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likes | 962 Views
一、对话巴蜀办学历史. 节假日序列化活动课程. 2010 年 3 月. 1932 年 11 月. 主题活动. 《 巴蜀建校宣言 》 ( 1932 年). 教育追求: “ 创造一所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 ”. “ 律动 ” 思想: “ 时代潮流在不停地前进,教育怎能停留在时代的后面。 ”. 教育原则: “ 教养兼施 ” 、 “ 手脑并用 ”. 育人目标: “ 头脑是科学的,身手是劳工的 ” 三重生活: 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率先在全国小学实施 “ 创造教育的科研实验 ” ,展开了四轮长达 16 年的创造教育实验研究。.
E N D
节假日序列化活动课程 2010年3月 1932年11月
《巴蜀建校宣言》(1932年) 教育追求: “创造一所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 “律动”思想: “时代潮流在不停地前进,教育怎能停留在时代的后面。” 教育原则:“教养兼施”、“手脑并用” 育人目标:“头脑是科学的,身手是劳工的” 三重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率先在全国小学实施“创造教育的科研实验”,展开了四轮长达16年的创造教育实验研究。率先在全国小学实施“创造教育的科研实验”,展开了四轮长达16年的创造教育实验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
21世纪初 激活教育让巴蜀发展迈上新台阶 “为孩子的梦想而创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定点联系学校” “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的品牌形象。
为学生而办学校 让学生在校的好习惯内化为 伴随人一生的良好素质; 让学生在生活中锻炼的实践 能力成为打开成长之路的钥匙; 让学生在金色童年里留下精彩难忘的巴蜀记忆。
二、对话巴蜀办学理念 团队和课程 落根和转化
2009年 发展愿景:创思想型百年老校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育人目标:培养“头脑科学, 身手劳工, 自信、豁达、优雅的 巴蜀孩童”” 教育原则:尊重 激发 共生
尊重 努力地使之能成为自己并发展自己。
激发 ——使师生生命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共生 师生彼此相互依赖,共同分享,自觉追求,共生共长的结果。
为学生而办学校 1.空间润泽人 2.管理尊重人 3.课程发展人
创造与个性共生的课程文化 巴蜀律动教育的工作起点: “研磨学生” 巴蜀律动课程实践的宗旨:“基于人、为了人、发展人”
创造与个性共生的课程文化 “两”尊重, “一”面向, “一”满足
课程设置分为三大领域,即: 基础学科课程——基础学力 生活实践课程——创新实践能力 校本特色课程——个性化生长需要
德育实践课程 社会实践课程 生活实践课程
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和导向性 巴蜀学生手册 巴蜀榜样评价 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 学生学科能力达标标准 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方案
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点点滴滴的生活; 文化,则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转化生命。 我们的学校就是“为学生而办”
◆重点 ——巴蜀生活实践课程的 思想沉淀与实践探索
一、课程管理 生活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秉承学校“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教育理念,尊重、激发、共生的教育原则。
一、课程管理 (一)课程性质 生活实践课程是融通儿童学校、家庭、社会“三重生活”,教养兼施,手脑并用,引导儿童树立核心价值观,培养儿童“公正诚朴”的公民素质和良好习惯,培养儿童参与社会,幸福生活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课程。
一、课程管理 (二)课程目标: 人人自信,班班精彩。 (三)课程理念 基本理念:儿童本位 基本原则:教育生活化 基本策略:教养兼施、手脑并用
二、课程设置 生活实践课程整合品德与生活(社会)、班主任、少先队等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它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同时寻找学科间的共同点,加以延展和拓宽,使内容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达成对儿童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引导。
课程设置以内容分 (明理通达) (养育习惯) (教养兼施) (理想信念 ) (手脑并用 )
“德育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德育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树立核心价值观”是根本, “养育习惯”是重点, “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方向, “班级经营联盟”是依托。
三、课程实施和研究 ——生活实践课程价值取向
(一)旨归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儿童本位”
巴蜀大舞台,人人都精彩 人人参与的巴蜀大单元课程, 人人精彩的巴蜀大舞台, 人人展示的自主八分钟, 人人捧着奖状回家的激励课程, 人人当小干部的自主课程等, ——巴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促进人人成长。
颁 发 巴 蜀 榜 样 章
重庆市巴蜀小学“巴蜀榜样”共育评价课程回馈表重庆市巴蜀小学“巴蜀榜样”共育评价课程回馈表 第周 班级 姓名 提示:及时填写好“回馈”表,当周五13:00前投递到大队部办公室(圣陶阁一楼)门前的红色箱子里。
榜 样 墙
巴蜀榜样评价课程 通过这个课程也导引了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了共育的教育“场”,共同关注现场,关注学生。
班级经营联盟 班级经营联盟旨在整合教职员工的力量,达成每一个教职员工和家长的共育——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