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k likes | 1.55k Views
病毒性肝炎之簡介 與 藥物治療. 陳煥霖. 肝 若 是 好 的 人 生 是 彩 色 的. 肝若是壞的 人生是黑白的. 肝臟的生理位置. 位於腹部 右上側 ,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又稱為「人體的化學工廠」. 肝臟的功能. 分泌膽汁 (消化脂肪、糞便顏色) 儲存礦物質 (銅、鐵等) 及 維生素 ( A 、 D 、 B12 ) 維持血糖的恒定 (血糖 ⇄ 肝醣 ⇄ 脂肪) 蛋白質同化作用 (合成人體所需蛋白質) 製造凝血因子 (凝血酶元、纖維蛋白原) 排出有毒廢物 (酒精、藥物、膽紅素、尿素等廢物). 肝病的種類.
E N D
病毒性肝炎之簡介與藥物治療 陳煥霖
肝若是好的 人生是彩色的 肝若是壞的 人生是黑白的
肝臟的生理位置 • 位於腹部右上側,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又稱為「人體的化學工廠」
肝臟的功能 • 分泌膽汁(消化脂肪、糞便顏色) • 儲存礦物質(銅、鐵等)及維生素(A、D、B12) • 維持血糖的恒定(血糖 ⇄ 肝醣 ⇄ 脂肪) • 蛋白質同化作用(合成人體所需蛋白質) • 製造凝血因子(凝血酶元、纖維蛋白原) • 排出有毒廢物(酒精、藥物、膽紅素、尿素等廢物)
肝病的種類 • 病毒性肝炎--A B C D E 型病毒 • 酒精性肝炎: 喝酒引起 • 代謝性肝病 -- ex:脂肪肝 • 藥物性肝病 • 自體免疫性肝病 • 肝硬化 • 肝腫瘤(良性 vs 惡性)
身體倦怠無力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黃疸 肝昏迷 容易出血、 瘀青 水腫 腹水 搔癢 肝病的症狀 早期常常是無症狀
肝病在台灣 • 肝病是台灣最大的國病。每年約有一萬多名國人因肝癌、肝硬化、肝炎而死亡。 • 在台灣,肝病特別多的原因主要在於 B型肝炎及C型肝炎感染的普遍,佔肝癌、肝硬化患者的八成。
GOT (AST), GPT (ALT) O肝功能指標 肝發炎指標
肝病三部曲 慢性肝炎 健康的肝 肝癌 肝硬化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 • 肝臟是人體唯一有再生能力的器官,就算僅剩五分之一仍能維持身體功能,所以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初期可能症狀並不明顯。 • 肝臟沒有痛覺神經,通常要破壞七、八成以上無法運作才會被察覺,此時腫瘤可能已長至10多公分,已錯失黃金治療時機了
糞口傳染—A、E型肝炎病毒 • 體液、血液傳染—B、C、D型肝炎病毒
A型肝炎 (RNA) • A型肝炎是經由糞口或飲水傳染的,一旦接觸到病毒,潛伏期為十五至四十五天(平均三十天),死亡者很少見,不會有慢性帶原狀態。
Anti-HAV IgM • 表示近期的A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標記的敏感度高,臨床上出現此抗體,表示急性A型肝炎感染,通常在急性感染後會持續數月之久,少數情況會持續三到六個月的時間。但是在急性肝炎的早期,即出現症狀的五到七天內採取血清檢體,可能會呈現陰性反應。
Anti-HAV IgG • 表示過去曾經感染A型肝炎病毒,或代表已經具有免疫力。本抗體出現的時間較IgM抗體為慢,通常在急性肝炎症狀出現後一至二週會出現陽性反應。另外,施打二劑的A型肝炎疫苗,也會出現此抗體。
acute hepatitis convalescence incubation
不潔飲食的健康威脅—A、E型肝炎的偷襲計畫 • 絕大部分A型肝炎都可痊癒,只有極少部分的急性A型肝炎會轉變成猛爆性肝炎,死亡率極高。 國內– • 新埔工專的住宿生飲水機遭污染事件 • 台灣走私大陸或東南亞國家農漁產品 • 台灣少數地區仍使用排泄物灌溉農作物 國外– • 美國進口墨西哥草莓爆發群聚感染
A 型肝炎 • Incidentally, HAV’s prevalence is linked to regions with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specifically to those with poor sanitary conditions and overcrowding. • Although rates have declined as a result of successful vaccination programs to a record low of 1.9 cases per 100,000 people in 2004, HAV rates have increased among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injection-drug users (IDUs), and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心肝寶貝—預防AE型肝炎病毒的方法 • 飯前便後勤洗手 • 飲食煮熟別生食 • 飲水煮沸最安心 • 餐具碗筷勿共用 • 冰品清潔才放心 • A 肝疫苗可接種
血液接觸的潛在危機—B、C、D型肝炎的人體攻略血液接觸的潛在危機—B、C、D型肝炎的人體攻略
