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 1946 年 ) ────“ 埃尼艾克 ”. 1. 计算机发展简史. 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计算机硬件系统. 1.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集合,通常这些部件由电路(电子元件)、机械等物理部件组成。. 2. 计算机软件系统.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基础选择题部分

  2. 1.1 计算机概述

  3. 1.1.1 计算机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46年) ────“埃尼艾克”

  4. 1.计算机发展简史

  5.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6. 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7. 1.计算机硬件系统

  8. 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集合,通常这些部件由电路(电子元件)、机械等物理部件组成。

  9. 2.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有关资料。

  10. (1)系统软件

  11. (2)应用软件

  12. 1.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冯·诺依曼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冯·诺依曼原理”。该原理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的工作方式。 2.“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 ①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②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程序存储),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程序控制)。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13. 1.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计算机工作过程

  14. 1.2 数制与信息编码

  15. 1.2.1 数制概述 1.数制的概念 数制又称为计数制或记数法,是指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按进位的方法进行计数,称为进位计数制。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十进制计数机制,即按照“逢十进一”的原则进行计数。

  16. 1.2.1 数制概述 2.数制的要素

  17. 1.2.1 数制概述 3.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18. 1.2.1 数制概述 常用数制的对应关系

  19. 1.2.1 数制概述 数制的书写规则的两种表示方法 字母后缀法: 例: 二进制1001的表示方法为:1001B 括号外面加下标法: 例: 十进制789.2的表示方法为:(789.2)10

  20. 1.2.2 数制的转换 1. 十进制数转换成其它R进制数 十进制整数化为非十进制整数采用“取余法”,即除基数取余数。把十进制整数逐次用任意十制数的基数去除,一直到商是0 为止,然后将所得到的余数由下而上排列即可。 十进制小数转换成非十进制小数采用“取整法”,即乘基数取整数。把十进制小数不断的用其它进制的基数去乘,直到小数的当前值等于0或满足所要求的精度为止,最后所得到的积的整数部分由上而下排列即为所求。

  21. 1.2.2 数制的转换 [例1-1](25.3125)10=(?)2 整数(25)的计算如下: 小数(0.3125)的计算如下: 运算结果为: (25.3125)10=(11001.0101)2

  22. 1.2.2 数制的转换 2.其它R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制数采用“位权法”,即把各非十进制数按位权展开,然后求和。

  23. 1.2.2 数制的转换 [例1-2](101.11)2 = (?)10 (101.11)2 =1×22+0 ×21+1 ×20+1 ×2-1+1 ×2-2= 4+1+0.5+0.25 = (5.75)10 [例1-3](127.4)8 = (?)10 (127.4)8= 1×82+2 ×81+7 ×80+4 ×8-1= 64+16+7+0.5 = (87.5)10

  24. 1.2.2 数制的转换 3.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八进制数:用三位二进制数表示 十六进制数: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

  25. 1.2.2 数制的转换 [例1-4](1011010.10)2 = (?)8 1011010.10→001 011 010.100 每三位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1 3 2 . 4 所以,(1011010.10)2 = (132.4)8

  26. 1.2.2 数制的转换 [例1-5](1011010.10)2 = (?)16 1011010.10→0101 1010.1000 每四位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5 A . 8 所以,(1011010.10)2 = (5A.8)16

  27. 1.2.2 数制的转换 [例1-6](25.63)8 = (?)2 先将以上数值分割为整数和小数部分,再将每个数位换算为三位二进制数后合并即可。 2 5 . 6 3 010 101 . 110 011 所以,(25.63)8 = (10101.110011)2

  28. 1.2.2 数制的转换 [例1-7](F7.28)16 = (?)2 先将以上数值分割为整数和小数部分,再将每个数位换算为四位二进制数后合并即可。 F 7 . 2 8 1111 0111 . 0010 1000 所以,(F7.28)16 = (11110111.00101000)2

  29.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计算机信息的表示

  30.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计算机信息的表示 • 采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数据的好处: (1)容易表示 (2)运算方便 (3)简单可靠

  31.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2.计算机信息的存储 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单位主要有位、字节、和字等几种。

  32.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2.计算机信息的存储 (1)位 位(bit,b)是二进制中的一个数位,可以是0,也可以是1,是计算机数据中的最小单位。

  33.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2.计算机信息的存储 (2)字节 字节(Byte,B)是计算机数据的基本单位。 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即1B=8b。 1KB=210B= 1024B 1MB=210KB=220B= 1024×1024B 1GB=210MB=230B= 1024×1024×1024B 1TB=210GB=240B=1024×1024× 1024×1024B

  34.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2.计算机信息的存储 (3)字 字(word)是计算机一次存取、运算、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是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一个字由若干个字节组成,通常将组成一个字的位数称为字长。

  35. 1.2.4 常见的信息编码 1.字符与编码的发展

  36. 1.2.4 常见的信息编码 2.常见信息编码 (1)BCD码 (2)ASCII码 (3)Unicode编码 (4)汉字编码 ①输入码(外码) ②交换码 ③机内码 ④输出码

