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509 Views
國立臺灣大學記者招待會 氟多巴正子掃描 讓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無所遁形. 主持人:李嗣涔校長 報告人:曾凱元 (臺大醫院核子醫學部主任) 李心予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3 年 1 月 23 日. 神經母細胞瘤好發於嬰幼兒. 臺灣每年約有 30 位新診斷個案, 其中近半數曾於 臺大醫院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全國癌症登記資料庫 台灣兒童癌症發生率之流行病學特徵研究 ( 陳詠宸 , 2007). 經常多處轉移,威脅病童生命. 多數病患診斷時 就有腫瘤轉移, 治療成效不佳. 壓迫脊髓. 影響交感神經. 包覆血管. 入侵肝臟. 1 歲以上的轉移性
E N D
國立臺灣大學記者招待會氟多巴正子掃描讓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無所遁形國立臺灣大學記者招待會氟多巴正子掃描讓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無所遁形 主持人:李嗣涔校長 報告人:曾凱元(臺大醫院核子醫學部主任) 李心予(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3年1月23日
神經母細胞瘤好發於嬰幼兒 臺灣每年約有 30位新診斷個案, 其中近半數曾於 臺大醫院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全國癌症登記資料庫 台灣兒童癌症發生率之流行病學特徵研究 (陳詠宸, 2007)
經常多處轉移,威脅病童生命 多數病患診斷時 就有腫瘤轉移, 治療成效不佳 壓迫脊髓 影響交感神經 包覆血管 入侵肝臟 1歲以上的轉移性 神經母細胞瘤, 五年存活率約為 多源發於 腎上線 30% 轉移至骨髓 Maris JM. N Engl J Med 2010;362:2202-2211. 統計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 (陳榮隆, 2010)
臺大跨校性神經母細胞瘤研究團隊 • 提升神經母細胞瘤之研究水準 • 改善神經母細胞瘤病童的治療成績與照護品質
台大跨校神經母細胞瘤研究團隊成員 • 臨床醫學 台大小兒血液腫瘤科: 林東燦主任林凱信教授周獻堂醫師 盧孟佑醫師楊永立醫師張修豪醫師劉彥麟醫師 台大小兒外科: 許文明醫師 台大核醫部: 曾凱元主任 台大影醫部: 彭信逢醫師 台大病理部: 鄭永銘醫師 台大婦產部: 謝豐舟教授 台大護理系: 李雅玲副教授陳曉玲護理師 • 基礎與轉譯醫學 台大生命科學系: 李心予教授阮雪芬教授 台大解剖所: 黃敏銓教授 台大醫技系: 胡忠怡助理教授 核能研究所: 沈立漢副所長羅彩月研究員 中研院細生所: 廖永豐副研究員 國衛院分醫所: 黃秀芬研究員 陽明分醫所: 蔡有光教授 成大分醫所: 張玲教授 高雄長庚外科: 莊錦豪教授 基因轉殖鼠核心實驗室: 游益興博士
團隊大事記 2005-12團隊試行運作 2006-11 團隊正式成立 2007-10 整合式門診及病友會成立 2009-10 於SIOP國際醫學會獲獎 2010-06 獲國科會補助參ANR 國際會議,榮獲3項ANR國際大獎 以及2項美國SNM研究獎 2011-06 榮獲美國SNM研究獎 2012-06 病友協會正式於內政部登記
研究、得獎之外–衷心無縫的服務 • 整合式門診 • 病友會 • 全年無休的網路聯繫管道 • 24小時電話諮詢服務
優異的成效 • 實施多科整合照護前後的平均存活時間: • 實施前(17人):3年8個月 • 實施後(31人):4年6個月 • 多科整合實施後,平均存活期增加了10個月 • 實施多科整合照護前後的醫療品質: • 手術相關併發症:36% 5% (P值 = 0.025) • 需實行腎臟切除的比例:29% 0%(P值 = 0.019)
