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CH7 兩岸關係

CH7 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的演變 中國的對台政策 台灣的中國政策 兩岸互動與未來展望. 〈 一 〉 兩岸關係的演變. 分治的歷史與現實 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 軍事衝突. 和平對峙. 民間交流. 1949~1978. 1979-1987. 1987~ 今日. 分治的歷史與現實. 兩岸關係演變情形:. 分治的歷史與現實. 軍事衝突時期( 1949-1978 年) 背景: 1949 年大陸淪陷,中共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兩岸形成以臺灣海峽為界的分裂分治局面。 雙方策略 中共:積極以武力 【 解放臺灣 】 。

tea
Download Presentation

CH7 兩岸關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7 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的演變 中國的對台政策 台灣的中國政策 兩岸互動與未來展望

  2. 〈一〉兩岸關係的演變 分治的歷史與現實 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

  3. 軍事衝突 和平對峙 民間交流 1949~1978 1979-1987 1987~今日 分治的歷史與現實 • 兩岸關係演變情形:

  4. 分治的歷史與現實 • 軍事衝突時期(1949-1978年) • 背景:1949年大陸淪陷,中共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兩岸形成以臺灣海峽為界的分裂分治局面。 • 雙方策略 • 中共:積極以武力【 解放臺灣 】。 • 臺灣:誓言【 反攻大陸】。

  5. 結果 • 1949,古寧頭戰役。 • 1954,韓戰結束,美國為圍堵中共勢力擴張,派遣【 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自此雙方均未逾越雷池一步。【第一次台海危機】 • 1958,八二三砲戰。【 第二次台海危機】 • 一直到1960年代以後,兩岸衝突方告減少。最遲至1979年美國與中共建交時,兩岸間的軍事衝突方完全停止。

  6. 分治的歷史與現實 • 和平對峙時期(1979-1987年) • 背景 • 七十年代起,國際情勢產生變化,美國對共產國家的圍堵及對抗策略,漸為談判及和解所取代。 • 1979年,中共與美國建交。 • 雙方策略 • 中共和平統戰:1979中美建交,發表【 《告臺灣同胞書》 】,提出「和平統一祖國」,推動「【 三通】(通商、通郵、通航)【 四流】(科學、體育、文化、經濟)」。 • 臺灣:「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面對中共統戰策略,採取【 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化解中共統戰策略。

  7. 結果 • 兩岸於是形成沒有軍事衝突,但卻和平對峙的狀態。 • 兩岸陷入僵局後,外交成為主要戰場。

  8. 分治的歷史與現實 • 民間交流時期(1987年起迄今) • 背景 • 1987年,我國宣布【 解嚴】,臺灣恢復民主政治發展的常態。 • 我政府開放民眾至大陸探親,結束兩岸長期隔絕的狀態。 • 雙方策略 • 中共: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與「三通」、「四流」。 • 臺灣:宣布【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不再視中共政權為叛亂團體。

  9. 結果 • 政治 • 1994千島湖事件。 • 1995李登輝總統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 • 1996臺灣舉行【 總統直選】,中共導彈演習,引發「台海危機」。(【 第三次台海危機】) • 2000臺灣政黨輪替。 • 2005中共制訂反分裂國家法。 • 民間:當前兩岸之間人員往來、經貿交流、文教交流等活動頻繁,呈現空前的密切關係。

  10. 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

  11. 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 • 政經體制的差異 • 表面上:兩岸的分裂分治是分治前的國共內戰,黨派權力鬥爭的結果。 • 本質上:是兩岸政治、社會、經濟制度與生活方式之爭。 • 大陸:採行高壓極權的【 社會主義共產體制】,以致經濟遲滯、社會封閉、政治極權。 • 臺灣:無論在民主政治的實施、社會開放的推動及國民經濟的發展等方面,都有優越的表現。 • 根本上:兩岸之間的差異,是【意識形態 】與【政治經濟制度】不同。

  12. 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 • 兩岸關係的定位不同 • 中共:在【 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將兩岸關係解讀為【 內政問題】,全力封殺臺灣的國際發展與生存空間。 • 臺灣:強調【 民主化】的發展,以求與國際主流價值結合,希望藉此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同與支持,並進而將兩岸關係提升為國際議題,以抗衡中共的敵對行為。 • 基於以上情勢,兩岸在外交演變為一種【 零合遊戲】。

  13. 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 • 對主權認知的差異 • 中共:以【 一個中國】作為處理兩岸事務的最高依據,否定臺灣的主權獨立地位。 • 臺灣:「一個中國」是過去的歷史產物,現階段的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號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屬兩個【 互不隸屬】的國家。 • 兩岸對【 主權認知】的差異是兩岸交流互動中最大的僵局。

  14. 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 • 互動模式的要求不同 • 中共:希望從雙方緊密的經貿交流互動情勢,迫使臺灣回到「一個中國」的政治框架。 • 臺灣:主張與中國的經貿應該適度適量,避免臺灣經貿過度依賴中國造成內部【 產業空洞化 】。一方面維持兩岸經貿交流;另一方面希望減少臺灣產業外移至中國大陸發展,而鼓勵台商到其它國家投資。

