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likes | 964 Views
农村县域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市綦江县教育委员会 王毅. qjjwwangyi@qq.com. 一、课改价值. 二、逼出课改. 三、课改行动. 四、课改成效. 五、理论反思. 一、课改价值. 2009 年 9 月 4 日温家宝在北京 35 中调研与中学生一起听课. 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辍学率. 为什么会辍学?. ● 学校是什么? ● 教师是什么? ● 受教育者是什么? ● 教科书是什么?.
E N D
农村县域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市綦江县教育委员会 王毅 qjjwwangyi@qq.com
一、课改价值 二、逼出课改 三、课改行动 四、课改成效 五、理论反思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在北京35中调研与中学生一起听课2009年9月4日温家宝在北京35中调研与中学生一起听课
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辍学率 为什么会辍学?
●学校是什么? ● 教师是什么? ● 受教育者是什么? ● 教科书是什么?
学校是鸟笼,是学知识的地方,是不许乱玩的地方;是爸妈管不到的地方,是整天担惊受怕的地方,是冷酷无情的场所;学校是监狱,是花钱的地方,是抑制少年天性的地方,是使人变成动物的地方,是强调循规蹈矩的地方,是受罪的地方,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学校是满汉全席上的一道菜,在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的同时,又在内部上演着人性的丑恶,对内一套,对外一套,一面强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一面又制定各种框框约束他们;学校是鸟笼,是学知识的地方,是不许乱玩的地方;是爸妈管不到的地方,是整天担惊受怕的地方,是冷酷无情的场所;学校是监狱,是花钱的地方,是抑制少年天性的地方,是使人变成动物的地方,是强调循规蹈矩的地方,是受罪的地方,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学校是满汉全席上的一道菜,在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的同时,又在内部上演着人性的丑恶,对内一套,对外一套,一面强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一面又制定各种框框约束他们; 学校是什么?
学校是什么? 利用学生尊师重教的心理,说一些永不兑现的谎言;学校是充满幻想、激情又总被浇灭的地方;学校是培养顺民的地方,是培养一模一样“好人”的工厂,是告诉你要有思想、有创造力而又把你往一个模子里放的地方,是一个处处设有地雷的军事“禁区”;学校是一个上要受上级压力、下要承受学生怨的吃力不讨好的地方;学校是老师谋生的地方,学校有一大堆试卷;学校是一个比来比去还是觉得只能在此打发青春的地方……
学校是什么? 学校是一个放假想去、开学想离开的地方;学校是一个等级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学校是混沌社会中还算清净的地方,是从父母口袋中掏钱的“合法的小偷”;学校是围城,进去的人想出来,出来的人想进去的地方;学校里没有滑梯与秋千,学校是几栋楼加一块空地,学校是整形医院,是监视器,是体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地方;学校是比监狱好一点的地方,学校是未成年人的集中营,是教师最神气的地方;
学校是什么? 学校是常常有“种族歧视”的地方,好学生尽情遨游的知识海洋,坏学生自由受束缚的牢房,学校是想培养优等生却生产高分低能者的工厂;学校是舞台,看不同的老师对成绩不一的学生表演不同的戏;学校是教师思想与学生思想剧烈冲突的地方;学校是统一穿校服的地方,是爸妈最放心的地方,是禁止谈情说爱的净土,是优胜劣汰的战场。
教师是什么? 教师是警察,没有手枪、手铐却有十个警察加起来也不及的“侦破方式”;老师是总想着如何表现出与学生不一样,但事实上很多方面与学生一模一样的人;老师是甘愿奉献、甘愿受苦、甘愿埋没自己的好人;老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位,人之所以为人,离不开老师;老师是最让人称道却又令人不屑的职位,成绩最好的特受老师宠爱的学生往往都不会想到做老师;老师是平凡的人,也为衣食住行而奔走,为柴米油盐而烦恼;老师是不允许学生做他学生时代常做的事的人;老师很无奈,总想怎样对学生好,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可学生很难理解。
受教育者是什么? 受教育者是常常做他极不愿意做的事的人,最需要睡眠可往往睡眠最不足的群体;对老师必恭必敬中,又想方设法给老师找茬;高喊“高分未必高才”,又整日为高分而废寝忘食;还没有上岗,却整日被灌输下岗危机的人;考试后发誓一定要争分夺秒好好学习,一周后照玩不误的人;最不为生活苦恼却整日说生活怎么这么苦、这么累的人;苦学时觉得对不起自己,玩的时候又有极大负债心理的人。
教科书是什么? 教科书是常常煞有介事地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废话却又不得不读、不背的东西;不给人任何美感,却让人强行接受的冷血动物。让你爱护又不得不将其翻烂的东西。教科书是楼梯,一层层踩踏实,才能得来“会当凌绝顶”,是表面上说“我们应该”,可骨子里却说“你们必须”的家伙;是即使有错,你也必须服从,否则你“是也不是”的惟我独尊型的人物;教科书是很多学生最不爱读却又读得最多的书,教科书是最畅销、最不受欢迎的书,不得不读,可没准儿读了最终也是白读;教科书被认为最有价值可一旦学生学完却常常被烧掉、撕掉、卖掉的可怜的家伙;教科书是连注释也要学生研究吃透的东西。
有一位知名校长曾让学生写出十个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排在第一位的是课堂,第二位的是学校。有一位知名校长曾让学生写出十个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排在第一位的是课堂,第二位的是学校。
西方教育中school(学校)一词本义就是“度过闲暇之地”。school的本质就是自由。西方教育中school(学校)一词本义就是“度过闲暇之地”。school的本质就是自由。
●少数人成功的应试教育 ● 漠视学生生命存在的教育 ● 缺乏个性的教育 …… 我们教育的弊端
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
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还原教育生态,唤醒学校生命,让学生心驰神往,享受学习和生活;让老师心灵舒展,感受快乐和幸福;让家长感受与一般教育不一样的结果,从心里真正感到满意。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还原教育生态,唤醒学校生命,让学生心驰神往,享受学习和生活;让老师心灵舒展,感受快乐和幸福;让家长感受与一般教育不一样的结果,从心里真正感到满意。
綦江县地处渝南黔北,幅员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95万,下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綦江县地处渝南黔北,幅员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95万,下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
