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likes | 918 Views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學習目標. 明白日治時期的 基礎建設 了解日治時期 經濟發展 的內容及目的 知曉日治時期的 新式教育 及 米糖經濟體制 的確立. 臺灣賣卻論. 臺灣賣卻論. 背景:日本治臺的最初幾年,忙於 鎮壓臺人的武裝抗日 原因: 1. 軍事、行政開支龐大 ,經濟萎縮不前 2. 總督府的收支無法平衡, 必須仰賴日本國庫的補助 。 議論:日本國會中曾出現 將臺灣以一億圓賣給法國的議論 。 改善:明治 31 年 (1898) 兒玉源太郎 當任總督,進行一連串的基礎建設,逐漸改善臺灣的經濟狀況。. 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分期.
E N D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學習目標 • 明白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 • 了解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內容及目的 • 知曉日治時期的新式教育及米糖經濟體制的確立
臺灣賣卻論 • 背景:日本治臺的最初幾年,忙於鎮壓臺人的武裝抗日 • 原因: 1.軍事、行政開支龐大,經濟萎縮不前 2.總督府的收支無法平衡,必須仰賴日本國庫的補助。 • 議論:日本國會中曾出現將臺灣以一億圓賣給法國的議論。 • 改善:明治31年(1898)兒玉源太郎當任總督,進行一連串的基礎建設,逐漸改善臺灣的經濟狀況。
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分期 基礎建設 1895~1904 農業改革 1905~1930 工業化建設 1930~1945
基礎建設時期 一、時間:1895~1904 二、主導人物: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採「生物學原則」奠定統治基礎。 三、措施: 1.展開土地調查、舊慣調查、戶口調查、林野調查。 2.設立臺灣銀行、統一幣制。 3.加強交通、建設鐵公路、自來水、電力、水利等設施。
後藤新平(1857-1929) • 學醫出身,曾留學德國 • 1898年來台當任兒玉源太郎的民政長官。 • 主張以「生物學的原理」來治理臺灣 • 進行土地調查,戶口普查,風俗習慣調查,促進科學發展與農、工、衛生、教育、交通、警察等,並招撫抗日份子,攏絡台灣仕紳,奠定日本在台灣往後的統治基礎。 • 是繼劉銘傳之後,對臺灣現代化最有影響力的人。 • 任內8年被稱為「兒玉-後藤」時期。
後藤新平的「生物學原則」 • 後藤常對人說道: 「治理台灣的方式絕對不是把成功的日本經驗套在台灣人民身上。我們以生物學上的比目魚為例,比目魚的兩眼長在身体的同一邊。若你一定要把比目魚的眼晴改裝在身体的兩邊,那就是違反了生物學的原則。比目魚眼晴之所以長在同一邊是有生物學上的必要才產生的。在政治上亦同,我們必須先了解台灣人的習性,依據其習性定出一套管理辦法才有效。」 • 如同自然生態一般,現實環境的形成必有其要性,故必須順應臺灣的風俗習慣,隨機應變,制定適當的政策。
土地林野調查 一、土地調查((1898-1904,明治31-37年) 1.確定土地所有權 清代臺灣土地「一田二主」。總督府為確立產權,乃確定取消大租戶,確立小租戶為唯一所有者。中部大租戶以政府補償的公債成立彰化銀行。 2.清理出大量的「隱田」、無主地 3.清查土地,建立詳實的地籍資料,增加70%以上的地租收入 二、林野調查(1910,明治43年) 1.缺乏所有權的林地,一律被視為無主地,收歸國有 2.然後透過官有地放領方式,轉移給來臺投資的日本資本家。 三、結果 開啟了日本財閥投資的坦途,加速產業的開發,進而達成臺灣財政的自給自足。明治38年(1905)臺灣財政已轉虧為盈,不再需要日本中央補貼。
舊慣調查(風俗習慣調查) • 機構:臨時舊慣調查會(1901-1919) • 主持:京都大學教授岡松參太郎 • 目的:調查臺灣的土地、法律、經濟、風俗習慣,作為總督府施政的重要參考。也另外對臺灣原住民有詳細的調查。 • 代表學者:伊能嘉矩(1867-1925)、鳥居龍藏(1870-1953)
戶口調查(人口普查) • 目的:建立完整戶籍制度,實行殖民統治 • 明治38年(1905)進行人口普查,當時臺灣人口約310萬人。 • 自1905年起每隔五年定期普查一次。 • 1940年臺灣人口約580萬人,至日治末期臺灣總人口已達約600萬人。
