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likes | 1.12k Views
PowerPoint.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Concrete and Masonry Structure.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秦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单向板)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单层厂房结构 砌体结构 多、高层建筑结构.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学 习 目 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各项预应力损失值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设计计算方法和主要构造要求;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计算要点。.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E N D
PowerPoint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Concrete and Masonry Structure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秦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 •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单向板)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单层厂房结构 • 砌体结构 • 多、高层建筑结构
学 习 目 标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 各项预应力损失值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 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设计计算方法和主要构造要求; •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计算要点。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9.1 概 述 9.1.1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欠 简支梁跨度5.2m,截面尺寸200×450mm,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k=10kN/m,恒荷载标准值 gk=5kN/m。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 ▲ ▼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抗拉强度太低,受拉区混凝土过早开裂,截面抗弯刚度显著降低。 ★如加大截面尺寸,会导致自重进一步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如增加钢筋,则钢材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 ★如采用高强钢筋,则截面抗弯刚度降低,故挠度变形控制难以满足。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 裂缝宽度与钢筋应力基本成正比 • 一般Ms=(0.6~0.8)My,如配筋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Ms下=(0.5~0.7)fy。 • 对于Ⅱ级钢筋, =150~210MPa,裂缝宽度已达(0.15~ 0.25) mm。 • 采用Ⅵ级钢筋,则= 290 ~406 MPa,裂缝宽度已远远超过容许限值。 ▼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加载 加载 9.1 概述 2.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压 拉 *提高刚度和抗裂度 *减轻结构自重 拉 压 *提高梁的抗扭和抗剪承载力,但不提高抗弯承载力 压 *提高梁的抗疲劳承载力,保护钢筋免受大气腐蚀 压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不会出现开裂; 一般不会出现开裂; 开裂明显推迟,裂缝宽度显著减小。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 生活中使用预应力的例子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 生活中使用预应力的例子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9.1.2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美国混凝土协会(ACI):预应力混凝土是根据需要人为地引入某一分布与数值的内应力,用以全部或部分抵消外荷载应力的一种加筋混凝土。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下, 混凝土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下,允许混凝土开裂,但应控制裂缝宽度。 有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下,允许出现低于抗拉强度的拉应力。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 优点: • 抗裂性高、抗疲劳性能好、刚度大、设计计算简单。 • 适用于对抗裂有很高要求的结构。 • 如有防渗漏要求的压力容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储液罐; • 严重腐蚀环境下需防止钢材锈蚀的结构; • 承受高频反复荷载易产生疲劳破坏的结构。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缺点: • 预应力筋配筋量由抗裂要求控制,而不是由承载力条件确定; • 反拱过大,混凝土处于长期高预压应力状态,引起徐变和反拱不断增长,影响结构正常使用; • 从开裂到破坏的过程很短,且破坏后延性小; • 对张拉设备、锚具等有较高要求,制作费用高。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 其它产生裂缝的的因素 • 温度、收缩徐变、沉降、水化热等; • 局部高压应力产生横向拉应力; • 剪力和扭转产生斜拉应力。 • 细微裂缝宽度对结构耐久性并无影响 • 预应力构件,裂缝还可以重新闭合。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因此,要完全靠预应力来保证结构中不出现裂缝,不仅技术很难做到,而且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理的。 ◆有限预应力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可使设计更加合理和经济。 ◆节约预应力钢材、有效地控制反拱、提高延性; • 部分开裂有助于结构内力调整,减小由于约束变形(如温差、不均匀沉降等)而产生的内力。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9.1.3 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方法 1.先张法 依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2.后张法: 依靠构件两端的工作锚具传递预应力.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强度达设计 强度的70%以上时 剪断钢筋 张拉钢筋并在 台座上固定 浇混凝土构件,并 在构件中预留孔道 在构件中预留孔道 中穿钢筋并张拉 浇注混凝土构件 锚固灌浆 9.1 概述 3.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比较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特点 9.1 概述 4.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先张法;后张法:张拉钢筋后在孔道中灌浆 受力性能好,裂缝分布均匀,裂缝宽度较小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特点 9.1 概述 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后张法:张拉钢筋后不在孔道中灌浆 无粘结钢绞线:在普通钢绞线外表涂一层油脂,然后外包一层0.8mm厚塑料套管(PE管)。优点:造价低,便于以后再次张拉或更换预应力钢筋。 