放,盘绕而成为新的特殊构型的蛋白质。核蛋白体解离为30s和50s,重新再利用。
青霉素类 1.作用机理: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 1.1通过竞争细菌的粘肽合成酶,抑制细胞壁的粘肽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大量的水分涌进细菌体内,使细菌肿胀、破裂、死亡; 1.2促发自溶酶活性,使细菌溶解。 1.3为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对处于繁殖期正大量合成细胞壁的细菌作用强,而对已合成细胞壁,处于静止期者作用弱,故称繁殖期杀菌剂。 1.4对G+菌的作用强; 2.常用药物: 青霉素钠 青霉素钾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钠 3.注意事项: 3.1天然青霉素与半合成青霉素类之间有完全交叉过敏; 3.2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有部分交叉过敏。 3.3对人类和动物畜禽机体毒性小。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结构,故对动物毒性小。
青霉素钠(钾) 1.其钠(钾)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 2.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室温放置易失效,遇酸、碱或氧化剂即迅速失效; 3.在水中极易溶解,乙醇中溶解,在脂肪油或液状石蜡中不溶; 4.青霉素G钠盐0.6微克为1单位(IU),1毫克相当于1670单位; 青霉素G钾盐0.625微克为1单位,1毫克相当于1598单位。 5.不耐酸、不耐酶、窄谱。
青霉素钠(钾)的药动学 1.吸收:不耐酸,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仅有少量吸收,需肌注或静滴;饮水给药时最好在30分钟内饮完,且要加大剂量。 2.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能广泛分布关节腔、浆膜腔、间质液、淋巴液、中耳液及各组织,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3.消除: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90%经肾小管分泌。此外,青霉素可在乳中排泄。泌乳奶牛慎用。 合用丙磺舒可竞争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减慢青霉素的消除,延长作用时间。
青霉素钠(钾)的临床应用 1.暴发球虫病的紧急治疗:可迅速止痛、抑制球虫对肠壁的危害,但不除根,不持久。 2.和链霉素一起,组成“双抗”,联合抗菌、抑菌。 如:制作疫苗、注射卵黄抗体时。 3.治疗肺炎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脓胸、中耳炎; 4.G+杆菌感染如白喉、破伤风,但应加用相应抗毒血清以中和外毒素; 5.“抗病毒中成药注射液+利巴韦林+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干扰素”组方治疗不吃不喝的发热疾病。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1.阿莫西林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2.使用阿莫西林应注意该药在碱性溶液中可迅 速破坏,应避免与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合用。 3.阿莫西林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主动分泌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丙磺舒可以竞争性地阻碍阿莫西林的肾脏排泄。 4.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应用,可克服它不能耐青霉素酶的缺点,从而增加抗菌谱,扩大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 1.治疗蛋鸡输卵管炎: 2.母猪保健: 3.蛋鸡产蛋上升期、高产期保健:
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1.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2.严重感染时,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链霉素)和用以增强疗效。 3.临床应用 3.1治疗雏禽沙门氏菌感染:500羽/克; 3.2治疗猪的细菌感染或预防继发感染: “抗病毒药物+氨苄西林+对症药物”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作用机理同“青霉素类抗生素”,故两类药物可合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1.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代表药物有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匹林,头孢拉啶等。 2.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代表药物为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头孢雷特。 3.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地嗪、头孢噻呋等。 4.第四代头孢菌素主要代表药物: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1.人不要有病就用头孢,但动物? (1)全程管理 (2)治病 (3)宠物 2.切勿在饮酒前后使用。极易出现休克,晕厥,老年人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3.代表药物 头孢噻呋
头孢噻呋的临床应用 1.1日龄鸡感染的防治,每只肌肉注射0. 1mg。 肉禽雏:头孢噻呋钠 蛋禽雏:头孢噻呋钠+马立克氏病疫苗 2.头孢菌素价格较贵,多用于宠物、种畜禽及贵重动物等特殊情况,且很少作为首选药物应用。 3.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巴氏杆菌等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牛乳腺炎和预防术后败血症等。 4.代替“双抗”。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机理 氨基苷类为静止期杀菌药。抑制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 1.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1.1起始阶段:抑制30S亚基始动复合物和70S亚基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1.2延伸阶段:与30S亚基的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mRNA错译,合成异常无功能或毒性的蛋白质; 1.3终止阶段: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阻止70S核糖体的解离。 2.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菌体内的生命物质外漏致细菌死亡。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细菌蛋白质合成出现强烈的作用,致使细菌细胞膜和细胞质的蛋白质合成全面受抑制,达到杀灭敏感菌的作用。
