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7

第十二章 动 能 定 理

第十二章 动 能 定 理. 第十二章 动能定理. §12–1 力的功 §12–2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 §12–3 动能定理 §12–4 功率 · 功率方程 · 机械效率 §12–5 势力场 · 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率 §12–6 普遍定理综合应用举例.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对功和功率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熟练地计算重力、 弹性力和力矩的功。 2 .能熟练地计算平动刚体、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重力和弹性力的势能。

tas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二章 动 能 定 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动 能 定 理

  2. 第十二章 动能定理 §12–1 力的功 §12–2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 §12–3 动能定理 §12–4 功率 · 功率方程· 机械效率 §12–5 势力场 · 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率 §12–6 普遍定理综合应用举例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对功和功率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熟练地计算重力、 弹性力和力矩的功。 2.能熟练地计算平动刚体、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重力和弹性力的势能。 3.熟知何种约束力的功为零,何种内力的功之和为零。 4.能熟练地应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动力学问题。 5.能熟练地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解动力学的综合问题。

  4. §12-1 力的功 一、常力在直线运动中的功 力的功是力的作用效应沿路程累积的度量。 力的功是代数量。 单位 J(焦耳) 1 J = 1 N·m

  5. 力 在 路程上的功为 记 二、变力在曲线运动中的功 元功

  6. 三.合力的功 质点M 受n个力     作用合力为    则合力 的功: 即 在任一路程上,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代数和。

  7. 得 四、几种常见力的功 1、重力的功 质点:重力在三轴上的投影: 质点系 质点系重力的功,等于质点系的重量与其在始末位置重心的高度差的乘积,而与各质点的路径无关。

  8. 弹性力 2、弹性力的功 弹簧刚度系数k(N/m) 弹簧原长 ,k—弹簧的刚度系数,表示使弹簧发生单位变形时所需的力。N/m , N/cm。 弹性力的功为

  9. 即 式中 因 弹性力的功只与弹簧的起始变形和终了变形有关,而与质点运动的路径无关。

  10. 从角 转动到角 过程中力 的功为 若 常量 则 设在绕 z轴转动的刚体上M点作用有力 ,计算刚体转过一角度 时力 所作的功。M点轨迹已知。 3. 定轴转动刚物体上作用力的功 作用于转动刚体上力的功等于力矩的功。

  11. 由两端乘dt,有 作用在 点的力 的元功为 其中 4. 平面运动刚体上力系的功 力系全部力的元功之和为

  12. 其中: 为力系主失, 为力系对质心的主矩. 当质心由 ,转角由 时,力系的功为 即:平面运动刚体上力系的功,等于刚体上所受各力作功的代数和,也等于力系向质心简化所得的力和力偶作功之和.

  13. 说明:1、对任何运动的刚体,上述结论都适用; 2、C点不是质心,而是刚体上任意一点时,上述结论也成立; 3、计算力系的主矢、主矩时,可以不包含不作功的力。

  14. 正压力 ,摩擦力 作用于瞬心C处,而瞬心的元位移正压力 ,摩擦力 作用于瞬心C处,而瞬心的元位移 若M = 常量则 5.摩擦力的功 (1) 动滑动摩擦力的功 N=常量时,W= –f´N S, 与质点的路径有关。 (2) 圆轮沿固定面作纯滚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功 (3) 滚动摩擦阻力偶M的功

  15. 6.质点系内力的功 只要A、B两点间距离保持不变,内力的元功和就等于零。 不变质点系的内力功之和等于零。刚体的内力功之和等于零。不可伸长的绳索内力功之和等于零。

  16. 五.理想约束力的功 约束力元功为零或元功之和为零的约束称为理想约束。 1.光滑固定面约束 2.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和向心轴承 3.联接刚体的光滑铰链(中间铰)

