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668 Views
高频变压器介绍. 一、变压器的雏形 — 感应线圈. 变压器发展史. 变压器的发明人法拉第实验装置 原理图 (1831 年 8 月 29 日 ). 法拉第感应线圈. 二、世界上第一只自耦变压器. 变压器发展史. 1835 年,美国物理学家佩奇 (C.J.Page,1812 ~ 1868) 制成图 4 所示的感应线圈. 二、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变压器. 变压器发展史. 1850 年德国技师鲁姆科尔夫制成第一只感应线圈 (Inductorium) 。 1851 年,他提出第一个感应火花线圈 ( 变压器 ) 的专利 。. 二、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变压器.
E N D
一、变压器的雏形—感应线圈 变压器发展史 变压器的发明人法拉第实验装置 原理图(1831年8月29日) 法拉第感应线圈
二、世界上第一只自耦变压器 变压器发展史 1835年,美国物理学家佩奇(C.J.Page,1812~1868)制成图4所示的感应线圈
二、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变压器 变压器发展史 1850年德国技师鲁姆科尔夫制成第一只感应线圈(Inductorium)。1851年,他提出第一个感应火花线圈(变压器)的专利 。
二、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变压器 变压器发展史 19世纪80年代后,交流电进入人类社会生活 。法国人高兰德 (L.Gauland,1850~1888)和英国人吉布斯(J.D.Gibbs) 1882年9月13日,它们在英国申请了第一个感应线圈及其供电系统的专利 (№.4362),他们称这种感应线圈为“Secondary generator”(二次发电机)。
二、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变压器 变压器发展史
低频变压器 高频变压器 高频变压器 高频变压器 高频变压器 50Hz 10kHz~25kHz 25kHz~75kHz 75kHz~200kHz 200kHz~1MHz 变压器发展史
变压器分类 滤波器 脉冲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 驱动变压器 磁放大器 干扰抑制滤波器 矽钢片变压器 高频直插式变压器 高频贴片变压器 平面变压器 压电陶瓷变压器
变压器的制造流程 绕线 理线 一次焊锡 组装 二次焊锡 整脚 含浸 初测 外观 测试 标签 包装 FQC
3Ts N3(2-3) 2UEWØ0.3 * 20Ts 3Ts N2(4-6) 2UEWØ0.6 * 5 Ts 3Ts N1(1-2) 2UEWØ0.3 * 20Ts Margin Tape 3.2mm 6.4mm 变压器的结构
变压器的名词解释 密绕 疏绕 同层绕 同时绕
直角 变压器的名词解释 直角出入线
绕线要求: 一 档墙工艺 • 目 的: 主要在于确保绕线之安全距离,以符合安规作业之需求。 • 基本要求: • 檔墙作业1匝时, 起、尾端不可超过1mm之空隙。 • 档墙高度必须与绕组同高(过高时易造成线包胖以及漏电感不良,过低则易使线滑落上档墙), 排线时漆包线不得跨在两边档墙胶布之上, 确保安全距离。 • 档墙不可浮贴、皱折、反折、或偏移,须平整作业, 并且靠紧线架TOP与PIN 两侧, 确保绕线空间足够。 OK NG 1.0 MAX OK NG OK NG OK NG
5~10mm ST FIN 绕线要求: 二 层间绝缘工艺 • 目 的:确保变压器绕组与绕组耐压绝缘强度, 以及下制程绕线作业之便利。 • 基本要求: • 层间绝缘胶布须等于或稍大于BOBBIN的绕线宽度, 不得小于BOBBIN 的绕线宽度(槽宽) • TAPE 之起始与结束端须确保距线尾前后5~10mm(确保耐压绝缘强度). • 变压器结束(FINISH)漆包线横跨线圈出线时, 结束端的线折回前须挟取隔离处理或垫隔离胶带, 以避免结束线横跨绕组时耐压不良。 • 层间绝缘最外层之TAPE结束时, 须与铁芯组合结合处在同一侧, 以防胶带翘起, 影响外观。 • 因排线关系,造成下段绕线困难时,可采用反包TAPE方式解决,即有粘性面朝外 。
