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k likes | 4.18k Views
新准则与老准则 主要变更内容. 序:资产负债表观 VS 收益表观. 一、收益计量模式 1 、收入 — 费用观,又称利润表观 2 、资产 — 负债观,又称资产负债表观. 序:资产负债表观 VS 收益表观. 二、收益表观 1 、“收益表观”是以收益表为中心,重视收入和费用的计量,主张以收入与费用配比。 2 、收益表为最主要的会计报表,将收入和费用作为收益的确认对象,在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同时 , 确认资产和负债。资产负债表中所计列的资产和负债,仅不过是确定本期收益之后 各个账户余额 ,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状况。如存货成本
E N D
序:资产负债表观VS收益表观 • 一、收益计量模式 • 1、收入—费用观,又称利润表观 • 2、资产—负债观,又称资产负债表观
序:资产负债表观VS收益表观 • 二、收益表观 • 1、“收益表观”是以收益表为中心,重视收入和费用的计量,主张以收入与费用配比。 • 2、收益表为最主要的会计报表,将收入和费用作为收益的确认对象,在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同时,确认资产和负债。资产负债表中所计列的资产和负债,仅不过是确定本期收益之后各个账户余额,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状况。如存货成本 • 3、资产负债表为属于从属地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存货成本的结转.转出去的成本为成本,剩余部分构成了存货.比如分期收款销售发出商品. • 4、本期净收益=收入-费用
序:资产负债表观VS收益表观 • 5、收益表观的局限性: • (1)由于使用报表者越来越多,包括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企业职工等,股利分配不再是唯一关注的重心,未来才能发展成为多方关心的焦点; • (2)现时收入—历史成本=本期收益,按配比原则分配成本,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已经令人难以忍受; • (3)持有资产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生产经营需要,资本运作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
序:资产负债表观VS收益表观 • 三、资产负债表观 • “资产负债表观”是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的观念,将资产和负债作为计量企业的收益对象,重视每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经济属性(经济资源、经济责任),并将它们的计量作为会计的基本计量过程。 • 资产负债表为最主要会计报表,收益表为第二位 • 比如合同亏损(预计负债)、所得税会计 • 本期净收益=已实现收益+未实现收益
存货 • (一)新旧准则区别: • 1、进货费用全部计入存货成本,不再区分生产企业与商品流通企业; • 2、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计入存货成本 • 3、取消了结转发出存货成本的后进先出法
存货 • (二)存货初始计量 • 1、按成本计量: • 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 其中:采购成本包括:购买成本\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 注意: •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 (2)仓储费用 •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 √新旧准则在这方面并没有文字差别,但是新准则不再区分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
存货 • √对商业企业操作指南明确: •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进货费用,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比例,进行分摊. • 已售商品应分摊部分,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未售商品应分摊部分计入”存货”成本中. • 若进货成本金额较小的,也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存货 • (三)分期收款销售发出商品 • 原准则:根据收款进度分期确认收入与成本,所以,有“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 • 新准则:一次性确认销售收入 • 借:长期应收款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未实现融资收益 • 因此,也就一次性结转销售成本。
存货 • (四)分期付款方式购置的存货计量 • 新准则:放宽了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对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的存货,其实质是具有融资性质,应以现值计量。 • 借:存货(现值) • 未确认融资费用 • 货:长期应付款
存货 • (五)劳务成本核算 • 对提供劳务的企业,需要核算劳务成本,在未确认收入之前,其余额在“存货”项目反映 • (六)取消后进先出法 • (七)对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 • 1、明确两种:一次性摊销和五五摊销。 • 2、对施工企业采用的周转材料,还允许分次摊销。
(八)存货期末计量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不同存货构成不同 商品存货 材料存货 (2)估计售价的选择 合同价格 一般销售价格 (3)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4)表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迹象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5)表明可变现净值为零的迹象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 成本>可变现净值 计提跌价准备 成本<可变现净值 不计提跌价准备 或转回跌价准备 (2)不同计提方法 单项、类别、合并 (3)转回的条件
举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资料1:假定A公司20×5年12月31日库存W型机器12台,成本(不含增值税)为372万元,单位成本为31万元。 20×5年11月1日与B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约定,20×6年1月20日,A公司应按每台3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B公司提供W型机器12台。
举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资料2:A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长期客户——B公司销售的W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2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W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万元/台。 20×5年12月31日,W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32万元/台。
举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分析:在本例中,能够证明W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1)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有关W型机器的销售合同 2)市场销售价格资料 3)账簿记录 4)A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有关销售费用的资料等。
分析: 根据该销售合同规定,库存的12台W型机器的销售价格全部由销售合同约定。 在这种情况下,W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30万元/台为基础确定。W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30×12-0.12×12=360-1.44=358.56(万元)低于W型机器的成本(372万元),应按其差额13.44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以前未对W型机器计提跌价准备)。如果W型机器的成本为350万元,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四)存货的披露 1、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 2、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以及计提和转回的有关情况。 4、用于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
存货 • (八)首次执行日 • 不追溯调整
一、本准则的适用范围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四、房地产的转换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一、本准则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准则: • 自用房地产,适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适用《存货》,销售收入适用《收入》 • 企业代建的房地产,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适用《建造合同》 • 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和售回租回,适用《租赁》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特征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特征: 目的是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 能够单位计量和出售(或转让)。
(二)下列项目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已出租的建筑物 2、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已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届满,因暂时空置但继续用于出租的,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3、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闲置土地不属于
(三)下列项目,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自用房地产 ☆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宿舍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四)下列房地产,是否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四)下列房地产,是否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如果能够分别计量和出售的,可以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否则不可。
