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likes | 892 Views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 同济大学 诸大建. 上海新世纪需要提交的两个答卷. 如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工业化 信息化 生态化 如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的发展 综合资本 社会组织. 中国现代化的第三步发展战略. 1980-1990 :脱贫(第一个翻番) 1991-2000 :进入小康(第二个翻番) 2001-205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翻两番). 需要思考的四个问题. 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 如何理解当代意义上的现代化 上海的现代化现在处于什么水平 上海如何率先实现综合导向的现代化. 1. 现代化概念的当代变革.
E N D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 同济大学 诸大建
上海新世纪需要提交的两个答卷 • 如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 • 如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 人的发展\综合资本\社会组织
中国现代化的第三步发展战略 • 1980-1990:脱贫(第一个翻番) • 1991-2000:进入小康(第二个翻番) • 2001-205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翻两番)
需要思考的四个问题 • 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 • 如何理解当代意义上的现代化 • 上海的现代化现在处于什么水平 • 上海如何率先实现综合导向的现代化
1.1九十年代的发展反思 • 九十年代是发展反思的年代 • 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里约会议 • 1994年的社会发展会议 • 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 • 1996年的人类居住会议 • 2000年的世界首脑会议 • 21世纪要建立发展新模式
从数量型现代化到质量型现代化 社会失衡程度 变革开始的位置 质量型现代化 数量型现代化 经济发展程度
1.2传统的观念:增长导向的现代化 • 世界银行的人均GDP指标 • 五个经济世界的分类(经济型现代化) • 传统现代化的问题以及修改 •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10项标准 • 现代化与前现代化世界的分类
按照人均GDP对现代化水平的划分 大于10000美圆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小于360美圆
从经济增长到人类福利 • 人们常常将经济的快速增长视为发展的首要指标。然而,仅以国民核算表计算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尺度已经难以令人满意。更加重要的应该是福利。它包括消费、人类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及其质量、分布与稳定。 • ——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2001)
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的变化 A——上升的指标:婴儿存活率、蛋白质摄入等 生活质量指标 发展中国家 B——不敏感指标:中学入学率、收入的吉尼系数等 A B C——下降的指标:人均二氧化碳、人均二氧化硫等 C 60年代 90年代 经济增长
1.3传统的修正:英克尔斯10项指标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圆以上 • 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低于12-15% • 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45%以上 • 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70%以上 • 识字人口的比例在80%以上 • 大学入学率在10-15%以上 • 每名医生服务人数在1000人以下 • 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上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50%以上 •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1.4最近的变革:综合导向的现代化 •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五个方面) • 世界银行的质量发展指数(GDP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环境发展指数) •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四个方面指标) • 联合国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三个指标)
2.综合发展观的基本要素 人力资本 直接 社会治理结构 (社会资本) 人类福利 与 人类发展 增长 间接 有形资本 直接 自然资本 能力层面 资本层面 目标层面
2.1人类发展的水平与指数 • 人类发展指数 • 高人类发展(0.8-1.0) • 中人类发展(0.5-0.79) • 低人类发展(0.0-0.49)
人类发展的水平与指数 • 收入:用购买力评价计算(100-40000美圆) • 寿命:人均预期寿命(25-85岁) • 教育:综合入学率(0%-100%) • 成人识字率(三分之二权数) • 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
2.2三位一体的发展内容 Environment Economy Society -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87
三种资本的不同增长状况 ECONOMY ENV’T SOCIETY 增长 物质资本快速增长 人力资本缓慢增长 自然资本逐渐枯竭 时间 传统现代化的不协调发展
国际社会要求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 • 1996年OECD组织提出的六项指标 • 经济(1):减少贫困人口 • 社会(4):普及初等教育、消除性别歧视、保证母婴安全、提供生育保健 • 环境(1):要确保2015年目前资源环境损失的趋势能在国际范围内和各国范围内得到扭转 • 2000年千年首脑会议提出的指标
2.3社会治理的发展能力 • 社会资本与治理结构 • 治理结构:为公益而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传统和制度来行使权威。包括发言权和责任度、政府有效性和减少管制、法治和对腐败的控制。 • 社会资本:对高质量增长起到积极作用的非正式机构。属于这方面的现象包括信用、集体准则、选举、公民投票的参与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横向联合活动。
良好治理能解释发展差异 人均GDP(美圆) 对东亚的额外增长作出贡献的因素 4 政策 东亚 政府规模与能力 2 不能解释的因素 最初的收入差异 撒哈拉以南非洲 0 1964 1992
