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第30章黄病毒

第30章黄病毒. 是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单正链 RNA 病毒,因它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为媒介传播,过去曾归类为虫媒病毒现称黄病毒。是指一组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易感动物和人而传播疾病的病毒。在我国主要包括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 大多数黄病毒共同特性 1.病毒呈球形,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外有类脂包膜,其表面有 HA 2. 核酸大多为+ ssRNA, 病毒均在细胞内增殖 3.病毒对酸、温度敏感,在室温即可部分失活。易被乙醚、氯仿、去氧胆酸钠灭活 4.大多数虫媒病毒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中许多疾病是人畜共患的.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30章黄病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0章黄病毒 是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因它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为媒介传播,过去曾归类为虫媒病毒现称黄病毒。是指一组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易感动物和人而传播疾病的病毒。在我国主要包括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

  2. 大多数黄病毒共同特性 1.病毒呈球形,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外有类脂包膜,其表面有HA 2.核酸大多为+ssRNA,病毒均在细胞内增殖 3.病毒对酸、温度敏感,在室温即可部分失活。易被乙醚、氯仿、去氧胆酸钠灭活 4.大多数虫媒病毒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中许多疾病是人畜共患的

  3. 5. 节肢动物 (如蚊、蜱、白蛉等) 节肢动物既是储存宿主又是传播媒 。由于节肢动物受地理与气候的影响,故虫媒病毒所致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4. 6.虫媒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主要有如下5种类型: ① 脑炎或脑脊髓炎 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森 林脑炎 ② 无特殊部位的全身性感染如登革热 ③ 主要表现为肝炎的全身性感染 如黄热病 ④ 主要表现为出血热的全身性感染如新疆出血热 ⑤ 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的全身性感染如罗斯河热

  5.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934年在日本首先分离出此病毒。为了和甲型脑炎相区别,故命名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我国将其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此病毒通过蚊子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国内除西藏、青海、新疆3省 (区) 外,其他省、市、自治区 (包括台湾省) 均有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

  6. 一、生物学性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具有典型的虫媒病毒特性。病毒呈球形,20面体对称,核酸为+ssRNA,衣壳外有脂蛋白包膜。已知其结构蛋白有三种,即M、C和E。M位于病毒包膜的内面,C在衣壳中,E是镶嵌在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血凝活性,能凝集雏鸡、鸽和鹅的红细胞,其相应抗体能抑制血凝并有中和病毒的作用

  7. 病毒在动物、鸡胚及组织细胞内均能增殖。最敏感动物是小鼠、乳鼠。鼠龄越小,易感性越高。幼鼠脑内接种病毒后,经3-5d潜伏期,出现耸毛、蜷伏、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肢体痉挛等症状,不久转入麻痹期而死亡。受感染的鼠脑组织含有大量病毒。在地鼠及猪肾原代细胞中增殖引起明显的CPE

  8.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抵抗力弱,对热敏感,56℃30min可灭活。对乙醚、丙酮也较敏感,低温中能较长时间保存。该病毒抗原性稳定,抗原性单一,因此疫苗预防效果较好

  9. 二 传播途径 (一)传播媒介 在我国主要是3带喙库蚊、致乏库蚊和白伊蚊。在广东、福建等地蠛蠓也可能是传播媒介之一。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南方的流行高峰是6-7月,华北为7-8月,东北为8-9月,均与各地蚊虫密度高峰相一致

  10. (二)传染源与储存宿主 流行环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蚊及家畜体内。蚊是传播媒介 ,蚊可携带病毒越冬及经卵传代,因此蚊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病毒在蚊肠与唾液腺内增殖至一定数量后,蚊(带毒期14d) 叮咬猪(幼猪多见)、牛、羊、马等家畜使之感染。家畜感染一般仅有短暂的(4d左右)病毒血症,不出现明显症状。在猪体内增殖的病毒再经3节吻库蚊传给人

  11. 带度越冬蚊 猪等 病毒血症4d 蚊 带毒期14d 长期储存宿主 经卵传代 蚊 人终末宿主 猪等 扩增宿主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

