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1.16k Views
第 6 單元. 人體免疫系統概論. 授課教師 羅竹芳. 【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 2.5 版 授權釋出 】. 人體免疫系統 ( 影片 6’ ). 人體對抗入侵物. 非專一性防禦機制 專一性防禦機制. 人體免疫系統的防禦工事. A. Rad. 人體 v.s. 入侵物. 人體的防禦策略 維持人體的 健康與生理恆定狀態. 非專一性防禦機制 不針對特定入侵病原體,只要不是自體細胞或產物,一律阻擋在外。 Ex: 基本防禦系統 專一性防禦機制
E N D
第 6 單元 人體免疫系統概論 授課教師 羅竹芳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人體對抗入侵物 • 非專一性防禦機制 • 專一性防禦機制
人體免疫系統的防禦工事 A. Rad
人體 v.s. 入侵物 • 人體的防禦策略 • 維持人體的健康與生理恆定狀態
非專一性防禦機制 • 不針對特定入侵病原體,只要不是自體細胞或產物,一律阻擋在外。 • Ex: 基本防禦系統 • 專一性防禦機制 • 一旦病原體入侵,能夠進行辨識、 記憶並啟動防禦機制。 • Ex: 免疫系統
物 理 屏 障 如同城牆一般,是一個國家不可缺少的基本防禦。 人體的城牆為皮膚、黏膜等 Misterzee
化 學 屏 障 • 化學屏障:以各種生化產物對抗外來病原體以保護人體健康 • 胃酸、黏液、干擾素 (interferon) 以及溶菌酵素等
訊號彈:干擾素 被感染細胞活化干擾素 (Interferon) 對鄰近細胞發警訊 病毒核酸 病毒 抗病毒蛋白質抑 制病毒增殖 新病毒 開啟干擾素 基因表現 mRNA 干擾素刺激 抗病毒蛋白 質的產生 干擾素 宿主細胞 1產生干擾素; 但本細胞會被病毒殺死 宿主細胞 2 被干擾素保護而活下來 臺灣大學 羅竹芳
補體蛋白(Complement proteins) 補體蛋白是一群可以用來對抗微生物的一種蛋白質,約有20餘種蛋白質,平常補體蛋白以不活化的形式存在於循環系統中,當人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時會被免疫系統及微生物所活化。 補體蛋白除了可以攻擊外,亦可呼叫更多的巨噬細胞到達出事現場。 11
補體蛋白是如何破壞細胞? 水 細胞膜 損傷 • 補體蛋白會在病原細胞上“打洞”,同時也會讓它看起來很好吃。 補體蛋白 臺灣大學 羅竹芳 12
生 物 屏 障 • 生物屏障:體內的生物性防線,由細胞直接參與 • 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 • 單核球(Monocyte) • 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
嗜中性白血球 (Neutrophils) • 佔白血球部隊的 60-70 % • 除可在血管巡邏外,亦可利用變形蟲運動跑到組織中 • 利用胞吞作用將外侵物吃入 • 本身也會死亡
嗜中性白血球 Volker Brinkmann 此為嗜中性白血球吞歿炭疽病菌。
單核球 (Monocyte) 佔騎兵部隊的5% 單核球可以進化成巨噬細胞,他們會“吃掉” 細菌以及被病毒感染的細胞 進化 巨噬細胞 單核球
巨噬細胞是人體內的遊騎兵 Original uploader was Obli at en.wikipedia • 它們會“吃掉” 細菌以及被病毒感染的細胞 17
自然殺手細胞 (Natural killer cell) 如何破壞腫瘤細胞? 小囊泡 等待修圖 • 專攻不斷分裂的腫瘤細胞 • 他們會放出穿孔素(perforin)在細胞上“打洞” ,再放出另外一個物質-顆粒酶B (granzyme B)命令細胞自殺。 殺手細胞 穿孔素 殺手細胞的細胞膜 細胞膜 標的細胞的細胞膜 臺灣大學 羅竹芳 標的細胞 18