链霉素(Streptomycin) 1.由灰链霉菌培养液提取而得,常用其硫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 2.内服难吸收,肌注吸收迅速及完全。 3.中毒症状:呼吸抑制、肢体瘫痪和骨骼肌松弛。严重者肌注新斯的明或静注氯化钙即可缓解。 4.该药反复使用极易产生耐药性,一旦产生后,停药后不易恢复。但链霉素耐药菌株对其他氨基糖苷类仍敏感。
链霉素的应用 1.与青霉素合用治疗各种细菌性感染。与四环素合用效果增强。 2.鸡传染性鼻炎 8-10万单位/羽。 3.布氏杆菌病的治疗。
四环素类抗生素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连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四环素类抗生素 1.本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作用不强,为广谱抑菌剂,而非杀菌药。 2.四环素类抗生素对G+菌的作用强度不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对G-菌的作用强度不如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某些原虫如阿米巴虫等有效。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真菌、病毒均无效。 3.药物的吸收部位生要在胃及小肠前部,金属离子在肠道可与其络合,减少其吸收,该类抗生素不宜与抗酸药及铁制剂合用。 4.四环素易在牙齿和骨骼组织中沉淀。 5.肾脏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的排出器官。 6.重复给药时,一般临床剂量以尿原形方式排出的药物都能达到尿中抑制敏感菌生长的所需浓度。 7.四环素相当一部分可由胆汁排入肠道,并再被吸收利用,形成“肝肠循环”,进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持效时间。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稍长时,极易引起成年草食动物肠道菌群紊乱,维生素缺乏和肝功能损害,引起动物消化机能失常,造成肠炎和腹泻。 2.易造成二重感染:敏感菌株受抑,不敏感菌株大量繁殖引起。患二重感染时应注意真菌的危害,必要时应用制霉菌素等加以治疗。 3.对骨、牙齿生长的影响:该抗生素可沉积于骨、牙,与Ca2+结合致骨骼、牙齿发育不全,发育障碍,牙齿变黄。 4.肝、肾毒性:为长期口服或大剂量静脉给药所致,可致肝脂肪性坏死,加重肾功能不全,易发生于孕畜。 5.过敏反应:药热、皮疹、光敏性皮炎等,还可致剥脱性皮炎。 6.维生素缺乏:影响制造维生素B、K细菌繁殖,致口角炎、舌炎、出血。
氯霉素类抗生素 1.抗菌谱:(广谱,偏重于G-菌)对G+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头孢菌素对G-菌中大多肠杆菌科高度敏感,尤其是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沙门氏菌作用最强。其他G-菌还包括:大肠杆菌、布鲁氏菌及巴氏杆菌等。 2.细菌在体内外均可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尤以大肠杆菌明显,产生耐药性细菌都能释放乙酰转移酶,使氯霉素乙酰化而失效。
氯霉素类抗生素抗菌机制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呈现强的抑制作用,它对70S核蛋白体有效,而对80S核蛋白体无作用。氯霉素可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肽酰基转移酶,使P位肽链不能移向A位,阻止肽链延伸。
氯霉素类抗生素毒副作用 1.本品毒性大,严格控制使用; 2.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可能与抑制造血细胞线粒体中核蛋白体70s亚基有关。表现症状为可逆性的血细胞减少和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3.能够抑制记忆性的免疫应答反应,故动物接种疫苗期禁用。 4.为肝微粒体药酶的抑制剂,能明显减慢其他药物代谢,从而延长其他药物效果亦能增强其他药物毒性。 5.产生胃肠道反应和二重感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主要作用于需氧G+、阴性球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2.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3.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强,治疗尿路感染时常需碱化尿液; 4.口服后不耐酸,酯化衍生物(如: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即琥乙红霉素)可增加口服吸收; 5.血药浓度低,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 6.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7.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 8.毒性低微。 9.通过可逆性地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作用而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
泰乐菌素(Tylosin) 1.从弗氏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获得。 2.水溶液在pH 5.5~7.5时稳定。 3.若水中含有铁、铜、铝等金属离子时,则可与本品形成络合物而失效。 4.本品为畜禽专用抗生素。 5.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交叉耐药现象。 6. 与聚醚类抗生素(马杜霉素、盐霉素 )合用,导致后者的毒性增强。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防治动物的支原体感染; 2.浸泡种蛋以预防鸡支原体传播; 3.猪的生长促进剂。 欧盟从2000年开始禁用本品作生长促进剂。
林可胺类抗生素 抗菌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但是仅与G+菌的核蛋白体形成复合物,对G-的核蛋白体无亲和力。
林可胺类抗生素 1.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林可胺类抗生素的作用位点相近,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作用。 2.本品对家兔敏感,易引起严重反应或死亡。 3.与大观霉素(1:2)配伍,用于鸡败血支原体与犬大肠杆菌感染,其疗效远较其单用或较泰乐菌素强。 4.克林霉素抗菌效力比林可霉素强4~8倍。 5.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多肽类抗生素 1.破坏敏感细菌的外膜。 药物的环形多肽部分的氨基与细菌外膜脂多糖的 2价阳离子结合点产生静电相互作用,使外膜的完整性破坏,药物的脂肪酸部分得以穿透外膜,进而使胞浆膜的渗透性增加,导致胞浆内的磷酸、核苷等小分子外逸,引起细胞功能障碍直致死亡。 2.由于革兰氏阳性菌外面有一层厚的细胞壁,阻止药物进入细菌体内,故此类抗生素对其无作用。 3.本品与增效磺胺药、四环素类合用时,亦可产生协同作用。 4.易引起对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其他抗生素-泰妙菌素 1.又名支原净; 2.抗菌谱与大环内酯类相似。为猪呼吸道病防治的首选药物。 3. 用于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 4.本品能影响莫能菌素、盐酶素等的代谢,合用时导致中毒,引起鸡生长迟缓、运动失调、麻痹瘫痪、直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