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543 Views
生豆芽实验. 第十组. 工 81 丁宣升 工 81 田燕南 工 82 杨棋钧. 目录. 实验目的. 生豆芽实验.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设计方法: 2 k 全因子设计 因变量 豆芽长度 给定时间长度内豆芽的生长长度 出芽率 每个实验组在给定时间长度内出芽黄豆的比率 霉变率、枯萎率等 不当的实验条件可能导致黄豆可以出芽但是有霉变或(和)枯萎等情况,这些现象需要单独记录. 实验设计. 自变量及其编码 四因子、两水平设计. 是否泡种. 水质. 豆子密度. 换水频率. 实验设计. 实验分组情况 全因子实验,每种自变量组合有一个区组.
E N D
生豆芽实验 第十组 工81 丁宣升 工81 田燕南 工82 杨棋钧
目录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实验目的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生豆芽实验 实验设计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实验设计 • 设计方法:2k全因子设计 • 因变量 • 豆芽长度 给定时间长度内豆芽的生长长度 • 出芽率 每个实验组在给定时间长度内出芽黄豆的比率 • 霉变率、枯萎率等 不当的实验条件可能导致黄豆可以出芽但是有霉变或(和)枯萎等情况,这些现象需要单独记录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实验设计 • 自变量及其编码 • 四因子、两水平设计 是否泡种 水质 豆子密度 换水频率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实验设计 • 实验分组情况 • 全因子实验,每种自变量组合有一个区组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实验实施 • 实验条件: • 器材:敞口纸碗,16个;纱布,16块;笼屉布,16块;水;大杯子;卷尺 • 环境: • ZJ5#419中厅 • 实验时间:5天 • 温度:25度左右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实验过程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行迹管理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豆子生长状况 • 共计5天,生长状况在不同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5天,10次换水,16组,360颗黄豆 数据分析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数据分析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数据分析 约定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数据分析 • 基本描述统计 基本统计量 其他分析 生根、霉变、 枯萎、破损 平均长度统计分析 未发芽数量统计分析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数据分析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数据分析 • 平均长度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A、B和AB的交互作用是豆芽的平均长度的主要影响因子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数据分析 • 未发芽数量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数据分析 • 枯萎数量、破损数量、生根数量、霉变数量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田口设计 • 因子分类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田口设计及数据 • 直积表及数据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田口设计分析 结论: • 建议泡种、换水一天两次 • 若已泡种,可以一天换一次水 • 若未泡种,一定要一天换两次水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交互作用分析(田口) • 换水频率和是否泡种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交互作用分析(田口) • 豆子密度和水质 自来水无所谓 纯净水中空气少 豆子太密就发霉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生豆芽实验 结论和讨论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考虑4个因素(2k) • 长得最长 • 泡种、换水多 • 长得最健康 • 不泡种、密度小 • 只考虑泡种和换水(田口) • 建议泡种、换水一天两次 • 若已泡种,可以一天换一次水 • 若未泡种,一定要一天换两次水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实验讨论 • 实验条件控制不十分严格 • 纯净水 • 噪声因素: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气流速度 • 定性结论 • 只有两个水平,所以只给出了定性的指导意见 • 只考虑了4个因素,还有探索空间(生长素浓度等)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
Q&A Thank You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实验设计 第10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