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k likes | 1.29k Views
十二、生态文明论. 党的十三大“三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四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 “总体布局”孕育于第一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 (1954 年一届人大,体现对物质文明的追求 ) ,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二位一体” ( 十二大:物质、精神 ) “三位一体” ( 十三大:经、政、文 ) “四位一体” ( 十七大:经、政、文、社 ) “五位一体” ( 十八大:经、政、文、社、生 ). →. →. →.
E N D
党的十三大“三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四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 “总体布局”孕育于第一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1954年一届人大,体现对物质文明的追求),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二位一体”(十二大:物质、精神) “三位一体”(十三大:经、政、文) “四位一体”(十七大:经、政、文、社) “五位一体”(十八大:经、政、文、社、生) → → →
“生态文明”这个词并不是十八大首次提出, 党的十六大提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 十八大独立成篇,将它系统化、完整化,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是我们党对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战略思想方针的再概括和再升华。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胡鞍钢“这个总布局意味着中国进入21世纪后,从追求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到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更为全面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全面协调也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主要内容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三)、世界生态环境保护的趋势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马 凯.《求是》2013年第9期.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生态文明是历史范畴,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 张高丽.2013年12月17日《求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概论》教材17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而优秀的生态环境思想: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而优秀的生态环境思想: 一是天、地、生、人整体统一的自然—社会观。我国先贤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和天、地、人“三才”理论,主张遵循“天行之常”、“地养之则”,“参赞天地之化育”。 二是亲近自然“护生”、“爱物”的生命意识和生态伦理。我国古代思想家一直崇尚“生生之德”。《易经》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儒家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爱人以及物”,“恩及禽兽”。佛教讲“众生平等”、“万物有情”。道家谓“万物与我为一”。 三是取用有节、“以时禁发”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思想。先秦两汉思想家已经清楚地论说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维持资源再生能力的重要性,孟子、荀子甚至将其上升到“王道之始”、“圣王之制”的政治哲学高度予以阐述,主要精神是节制物欲、适度消费,对山林川泽“谨其时禁”、“以时禁发”,采捕生产避开生物孕育生长的关键季节,对幼小树木、鸟巢鸟卵、母兽幼兽予以保护,使生物正常繁殖,反对竭泽而渔、童山而樵。 四是“变废为宝”和“相资以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认为,土地是有生命的,需要不断滋养。包括人畜粪便在内的各种废弃物质皆有“余气”,任意弃置污秽不堪,变为肥料则可“化恶为美”,土地得其“余气相培”,“地力可使长新壮”。生产过程中的残留废物通过合理开展多种项目经营,可以“相资以利用”、“相继以生成”。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在原始社会,由于劳动工具简陋,只能被动依赖自然、顺从自然,从自然界获取很少的资源,维持着自身极低水平的生存和繁衍,人口规模和平均寿命都很低。这一阶段,人类主要生产方式就是捕猎和采摘,对自然的利用能力极为低下,其破坏作用也很小,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维持着以人对自然的完全被动服从为特征的天人混沌一体的共存关系。 在农业社会,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生产力水平有了进步,人类主动利用自然、开发资源的能力增强,相应地对自然有所破坏,局部地区甚至还较严重;同时,随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局部地区出现过人口增长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状况,乃至引发争夺资源的战争。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仍然低下,对自然的破坏也很有限;相对于人口规模和消费水平,资源环境还有较大容量,没有出现全面性的生态危机。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维持着以局部性、阶段性不和谐但整体相对平衡为特征的融洽关系。 到了工业社会,距今300年左右,人类进入机器时代,科技进步加快,大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人均寿命大幅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工业化的这些成果都是历史的进步;但同时传统工业化道路也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自然资源日趋匮乏,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生态系统恶化加剧,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生态危机的重大威胁,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紧张,变得很不和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化国家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以及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引起了人类对传统工业化道路弊端的警醒。民间环保组织纷纷涌现,环保运动此起彼伏。有识之士不断发出呼吁,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和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就是其重要代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与此同时,一些中外学者陆续提出并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可见,“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产物,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传统工业化增长模式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保方针。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1983年中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1994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并首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2012年党的十八大则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正确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探索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生态文明”的概念虽然不是我们党首先提出的,但揭示其本质、丰富其内涵,把它作为执政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社会加以推行,则是我们党前无古人的创举。
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p173):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p173):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源于自然生、赖于自然而存;另一方面,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断改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大自然本身是极其富有和慷慨的,但同时又是脆弱和需要平衡的。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可阻挡,相应地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但人类活动不能超过自然界容许的限度,不能使大自然出现不可逆转地丧失自我修复的能力。生态文明所强调的就是获取有度,既要利用又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动态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p173;十八大报告):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尊重自然,就是要从内心深处老老实实地承认人是自然之子而非自然之主宰,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绝不能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狂妄错觉;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就是要求人类在向自然界获取生存和发展之需的同时,要呵护自然、回报自然,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p174-175)。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p174;十八大报告三): 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的特征: 在空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危机是对全人类的威胁和挑战,生态问题具有世界整体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从全球范围考虑人与自然的平衡。在时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面临人与自然关系这一永恒难题,生态文明建设永无止境。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解决矛盾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循环往复,促进生态文明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阶段进步,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 我们党所追求的生态文明,就是要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境界,其实质是要(p173)“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观的确立,摒弃了传统工业社会一切为了资本增值的观念,树立了一切为了人(包括当代和后代)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加之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是简单的“守夜人”,可以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从而使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不但成为发展的必需,而且成为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选择。
