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70 Views
“ 基于观察的有效指导”案例解读. 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 金荣慧. 背景介绍: 1 、 1 岁半的宝宝具备了在平地上独立行走的能力。 2 、这个时期宝宝开始出现“挑战”和“冒险”的萌芽。. 环境创设 : 软包大积木 30° 斜坡 高 80cm 的平台,与斜坡拼接在一起. 活动目标: 增加宝宝腿部力量,促进全身平衡性、协调能力的发展。. 观察对象及月龄: 越越 20 个月,萌萌 19 个月,琳琳 19 个月. 在斜坡边保护 拍手鼓励 “成功啦!胆子真大!”. 1 、越越可以不需要外力的帮助在斜坡上独走。
E N D
“基于观察的有效指导”案例解读 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 金荣慧
背景介绍: 1、1岁半的宝宝具备了在平地上独立行走的能力。 2、这个时期宝宝开始出现“挑战”和“冒险”的萌芽。
环境创设: 软包大积木30°斜坡 高80cm的平台,与斜坡拼接在一起 活动目标: 增加宝宝腿部力量,促进全身平衡性、协调能力的发展。 观察对象及月龄:越越20个月,萌萌19个月,琳琳19个月
在斜坡边保护 拍手鼓励 “成功啦!胆子真大!” 1、越越可以不需要外力的帮助在斜坡上独走。 2、环境的“挑战度”是否低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调整? 案例一:越越(20个月) 一步一顿 缓慢 小心翼翼 盯着脚下 反复尝试 家庭建议: 1、满足反复活动的需求后,让宝宝持物上、下坡 2、外出时,让宝宝带着玩具、背着小水壶走一走有坡度的草地、拱桥
“不要爬,走上去!” 想要拉起 1、当外婆阻止试图阻止萌萌爬行时,教师示意外婆退后。 2、萌萌的腿部力量明显是不足的。 3、腿部力量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二:萌萌(19个月) 手膝并用爬 反复滑下 转身要放弃 反复滑下 缓慢艰难 滑下坡 利用玩具逗引
交流沟通: 生活中,宝宝是否有自己上下楼梯、外出独走、活动的机会? 家庭建议: 1、当孩子当下不能完成时,家长要学着观察和等待 2、增加腿部力量和身体平衡性。如:多提供宝宝下蹲捡物、自己扶杆上下楼梯、利用家具创设障碍爬、障碍走的环境
1、琳琳有参与活动的意愿。 2、她有能力自己上下坡。 3、琳琳为什么始终拉着妈妈的手? 反复鼓励 “琳琳自己走!不要怕!” 试图抽出手指 案例三:琳琳(19个月) 行走上下坡 小手始终拉着妈妈的一根手指
家庭建议: 1、留一个“指尖的距离” 2、生活中,尝试“安心”分离 3、学会“放手”,给宝宝“试错”的机会 交流沟通: 生活中,宝宝是否能与成人脱手,独立活动?
家庭中的迁移: 妈妈尝试安全“分离”,并记录 草地上推小车、抱物走
波浪板、气垫 长凳 第二次活动(一周后) 小推车、大球等
活动记录: “独走”的越越
越越 萌萌 琳琳
分析与体会: 1、教师要多观察、慎行动 2、观察应全面 3、观察需长程、动态 4、观察与分析要建立在科学观的基础上,需要大量积累对婴幼儿应然水平的了解 5、观察应和沟通、调研等方式相结合
希望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带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走进孩子、读懂孩子,发现他们成长中的点滴!希望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带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走进孩子、读懂孩子,发现他们成长中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