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泰雅族的族名「Atayal」,原意為「真人」或「勇敢的人」。由於泰雅族的方言群眾多,一般從人類學的角度將泰雅族分為兩大語系亞族,分別是泰雅亞族與賽德克亞族,共有二十五個方言群體。根據不同方言群泰雅族人的傳說,其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首先是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Pinsbukan),再來是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中央山脈的白石山。後來因人口增長開始分別往西北方向、東部及西南方向分散遷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以行政區而言,共分佈台灣北部八縣十三個鄉內。[3][4]其居住地域內的高山相當多,例如插天山、棲蘭山、合歡山、大霸尖山、奇萊山等都是。河川則有新店溪、大甲溪、秀姑巒溪等。2005年的總人口數約九萬餘人,就人數而言,僅次於阿美族,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的第二大族泰雅族的族名「Atayal」,原意為「真人」或「勇敢的人」。由於泰雅族的方言群眾多,一般從人類學的角度將泰雅族分為兩大語系亞族,分別是泰雅亞族與賽德克亞族,共有二十五個方言群體。根據不同方言群泰雅族人的傳說,其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首先是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Pinsbukan),再來是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中央山脈的白石山。後來因人口增長開始分別往西北方向、東部及西南方向分散遷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以行政區而言,共分佈台灣北部八縣十三個鄉內。[3][4]其居住地域內的高山相當多,例如插天山、棲蘭山、合歡山、大霸尖山、奇萊山等都是。河川則有新店溪、大甲溪、秀姑巒溪等。2005年的總人口數約九萬餘人,就人數而言,僅次於阿美族,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的第二大族
泰雅族 值得注意的是,泰雅族內的不同方言群體雖然存有差距,但在文化與學術的分類上,自日本領台以來,一直被分類為同一個人群體,並以「泰雅族」做為族稱。但是在政治上,隨著台灣原住民民族自治的政治目標目益受到渴求與重視,部份太魯閣人主張以太魯閣族做為新的族稱,而從暨有的泰雅族中脫離。這個政治目標在2004年,獲得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承認,讓太魯閣族正式成為台灣原住民的第12個族群。[6]此外,賽德克族人也發起正名運動,以期獲得官方承認。[7] 目前關於的泰雅族的各種論述,因為泰雅族與太魯閣族分立的情況,出現了文化分類與政治分類相悖的困境。
文面對於男子而言,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對於女子,則是善於織布 --- 泰雅族正以其精緻的織布聞名於世 --- 的標記。事實上,除了美觀、避邪,代表了女子的善織、男子的勇武以外,文面也是泰雅族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 傳統上,泰雅族女子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母親學習織布的技巧,也開始為自己準備出嫁時的衣裳。當少女的織藝精進,也就是准許在臉上刺青的時候了。然而,文面的風俗在台灣的日治時期已經逐漸被禁止,目前仍保有黥面的泰雅人,都是七、八十歲以上的族人了。 歷史上,由於泰雅族剽悍善戰、堅韌耿直,因此在台灣的日治時期,不時爆發激烈的抗日事件,其中以又霧社事件最為猛烈。也因為這樣,泰雅族人的傳統儀式和文化,被日本人破壞和禁止的項目特別多,也強力受到日本『皇民化運動』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