發炎反應(Inflammatory response) • 任何感染原或是穿透皮膚或黏膜組織的物體皆會引起發炎反應。 • 組織胺 (Histamine) 血管擴張、管壁通透性變大,巨噬細胞移動到受傷區域 組織受損,釋放出如組織胺之類的化學物質 巨噬細胞吞噬細菌及細胞殘骸 臺灣大學 羅竹芳
淋巴系統是由淋巴管及淋巴器官組成的網狀系統,內部充斥著組織液 (淋巴液) 及淋巴球。 淋巴系統與循環系統相連。 人體內的重要免疫戰場 -淋巴系統 (Lymphatic system) 20
淋巴系統圖示 咽鼻類淋巴腺 組織液 扁桃腺 微血管 組織細胞 右淋巴管匯入靜脈 淋巴結 胸管匯入靜脈 微淋巴管 胸腺 瓣膜 胸管 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圉 淋巴管 脾臟 闌尾 淋巴結 臺灣大學 羅竹芳 淋巴管 骨髓
專一性防禦免疫作用 • 對抗某種敵人的特殊武器(抗體免疫)與特化後專門對抗某種外侵物的特殊細胞(細胞免疫) • 隊訓: • 特異性:不同抗體攻擊不同外侵物… • 記憶性:記住敵人特徵,下次快速反應 • 識別性:善於分辨敵我,不會傷及自體
兩大專一性免疫細胞:B cell and T cell • B cell • 攻擊策略:體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 ) • T cell • 攻擊策略:細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 ) • 兩種細胞雖然攻擊策略不同,但是彼此之間息息相關、相輔相成。 骨髓 幹細胞 經由血液 成熟淋巴球 胸腺 抗原受體 T cell B cell 經由血液 抗體免疫 細胞免疫 儲存於淋巴組織淋巴結、脾臟、血液、淋巴液 淋巴器官中成熟的 B cell與 T cells 淋巴系統其他部分
國 防 作 業 系 統 細胞免疫反應 (攻擊感染細胞) → 毒殺 T 細胞 抗原呈現細胞 Cell-mediated immunity 細胞介白素-2 細胞介白素-1 輔助T 細胞 細胞介白素-2 B 細胞 APC 輔助T 細胞 受體 → 抗體免疫反應 (漿細胞分泌抗體) 輔助T 細胞 臺灣大學 羅竹芳 Humoral Immunity
巨噬細胞與輔助T細胞 • 巨噬細胞吃下入侵物後會將其抗原”展示”於外,稱為抗原呈現細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抗原呈現細胞會放出物質活化輔助T細胞。 巨噬細胞 (將成為 APC) 來自微生物的抗原(非自我分子) APC(抗原呈現細胞) T細胞受体 自我分子 與自我分子結合部位 輔助T細胞 與抗原結合部位 自我分子將抗原呈現出來 臺灣大學 羅竹芳
組成 T 細胞的兩個系統 • 聯絡系統 • 輔助T細胞 (helper T cell, Th cell) • 收到 APC 所發出的警訊後,馬上與 APC 接觸以瞭解是何種入侵物 • 瞭解何種敵人後,發射進階訊號 (介白素-2) 通 知攻擊系統增援 • 攻擊系統 • 細胞毒性 T 細胞 (cytotoxic T cell) • 穿孔素
活化訊息:Th cell 與 APC 結合後所分泌出的白血球介素-2 (刺激生長及分化),形成 B 細胞大軍 • 兩大部隊:各兼其職 • 漿細胞 (plasma cell):可產生武器-抗體 • 記憶細胞 (memory cell):記憶入侵者抗原,下次再遭遇時可快速反應
B細胞的獨門暗器-抗體 抗原決定位 抗體A分子 • B細胞會辨識入侵物 (抗原) 上的識別物而放出專一的抗體。 • 抗體上有特殊的區域可辨識特定抗原,而後與之結合。 抗體B分子 抗原 抗原結合位 臺灣大學 羅竹芳
B細胞 32
抗體結構 抗原 抗原結合位 • 抗體是由兩條輕鏈和兩條重鏈結合而成的。 • 重鏈和輕鏈上又可分成保守區 (C) 與可變區 (V),抗體是以可變區與抗原辨識及結合。 可變區 V V V V Light Chain 輕鏈 C C 保守區 C C Heavy Chain 重鏈 derivative work: J.Wong Antibody.svg: Fvasconcellos
