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水的使用與供給

水的使用與供給. Ch 4. 授課老師 : 王根樹. 【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 - 非商業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 與水相關相關的重要統計數字. 自 1960 年以來灌溉用水的使用量已成長了 60% 。 目前世界上有 4 成的人口居住在水源中度至高度短缺的地區。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水的使用量成長了 6 倍,比人口成長速度的 2 倍還多。 由於滲漏、非法偷接管路及浪費使用所損失的水量,達到開發中國家飲用水總量的 50% 。

st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的使用與供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的使用與供給 Ch 4 授課老師:王根樹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2. 與水相關相關的重要統計數字 • 自1960年以來灌溉用水的使用量已成長了60%。 • 目前世界上有4成的人口居住在水源中度至高度短缺的地區。 •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水的使用量成長了6倍,比人口成長速度的2倍還多。 • 由於滲漏、非法偷接管路及浪費使用所損失的水量,達到開發中國家飲用水總量的50%。 • 在開發中國家,90%的污水和70%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即排放,經常污染了可用的水源。 • 淡水生態系的情形已嚴重惡化:世界上大約一半的濕地已消失,而世界上已知1萬種淡水生物中的20%已絕種。 • 在如美國、中國和印度等地,地下水消耗的速度比補充還快,地下水位正逐漸下降。 • 不論何時,世界上的病床有一半躺著因水源問題而生病的病人。 • 在1990年代,發展中國家僅有8億3500萬人有安全的飲用水可使用,僅7億8400萬人有足夠的衛生設施。 (http://e-info.org.tw/column/earthday/2003/ea03032001.htm)

  3. 台灣水資源特性 台灣地區與世界各地降雨量比較圖 經濟部 水利署 1.台灣地區年降雨量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 2.惟由於人口密度高,每人每年可分發降雨量僅約為世界平均值的1/5。

  4. 降雨量 896億噸 蒸發損失量 196億噸 23% 100% 5% 72% 河道逕流量 654億噸 地下入滲量 46億噸 入海 533.4億噸 地下水超抽 11億噸 河川引水量 79億噸(41%) 水庫供水量 42億噸(24%) 地下水抽用量 57億噸(35%) 總用水量 178億噸 工業用水 17億噸(9%) 農業用水 127億噸(68%) 生活用水 34億噸(18%) 保育用水 台灣地區水資源運用狀況 經濟部 水利署

  5. 在設計任何的供水計畫前,「需水量」的多寡是非常重要的訊息。以下幾點是我們在開始設計供水系統前必須要知道的:在設計任何的供水計畫前,「需水量」的多寡是非常重要的訊息。以下幾點是我們在開始設計供水系統前必須要知道的: • 會有多少人口使用該設施供應之用水? • 每人每天用水量(公升/人)? • 影響用水量的其他因素

  6. 原水 成功大學 林財富 成功大學 林財富

  7. 鯉魚潭水庫 翡翠水庫 Wiki Mnb Wiki Peellden

  8. 都會地區用水分類 - 家庭用水 一般家庭用水:含蓋住家、飯店 …等等所使用的水量。其中包括清潔、洗滌、飲用甚至空調、灌溉、以及住家花園澆花的用水。 其中灌溉用水在水資源的消耗上具有可觀的影響,家庭用水大約占都會地區全部水資源利用的30%

  9. 工業用水 • 工業用水即提供給各種事業單位使用的水資源。 • 不同事業單位對水質之要求不盡相同。 • 工業用水的多寡取決於: • 工業單位的規模 • 工業上用水是否使用民生用水為水源? • 工業用水所需水量佔總供水量之15%~60%,平均約為32%

  10. 商業用水 商業用水:指一般供應商業區域使用的供水量 商業用水使用量大約佔全部供水量的20%,此取決於都會地區之工商特性。有時候工業用水和商業用水和其建築的平面大小有關。對某些商業特別發達的地區,其商業用水量可能佔多數。 一般每1000平方英尺(~30坪)平均每天的用量為300加侖(~1200公升)。

  11. 一般公共用水 一般公共用水包括供應一般公共建築、學校的用水,其中 也包括市區灌溉用水、沖洗街道以及消防用水。 此類用途之用水量平均每人每天約需40~60公升。不同公共用途之用水特性可能完全不同(例如景觀、澆溉、清洗、消防)。 當有大型火災發生時,在短時間內即可能造成水資源的大量使用,以因應救災需求。

