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155 Views
第二十四講 明代戲曲. 南曲戲文的興起. 傳奇興起的原因. 南戲的發展 在元代,「南戲」(流行於南方的戲文,與北方的雜劇不同)已相當流行,到了明代,更接受了雜劇中許多技術上的遺產,便發展而為「傳奇」。 貴族的提倡 明初的貴族,都喜歡傳奇,太祖(朱洪武)將「琵琶記」比於五經四書,其子朱權、其孫朱有燉都製有傳奇。 文人的利用 文人心有不平,往往利用傳奇作為發洩憤鬱的工具,如王鳳洲的「鳴鳳記」,即用以諷刺著名的奸相嚴嵩。. 傳奇和雜劇的不同. 幕數 雜劇每部戲以四幕(折)為準,最多加一個序幕(楔子),傳奇的幕數毫無限制,可長達三四十折。 角色
E N D
第二十四講 明代戲曲 南曲戲文的興起
傳奇興起的原因 • 南戲的發展 • 在元代,「南戲」(流行於南方的戲文,與北方的雜劇不同)已相當流行,到了明代,更接受了雜劇中許多技術上的遺產,便發展而為「傳奇」。 • 貴族的提倡 • 明初的貴族,都喜歡傳奇,太祖(朱洪武)將「琵琶記」比於五經四書,其子朱權、其孫朱有燉都製有傳奇。 • 文人的利用 • 文人心有不平,往往利用傳奇作為發洩憤鬱的工具,如王鳳洲的「鳴鳳記」,即用以諷刺著名的奸相嚴嵩。
傳奇和雜劇的不同 • 幕數 • 雜劇每部戲以四幕(折)為準,最多加一個序幕(楔子),傳奇的幕數毫無限制,可長達三四十折。 • 角色 • 雜劇的傳統唱法,每折中只有一個角色獨唱,其他角色只能插一兩句對白,傳奇每折中可以容許幾個角色獨唱、對唱、合唱。 • 音律 • 雜劇的唱詞,一折中只限一個「宮調」,且要一韻到底,傳奇不限宮調,不限韻,可以自由變換唱詞的調子和韻腳。 • 精神 • 因地方氣質不同,以及樂器樂譜各異,於是音調與精神也各異其趣。
明初五大傳奇 • 荊釵記 • 作者朱權,敘述王十朋與女子錢玉蓮的故事。 • 劉知遠白兔記 • 作者逸名,敘述劉知遠與其妻李三娘的離合故事。 • 拜月亭 • 作者施君美,敘述兩個少女因名字的音調相似,造成兩段因緣的故事。 • 殺狗記 • 作者徐,敘述一個哥哥虐迫弟弟,其妻殺狗勸夫的故事。 • 琵琶記 • 作者高明,敘述趙五娘肩負傳統道德壓力,以窮媳婦的身分,挑著全家的生活重擔,俱傳統婦女優良品德。
明代中葉的傳奇 • 特點 • 傳奇到了明代中葉,以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明初的唱法,雜亂無準,「弋陽腔」「餘姚腔」「海鹽腔」「崑山腔」四種唱腔均能通行,到了明中葉,其他三種腔調都成絕響,由「崑山腔」加以統一。
明代中葉的傳奇 • 作家 • 這時作家很多,其中以梁辰魚、王世貞、屠隆、張鳳翼、徐文長等最著。 • 作品 • 浣紗記:梁辰魚作,敘吳越戰爭後,范蠡獻西施的故事。 • 鳴鳳記:王世貞作,敘明代奸相嚴嵩迫害忠良的故事。 • 彩毫記:屠隆作,描寫唐代詩人李白的故事,穿插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戀愛。 • 紅拂記:張鳳翼作,描寫隋末唐初紅拂私奔的故事。
明末的傳奇作家與作品 • 湯顯祖 • 作品有:紫釵記(紫簫記改本)、還魂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 • 文學思想與公安派相近,袁宏道的反擬古主義,和湯顯祖的反格律主義相近。 • 〈牡丹亭〉主題探討。 • 沈璟 • 王驥德 • 阮大鉞
自我評量 • 請問明代傳奇興起的原因。 • 傳奇與雜劇之差別何在? • 試說明明初五大傳奇之主題。 • 請略述明代崑腔形成的過程。 • 湯顯祖的文學主張是什麼? • 請分析〈牡丹亭〉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