  12.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乙性脑炎发病过程 叮咬 蚊子 人 血管内皮 增殖 入血 局部淋巴结 绝大多数 肝、脾单核Mφ 入血 钝挫感染 增殖 少数人(0.1%) 侵入脑组织 脑炎

  13. 第2次病毒血症期,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若不再继续发展,则成为顿挫感染,数日后可自愈。但有少数(0.1%)患者体内病毒可越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增殖,造成脑实质及脑膜病变,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烧、头痛、呕吐或惊厥、昏迷等脑膜刺激症状及脑炎症状。死亡率很高,一般为10%-30%。部分患者恢复后可留下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等复杂后遗症第2次病毒血症期,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若不再继续发展,则成为顿挫感染,数日后可自愈。但有少数(0.1%)患者体内病毒可越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增殖,造成脑实质及脑膜病变,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烧、头痛、呕吐或惊厥、昏迷等脑膜刺激症状及脑炎症状。死亡率很高,一般为10%-30%。部分患者恢复后可留下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等复杂后遗症

  14. (三) 免疫性 机体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主要产生中和抗体,但完整的血脑屏障和细胞免疫也有一定的作用。首先出现IgM ,随后产生IgG抗体,IgG在体内持续长,甚至终生,病后或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持久免疫。以往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多为儿童,近年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故成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增高

  15.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 病毒分离 由于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暂,病毒滴度低,故从血液或CSF分离病毒极为困难。从尸体分离病毒较为容易,即取脑脊液或死者脑组织制成悬液用C6/36、BHK-21等传代细胞分离或进行小鼠脑内接种分离病毒。有人用脑穿刺针经鼻孔穿通颅底骨,取下丘脑黑质部进行病毒分离, (二)病毒抗原检测 用免疫荧光和ELISA法 检查发病初期患者血液或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抗原。有早期诊断意义

  16. 三 血清学检查 由于血凝抑制(HI)抗体、补体结合(CF) 抗体及中和(NT)抗体出现和消失时间不同,因而检出意义各异 1.异性IgM检测 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特特异性IgM抗体,一般在病后4d就可出现,2-3w达高峰。因此HI试验可用于早期诊断。 大多数患者病后4-8d可查出特异性IgM,急性期患者约90%为阳性

  17. 2. HI试验 需采双份血清,抗体效价≥4倍有断断意义。单份血清效价1:320有诊断意义 3.CF试验CF抗体常于病后第2w出现,3-5w达高峰。所以CF试验在后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早期升高≥4倍,即可诊断。CF抗体一般只持续2-4个月,因而只有新近感染者才能测出CF抗体 4.NT试验 本试验虽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但由于NT抗体产生后在体内持续时间较长,故不宜做临床诊断用,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18. 五、防治原则 防蚊、灭蚊和易感人群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另外,由于该病流行是猪蚊的循环,人是偶发感染宿主,所以在流行季节前,先给猪接种疫苗,中止其循环,就能有效降低人群发病率。目前我国使用地鼠肾灭活疫苗,人群保护率可达60%-90%。采用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d。第2年加强注射1次。疫苗接种应在开始流行前1个月完成,重点对象10岁以下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治疗无特效药

  19. 第2节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是登革热的病原体。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区曾经有过地方性的爆发流行,但目前已基本上控制了疫情

  20. 一生物学性状 病毒颗粒直径约55nm,呈哑铃形、棒形或球形。核酸为单股正链RNA,和蛋白质组成的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外有糖蛋白包膜。根据包膜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1-4个血清型。各型病毒之间抗原性有交叉

  21. 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病毒在蚊→人→蚊间循环传播。常因RNA突变或外来毒株的侵入而形成新的毒株,从而引起登革热的爆发流行 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细胞中增殖,然后释放入血形成病毒血症

  22. 登革病毒感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普通型登革热和登革热-休克综合征2种类型,主要表现有发热、肌肉痛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胀、皮肤出血和休克等症状。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较重

  23. 致病机制 可能是免疫病理损伤起重要作用, 病毒的包膜蛋白(E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的IgG抗体的Fc段与单核细胞的Fc的受体结合后,能明显促进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即病毒进入单核细胞后,病毒不仅不被杀灭,反而大量增殖,并通过体内细胞因子致敏T细胞,造成严重的免疫病理损伤。此外,大量登革病毒抗原与抗体在血循环中形成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造成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休克