  12. 損失與浪費 所謂「損失與浪費( loss and waste )」指的是因為設備老舊或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水量損失。此部份水量被稱為「無費水量(unaccounted for water)」。 一般而言這部份所浪費的水量或其原因常無法有效估計。這些無法說明的主要因素包括水表的誤差、未授權的管線私接、管線系統的破損所造成等。 不管是無可避免的浪費或是人為的浪費,都可以藉由謹慎的管線維護系統以及用水量的監測來達到減少浪費的效果。 營運有佳的管線系統,其「無費水量」大約為15%

  13. 每人每日用水量 經濟部 水利署 每人每日的用水量大概是前面所述各類用水以及無費水量的總合。下表說明不同用途用水及其用量 上表的數據並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所在的地區不同而有所變動。各都會區必須隨時注意工業及商業用水需求調整其用水需求,當然水資源的損失與浪費也必須注意。

  14. 台灣地區每人每日用水量 • 名詞定義︰ • 每人每日用水量︰以自來水供應生活用水之售水量除以供水人口,習慣以公升/人/日(LPCD)表示。 • 自來水生活用水售水量系包括台灣自來水公司用戶種類之「一般用水(普通、商業、軍眷)」、「機關及其他(機關、市政、優惠、追償、其他)」售水量加上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用戶種類之「家庭」、「營業」、「機關」、「學校」、「市政」、「其他」售水量之總和。 • 台灣地區95年總生活售水量為2,167,312,105立方公尺,總供水人口為20,936,089人,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為284公升/人/天。 經濟部 水利署

  15. 95年每人每日用水量及用途比例 經濟部 水利署

  16. 影響用水量的因素 • 水質 • 水費 • 水壓 • 水資源保育 • 廢水再利用 • 環保意識 氣候 都市規模 人口特性 工、商業的比例 用水量的估計 水表設置

  17. 水資源 雨水 地表水 地下水 海水淡化 回收廢水

  18. 台灣水資源特性 • 降雨量分佈時空不均。 • 河川坡陡流急。 可留用的雨水有限,尤以南部地區枯水期僅有10% 經濟部 水利署

  19. 用水量的變化 季節的差異 夏季平均一天水資源的使用率是整年平均使用率的120~160%,冬天平均一天約只有70% 每日的差異 每日水資源使用上的差異可能高達年平均使用量的130%~170%,但也可能只有該年平均使用量的60% 每小時的差異 在同一天中,最高每小時的使用量可達該天使用量的150%,該時段的使用量甚至可能高達一年當中平均每天的用水量2.25倍

  20. 全民意識 • 水是全體人類的公共資源,必須以公眾利益的態度來保障大眾私人使用水資源的權利。 這表示: • 政府可以針對水資源使用訂定法規 • 最高原則為確保大眾使用水資源之利益 • 鼓勵私人企業開發對大眾用水有利之用水計畫

  21. 民營化 • 經授權的民營水資源管理及開發單位 • 透過民營的設施來經營水及廢水處理 • 水資源的市場貿易:不同用途之間水資源的移轉 • 民營化的特性: • 產權仍屬於全民所有 • 提昇效率以追求利潤,但水仍為民生必需品 • 以何種方式民營?

  22. 節約用水:省水標章產品用水量 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23. 用戶用水設備的定義: 依據自來水法第二十三條,所稱用水設備,係指 自來水用戶,因接用自來水所裝設之進水管、量水器、受水管、開關、分水支管、衛生設備之連接水管及水栓、水閥等。 依92.08.13經濟部:「自來水用戶用水設備標準」第二條,本標準所稱之用戶管線,包括下列各款:一、進水管:由配水管至水量計間之管線。二、受水管:由水量計至建築物內之管線。三、分水支管:由受水管分出之給水管及支管。四、與衛生設備之連接水管。

  24. 自來水常見用水名詞: • (1)供水方式: • 直接供水- 利用配水管本身之水壓,將自來水經水表(含直接表)直接供水至用水器具(栓),未經水池或水塔加壓供水者。 • 間接供水- 經總表(含直接表)流至蓄水池後,以加壓設備加壓至屋頂水塔,藉重力供水至用水器具。 • 馬達直接抽水- 抽水馬達未從受水池抽取用水,而直接從總表(含直接表)後抽取用水至屋頂水塔或水栓以達用水目的。(此為不符規範用水方式,易造成超抽水質污染。) • (2)供水單位維護部分: • 配水管 - 自來水事業分配水量供用戶接用之管線。 • 表前管線 - 配水管與總表(含直接表) 間之管線。