农村人口75万 全县人口95万 城镇人口25万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 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全县学校113所 在校生近14万人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4所,在校生近14万人,90%的中小学生就读于村镇中小学。
课程改革前,綦江县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全县义务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厌学、辍学现象突出,近三成学生学业不合格;高中教育发展缓慢,普及率仅为47%,居重庆市渝西地区22个区县倒数第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突出,优质教育匮乏,2004年县教委确定治理的薄弱学校有42所,占学校总数的四分之一。(农村落后教育的主要表现)课程改革前,綦江县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全县义务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厌学、辍学现象突出,近三成学生学业不合格;高中教育发展缓慢,普及率仅为47%,居重庆市渝西地区22个区县倒数第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突出,优质教育匮乏,2004年县教委确定治理的薄弱学校有42所,占学校总数的四分之一。(农村落后教育的主要表现)
2004年10月我们对初中、高中学生进行样本为1195人的问卷调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近15.7%的学生听不懂老师的讲解,75%的学生对教师过多的讲解不满意。(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2004年10月我们对初中、高中学生进行样本为1195人的问卷调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近15.7%的学生听不懂老师的讲解,75%的学生对教师过多的讲解不满意。(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进入课改初期,我县对推进课程改革的目的、策略、方式没有正确的认识,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加上超大容量班额、落后的教育硬件、落后的师资队伍等不利因素,导致校长不支持、教师不理解、社会不欢迎,推进课程改革的环境极度恶化,“农村地区不能推进课程改革”的言论甚嚣尘上。(需要找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进入课改初期,我县对推进课程改革的目的、策略、方式没有正确的认识,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加上超大容量班额、落后的教育硬件、落后的师资队伍等不利因素,导致校长不支持、教师不理解、社会不欢迎,推进课程改革的环境极度恶化,“农村地区不能推进课程改革”的言论甚嚣尘上。(需要找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学生在学校有70%以上的时间在课堂,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自然就在课堂。(课程改革需要聚焦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学生在学校有70%以上的时间在课堂,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自然就在课堂。(课程改革需要聚焦课堂)
实施课改以来,在全国教育改革的百花园里,一名教师、一个班级、一所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做得入形入神的很多,涌现出了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魏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等成功典型,其个体作法值得借鉴,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助推的作用。然而,在“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下,鲜有农村区域或县域成功的案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和遗憾。实施课改以来,在全国教育改革的百花园里,一名教师、一个班级、一所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做得入形入神的很多,涌现出了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魏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等成功典型,其个体作法值得借鉴,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助推的作用。然而,在“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下,鲜有农村区域或县域成功的案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一)价值判断,科学规划 1.推进课程改革五点价值判断 一是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坚持科学的教育政绩观 二是推进课程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 三是推进课程改革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 四是推进课程改革与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 五是农村地区可以推进课程改革并取得突破
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基础 义务教育 不定向教育 国家教 育系统 以学生全面而有个性为基础 高中教育 准定向教育 以专业教育或就业教育为基础 高等教育 定向教育 2.推进课程改革各学段的任务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施义务教育是为了保证一个公民必需的最基本的素养,因此具有典型的基础性或不定向性。实施课程改革构建新的教育文化,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让每位学生达到义务教育的毕业要求。由应试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为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施义务教育是为了保证一个公民必需的最基本的素养,因此具有典型的基础性或不定向性。实施课程改革构建新的教育文化,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让每位学生达到义务教育的毕业要求。由应试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为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准定向性特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评价;打破高中教育为升学而预备教育的同质化倾向,促进县域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准定向性特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评价;打破高中教育为升学而预备教育的同质化倾向,促进县域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3.制定推进课程改革的规划 一是2001—2003年规划 二是2004—2008年规划 三是2009—2012年规划