  24. 三 微生物学检查 登革病毒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诊断 1.病毒的分离 一般采患者发病初期血清接种白纹伊蚊C6/36株细胞分离病毒,亦可经胸内接种巨蚊的成蚊,或脑内接种巨蚊的幼虫进行分离

  25. 2.血清学方法 一般采集患者早期与恢复期血清测定HI抗体或CF抗体,如抗体滴度≥4倍则有诊断意义 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gM抗体,有助于登革热的早期诊断。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可快速检测病人血中病毒核酸 

  26. 四.防治原则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该病的重要重要措施是防蚊和灭蚊。无特效治疗方法

  27.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又名苏联春夏型脑炎病毒, 是蜱媒脑炎病毒群成员之一。此病毒引起的森林脑炎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在疫区主要感染野外工作者。该病由蜱传播,主要发生在春夏季(5-7月份),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的一些林区曾有流行 。

  28. 一、生物学性状 森林脑炎病毒的形态结构与乙型脑炎病毒相似,森林脑炎病毒的动物感染范围较广,其中以小鼠的易感染性最高。多种途径均能感染,脑内接种4-5d后即可发生脑炎。病毒在鸡胚、组织培养细胞内均可增殖。但只有用猪肾细胞培养时,出现明显CPE

  29. 森林脑炎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加热60℃经10min即被灭活,对乙醚及来苏儿等敏感 森林脑炎病毒的抗原性比较单一

  30. 二、致病性与流行环节 森林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蜱。病毒能在蜱体内增殖中,也能经卵传播。自然情况下,病毒由蜱传染给森林中一些动物,构成感染循环。蜱在春夏季大量繁殖,易感人群进入林区,被蜱叮咬而感染。此外,山羊被带病毒蜱叮咬之后,在2-10d排病毒于羊奶中。人如饮用此生奶,也会受感染

  31. 临床表现及免疫力 人受感染,潜伏期10-14d,起病急,突然出 现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继之出现昏睡、 外周型弛缓性麻痹等症状。病死率一般为20%-30%,存活者中大约30%-60%留有后遗症 病后免疫力持久

  3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分离鉴定病毒的方法与乙型脑炎病毒大致相似,可从病死者脑组织分离鉴定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分离病毒时应特别注意防护。

  33. 四、防治原则 森林脑炎的预防应以灭蜱及防蜱叮咬为重点,尤其是林区工作者应当采取防护措施。接种灭活疫苗有预防效果。给患者早期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可减轻病情

  34. 第31 章 出血热病毒 病毒性出血热 主要是指某些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等传播的、具有出血和发热等症状、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其病原体统称为出血热病毒 。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有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和登革热病毒

  35. 第一节 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在分类上归属于布尼雅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1976年韩国学者李镐汪等首次成功地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在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发现了HFRS病毒抗原,随后又用A549和VeroE-6细胞分离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毒株。这个毒株是在韩国汉坦河不远的HFRS疫区分离到的,因而命名为汉坦病毒,作为HFRS的病毒原始毒株。目前至少有六个型

  36. 形态与结构 一 生物学性状 汉坦病毒呈球形,直径122nm,有包膜,核衣壳为螺旋对称。核酸为-ssRNA,分大 (L)、中(M)和小(S)3个节段,其中L编码多聚酶,M编码糖蛋白,S编码核蛋白。HA抗原决定簇。病毒于pH6.0-6.4能凝集鹅红细胞 汉坦病毒

  37. (二) 培养特性 本病毒可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 等多种细胞中增殖,增殖缓慢,一般不引起明显的CPE。常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感染细胞胞浆内的病毒抗原作为病毒增殖的指标 黑线姬鼠为敏感动物,经皮下、腹腔、鼻、口接种均可感染。接种后10d左右可在鼠肺、肾、肝等脏器发现大量病毒。亦可在大鼠、裸鼠体内生长

  38. (三) 抗原性 现已查明汉坦病毒的抗原与其他出血热病毒无关,也与布尼雅病毒科其它属病毒无关。但汉坦病毒各株抗原之间存在差异。汉坦病毒有14个不同的型别,我国流行的主要是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 (四) 抵抗力 汉坦病毒对热 、酸 (pH<3)、UV、γ射线等敏感,对各种脂溶剂亦敏感

