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925 Views
会计学 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六章 投 资. 投资的性质与分类 有价证券投资 长期债券投资 ( 本章暂时不讲 ) 长期股权投资. 主要准则. 《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 ——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 《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 —— 长期股权投资 》 《 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 —— 资产减值 》. 投资的性质. 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特点 pp.150-151 投资应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该投资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E N D
会计学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六章 投 资 • 投资的性质与分类 • 有价证券投资 • 长期债券投资(本章暂时不讲) • 长期股权投资
主要准则 •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投资的性质 • 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 特点pp.150-151 • 投资应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 该投资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该投资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投资的分类 • 按投资对象分为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和其他投资(p.151)。 • 按投资对象的变现能力分为易于变现的投资(可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和不易变现的投资。 • 按投资期限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p.151) 。 • 长期投资又可分为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可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 • 交易性证券: • 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证券。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 可供出售类证券: • 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具有长期持有意图的证券。 • 持有至到期证券: •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证券。
是 否 至到期 长期债券 交易类 短期 出售类 长期 短期投资的判断 是 有价证券? 准备在短期内变现?
有价证券投资 • 有价证券投资一般包括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 • 证券通常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交易活跃。 因此很容易取得市价的信息。
有价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 交易性证券 • 可供出售类证券 • 持有至到期证券(主要是债券,本章不讲)
交易性证券 • 取得时的会计处理 • 持有期间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 • 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 • 处置时的会计处理
取得时的会计处理 • 企业取得交易性证券时,按其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
例1、p.153 交易性金融资产 14,500 投资收益 90 应收股利 500 银行存款 15,090
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 •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 例3、P.155。
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 •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证券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4、pp.156-157 • 每一会计期末, 按市价计价, 并在利润表中列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损益)。 股票U: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公允价值上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股票V: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公允价值下降) 交易性金融资产 500
公允价值 •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处置时的会计处理 • 出售交易性证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 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例5、p.157(2/20) 银行存款 5,8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5,500 投资收益 3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投资收益 500
例5、p.157(3/6) 银行存款 6,4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5,500 投资收益 9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投资收益 500
举 例1 甲公司2006年12月20日购入乙公司股票100股,每股 价格10元,并将其划分为交易类证券。 12月31日每股价 格升至11元。 2007年3月12日乙公司宣告每10股可分得 1元的现金股利, 4月12日收到现金股利。 5月8日以每股 12元的价格出售。 (1) 试为上述经济业务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 (2) 计算投资总回报。
解 答 • 06/12/20, 购入股票时,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 现金 1,000 • 06/12/31, 期末按市价计价,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 07/03/12, 乙公司宣告现金股利, 应收股利 10 投资收益 10
解 答 • 07/04/12, 收到乙公司的现金股利, 现金 10 应收股利 10 • 07/05/08, 出售乙公司股票, 现金 1,2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1,100 投资收益 200 • 投资总回报: (10+200) = 210
小测验1 • 2007年1月1日,甲企业从二级市场支付价款l020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20000元)购入某公司发行的债券,另发生交易费用20000元。该债券面值1000000元,剩余期限为2年,票面年利率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资料如下: • 07年1月5日,收到2006年下半年利息20,000元; • 07年6月30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150,000元(不含利息); • 07年7月5日,收到该债券半年利息; • 07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100,000元(不含利息); • 08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7年下半年利息; • 08年3月31日,甲企业将该债券出售,取得价款l,l80,000元(含1季度利息l0000元)。
小测验2 2007年5月,甲公司以48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60万股作为交易性 金融资产,另支付手续费10万元,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 为7.5元,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0 元,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至12月31日,甲公司 仍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8.5元,2008年1月3日 以515万元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假定甲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 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要求:(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