(二)选准路径,重点突破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课程改革。以初中教育为承接点,助推高中,指导小学,辐射幼教。幼儿课程教学改革反对 “小学化”、“超前化”,突出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学习习惯培养,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初中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学习方法培养,引领学生自主学习;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突出选择学习能力培养,主导学生规划人生和个性发展。
(三)典型引领,区域推进 建立以基地校为主要纽带的区域推进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基地校示范、辐射、交流、培训作用。在南北分别以东溪镇中、隆盛中学、隆盛小学、尚书村小4所学校为基地校,重点指导,区域带动南北两片的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现在八个学区都有了各学段的基地校。
(四)模式规范,优化课堂 我们不按统一模式,鼓励学校大胆借鉴外地课改成功经验,如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兵教兵,展示反馈,学案导学等,根据学校师资、生源等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模式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引领教师领会改革精神的实质、操作娴熟后去模式。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例:设置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范式和标准,让教师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其实是一种新课程教学常规的规范。达到一定境界就可去模式化,无招胜有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例:设置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范式和标准,让教师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其实是一种新课程教学常规的规范。达到一定境界就可去模式化,无招胜有招。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学生学习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小学一、二年级) 第二阶段:基本依靠教师的阶段。(小学高年级) 第三阶段: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的阶段。(初中) 第四阶段: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基本上独立学习的阶段。(高一) 第五阶段:完全独立地进行系统学习的阶段。 当学生进入第三阶段,先学后教就是一条铁律了。 现有发展区:先学—独立学习(自主学习) 最近发展区:后教—课堂教学(教师教学)
(五)改革评价,激励导向 一是教学质量发展性增量评价; 二是“指标全到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中考 制度改革; 三是督导评估发展性增量评价; 四是课程改革专项督导。
(六)课题带动,教研引路 我县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农村县域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研究》,研究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重要内容。我们要求各校根据教科所提供的综合类、学科类100多个课题选择申报校级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实验。
推行“二三三”教研工作方式。一是抓好“二线”,实现全员教研 。一条工作线是构建了“县—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另一条是“县教科所—学校”的直接指导工作线。二是突出“三课”,打造精细教研。“三课”就是课堂、课例和课题。三是强化“三动”,共享优质教研。“三动”就是城乡联动、学区互动、基地学校带动。
(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一是建设共建共享的数字化资源库; 二是大力推进强弱学校捆绑发展。
(八)专家引领,深化改革 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县学科中心研究组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西南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 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全国农村县域课程改革联盟
(一)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减负提质 各校创造出了10多种适合学校实际的有效课堂。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三个阶段整体设计,合理安排;将教材、教案、教辅资料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生成学案或教学案。让每位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起点,解决属于自己的学习问题,分享同伴的学习成果,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
隆盛中学:从教师精彩走向学生精彩 四段:自主预习阶段 合作探究阶段 展示提升 检测反馈阶段 六步:预习引导,明确目标; 自主预习,组内交流; 分配任务,合作探究; 展示质疑,拓展提升; 穿插练习,全面巩固; 达标检测,反馈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