  39. 二、流行环节 我国汉坦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黑线姬鼠、褐家鼠和林区的大林姬鼠。HFRS流行的季节性与鼠类繁殖活动及其与人的接触时间有关。一般认为病毒在鼠体内增殖,随唾液、尿、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长期大量排毒污染周围环境,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人。几种厉螨和小盾恙螨不仅是传播媒介,亦是储存宿主

  40.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被病毒感染后,经1-3w潜伏期,出现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典型临床经过可分5期,即发热期、低血压 (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病死率为3%-20%不等,一般为5%左右。病死率高低除与病型不同、病情轻重有关外,与治疗早晚、措施得当与否也有很大关系

  41. 关于本病发病机理可能除病毒直接在胞浆内增殖造成细胞脏器损伤和作用于血管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以及血管通性增高外,还可能有免疫病理反应参与。最近报道,病毒侵犯骨髓前体细胞,从而妨碍免疫细胞的正常发育,因而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及血小板的严重减少。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再次感染发病者极少

  4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非典型患者在疾病早期症状类似流感,不易做出确诊,故用微生物学检查方甚为重要 (一)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取病人急性期血液、尸检材料或野鼠脏器等。用VeroE-6 单层细胞培养法,也可采用2-4d龄乳鼠、黑线姬鼠等接种法分离病毒;再以免疫荧光法测定单层细胞内或鼠肺组织片内的特异抗原,作为病毒增殖的指标。最后通过形态学、血清学鉴定或PCR等方法确定是否为汉坦病毒

  43. (二) 血清学诊断 取病人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常用IFA、ELISA、HI等方法检测特异性IgM或IgG抗体,如单份血清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IgG抗体效价 效价升高4倍以上即有诊断意义。应用抗体捕获的ELISA检测特异的IgM,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适用于早期诊断

  44. 四、预防原则 1.消灭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灭鼠,并注意处理鼠的排泄物,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呼吸道及接触感染。并保证食品和个人卫生。 3.提高易感染人群免疫力,用灭活疫苗接种效果较好

  45. 第三节 新疆出血热病毒 1965年于我国新疆巴楚地区等曾发生一种出血热,最初称为“巴楚出血热”,后改称“塔里木出血热”,现在统一命名为新疆出血热(XHF)。病原体是于1966年首次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出血热病人血液、尸体脏器及硬蜱中分离到的一种病毒。分类上归属于布尼雅病毒科的内罗病毒属 。

  46. 一 生物学性状 病毒颗粒呈球形或椭圆形,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核衣壳呈20面体对称,外有包膜 乳鼠对XHF病毒最为敏感,常用于病毒分离及传代

  47. 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 新疆出血热是一种存在于荒漠、牧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野生动物和家畜是自然宿主和传染源 人被带毒蜱叮咬或与病畜直接接触(通过破损皮肤)病毒侵入人体,经5-7d潜伏期发病,临床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特征 人感染后产生NT抗体、CF抗体和HI抗体。NT抗体出现较早,维持较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8.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主要是病毒分离鉴定和双份血清抗体检查 四 防治原则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精制的灭活乳鼠脑疫苗,该疫苗安全,但其预防效果尚待确定 防治措施主要是防蜱叮咬和灭蜱;对病人要严格隔离治疗,病人血液、分泌物、排出物等要消毒处理,医务人员要加强防护,防止感染

  49. 第32章 胞疹病毒 疱疹病毒 是一类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DNA病毒。现已发现110多种以上,根据生物学性状又分α、β、γ三个亚科。广泛分布于哺乳类、鸟类、两栖类、鱼类等动物中。与人类有关的疱疹病毒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HV)

  50. 疱疹病毒共同特性:  1.病毒颗粒呈球形,核心为双股线形DNA组成蛋白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粒组成,有包膜 2.除EBV及HHV-6和HHV-7型外,均能在人2倍体细胞内复制,产生明显的CPE,并有核内嗜酸包涵体。病毒可通过细胞间桥直接扩散,导致病变的发展。感染细胞与邻近未感染的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