統一幣制 • 背景:日治初期臺灣幣值混亂,有中國銀圓、銅錢和外國洋銀。 • 機構:明治32年(1899)設立臺灣銀行,作為貨幣的發行機關,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金融機構。 • 統一貨幣:明治44年(1911)宣布臺灣亦適用於日本貨幣法,將臺灣的貨幣徹底轉換為金本位制,也就是臺灣和日本的幣制統一。
統一度量衡 1.措施:明治33年(1900)總督府公布臺灣度量衡條例,統一度量衡,製造並販賣公秤、公量等器具。 2.結果:使台灣成為採行十進位的公制,方便臺灣、日本間的商業貿易交流。
專賣制度 1.措施:明治30年(1897)總督府開始行專賣制度,將臺灣重要的民生物資專賣,從中取得暴利。 2.結果:使總督府的財政自給自足,不需政府補助。 各項專賣品及實施年代如下表:
交通建設 (1)修築公路、橋梁 如:大正14年(1925)縱貫公路(基隆─屏東) (2)明治41年(1908)完成基隆到高雄的西部縱貫鐵路 (3)延伸的支線鐵路則利於開採森林、礦產等山地資源 如:阿里山鐵路、各製糖會社的鐵路 (4)明治32年(1899)起不斷擴建基隆港和高雄港 日本的工業產品 基隆港 臺灣 臺灣中南部的米、糖等農產品 高雄港 日本
臺灣鐵路 (1)基隆─臺北:完工於清光緒17年(1891),劉銘傳時期 (2)臺北─新竹:完工於清光緒19年(1893),邵友濂時期 (3)新竹─高雄:完工於明治41年(1908),日治時期
通訊建設 架設台灣島內及台灣與日本間的電信、電報與郵局等通訊系統。 • 郵局在日治時期改稱為「郵便局」。負責包括郵遞、電報電話、金融(匯兌、存款)等業務。據統計,迄至明治41年(1908),臺灣各地已成立127間郵局。 • 臺灣最早的電話為1897年3月設於澎湖的軍用電話。後來陸續於台北、臺中、臺南設立電話交換局,處理電話事務。從1900至1919年間,臺灣電話支數由431支增加為7146支,成長快速。 • 到1919年為止,臺灣總計有六條電報線: • 福建─臺灣:一線 • 澎湖─臺南:二線 • 日本─臺灣:三縣
水電建設 一、自來水建設 1.原因:為改善飲水安全、公共衛生 2.措施: (1)1896年聘請英籍技師巴爾頓來台考察,在淡水創辦第一個自來水水道。 (2)又配合都市計畫在各市鋪設自來水道,以改善公共衛生。
台北自來水博物館 成立於明治41年(1908)
水電建設 二、電力建設 1.明治38年(1905)完成新店龜山電廠,開始向臺北供電。 2.大正8年(1919)設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致力統一電業。 3.昭和9年(1934)完成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占全台水力發電量的二分之一。 4.成果:豐沛而低廉的電力啟動了臺灣的工業化,肥料、酸鹼、氮氣、煉鋁等重化工業逐漸崛興。
龜山電廠現況 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 廠龜山發電所,使得 臺灣首次在臺北城內 市街點起電燈,代表 著臺灣進入現代化與 科技化的時代,惜今 已經荒廢。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成 立於大正8年(1919), 負責籌建日月潭水力 發電工程。其社廈屬 總督府建築群之一, 位於總督府正後方。 1945年5月30日晨5時 遭受美軍B29炸毀。
日月潭第一水力發電所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於大正8年(1919)籌畫,昭和9年(1934)竣工。
日治時期的水利工程 一、桃園大圳: 1.大正5年(1916)動工,大正13年(1924)完工。 2.灌溉桃園台地。 二、嘉南大圳: 1.大正9年(1920)修築,昭和5年(1930)竣工。 2.為當時東亞最大的水利工程。 3.改變「看天田」的耕作型態。 4.成果:帶動嘉南平原耕地面積的擴張與單位產量的增加。
嘉南大圳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 • 明信片/第四十七號 • 嘉南大圳:鹽水溪排水路
嘉南大圳 • 工程師:八田與一(被尊為「嘉南平原水利之父」、「烏山頭水庫之父」、「嘉南大圳之父」。) • 源頭:烏山頭水庫(引濁水溪及曾文溪的河水) • 灌溉範圍:台南、嘉義、雲林 • 全長8720公里,排水路6960公里,貯水量高達6億方臺尺,灌溉面積約15萬甲。