H1 2/3 H2 H2 2/3 H1 NG OK 绕线要求: 三 套管工艺 • 目 的:绕线出入端加上绝缘套管, 其主要目的有二:a.符合安规作业上的需求于绕线面积不足时, 弥补绝缘安全距离之不足,加强绝缘耐压强度。b.防止两绕组同一沟槽挂线处短路。 • 基本要求: • 用途为弥补绝缘安全距离不足时,套管之深度, 应深入BOBBIN 内至少与档墙齐平。 • 出入线所加之套管需与BOBBIN 凹槽口齐平, 至少达2/3 高度 。
OK NG 绕线要求: 四 绕线工艺 • 目 的:满足客户设计要求 • 基本要求: • 绕组起始与结束线须加贴固定胶带(起始线可利用档墙固定), 排线时漆包线不得跨线在两边档墙胶布之上。 • 绕组起绕(START)和结束(FINISH)时,均须拉直角作业。 • 结束端(FINISH)之引线折回前须挟取处理或垫隔离胶带, 以作隔离。 • 绕组出入线均须入BOBBIN之线槽, 若同一线槽有不同绕组出线且不可短路时, 须加套管或作正﹑反结线处理(见理线作业),以避免焊锡时短路。
反折TAPE 包覆TAPE LEAD WIRE OK NG 绕线要求: 五 内铜箔工艺 • 目 的:满足客户设计要求 • 基本要求: • 铜箔之起绕边应尽量避免置于BOBBIN 转角处. 引线之焊锡处应避免重迭, 防止铜箔之间因挤压而刺破胶带,造成短路。 • 单片铜箔作业使用时,不可用两截铜片以焊接方式替代单片铜箔 使用。 • 铜片作保护遮敝(SHIELDING)时, 头尾端需重迭至少2mm, 且为内铜箔时, 头尾端不可短路。 • 铜箔引线焊接处焊锡须良好﹑平整, 不可有尖刺. 为内铜箔时焊接处之正背面须贴上一层胶带, 以防首尾端短路.
b a a >b-------NG a≦b------OK 正反结线 绕线要求: 六 理线工艺 • 目 的:满足客户设计要求 • 基本要求: • 缠线高度不可超过凸点(见下图), 并尽量平贴BOBBIN。 • 同槽不同引脚出线时,需作正、反结线,以防焊锡短路。 • 绞线(多股线)在缠线处理时,有任意一条断线即判定为不合格品。 • 同一PIN上有粗、细线且粗线线径/细线线径 > 1.5 倍时,其处理方式为粗线在下,细线在上(见下图)
绕线要求: 六 理线工艺 3. 理线工法规定: • 线径大于Φ0.8(含)或为多股绞线﹑丝包线时, 缠线须300°以上, 缺口小于PIN 脚之直径。 • 线径小于Φ0.8, 大于Φ0.4时,缠线须缠绕360°以上。 • 线径小于Φ0.4(含)时,缠线需缠绕两圈以上 。 • 同一PIN上挂线为两股以上时, 按其线径之和对应以上之单股线缠线作业 。
焊锡要求: • 目 的:确保线材与PIN 有良好的接合性及导通性 • 基本要求: • PIN焊点沾锡须满 360° • PIN焊锡须均匀光滑, 不可有冷焊﹑包焊或锡团。 • PIN及其截面须全部沾锡(脚须有锡尖),不可氧化﹑露铜或沾有其它异物 • PIN脚为 L PIN时, 非结线端PIN是否须有锡尖视客户规定.。 • 锡条锡铅比例标准为63/37。 • 锡炉温度与焊锡时间之控制, 因产品不同(线径及缠线方式)而异如下表列
OK NG NG 焊锡要求: 3. 焊锡尖端判定(成品PIN 长尺寸不含焊锡尖端部份):
ST FIN A B A B FIN ST 组装要求: • 目 的:以符合客户对外观及电气特性之需求。 • 基本要求: • 研磨磁芯放置位置 • 组装后断差要求: A=B:mm MAX CORE固定TAPE(2 Ts MIN.) 缠绕方式:
含浸烘烤要求: • 目 的:在于铁芯固定、防潮、防湿与增强绝缘耐压强度。。 • 基本要求: • 含浸 • 凡立水要求:种类、调配比例、比重、黏度 • 含浸真空度要求 • 含浸时间要求 • 凡立水液面高度控制。 • 烘烤 • 预温时间、温度. • 烘烤时间、温度。 • 产品冷却过程控制。
测试要求: • 目 的:确认产品的电气特性是否符合规格要求以及确认制程是否正常, 以符合产品最终设计需求。 • 基本要求: • 测试项目要求:电感值、漏电感、DCR、电压比(圈数比)、耐电压、绝缘阻抗。 • 补正(归零): 扣除测试棒及测试治具间存在的分布电感值及电容值。
ER-28变压器 • 在座的各位同事这就是我们的设计成果!
变压器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 .磁材介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