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40 Views
地震. 作者 : 吳芷榕. 目錄.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參考圖片 研究心得. 研究動機. 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台灣地區(南投集集)發生百年來陸上規模最大的地震(芮氏規模七 . 三級),造成 2,500 餘人死亡、 8,738 餘人受傷、 38,793 餘棟房屋毀損( 921 集集大地震全面勘災報告, 1999 ),因地震造成建築物倒蹋、毀損,數十萬人無家可歸,災情相當慘重。直至目前災區實質與經濟上的損失尚未全面恢復,而復建的工作仍在緩慢的進行。大型地震災害不但造成國家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其影響更是全面性且長期性的。
E N D
地震 作者:吳芷榕
目錄 • 研究動機 • 研究目的 • 參考圖片 • 研究心得
研究動機 • 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台灣地區(南投集集)發生百年來陸上規模最大的地震(芮氏規模七.三級),造成2,500餘人死亡、8,738餘人受傷、38,793 餘棟房屋毀損(921集集大地震全面勘災報告,1999),因地震造成建築物倒蹋、毀損,數十萬人無家可歸,災情相當慘重。直至目前災區實質與經濟上的損失尚未全面恢復,而復建的工作仍在緩慢的進行。大型地震災害不但造成國家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其影響更是全面性且長期性的。 • 台灣地區位處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地帶,由於板塊互相擠壓的結果,是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頻繁的地區之一,該地震帶發生的次數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68﹪以上(台大土木研究所都市計劃研究室,77)。並且大多數的都市地區均屬軟弱的沖積層上,地震時容易遭受地表加速度的影響而產生重大的災害,有鑑於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導致嚴重的傷害與損失,在防災與減災的思維下,人口與建物密集的都市地區,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災害防救體系。從都市發展的角度來看,需未雨綢繆地思考:如何在發展稠密的建築環境中,預先規劃分配的防救災空間,以減輕突發災害來臨,所造成的人員、財物損失。
研究目的 • 地震災害的發生是屬於不確定性,其影響層面更擴及整個區域空間。從調查顯示國人對於地震災害的警覺性非常薄弱(王琳、白路,1993),並且習慣事前不做完善的預防準備,對於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我們,潛在的危險無法避免。大規模地震之災後兩週內,餘震不斷,由於我國災前並未事先指定避難據點及防救設施,且台灣地區氣候溫和,大部分居民臨時安置以開放空間搭帳棚露宿為主。有鑑於此,都市防災建設首應確保足夠的都市開放空間,以供救援、避難之用。於災害管理中事前妥善規劃,使其災後之災民安置、救災指揮及聯繫協調更為順暢,減輕災害危害程度。於災害發生前,充分的建立資料庫與模擬完善的避難疏散茦略,有其必要性。
台灣中部的921地震紀念園區 • 1999年9月21日凌晨,大家都在睡夢中,台灣中部南投縣埔里鎮,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才幾秒鐘的時間,大樓變平地,真可謂天崩地裂移山倒海,震波傳到台北市東興大樓倒場,台北縣也有大樓傾斜,受損的房舍自不在話下。 台中縣的霧峰國民中學操場,剛好有斷層經過。經過一陣搖晃,操場斷成兩截,兩邊高低差1.5m,震後學校受損嚴重,已遷往別處。原址規畫成地震教育園區。除了保時地震後的原貌,還有耐震建築的模型試驗,遊客也可以去體驗室感受當時地震搖晃的情形。
震級 •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芮希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芮氏規模。芮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公里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里氏2.5級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里氏2.5-5.0級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大於里氏5.0級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里氏4.5級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洲智利的芮氏8.9級地震。
921地震數位知識庫導覽 • http://kbteq.ascc.net/index2.html
一、什麼是板塊?(Plate) • 地球的組成由地表向下,就組成物質而言,概分為三大部分:地殼、地函、地心。但是就物質的強度及行為表現而言,卻可分為岩石圈、軟流圈、中層圈及地心。岩石圈是由冷而剛硬的岩石所構成,包括了地殼及一部份的上地函,其厚度約為100公里。岩石圈可再細分為許多獨立的單元,每個單元有它自己的運動方向及速度,這每個單元即稱之為「板塊」。 • 全世界大致可分為六大板塊,如圖一所示。其分別為:非洲板塊、美洲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及南極板塊。這六大板塊可再加以細分為較小的獨立板塊,如位居台灣以東,馬里雅納海溝以西的菲律賓海板塊即為一例。
二、板塊運動學說(Plate Tectonics Theory) • 板塊運動學說是廿世紀自然科學發展上一項重大的成就。簡單而言,此學說主張板塊不但會運動,而且其運動模式遵守一定的法則:板塊的新物質在中洋脊(mid-ocean ridge)生成,然後向外擴張直到與另一板塊而遇後,較重的一方就向下衝而返回地函。因此整個運動過程即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循環運輸系統,而板塊向下衝回地函的地區即稱之為隱沒帶。圖二為一簡單的模型示意圖。 • 由於板塊是堅硬的岩石圈的一部分,因此在其邊緣兩個板塊相互碰撞的地區(例如隱沒帶)即產生相當大的應力,當此應力超過了岩石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石即產生破裂,這就是地震。這也就說明了為何地震活動的分佈(如圖三)與板塊邊界為何有如此密切的關係。
三、地震生成(Seismogenesis) • 地震生成的條件錯綜複雜,至今仍未完全瞭解。一般而言,有兩個最重要的因素,一是產生地震的物質來源,如火山、斷層、相變等,二是造成應力、應變的動力來源,如板塊間的撞擊、火山的噴發等。缺少任何一項時,地震都無法發生。 • 板塊運動為地震創造了良好的生成條件。苜先就淺震而言(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各個板塊的邊界本身就是巨大的斷層,一旦板塊相互運動產生足夠大的應力時,斷層即產生不穩定滑動,因而引發大地震。這類地震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而且一再重演,美國加州地區及日本關東地區即為明顯的例子。 • 就深震而言,由於板塊運動將地表岩石運送到地表下數百公里的位置,其原本較為寬鬆的礦物結晶排列受到高壓、高溫的作用,重新排列為較高密度的物理相。這種快速的相變就是深層地震生成的原因。關於這些地震的詳細發生過程及條件,則仍是世界各地地球科學家努力研究的課題之一。
研究心得 • 隨著時間流逝,921大地震驚懼的記憶在人們的心中已不復如新;但那自然界可怕的力量,反映出人們的脆弱與渺小。這個屬於台灣百年來的傷痛記憶,是大自然給我們上的寶貴的一課,是該讓孩子們藉著一張張歷史照片的呈現,對大自然重拾起肅然起敬的心情,以及對數以萬計不幸的亡靈們,深深發出內心不捨的嘆息及祈禱,並感謝我們身邊還有的美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