人均收入与减少管制(例如行政审批) • 政府有效性 这包括决策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且没有太多的管制负担。
识字率与法治和对腐败的控制 • 法治 这包括对财产权的保护,司法的独立性和对腐败的控制。 • 腐败 通常被定义为滥用公共职权以谋取私利。
预期寿命与发言权及责任感 • 发言权及责任感 • 这包括公民自由和出版自由,以及政治稳定
3.1传统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应用人均GDP指标的衡量 应用英克尔斯指标的衡量
应用人均GDP指标的衡量 • 人均GDP用购买力平价(PPP)计算 • 上海1999年为15516美圆(国内第一) • 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8320美圆) • 为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63.5%(24430美圆) • 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45位 • ——世界银行2001年发展报告
应用英克尔斯指标的衡量 • 上海已经100%地实现传统现代化 • 全国实现状况为72.3% • 北京实现程度为96.5% • 天津实现程度为92.3% • 重庆实现程度为66.5% • (根据牛文元2001年资料)
3.2上海人类发展指数的达标情况 • 上海1997年为0.877 (国内第一) • 进入世界高等人类发展水平(0.8-1.00) • 为高等人类发展水平的98%(0.908) • 在1998年世界17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25位 • 其中教育指数为0.824(低于北京的0.840) • ——联合国开发署1999年的报告
上海人类发展领先经济发展的特征 • 住在孟买或上海公寓里的受过教育的印度或中国中产阶级人士,在预期寿命、舒适度、闲暇或文化方面不可能比英国或美国中低阶层公寓居住者差多少。如果他们有什么劣势之处,也就是在购买制成品,特别是购买汽车的能力方面。 • ——艾里斯《转折点》(1998)
上海与中等发展水平地区的比较 • 香港(1999):人均GDP22090(20),人文发展指数0900(24) • 新加坡(1999):人均GDP20767(21),人文发展指数0.876(26) • 韩国(1999):人均GDP15172(32),人文发展指数0.875(27) • 台湾(1999):人均GDP13000,人文发展指数 • 上海(1997):人均GDP15516(45),人文发展指数0.877(45)
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不相关(发展中国家) • 高的经济增长与低的人类发展 • 中国香港(-4):经济发展20,人类发展24 • 新加坡(-5):经济发展21,人类发展26 • 低的经济增长与高的人类发展 • 韩国(5):经济发展32,人类发展27 • 上海(20):经济发展45,人类发展25 • 中国(7):经济发展94,人类发展87
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不相关(发达国家) • 高的经济增长与低的人类发展 • 卢森堡(-11):经济发展1,人类发展12 • 美国(-4):经济发展2,人类发展6 • 德国(-3):经济发展14,人类发展17 • 低的经济增长与高的人类发展 • 挪威(2):经济发展3,人类发展1 • 澳大利亚(10):经济发展12,人类发展2 • 日本(2):经济发展11,人类发展9
3.3需要解决现代化的结构性问题 • 上海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为68.28(全国第一) • 北京为66.37,天津为58.77,重庆39.13 • 上海三个发展子系统之间的不平衡性 •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支持系统为78.21(全国第一) •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为83.75(全国第二) •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系统为51.61(全国第九)
ECONOMY ENV’T SOCIETY SOCIETY ECONOMY ENVIRONMENT 上海两高一低的现状 上海三维发展的未来
上海需要进一步发展社会资本 政府 社会 企业 TRADITIONAL DECISION MAKING • NON-PARTICIPATORY • FRAGMENTED
社会 政府 • 城市管治主体 • PARTICIPATORY • INTEGRATED 企业 stakeholders-based DECISION MAKING - Hancock 1990; Crombie Commission 1992
4.1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战略的基本框架 • 增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经济) • 强化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社会) • 优化城市的综合发展环境(广义的可居住性) • 增强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科技) • 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体制) • 提高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
从质量型的现代化理解城市综合竞争力 发展性要素(竞争的资本) Economic Forces Natural Forces Demographic Forces 建设最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Social-cultural Forces Technological Forces 能力性要素(竞争的环境) Political & Legal Forces
4.2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 运用人类发展指数进行衡量 • 人均收入: • 预期寿命: • 教育状况:
在低物质消耗水平上提高生活水平是可能的 • 从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更好和更有价值的服务意义上来讲,不需要消费更多物质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这种观点依据的事实是,消费者最终感兴趣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这些商品所能够提供的服务. ——艾里斯《转折点》(1998)
经济增长与人类福利的边际效用递减 • 在计算人类发展指数的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以上的要进行折扣,超出的值越大折扣率就越大,以反映不断减少的收入边际利用率. • 例如1994年的世界平均人均GDP为5835美圆,中国的平均为2604美圆,低于这个门槛,因此无须进行折扣.在各省市中,只有上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因此需要加以调整. • ——联合国开发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1997》(1998)
人类发展指数与人均GDP(对数)的关系 0.8 人类发展指数 0.4 9.0 人均GDP(对数)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