20世纪30 -60年代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比利时马斯烟雾事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四日市哮喘事件、 米糠油事件、 骨痛病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重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使数千人中毒,60余人死亡。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冶炼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使5911人发病,17人丧生。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冶炼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使5911人发病,17人丧生。 八大公害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美国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5-10月,美国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造成400余人死亡 。
八大公害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烟雾事件四天内中毒死亡4000多人。
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石油提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大气,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36人。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石油提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大气,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36人。 八大公害事件——日本四日市哮 喘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居民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导致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机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6人死亡。
八大公害事件——骨痛病事件 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内的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神通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含镉,居民食用含镉米和饮用含镉水而中毒,患者超过258人,死亡数207人。
八大公害事件 ——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混入多氯联苯,造成13000人中毒,死亡16人。
20世纪80年代又发生了“新八大公害事件”: • 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件、 • 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件、 • 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 • 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 •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 • 瑞士巴塞尔赞德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件、 • 全球大气污染、 • 非洲大灾荒。
新八大公害事件——塞维索事件 1976年7月10日意大利北部塞维索地区的一家农药厂爆炸,导致剧毒化学药品二噁英的污染,使许多人中毒,附近居民被迫迁走,几年内当地畸形儿的出生率大为增加。
新八大公害事件——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件新八大公害事件——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件 这次事故发生在1979年3月28日,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美元。
新八大公害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博帕尔市的农药厂的剧毒化学品异氰酸甲酯罐爆裂外泄,受害人数20万,死亡3000人以上。
新八大公害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新八大公害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位于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造成重大放射性污染,周围十多万居民被疏散,伤数百人,死亡31人。
新八大公害事件——墨西哥的液化气爆炸事故 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所属的液化气供应中心发生爆炸,死亡1000多人,伤4000人,3万多人无家可归。
新八大公害事件——莱茵河污染事故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赞徳兹化学公司的仓库起火,使大量有毒化学品随灭火用水流进莱茵河,造成西欧10年来最大的污染事故。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我们党把握规律,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我们党把握规律,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一直以来,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还应看到,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也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1.5%,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原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6.4%和66.5%,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一。我们必须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排放低、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路子。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一直以来,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还应看到,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也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1.5%,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原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6.4%和66.5%,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一。我们必须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排放低、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正是承载着这一美好愿景。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正是承载着这一美好愿景。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不仅关系民生福祉,而且关系民族未来。大自然哺育了我们的祖先,给予了我们生存与发展条件,还将养育我们的子孙后代。“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资源利用好、环境治理好、生态保护好,切实维护大自然对人类的永续供养能力,让大自然能够更好地休养生息,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不仅关系民生福祉,而且关系民族未来。大自然哺育了我们的祖先,给予了我们生存与发展条件,还将养育我们的子孙后代。“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资源利用好、环境治理好、生态保护好,切实维护大自然对人类的永续供养能力,让大自然能够更好地休养生息,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维护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中国已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自己所能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当今世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呈现不少值得高度重视的新态势、新特征。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当今世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呈现不少值得高度重视的新态势、新特征。 1,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各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相继问世,标志着全世界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达成共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一起成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目前,国际社会正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在各国发 展决策中的 地位。 2,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其背后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发展权益之争。一些发达国家为维持既得利益,保持全球竞争的领先地位,通过设置环境技术壁垒,打生态牌,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其发展阶段的生态环境责任。 3,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希望通过绿色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推动经济复苏,进入强劲可持续增长轨道。近几年,一些主要经济体纷纷实施“绿色新政”,采取一系列环境友好型政策,努力把绿色经济培育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环保纪念日: 2月2日:国际湿地日---- 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 淡水、半成水或成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 22日为“世界水日”。从1994年开始,我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 为每年的3月22 -28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最早的地球日活动是20世纪70年代于美国校园兴起的环保运动, 90年代这项活动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环保主义者的节日和环境保护宣传日。在这天,不同国籍的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宣传和实践环境保护的 观念。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l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6月5曰: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 -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 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 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987年9月16日, 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 年起,每年的10月15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0%的人口,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过去五年全国财政用于节能环保投入累计达1.14万亿元;201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五年前下降17.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5.7%和17.5%;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十年前减少一半以上;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7.3%,火电脱硫比例提高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牧区草原质量出现好转,沙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 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清醒认识发展一定阶段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高度重视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