團隊大事記 2005-12團隊試行運作 2006-11 團隊正式成立 2007-10 整合式門診及病友會成立 2009-10 於SIOP國際醫學會獲獎 2010-06 獲國科會補助參ANR 國際會議,榮獲3項ANR國際大獎 以及2項美國SNM研究獎 2011-06 榮獲美國SNM研究獎 2012-06 病友協會正式於內政部登記
ANR國際會議 • “ANR” 為世界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最重要的研究會議 • 為 Advances in Neuroblastoma Research 的縮寫 • 於1985年於美國費城由艾凡醫師(Dr. Audrey Evans)成立 • 艾凡醫師同時也是美國「麥當勞叔叔兒童之家」創始人之一 • 1996年開始固定每兩年舉辦一次
第一次有歐,美,日以外國家在ANR得獎 中川原章教授 日本千葉癌症中心院長 Dr. Evans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 2010.6.25 ANR 創辦人特別獎 曾凱元、盧孟佑 最佳臨床研究壁報獎 劉彥麟 最佳基礎研究壁報獎 許文明
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影像期刊(2013年1月)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影像期刊(2013年1月) (神經母細胞瘤的氟多巴正子掃描特徵)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2013; 54:42–49 <<核子醫學期刊>> 醫學影像類期刊中,國際排名第一 (1/116)
解剖影像: (無法判定腫瘤活性) - 超音波 - 電腦斷層 - 核磁共振 傳統功能性影像: - 碘-123-MIBG掃描 : 為現行診斷標準,但藥物供應不穩定,許多國家(包括台灣)取得不易 如何讓腫瘤無所遁形? 現有的神經母細胞瘤影像診斷
氟多巴(18F-FDOPA)正子掃描在神經母細胞瘤的應用氟多巴(18F-FDOPA)正子掃描在神經母細胞瘤的應用 18F-FDOPA 氟多巴 氟多巴進入腫瘤細胞後,會受到AADC酵素所代謝並累積在細胞內。正子掃描便是利用此原理,捕捉具專一性的腫瘤影像。 去氧葡萄糖 Ilias et al.: Trends Endocrinol Metab 2005;16(2):66-72
2008–2011年間,於臺大醫院收案55人 氟多巴正子造影202人次,MIBG掃描80人次 目前已完成50個腫瘤檢體組織病理學與配對影像資料的分析 氟多巴正子掃描(FDOPA PET) 臺大是全世界第一個針對神經母細胞瘤進行 氟多巴正子掃描的醫院 (Tzen, SNM 2007) 組織病理切片 分子影像訊號 基因表現分析
氟多巴偵測原發與轉移病灶 顱骨轉移 右大腿骨轉移 5歲男生發病時,腹腔內有碩大的 腫瘤病灶(圖中標示 “T” 者) 9歲男生於追蹤時發現疾病復發
氟多巴正子掃描更敏感、更精確、且反映腫瘤生物特性氟多巴正子掃描更敏感、更精確、且反映腫瘤生物特性
氟多巴訊號與AADC酵素表現量顯著相關 腫瘤數 = 15 P 值= 0.01 相關係數 ρ = 0.89 腫瘤的氟多巴影像訊號愈強時,其AADC酵素表現量也愈高
氟多巴正子造影將列為神經母細胞瘤臨床影像診斷標準(Guidelines)氟多巴正子造影將列為神經母細胞瘤臨床影像診斷標準(Guidelines) • 國際組織建議的標準影像檢查: • 胸部X光片 • 電腦斷層或磁核共振 • 碘-123-MIBG掃描 • FDG正子掃描(當MIBG無訊號時) • 由於氟多巴正子造影之精確度更高,未來將增列於臨床影像診斷標準 • 影像診斷流程圖: 氟多巴正子造影 Brissie et al., Radiol 2011;261(1):243-57
結論 • 透過多科共同參與臨床照護與研究,可大幅改善兒童癌症的治療成效。 • 氟多巴正子掃描提供神經母細胞瘤更精確之診斷,今年將透過衛生署正子放射同位素調製查核,可正式用於臨床分期與追蹤。 • 臺大跨校研究團隊透過此項研究成果,期待對臺灣及全世界的病童做出更多實質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