可供出售证券 • 取得时的会计处理 • 持有期间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 • 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 • 处置时的会计处理
取得股权时的会计处理 •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的股票时,应按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
例1、p.15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4,590 应收股利 500 银行存款 15,090
持有期间收益的会计处理 • 在持有期间被投资企业宣告现金股利时, 确认为投资收益, 计入本期利润表: 应收股利 xx 投资收益 xx
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 •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4、pp.156-157 •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0
处置时的会计处理 • 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例5、p.158 银行存款 2,64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60 投资收益 500 投资收益 400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400
举例2 丙公司2006年1月20日购入丁公司股票500股, 每股价格20元,并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类证券。4月 20日收到丁公司宣告的现金股利(每10股分得0.4 元)。 12月31日每股市价为18元。 2007年5月28日 以每股19元的价格出售200股。 12月31日每股市价 21元。 试为上述经济业务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
解 答 • 06/01/20, 购入股票时,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000 现金 10,000 • 06/04/20, 收到丁公司的现金股利, 现金 200 投资收益 200 • 06/12/31, 期末按市价计价, 资本公积 1,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00
解 答 • 07/05/28, 出售丁公司200股股票, 现金 3,8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600 投资收益 200 投资收益 400 资本公积 400 • 07/12/31, 期末按市价计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900 (300×3) 资本公积 900
小测验3 • 乙公司于20×6年7月13日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l000000股,每股市价l5元,手续费30000元;初始确认时,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乙公司至20×6年12月31日仍持有该股票。该股票当时的市价为16元。20×7年2月1日,乙公司将该股票售出,售价为每股l3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3000元。
小测验4 • 20×1年5月6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0160000元(含交易费用10000元和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50000元),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2000000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0.5%。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1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50000元。 • ×1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2元。 • ×1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股票;当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元。 • ×2年5月9日,乙公司宣告发放股利40000000元。 • ×2年5月1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 ×2年5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4.9元的价格将股票全部转让。
长期股权投资 • 通过持有另一公司的股权, 投资者“拥有”该公司的一部分, 一般以持股比例表示。 • 范围 • 初始计量 • 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 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 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 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形成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 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 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等其他方式
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 •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 企业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举例3 • A公司购入B公司2%的股份,买价222000元,其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6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16,000 应收股利 6,000 贷:银行存款 222,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 不同持股比例的股权投资, 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 无重大影响(< 20%) • 重大影响(20%-50%)或共同控制 • 控制(> 50%)
无重大影响的非有价证券 • 一般长期持有, 采用成本法(例6、pp.160-161) 。 •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 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本企业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本科目(注意:p.160)。 • 出售时按收到的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投资损益。
举例4 • A企业购入甲股票75000股,每股20元(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元) ,税费40000元,投资比例 15%。甲当年获得净收益40万,分配20万。第二年,甲亏损14万,当年未分利。第三年,甲获净收益6万,政策性分利15万。第四年,处置所持有的甲股票,以每股25元售出,支付相关税费5000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
账务处理 • 购入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股票116500(75000*15+40000) 应收股利 375000(75000*5) 贷:银行存款 1540000 • 收到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375000 贷:应收股利 375000
甲当年获得净收益40万,分配20万。 借:银行存款 (应收股利) 3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 A分得20×15%=3万 • 第二年,甲亏损14万,当年未分利。 • 第三年,甲获净收益6万,分利15万 A分得=15 × 15%=2.25万 甲受资后的累计净收益 冲减投资成本 = 40 – 14 +6 =32万 A应得股利 = 3 2×15% = 4.8 万 甲用受资前的利润进行分利 多分0.45万 A累计分利 =3 + 2.25 = 5.25万
借:银行存款 22500 贷:投资收益 18000 长期股权投资——甲股票 4500 • 第四年,以每股25元售出甲股票,支付相关税费5000元。 借:银行存款 1870000 贷:投资收益 709500 长期股权投资——甲股票 1160500
举例5 • 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初始投资成本1 100 000元,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于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1 000 000元。假设乙公司20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2 000 000元,其中股本为10 000 000元,未分配利润为2 000 000元;2007年实现净利润4 000 000元;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 000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