  17. 4.刚体沿固定面作纯滚动 5.柔索约束(不可伸长的绳索) 拉紧时,内部拉力的元功之和恒等于零。

  18. 例题 半径为2r的圆轮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如图示,轮轴上有绕有软绳,轮轴半径为r,绳上作用常值水平拉力F,求轮心C运动x距离时,力F所作的功。 2r C r F O x

  19. 将力F向轮心简化,产生力偶 MC=Fr ,轮的转动为: 解 根据式 2r C r F 力F 所作的功为 O x

  20. 已知:均质圆盘R,m,F=常量,且很大,使O向右运动, f, 初静止。 求:O走过S路程时力的功。

  21. 1、摩擦力Fd的功 S是力在空间的位移,不是 受力作用点的位移. 解: 2、可将力系向点O 简化,即

  22. 1、质点的动能 2、质点系的动能 §12-2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 物体的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是机械运动强弱的又一种度量。 瞬时量,与速度方向无关的正标量,具有与功相同的量纲,单位也是J。

  23. 即 (1)平移刚体的动能 (2)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

  24. (3)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 速度瞬心为P 即: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等于随质心平移的动能 与绕质心转动的动能之和. 上面结论也适用于刚体的任意运动.

  25. 将 两端点乘 , 得 因此 §12-3 动能定理 1、质点的动能定理 由于 质点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即质点动能的增量等于作用在质点上力的元功。

  26. 积分之,有 质点动能定理的积分形式:在质点运动的某个过程中,质点动能的改变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的力作的功.

  27. 求和 得 2、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质点系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质点系动能的增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系全部力所作的元功的和.

  28. 积分之,有 质点系动能定理的积分形式:质点系在某一段运动过程中,起点和终点的动能改变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全部力在这段过程中所作功的和.

  29. 3、理想约束 光滑固定面、固定铰支座、光滑铰链、不可伸长的柔索等约束的约束力作功等于零. 称约束力作功等于零的约束为理想约束. 对理想约束,在动能定理中只计入主动力的功即可. 内力作功之和不一定等于零. 思考: 当轮子在固定面只滚不滑时,接触处是否为理想约束?

  30. 求: 例12-1 已知:m, h, k, 其它质量不计.

  31. 解:

  32. 例12-2 已知:轮O :R1,m1,质量分布在轮缘上; 均质轮C:R2, m2,纯滚动, 初始静止 ;θ ,M为常力偶。 求:轮心C走过路程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33. 轮C与轮O共同作为一个质点系 解:

  34. 式(a)是函数关系式,两端对t求导,得

  35. 已知:冲击试验机m=18kg, l=840mm, 杆重不计,在 时静止释放,冲断试件后摆至 例12-3 求:冲断试件需用的能量。

  36. 得冲断试件需要的能量为 解:

  37. 求:O走过S路程时ω, 。 例12-4 已知:均质圆盘R,m,F=常量,且很大,使O向右运动, f, 初静止。

  38. 圆盘速度瞬心为C , 解:

  39. 将式(a)两端对t求导, 利用

  40. 已知:,均质;杆m均质, =l, M=常量,纯滚动,处于水平面内,初始静止. 求: 转过φ角的 例12-5

  41. 研究整个系统 解:

  42. 式(a)对任何φ均成立,是函数关系,求导得 注意:轮Ⅰ、Ⅱ接触点C是理想约束,其摩擦力Fs尽管在空间是移动的,但作用于速度瞬心,故不作功.

  43. 求:当A运动到O点时, 例12-6 已知:均质杆OB=AB=l, m在铅垂面内;M=常量,初始静止,不 计摩擦.

  44. 解:

  45. 例12-7 图示系统中, 均质圆盘A、B各重P,半径均为r, 两盘中心线为水平线, 盘A上作用矩为M(常量)的一力偶;重物D重Q。问下落距离h时重物的速度与加速度。(绳重不计,绳不可伸长,盘B作纯滚动,初始时系统静止)

  46. 解: 1、研究对象:整体 2、受力分析: 做功: 3、运动分析: 定轴转动 A: B: 平面运动 D: 平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