日治時期的臺灣教育 • 目的: • 以教育做為同化臺人的手段 • 有助於提高人力素質 • 原則:採取差別待遇、隔離教育的政策 • 制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 階段: • 初期:1895-1919年 • 中期:1919-1930年 • 後期:1930-1945年
職業教育 (鼓勵臺人就讀) 畢 業 就 業 師範學校、醫學校 (鼓勵臺人就讀) 學 童 入 學 初 等 教 育 高等教育 (日人子弟學生為主) 中等教育 (日人子弟學生為主) 留學 (以留學日本、中國最多)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制度
初等教育 1.特色: (1)公學校為主要設施 (2)日語教學最重要 2.機構: (1)國語傳習所:明治29年(1896)臺北芝山岩首先創立,兩年後改制為公學校。 (2)公學校:供漢人兒童就讀,師資、設備、教學皆不如小學校。 (3)小學校:在台日人兒童就讀,學科內容與日本本國一致 (4)蕃童教育所(蕃人公學校):供原住民兒童就讀,由駐守山地的警察教授日語、禮儀與醫療知識 3.影響:使台灣成為「雙語並用」的社會
國語傳習所 • 國語傳習所是1896年到189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於台灣實施的基礎教育學制與場所。更成為後來公學校的前身。而這裡的國語,指的是日本語。 • 其學制基本上仿照西式教育,教授國語,唱遊,數理。 • 1896年一年之間,台灣總督府共設立14間國語傳習所。 • 台北芝山岩國語傳習所是第一所國語傳習所,隔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 傳習所設立之初,台人參加者並不踴躍。不過總督府以免學費為號召,加上台灣人民生活的日語需求越來越多,所以參與的台籍學童越來越多。1898年,台灣總督府將實施頗有成效的國語傳習所改制為公學校。
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 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
中等教育 1.特色:重視實用原則 2.機構 (1)師範學校:為了普及初等教育,培養公學校教師。 最重要的是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今臺北教育大學) (2)醫學校:培養醫師,明治32年(1899)成立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臺大醫學院)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和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被比作為英國的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 (3)普通中學:大正4年(1915)設林獻堂為首的中部士紳籌措經費,建立一間提供臺人就讀的學校,即為台中州立中學校(今台中一中) (4)職業學校:培養基層技術人員,發展殖民地產業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沿革 (1)創立西元1895年,初名「芝山巖學堂」 (2)1896年(明治29年)改稱「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3)1920年改名「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 (4)1927年分割為「臺北第一師範學校」 (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的前身,南門校區)、 「臺北第二師範學校」 (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前身,芳蘭校區) (5)1943年兩校再合併為「臺北師範學校」。 (6)1945年日本戰敗,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 (7)1991年改隸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 (8)2005年升格改制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