无粘结预应力束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6.张拉预应力筋的方法 *直接张拉法:用千斤顶等机械工具直接张拉预应力钢筋 *电热法:低电压强电流通过钢筋 使其发热伸长,达设计要求时断电 *连续配筋法:用旋转工作台将预应力筋缠绕于混凝土块体上或水池壁上(压力水管、水池) *自张法:用自应力水泥制成混凝土,结硬时混凝土膨胀带动混凝土中的钢筋一起伸长,在混凝土中产生压力 *直接加压法:用千斤顶直接在构件两端加力使其获得预压力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9.1.4. 锚具和夹具 *夹具:主要依靠摩擦力来夹住钢筋,不留在构件上,剪断预应力筋后夹作用即消失 *锚具:永久留在构件上,如锚具失效预应力将全部消失。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摩擦型锚具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a) (b) (c) 张拉端 分散式固定端 集中式固定端 9.1 概述 墩头锚具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3铅丝线圈 8箍筋 灌浆口(灌浆锚固) 6~ 8螺旋筋 预应力筋 9.1 概述 粘结型锚具:利用构件端部预留锥形自锚孔的后浇混凝土锚固预应力钢筋。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螺母 预应力筋 对焊接头 垫板 螺丝杆端 9.1 概述 承压型锚具:利用螺帽、垫板等的承压作用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端部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夹片式锚具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9.1.5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1.钢 筋 强度高;与混凝土间有足够的粘结力(刻痕、压波);良好的加工性能;具有一定的塑性。 要求 冷拉钢筋、热处理钢筋、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冷拔低碳钢丝 钢筋种类 处于侵蚀介质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宜采用热处理钢筋、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等作为预应力钢筋 注意 对直接承受动荷载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得采用有焊接接头的冷拉钢筋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1) 冷拉低合金钢筋 ◆ 通常将Ⅳ级热轧钢筋经冷拉后作为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可达580MPa。 ◆ 为解决粗直径钢筋的连接问题,钢筋表面轧制成不带纵向肋的精制螺纹,可用套筒直接连接。 ◆ 但随着近年来高强钢丝和钢绞线的大量生产,这种预应力筋的应用已很少。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刻痕钢丝 螺旋肋钢丝 9.1 概述 (2) 消除应力钢丝 钢丝经冷拔后,存在有较大的内应力,一般都需要采用低温回火处理来消除内应力。消除应力钢丝的比例极限、条件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比消除应力前有所提高,塑性也有所改善。强度为1570~1770MPa,钢丝直径为4~9mm。 为增加与混凝土粘结强度,钢丝表面可采用‘刻痕’或‘压波’,也可制成螺旋肋。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3) 钢绞线 钢绞线是用2、3、7股高强钢丝扭结而成的一种高强预应力筋,其中以7股钢绞线应用最多。7股钢绞线的公称直径为9.5~15.2mm,通常用于无粘结预应力筋,强度可高达1860MPa。2股和3股钢绞线用途不广,仅用于某些先张法构件,以提高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无粘结预应力束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4) 热处理钢筋 用热轧中碳低合金钢经过调质热处理后制成的高强度钢筋,直径为6~10mm,抗拉强度为1470MPa。 除冷拉低合金钢筋外,其余预应力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无明显屈服点,采用残余应变为0.2%的条件屈服点作为抗拉强度设计指标。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2.混凝土--- 要求采用高强混凝土 ★ 可施加较大的预压应力,提高预应力效率; ★ 减小构件截面尺寸,以适用大跨度的要求; ★ 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提高截面抗弯刚度,减少预压时的弹性回缩; ★ 徐变较小,有利于减少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与钢筋有较大粘结强度,减少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应力传递长度;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有利于提高局部承压能力,便于后张锚具的布置和减小锚具垫板的尺寸; ★强度早期发展较快,可较早施加预应力,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台座、模具、夹具的周转率,降低间接费用。 一般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C30 采用热处理钢筋、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C40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9.1.6 张拉控制应力con 1. con的定义 ◆ 张拉设备所控制的总张拉力除以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 预应力筋在构件受荷之前所经受的最大应力。 ◆ 张拉控制应力取值越高,预应力筋对混凝土的预压作用越大,可以使预应力筋充分发挥作用。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2. 的限值 • ◆ scon取值过高,可能会在张拉时引起破断事故,产生过大应力松弛。 • 因此,《规范》规定了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 下列情况下,[scon]可提高0.05 fptk。 • 为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的预应力筋; • 为部分抵消应力松弛、摩擦、分批张拉和温差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 《规范》规定:scon不应小于0.4 fptk。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9.1.7 预应力损失 •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力会从scon逐步减少,并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最终稳定下来。 • 预应力损失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 • 过高或过低估计预应力损失,都会对结构的使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 凡是能使预应力筋产生缩短的因素,都引起预应力损失。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1 概述 • 锚固损失:锚具变形引起预应力筋的回缩、滑移。 • ◆摩擦损失:后张法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先张法预应力筋与锚具之间以及折点处的摩擦。 • ◆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 • ◆ 松弛损失:高应力长期作用下预应力筋产生松弛。 • ◆ 温差损失:先张法中的热养护引起的温差损失。 • ◆ 混凝土局部挤压损失:螺旋式预应力筋(环形构件) • ◆ 弹性压缩损失:混凝土弹性压缩,后张法中后拉束对先张拉束造成的压缩变形而产生分批张拉损失等。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Apcon Apcon Apcon Apcon 发生在预应力传到混凝土之前 发生在预应力传到混凝土之后 9.1 概述 • 预应力损失值组合 如锚具变形、管道摩擦、台座与钢筋的温差、钢筋松弛损失等 第一批损失 如混凝土收缩徐变、局部挤压损失等 第二批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