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二章 产业结构

第二章 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分类与产业发展 第二节 国际分工与产业发展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 产业分类与产业发展. 一、 产业分类 二、 产业发展 三、 产业结构的演进 四、 工业化过程. 一、产业分类. 1 、三次产业分类法 (费希尔 - 克拉克分类法) 2 、 生产结构分类法 3 、 标准产业分类法 ( GB 、 ISIC ) 4 、 按生产要素的集约程度分类方法 5 、 关于产业的其他主要概念 (产业地位、发展状况 etc. ). 生产结构分类法.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农轻重分类法 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产业结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产业结构 • 第一节 产业分类与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国际分工与产业发展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2. 第一节 产业分类与产业发展 一、产业分类 二、产业发展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 四、工业化过程

  3. 一、产业分类 • 1、三次产业分类法 (费希尔-克拉克分类法) • 2、生产结构分类法 • 3、标准产业分类法(GB、ISIC ) • 4、按生产要素的集约程度分类方法 • 5、关于产业的其他主要概念(产业地位、发展状况 etc.)

  4. 生产结构分类法 •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 农轻重分类法 • 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5. 标准产业分类法 1、国家标准分类 GB:16门类-91大类-300多中类-N小类 GB/T4759-94 》ISIC-1988 2、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四级分类编码: 10大类对应三次产业

  6. 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方法 • 1、劳动集约型产业 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其范围可用一个产业的就业系数来界定。 • 2、资本集约型产业 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资本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其范围可用一个产业的资本系数来界定。 • 3、技术集约型产业 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也称为知识集约型产业。

  7. 关于产业的其它主要概念 1、主导产业 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2、支柱产业 指在产业结构系统的总产出中占较大份额的产业。由于其在总产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支柱产业一般都成为一国经济的主要“支柱”。 3、基础产业 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的产业。由于它是其它许多产业发展的基础,因而基础产业一般要求得到先行的、充分的发展;否则,它将可能成为整个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4、瓶颈产业 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的短线产业,由于它的存在,使产业结构系统的综合产出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8. 二、产业发展 • 1、产业生命周期 • 2、产业的发展阶段

  9. 产业生命周期与产品寿命周期的不同点 • 1、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变化率更为缓慢。 • 2、产业生命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 • 3、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表现时有不规范性。

  10. 产业生命周期示意图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形成期

  11. 三、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分析 • 1、需求收入弹性与三次产业产品的供给 • 2、比较劳动生产率与三次产业的发展 • 3、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12. 四、工业化过程 • 1、重工业化过程(指在工业结构中由经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的过程。) • 2、高加工度化过程(在工业的重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转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趋势,由于加工度越深,附加值也越大,所以又称之为高附加值化过程。) • 3、技术集约化过程(工业的发展过程在其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移,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装配工业转移的同时,从生产要素角度而言,是由劳动力集约型向资本集约型进而向技术集约型转移的过程。) • 4、产品结构与工业结构 • 5、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

  13. 第二节 国际分工与产业发展 • 一、产业梯度与国际分工理论 • 二、国际贸易与产业发展 • 三、外向型经济与国际竞争力

  14. 一、产业梯度与国际分工理论 • 1、产业梯度 • 2、绝对优势理论 • 3、比较优势理论 • 4、要素禀赋理论 • 5、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15. 二、国际贸易与产业发展 • 1、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 2、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 3、雁行发展理论和产品循环理论

  16. 三、外向型经济与国际竞争力 • 1、封闭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 • (1)封闭型经济其生产、交换、消费与流通均在封闭系统内部完成,其经济的运行和产业间的投入产出,不用借助与系统外部的交流即可达到平衡。 • (2)外向型经济其贸易制度和工业政策都是“中性”的,即既不歧视为内销的生产,也不歧视为外销的生产,既不歧视国内贸易,也不歧视国际贸易。通过与系统环境的交流来达到经济平衡。 • 2、在对外开放中提高国际竞争力

  17.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及表现形式 • 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18. 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1、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 • 2、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志 • “标准结构”方法 • 相似性系数法

  19.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及表现形式 • 1、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动因 • 供给 • 需求 • 环境 • 2、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动因 • 创新导致了技术的进步 • 创新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 3、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形式和实现环境

  20. 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一)产业结构 合理化的判断 1、与“标准结构”进行比较 2、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产业间比例关系是否比较协调 4、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 (二)企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体 (三)政府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中的作用 1、正确应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以保证企业的投资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优化。 2、国家和地方的投资都应当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创造条件。 3、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