  25. (3)用戶負責維護部分: • 表後管線- 總表(含直接表)以後至各用水器具之管線。 • 蓄水池- 俗稱水池,用戶用以蓄積水量之水池。 • 水塔- 用戶用以提高水位,穩定供水之貯水水池。 • 加壓設備- 蓄水池輸送自來水至屋頂水塔之機器機組。(含不銹鋼抽水馬達、控制組件等) • 其它設備- 與用戶用水相關附屬設備, 如三極棒、各式閥類(如定水位閥、減壓閥、持壓閥) 、各式開關、衛生用水器具等。

  26. 用戶用水設備簡介 依據自來水法第二十三條,所稱用水設備,係指自來水用戶,因接用自來水所裝設之進水管、量水器、受水管、開關、分水支管、衛生設備之連接水管及水栓、水閥等。 自來水事業處

  27. 用水設備維護權責 水表之後 由用戶維護 水表之後 由用戶維護 自來水事業處

  28. 水池水塔主要設備 台灣自來水公司

  29. 用水設備日常檢查DIY • 水表及表前、後管線 是否有滲水或漏水現象 如有滲水或漏水現象,應立即通知所轄單位處理 • 水池構造及設置方式 地上式(設置在地面上)或地下式(埋在土裡或地板下) 如為地下式水池,易因池壁破損,造成污水滲入,應改 為地上式或裝置壓力桶取代水池;在未改善前,如遇停 水或清洗時,應於池水抽乾後,詳細檢查池壁是否有亀裂,而造成污水滲入,並應立即改善。

  30. 用水設備檢查DIY • 蓄水池周圍環境衛生 是否堆置許多雜物或環境不佳 堆置雜物或環境不佳,極易造成水池污染,應隨時保 持環境清潔 • 水池、水塔之密封狀況 人孔是否有加蓋或人孔凸緣是否破損,溢排水管是否有設防蟲網 人孔未加蓋或孔緣破損,雨水及污染物易侵入而污染水質,應維修加蓋並上鎖,溢排水管應設防虫網

  31. 用水設備檢查DIY • 接水槽、水池、抽水馬達、水塔及其他用水設備 是否有定期檢查維修紀錄?至少每半年檢查維護一次,以確保用水設備能維持安全使用狀態。 • 水池水塔清洗情形 水池水塔是否定期清洗?至少每年清洗一次,建請委由自來水單位推薦之優良水池水塔專業清洗廠商,定期檢查清洗。

  32. 用水設備常見之缺失(1) • 沉式(地下式)蓄水池(污染不易查覺) • 蓄水池與周牆未隔離(易污染、維修不易) • 蓄水池水密性不良,有龜裂現象(易污染) • 水池水塔人孔未設凸緣(污水易侵入) • 孔蓋未密合、生銹、未上鎖(易污染、異物易侵入) • 池塔頂部雜物堆積(影響環境衛生) • 表位積水(設備易損壞、易污染)

  33. 用水設備常見之缺失(2) • 水池水塔溢排水管未設防蟲網或破損(易污染、異物易侵入) • 水池水塔容量過大(滯留期過長) • 消防用水與一般用水未隔離(易錯接污染) • 水池水塔未定期清洗(易污染) • 管線及設備零件生銹(易故障、污染) • 單一管線配置太長(滯留期過長) • 管線配置不當(未與污水保持相當距離)

  34. 用水設備常見之缺失(3) • 未建立完整正確的管線檔案資料(維修困難) • 供水系統缺乏專人管理維護(易損壞、易污染) • 管線與附屬設備損壞未檢查更新(不能正常使用易污染) • 馬達直接由自來水配水管抽水(違反法令、易污染影響用水安全) • 水池水塔進水口高度低於最高水位(非『跌水式』進水)(影響進水、易污染) • 飲用水系統與非自來水系統連接(易錯接污染)

  35. 降雨量 936億噸 蒸發損失量 224億噸 24% 100% 71% 5% 河道逕流量 661億噸 地下入滲量 50.8億噸 入海 533.4億噸 地下水超抽 7.2億噸 水庫供水量 44億噸(24%) 河川引水量 83.6億噸(45%) 地下水抽用量 58億噸(31%) 總用水量 185.6億噸 保育用水 9.6億噸(5%) 工業用水 17億噸(9%) 農業用水 126億噸(68%) 生活用水 33億噸(18%)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