  37. (1)BCD码 • 【例1.10】将十进制数75.4转换为BCD码。 • 解:十进制 7 5 . 4 • BCD码 0111 0101 . 0100 • 若将BCD码1000 0101.0101转换为十进制数如: (1000 0101.0101)BCD=85.5

  38. 奇偶校验 • 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奇校验和偶校验。所谓奇校验,就是在7位ASCII码的高位上再附加上一位,用这一位的状态使被传送之后对此进行检验。如果某一个编码在传送之后其中“1”的个数变成了偶数,这就表明该代码在传送过程中发生了错误,需要重新传送。类似的,偶校验就是用附加位的状态使8位编码中“1”的个数为偶数,在代码传送后进行偶数个“1”的检验。一个字符的ASCII码占用一个字节的第0位到第6位,空缺的第7位可以用来存放奇偶校验位,使8位代码成为一个整体用于信息的存储和传送。

  39. 字符编码(ASCII 码)

  40. 汉字编码 输入设备 输入码 国标码 机内码 字形码 输出设备 汉字库 • 根据汉字处理过程中的不同要求,有多种编码形式,主要可分为汉字输入码、国标码、汉字机内码和汉字字形码四类

  41. 汉字输入码 • 汉字的输入码是为了将汉字通过键盘输入到计算机而设计的代码,也叫外码。汉字的输入方案很多,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汉字输入法,即有不同的输入码。如汉字“文”,用全拼输入法输入,就要键入“wen”,用五笔字型输入法输入,就要键入“yygy”。

  42. 区位码 • 将GB 2312—80的全部字符集组成一个94×94的方阵,每一行称为一个“区”,编号为0l~94;每一列称为一个“位”,编号为0l~94,这样得到GB 2312—80的区位图,用区位图的位置来表示的汉字编码,称为区位码。

  43. 国标码 • 国标码又称汉字信息交换码。是用于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或者与通信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汉字代码。我国的国际GB/T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制定了汉字交换码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信息交换用的6763个汉字和682个非汉字图形字符编码。根据汉字使用频率的高低、构词能力的强弱、实际用途的大小划分为两级汉字,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其使用覆盖率可达99.99%以上,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要求。国标码字符集中的任何一个汉字或图形符号都用两个7位二进制数表示,在计算机中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0,剩余7位为GB/T2312-1980二进制编码。在国标码中,一级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音汉字按笔画顺序排列;二级汉字按部首顺序排列。

  44. 汉字机内码 • 汉字机内码又称汉字内码,它是汉字在信息处理系统内部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在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内部存储、处理、传输汉字用的代码。正是由于汉字机内码的存在,输入汉字时就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使用不同的汉字输入码,汉字进入系统后再统一转换成机内码存储。不同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汉字机内码,但应用较广的一种是双字节机内码,俗称变形国标码,机内码是将国标GB/T2312-1980交换码的两个字节最高位分别置1得到的。其最大优点是机内码表示简单,与交换码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机内码=国标码+8080H。

  45. 汉字机内码、国标码和区位码三者之间的关系 • 区位码(十进制)的两个字节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后加20H得到对应的国标码; • 机内码是汉字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即汉字交换码(国标码)的两个字节分别加8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区位码(十进制)的两个字节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后加A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 • (1)区位码先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表示     • (2)国标码=区位码的十六进制表示+2020H  • (3)机内码=国标码+8080H=区位码+A0A0H 

  46. 举例 • 以汉字“大”为例,“大”字的区内码为2083  •     1、区号为20,位号为83   •     2、将区位号2083转换为十六进制表示为1453H  • 3、1453H+2020H=3473H,得到国标码3473H  •     4、3473H+8080H=B4F3H,得到机内码为B4F3H

  47. 汉字字形码 • 汉字字形码用于显示或打印输出汉字时产生的字形。该种编码是通过点阵形式产生。不论汉字的笔画多少,都可以在同样大小的方块中书写,方块进一步分割为许多小方块,组成一个点阵。每个小方块就是点阵中的一个点,即二进制的一个位。每个点由“0”和“1”表示黑、白两种颜色。用这样的点阵就可以输出汉字。一个汉字信息系统具有的所有汉字字形码的集合构成了该系统的汉字库。 • 根据输出汉字的要求不同,汉字点阵的多少也不同。汉字点阵点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汉字的造型和质量,点数越多,汉字的质量越高。目前在微机中,普遍采用16×16,24×24,32×32,48×48的字形点阵。从使用上分位简易型、普及型、提高型和精密型。不同字体的汉字需要不同的点阵字库。汉字字形点阵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所占存储空间也很大。以16×16点阵为例,每个汉字就要占用16×16÷8=32个字节。

  48. 1.3 微型计算机

  49. 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CPU)为核心,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CPU)为核心,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

  50.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 主板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