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604 Views
解放思想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 深圳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主讲:钟 坚. 珠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CHINA CENTER FOR SPECIAL ECONOMIC ZONES RESEARCH, SHENZHEN UNIVERSITY. 讲 座 内 容. 一、深圳 30 年发展经验与启示 二、解放思想的几大问题 三、深化改革开放的几点思考. 一、深圳 30 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E N D
解放思想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圳崛起的经验与启示解放思想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圳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主讲:钟 坚 珠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CHINA CENTER FOR SPECIAL ECONOMIC ZONES RESEARCH, SHENZHEN UNIVERSITY
讲 座 内 容 一、深圳30年发展经验与启示 二、解放思想的几大问题 三、深化改革开放的几点思考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邓小平(1984、1992)
深圳和其他经济特区、浦东新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也是对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有力印证。深圳和其他经济特区、浦东新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也是对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有力印证。 ——江泽民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以蓬勃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以蓬勃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2010)
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 深圳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 深圳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对全国作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惊人的,确实值得大书特书。 ——温家宝(2005)
中国不能没有深圳,因为它是改革的试验场、实验地。如果深圳实验成功了,就是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是走得通的。中国不能没有深圳,因为它是改革的试验场、实验地。如果深圳实验成功了,就是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是走得通的。 深圳是中国胸前的一枚勋章。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深圳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 ——李光耀(2005)
1.深圳经济特区地位的历史变迁 • 1979年3月,深圳建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 • 1979年7月,中央批准设立经济特区 • 1979年11月,成为地区一级省辖市 • 1980年8月,全国人大立法批准设立经济特区 • 1981年3月,成为升格为副省级市 • 1988年11月,成为计划单列城市,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 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 2004年,成为无农村城市
1.深圳经济特区地位的历史变迁 • 2008年,成为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 • 2009年,被中央定位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城市”、“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 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
2.改革开放与发展四个阶段 • 改革开放局部推进与初创奠基(1978-1984) •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与经济转型(1985-1992) • 增创新优势与跨越式发展(1993-2002) • 深化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2003以来)
改革开放局部推进与初闯奠基(1978-1984) • 1979年,蛇口工业区动工建设 • 1980年,城市大规模基建开始,创办康佳公司、中集公司 • 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 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观念 • 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 局部改革,单项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 1982年,走私风波 •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创办万科公司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与经济转型(1985-1992) • 1985年,建设面临困难与发展出现新纷争 • 由过去铺摊子、打基础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上來 • 坚持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結合,综合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 • 利用外资和技术兴建一批基础设施。 • 利用境外资本和技术,积极发展“三來一补”和“三资”企业 • 与內地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多形式的橫向联合 • 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办科技工业园,开始发展高新技術产业。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与经济转型(1985-1992) • 1985年,创办中兴通讯、华侨城。 • 创建沙头角(1987)、福田(1991)保稅工业区。 • 开放妈湾码头(1990)、皇崗口岸(1991)和盐田港口岸(1992) • 1991年,深圳机场通航 • 全面推進市场经济配套改革。 • 1987年,公开发行股票,進行土地公开拍卖,创办招商、深发展 • 1988年, 成立外汇调剂中心,创办华为、平安保险和创维。 • 1990年,创办证券交易所。 • 1991年,创办麦瑞公司。1993年,创办研祥智能公司 。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与经济转型(1985-1992) • 1988年,“蛇口风波” •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重要讲话 • 1992年,“股票风波” • 1987年,GDP突破50亿元 • 1989年,GDP突破100亿元 • 1987年,出口大于进口,扭转贸易逆差 • 1988年,出口总额居大陆大中城市第二 • 1992年开始,出口总额居大陆大中城市第一
增创新优势与跨越式发展(1993-2002) • 1993年,创办金蝶公司 • 1994年,1995年,江泽民视察深圳 • 1994年, GDP突破1000亿元,1995年,创办比亚迪 • 1998年, GDP突破2000亿元,创办腾讯公司 • 2002年, GDP突破3000亿元 •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异军突起,成为支柱产业 • 1993年,清水河大爆炸 • 1995年,特区大争论
深化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2003以來) • 2003年,胡锦涛视察深圳。 • 2005年,提出效益深圳、和谐深圳。 • 2006年,提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 • 2007年,提出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建立“深港创新圈”。 • 2008年,批准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首个试点城市和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世界“设计之都”。 • 2009年,批准为国家综合改革配套方案,给予“一区四市”定位: 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 国际化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 2010年,国务院批准将经济特区范围深圳全市。
深化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2003以來) GDP每年增加1000亿元,财政收入每年增加100亿元
3. 深圳的经济地位(2009) • 本地生产总值:8801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上海、北京、广州)。 • 工业增加值:3430亿元,居第四(上海、苏州、天津)。 • 地方預算內财政收入:800亿元,居第三(上海、北京),其中 税收占比重达93.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2亿元,居第四(北京、上海、广州)。 • 进出口总额:2701亿美元,居第二;出口1620亿美元, 连续17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上划中央收入(2003-2009) 2008年,上划中央收入2090亿元 2009年,上划中央收入1884亿元