不同的B細胞身懷不同的暗器 抗原受體(在細胞表面的抗體) 內質網 在淋巴結中有各式各樣的淋巴球 抗體分子 細胞生長分裂及分化 生產某一抗體的細胞群 抗原分子 臺灣大學 羅竹芳
抗體免疫作用的保護機制 必須要”好,還要更好!” 再次面對抗原X 第一次接 觸抗原X 第一次接 觸抗原 X 抗原 X 抗原 Y DO11.10
抗體免疫作用的保護機制 未受刺激的淋巴球 • 如何做到好, 還要更好!』 第一次遇上抗原 第一批產生 的細胞群 記憶細胞 漿細胞(作用細胞) 第ニ次遇上同一種抗原 第二批產生 的細胞群 臺灣大學 羅竹芳 更多的記憶細胞 新的漿細胞(作用細胞)
抗體並非致命毒標-抗體免疫反應的借刀殺人之策抗體並非致命毒標-抗體免疫反應的借刀殺人之策 • 抗體並不能直接破壞入侵物,它只是引發一些作用,促使其他物質破壞入侵物。
抗體與抗原結合後使抗原不活化機制 沈澱作用 凝集作用 中和作用 活化補體蛋白作用 補體分子 細菌 病毒 抗原分子 洞 細菌 外來細胞 造成 加強 吞噬作用 細胞死亡
實驗室抗體的製造與用途 • 在實驗室中可將抗原注射到實驗動物身上,以製造大量的抗體。 • 抗體用途 • 可作為醫療檢測使用。 • 可用來治療某些癌症。 • 製作疫苗
在實驗室中可將抗原注射到實驗動物身上,以製造大量的單株抗體。在實驗室中可將抗原注射到實驗動物身上,以製造大量的單株抗體。 單株抗體的製造 來自脾臟 的B細胞 一個融合細胞在培養基中長成一群細胞 抗體 抗原注射入小鼠体內 融合細胞產生單株抗體 腫瘤 細胞融合 產生融合細胞 臺灣大學 羅竹芳 在培養基中的腫瘤細胞
抗體的用途 • 可體可作為醫療檢測使用。 • 可用來治療某些癌症。
常見的過敏原 Andreas Koll Fir0002
常見的人體免疫疾病 — 過敏症 (Allergy) • 過敏症是對周圍環境的某些過敏原 (Allergen) 產生過度敏感的反應。 B cell (plasma cell) 第一次暴露在過敏原 組織胺 Histamine Antigenic determinant Mast cell 抗體附著在 mast cell B cells 製造抗體 過敏原 (花粉) 再次暴露在過敏原 臺灣大學 羅竹芳 臺灣大學 羅竹芳 組織胺釋放造成過敏反應症狀 過敏原與mast cell上的抗體結合
人體防衛機制的建立 • 自然獲得 • 主動免疫:抗原自然進入引發之免疫反應 • 被動免疫:抗體透過胎盤或初乳給幼兒 • 後天獲得 • 主動免疫:疫苗中帶有抗原,引發之免疫反應 • 被動免疫: 藉由注射方式獲得抗體 施打傷寒疫苗
接種疫苗 (Vaccination) • 第一個疫苗 • 1796 (1798)年愛德華.金鈉 (Edward Jenner, 1749~1823) 天花病患 愛德華.金鈉
參考書目 Page 46 Neil A. Campbell, Jane B. Reece, Lisa A. Urry, Michael L. Cain, Steven A. Wasserman, Peter V. Minorsky, Robert B. Jackson (2008). Biology . Eighth edition. Chapter 43.page930~951. San Francisco: Benjamin Cummings.
參考影片 Page 47 Discovery 人體的奧秘 Discovery 人體的構造 NHK 人體系列(3)骨骼、肌肉、免疫系統 24-13B-HelperTCellsAnimm, Campbell, N. A., Reece, J. B. and Taylor, M. R. 2003. http://www.nanowerk.com/news/newsid=2561.php此為以遺傳工程技術開發之藥物,經由一種特定的運送方法將藥物準確地送至特定標靶位置,進行疾病治療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