企业将建筑物出租并按出租协议向承租人提供保安和维修等其他服务,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可以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在整个协议中如为重大的,该建筑物应视为企业的经营场所,应当确认为自用房地产。企业将建筑物出租并按出租协议向承租人提供保安和维修等其他服务,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可以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在整个协议中如为重大的,该建筑物应视为企业的经营场所,应当确认为自用房地产。
关联企业之间租赁房地产,出租方应将出租的房地产确定为投资性房地产。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其作为企业集团的自用房地产。关联企业之间租赁房地产,出租方应将出租的房地产确定为投资性房地产。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其作为企业集团的自用房地产。 如,母公司以经营租赁出租给子公司的房地产,应当作为母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作为企业集团的自用房地产。
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 将其拥有的旅馆饭店部分或全部出租,且出租的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出租的部分可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一)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 (二)只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 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将转换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不得转为成本模式。
(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成本模式下,应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计提折旧或摊销适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准则。如存在减值迹象,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应减值准备。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 前提: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需要满足的条件 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存在活跃交易市场 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公允价值模式下的会计处理: 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以期末公允价值为基础,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将来,处置这些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时,还要将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累计发生额)转出。将来,处置这些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时,还要将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累计发生额)转出。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5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00 ——公允价值变动 50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
四、房地产的转换 (一)房地产转换时转换日的确定 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转换日是指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转换日应当为租赁期开始日。
3、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资本增值,转换日是指已停止将该项土地使用权用于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或经营管理,且该土地使用权能够单独计量和转让的日期。
(二)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1、在成本模式下,将房地产转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2、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以转换日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3、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并按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4、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4、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营业外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产公积(其他资产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企业在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的投资收益。
五、首次执行日 • 首次执行日 • 1、对投资性房地产资产进行重分类,根据后续计量条件,选择确定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 • 2、采用成本模式的,按账面价值转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按公允价值转入,与原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固定资产 • 新旧准则之间的主要区别: • 1、在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中引入了现值计量属性; • 2、引入了固定资产弃置费用(要折现)会计处理 • 3、增加了预计净残值的定义 • 4、改变了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作为前期差错) • 5、修改了(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的会计处理(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 6、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固定资产 • (一)定义 •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 √取消了“单位价值较高”的要求
固定资产 • (二)后续支出资本化 • 新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不预提也不摊销 • 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原规定:列举了几项实质上能提高固定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情况:如提高产品质量、延长资产使用寿命、显著降低产品成本等
固定资产 • 其中: • √对自有固定资产装修费用若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可以资本化,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 借:固定资产——房屋装修 • 贷:银行存款等 • √对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计入“长期持摊费用” • (三)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 •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按现值入账。 • 借:固定资产 • 未确认融资费用 • 贷:长期应付款
举例: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资料1:假定A公司20×7年1月1日从C公司购入N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 购货合同约定,N型机器的总价款为 1 000万元,分3年支付, 20×7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8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 20×9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
举例: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资料2:假定A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 分析: 第一步,计算总价款的现值 500/(1+6%)+300/(1+6%)(1+6%) +200/(1+6%)(1+6%)(1+6%) =471.70+267.00+167.92 =906.62(万元)
举例: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第二步,确定总价款与现值的差额 1 000 - 906.62 =93.38(万元) 第三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906.62 未确认融资费用 93.38 贷:长期应付款 1 000
固定资产 • (四)弃置费用 • 新规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预计的弃置费用应以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 预计弃置费用 • 借:固定资产 • 贷:预计负债(现值) • 以后每年确认预计负债的利息 • 借:财务费用 • 贷:预计负债
固定资产 • (五)减值转回 • 新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提取,不得转回。 • (长期资产减值均不得转回) • (六)固定资产折旧 • 1、选择的依据: 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所以,折旧方法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是否竣工决算,应当估价入账,并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后,若有差价再作调整,但不需要追溯调整已提折旧 • 3、处于修理或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若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转入“在建工程”,暂停计提折旧;否则不应转入在建工程,照提折旧。
固定资产 • (七)预计净残值 新规定: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注意:是现值概念)并且每年年度终了对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 • 此前的会计实务中,通常理解为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其处置收入扣除处置费用后的余额。 • (八)固定资产终止确认 • 新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应终止确认固定资产;(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