经济规模(2009) • 深圳GDP 8201亿元(1202亿美元)。 香港(2094亿美元)的57%,1980年为香港的3‰。 新加坡(1771亿美元)的68%; 上海(14901亿元)的55%; 北京(11866亿元)的69%; 广州(9113亿元)的90%。 • 深圳GDP在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排17位,相当于中等省份的实力、相当于9个青海省的实力。 • 深圳工业增加值排14位;进出口总额排第4位,地方财政收入排13位。
4.深圳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一、创造经济发展的“深圳速度” 二、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33%)、金融业(14%)、物流业(10%)文化产业(7%)。抢先创办国际性“高交会”、“金博会”、“物博会”、“文博会”。 三、经济外向型程度首屈一指,160家世界500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60多亿美元,出口约占全国的1/7,广东的45%。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明专利、国际专利占全国首位。 五、本土内源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4.深圳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 金融:招商、平安、深发展、华商、南方、博时、华夏等 • 电子:康佳、创维、赛格等 • 房地产:万科、华侨城、招商地产、金地、鹏基、中海等 • 商业:华润万佳、天虹 、天虹、人人乐、新一佳、茂业百货 • 现代物流产业:怡亚通、越海全球 • 中集、盐田港集团、金威
4.深圳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 金融:招商、平安、深发展、华商、南方、博时、华夏等 • 电子:康佳、创维、赛格等 • 房地产:万科、华侨城、招商地产、金地、鹏基、中海等 • 商业:华润万佳、天虹 、天虹、人人乐、新一佳、茂业百货 • 现代物流产业:怡亚通、越海全球 • 中集、盐田港集团、金威
5.《规划纲要》、《总体方案》的国家定位 • “一区四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化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 “6个区”:争当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自主创新的领先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法治建设的模范区。 • “两个总改区”: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 “四个中心”: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
6.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型 五大转型: • 空间功能由经济特区功能为主转向以国际化城市为主(赶超香港、新加坡) • 经济形态由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務经济为主。 • 发展路径从经济聚集为主到经济辐射为主。 • 发展重点由经济建設为中心转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 • 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政府维护公平;市场追求效率。
7. 进一步发展策略 四个提高: • 提高知识水平(加快发展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 • 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水平、资讯化水平)。 • 提高管理水平(放得开,管得好)。 • 提高政策水平。邓小平:一个地区工作好不好靠政策,政策对头,工作就好做,政策不对头,工作就做不好。
5. 深圳成功的主要因素 • 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政策 • 解放思想是用足、用好和用活政策的关键 • 市场造就繁荣 • 开放导致进步 • 政府促进发展 • 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 • 移民多元的独特文化魅力 • 经济特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1.改革开放30年三次思想大解放 • 任何一次伟大变革都首先来自思想解放。 •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的法宝。 • 思想解放的本质:,就是要突破思想障碍,树立一个新的判断是非的标准。这也是历史上每一次思想解放的共同点。
第一次思想解放 • 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1977-1978, • 树立了实践标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决要不要改革开放的问题 • 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北方谈话”。 • 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 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思想解放 • 时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0-1992, • 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 树立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 • 解决的是姓资姓社,私有产权的问题。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次思想解放 • 时间:2007以来 • 树立的标准;以人为本的标准,不是以官为本,不是以GDP为本,解决科学发展和公平正义的问题。 • 只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跛脚改革。只有政治体制同时进行改革才是第三次思想解放口号提出的真正意义,希望我们面临的问题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得到解决。
解放思想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解放思想与理论创新的关系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 公与私、资产者与无产者 • 公平与效率,市场与政府 • 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
2.解放思想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处理好“三个解放”的关系: 解放思想、解放人、解放生产力 • 解放思想就是解放人,解放人就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解放人 • 解放思想是解放生产力的先导,解放生产力既是解放思想的归宿,又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的思想解放创造了条件。
2.解放思想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和实事求是的根本意义是一致的。
2.解放思想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处理好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 如何处理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 •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
1.最高指示(邓小平) 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1980)。 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1986)。 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1986)。 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1986)。
2.最高指示(胡锦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2010.9.6)
3.最高指示(温家宝) 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我们站在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不仅会葬送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宝贵的发展机遇,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而且违背人民的意志,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在这个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上,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4.必须加快推进三大改革 • 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由政府主导转变到市场主导,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与文化生产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民主化进程,维护社会正义公平。克服对民主认识的几大误区。 • 积极推进社会改革,大力培育社会中间力量,建立市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