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十善業道

十善業道. 及十不善業道. 《 十善業道經 》 談善法. 善法. 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 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 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 詳見 《 大正 》15‧158 a. 業. 梵語. Karman. 造作 ( 行為 ) 之義. 身業─動作. 分三類. 口業 ─ 語言. 意業 ─ 思想. 業道. Karman -m a rga. 梵語. 由某一類行為的影響力 ( 業力 ) ,必在未來. 從果說. 走向這一類行為的經驗世界,故業即是業道。. 從因說. 三毒煩惱是業所行之道,故煩惱亦名業道。.

suz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十善業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善業道 及十不善業道

  2. 《十善業道經》談善法 善法 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 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 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 詳見《大正》15‧158a

  3. 梵語 Karman 造作(行為)之義 身業─動作 分三類 口業─語言 意業─思想

  4. 業道 Karman-marga 梵語 由某一類行為的影響力(業力),必在未來 從果說 走向這一類行為的經驗世界,故業即是業道。 從因說 三毒煩惱是業所行之道,故煩惱亦名業道。

  5. 十善業道 10不 癡 9不 瞋 8不 貪 7不綺語 6不惡口 5不兩舌 4不妄語 3不邪淫 2不偷盜 1不殺生 意 三 口 四 身 三 善 業 道 善 業 道 善 業 道

  6. 十不善業道 10癡 9瞋 8貪 7綺 語 6惡 口 5兩 舌 4妄 語 3邪 淫 2偷 盜 1殺 生 意 三 口 四 身 三 不 善 業 道 不 善 業 道 不 善 業 道

  7. 殺生 不善業道 形成殺生惡業的三條件 1.知是有情 2.故行惱害 3.因此令其喪失壽命 離殺生即名不殺生善業道

  8. 五逆罪 破 和 合 僧 出 佛 身 血 殺 阿 羅 漢 殺 母 殺 父 無間地獄(阿鼻地獄)業

  9. 護生─如母有情 《聖迦旃延經》 食父肉撻母,懷抱惡業敵, 妻斷夫之骨,輪迴法堪噱。 護生─長養慈悲心、少病與長壽

  10. 偷盜(不與取) 不善業道 形成偷盜惡業的三條件 1.明知他物 2.生劫盜心 3.或劫或盜或侵佔而強認屬我所有 離偷盜即名不偷盜善業道

  11. 邪淫 不善業道 邪淫惡業的形成 1.非正淫對象,或私通或強暴。 2.雖正當夫婦而非時交合 3.非道行淫 離邪淫即名不邪淫善業道

  12. 妄語 不善業道 形成妄語的二條件 1.起不淨心,欲欺誑他 2.覆隱事實,語出偽妄 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見言不見,不見言見 離妄語即名不妄語善業道

  13. 兩舌(離間語) 不善業道 挑撥是非,離間親好; 於和睦者,製造不睦; 於不睦者,使不復合 離兩舌即名不兩舌善業道

  14. 惡口 不善業道 世間所有弊惡、侵犯 毒害、逼惱、粗穢等 語,言之使人瞋惱。 離惡口即名不惡口善業道

  15. 綺語 不善業道 非時、非益,與法與義俱不相應, 甚至顛倒錯亂的戲謔  等語。 離綺語即名不綺語善業道

  16. 貪欲 不善業道 成就貪欲的二條件 1.對於他人之物,他人所愛,如財寶等 2.起貪取心,願欲得之。 離貪欲即名不貪善業道

  17. 間 財 寶 終 歸 空 , 夠 用 足 矣 ! (101年4月25日國際新聞)

  18. 瞋恚 不善業道 成就瞋恚的二條件 1.於他有情 2.起瞋恚心,作是念:「何不打縛殺害?」 離瞋恚即名不瞋善業道

  19. 癡(邪見) 不善業道 言布施行非福田,善惡業無果報, 謗無今世後世,謗無三乘賢聖。 離癡即名不癡善業道

  20. 結語 一、身三與口四是業,也是業道;意三只是業道。 二、意三是煩惱,煩惱雖非業,但會令人造業。 所以前七都隨後三而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