血液接觸的潛在危機—B、C、D型肝炎的人體攻略血液接觸的潛在危機—B、C、D型肝炎的人體攻略 • 台灣有300多萬B肝帶原者和30多萬C肝帶原者,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險群 垂直感染(母子感染)–血液或乳汁 • 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傳給新生兒 水平感染–血液或體液,透過有傷口的皮膚或黏膜 • 輸血、打針、針灸、穿耳洞、刺青、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嫖妓、共用針頭注射毒品
心肝寶貝—預防BCD型肝炎病毒的方法 • 輸血打針要留意 • 刺青耳洞別跟進 • 牙刷剃刀勿共用 • B 肝疫苗要接種
B型肝炎 B
台灣第一— B 肝炎帶原盛行率 • 台灣地區B型肝炎帶原率約15-20%,居世界第一位; 40歲 以上成人的 B型肝炎帶原者盛行率為85-90% • 15% B型肝炎帶原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 80%肝硬化和肝細胞癌與 B型肝炎有關 • 台灣現約有300萬B型肝炎帶原者和30萬C型肝炎帶原者。
B型肝炎盛行率 <1%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patitis B prevalence, 2005
B型肝炎 • 肝病防治基金會利用十年時間,篩檢全國16萬民眾 • 根據這份龐大的研究樣本,發現台灣B肝盛行率達17.3%,推估全台高達306萬人是B肝帶原者!其中又以宜蘭縣帶原者最多(31.6%),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B肝帶原者,基隆市也以29.1%的帶原率緊追在後,台中縣居三
B型肝炎 • B型肝炎可經由血液傳染、週產期傳染或性行為傳染,一旦接觸到病毒,潛伏期為三十至一百八十天(平均六十至九十天),初次受感染的成人,90%的患者可恢復,1%患者發生猛暴性肝炎,10%患者成為慢性肝炎或帶原者。過去台灣地區新生兒B型肝炎的感染,一半以上是週產期經由產道感染,90%以上是在五歲以前感染。
HBsAg • 急性B型肝炎感染最早出現在血清中的肝炎標記,一旦抗原消失(少數持續超過六個月),表示肝炎感染後的痊癒。但是若此抗原持續超過六個月,則表示是B型肝炎帶原或慢性肝炎的狀態。表面抗原的血清濃度與疾病的臨床嚴重度無關。
Anti-HBs • 出現在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消失之後,表示B型肝炎感染後的痊癒,亦即對B型肝炎病毒產生免疫力。完成三劑B型肝炎疫苗的接種,也會出現此抗體,但是抗體濃度會隨時間而降低。若同時檢驗出抗原和抗體的存在,則表示可能感染不同亞型的B型肝炎病毒。
Anti-HBc IgM • 在B型肝炎表面抗原出現後,一至二週內會出現後,而後持續六個月的陽性反應,是急性B型肝炎感染的早期標記。 • 因為在表面抗原消失之後,表面抗體(Anti-HBs)出現前的時間不一定,因此會有數週之久的空窗期,此抗體即為近期B型肝炎感染的指標。極少數的病患(少於1至5%),在急性B型肝炎感染時,表面抗原的血清濃度太低而檢驗不到,此抗體可作為B型肝炎急性感染的指標。
Anti-HBc (IgG) • B 型肝炎核心抗體呈陽性反應者,表示有B 型肝炎感染過的情形。正在感染的B肝帶原者,或是感染過B 肝病毒但已痊癒者,理論上核心抗體皆應該呈陽性。 • 核心抗體陰性的人,代表未曾感染B 肝病毒,可選擇注射疫苗以避免日後感染。
HBeAg • 伴隨著或緊跟著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出現在肝炎早期,表示B型 肝炎病毒高度的繁殖力與感染力,因此通常用來評估慢性B型肝炎治療的效果。 • 但是部份病人出現precore變異種時,即使HBeAg陰性反應,高濃度的HBV-DNA也可以代表B型肝炎病毒高度的複製能力與傳染性。
Anti-HBe • 出現於急性B型肝炎的恢復期,代表低傳染力或不具傳染性B 型肝炎帶原者,通常代表病毒不具有複製力,但部份病人出現precore變異種時,常伴有HBV-DNA陽性反應,則病毒仍有複製能力與傳染性。
HBV- DNA • 出現於急性B型肝炎的早期,代表血液中B型肝炎病毒的濃度,即病毒的複製能力與傳染性,也可以作為慢性B型肝炎治療效果的評估。低於每毫升105到106的病毒數,表示傳染性與肝臟的損傷有限,通常此時也測不到HBeAg。
B型肝炎 人類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後,如果沒有產生抗體而不幸變成帶原者之後,病毒會一直存在肝臟內,雖然病毒不會直接對肝臟造成傷害,但卻會激發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去辨識肝細胞內之病毒進而攻擊肝細胞引發肝炎,使肝功能受到影響。如果肝臟反覆嚴重發炎而不治療,就有可能走上肝硬化、肝癌的不歸路。
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方法 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原理是,採用抗病毒的藥物直接抑制人體中B型肝炎病毒的複製,包括干安能(Lamivudine)、干適能(Adefovir)、貝樂克(Entecavir)、喜必福(Telbivudine)以及惠立妥(Viread)。 注射藥物:兼具抗病毒和免疫調節兩種作用之藥物,如:α干擾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