  15. 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 • 缺乏互信的基礎 • 兩岸曾經透過臺灣的【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海基會)及中國的【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海協會),舉行過兩次【 辜汪會議】 (1993年及1998年),達成某些事務性協議。 • 但兩岸之間對於何謂一個中國爭執不下,因此兩岸關係轉趨冷淡,溝通管道擱置。 • 再者,由於近來大陸經濟好轉,臺灣許多產業西移,中國對兩岸協商姿態拉高,協商溝通更形窒礙難行。

  16. 〈二〉中國的對台政策 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一個中國原則」 中國大陸的各項對台政策

  17. 中國的對台政策 反分裂國家法 《告台灣同胞書》 葉九條 一國兩制 四點意見 江八點 一個中國原則

  18. 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一個中國原則」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一個中國原則」 • 在歷史發展中,中共處理兩岸關係的模式,從最初的「武力解放臺灣」到當前強調「和平統一」,雖然處理兩岸問題形式上做出改變,但實質意義上仍是堅持【 一個中國 】原則。 • 2000年發表臺灣問題與中國統一,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19. 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一個中國原則」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一個中國原則」 • 對台動武三要件: • 臺灣被【 以任何名義從中國分割出去 】。 • 【 外國勢力 】侵佔臺灣。 • 臺灣當局【 無限期拖延談判 】。 • 抨擊「臺灣獨立」是中國統一的障礙 • 中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利用民族主義情緒,抨擊【 臺灣獨立 】是中國統一的障礙。 • 批評臺灣現行的【 分裂分治 】主張及【 不統不獨的維持現狀政策 】是臺獨的化身。 • 指控臺灣若不及時「支持祖國統一大業」,將成為歷史罪人。

  20. 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一個中國原則」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一個中國原則」 • 封殺臺灣國際活動的空間 • 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中共刻意製造中共代表全中國的假象。 • 否認我國為政治實體,因此我國不能參加須以國家主權身分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 • 企圖使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消失,以達成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 中共將「一個中國」解讀為一種【 事實的陳述 】」,並將「一個中國」原則當成是兩岸【 接觸與談判的先決條件 】,反對【 特殊國與國關係】、【 一邊一國 】等可能賦予臺灣主權獨立國家身份的模式。

  21. 中國大陸的各項對台政策 • 《告臺灣同胞書》與「葉九條」 • 《告臺灣同胞書》:1979中共改革開放後發表,通過承認臺灣是一個經濟實體,間接承認臺灣是一個政治實體。 • 葉九條:1981發表,將臺灣定位為地方性的【 特別行政區 】,其意義為【 兩岸內戰 】已經結束,改朝換代已經完成,中共代表中國主權,臺灣只是中共統治下的地方特別行政區。 • 「葉九條」即葉劍英提出的「有關和平統一臺灣的九條方針政策」,為中國大陸對臺灣政策文件之一。

  22. 中國大陸的各項對台政策 • 鄧小平的「一國兩制」主張 • 一國兩制: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其中,【 一國 】當然是指「一個中國」,至於【 兩制 】則指在國家統一後,大陸仍續行社會主義制度,而臺灣可以保持資本主義制度(或:非社會主義制度),兩岸兩制並存。 • 提出:1982中共處理【 香港回歸 】的問題時,明確提出「一國兩制」概念,亦即「統一」之後大陸實行社會主義,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以和平手段解決政治爭端。

  23. 企圖利用「和戰並用」的政策,來迫使我國政府接受其「一國兩制」的統一條件企圖利用「和戰並用」的政策,來迫使我國政府接受其「一國兩制」的統一條件 • 進行「和平統一」的國際統戰 • 所謂「和平統一」就是「一國兩制」。 • 企圖貶抑我中華民國為地方政府,消滅我國際人格,孤立我國際地位。 • 加速「武力犯臺」的準備工作 • 企圖擾亂我民心士氣,造成我社會混亂。 • 迫使我政府與其談判,接受其統一條件─「一國兩制」。 • 香港問題後中國認為「一國兩制」也適用於臺灣,並允諾臺灣有較港澳更大的彈性空間。

  24. 中國大陸的各項對台政策 • 江澤民的「八點看法」(江八點) • 1995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針對兩岸關係提出八點看法。 • 重申「一國兩制」主張,並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 • 兩岸關係可以通過中華文化作橋樑,進行經濟活動之外的文化整合。 • 兩岸可以在【 一個中國 】原則下談判結束敵對狀態,並進行領導人互訪,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以利於兩岸經濟共同繁榮,造福整個中華民族。

  25. 中國大陸的各項對台政策 • 胡錦濤「四點意見」及「反分裂國家法」 • 2005胡四點 • 【 一個中國 】 • 【 和平統一 】 • 【 寄希望於臺灣人民 】 • 【 反對台獨 】 • 2005反分裂國家法:針對【 反對台獨 】,中共於2005年3月14日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 明訂中國對臺灣合法動武的【法源 】。 • 將臺灣定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若臺灣當局「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的事實」,北京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 • 《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反映了中共對【反獨】立場的強硬態度。

  26. 中國大陸的各項對台政策 「胡六點」再次重申「一個中國」原則,但是 肯定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並且表示 臺灣同胞愛鄉、愛土的臺灣意識不等於臺獨意識,同時呼籲兩岸儘快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ECFA),化解兩岸經貿往來的關稅問題,也首次公開表示兩岸在涉外事務中可以透過協商做出合乎情理的安排。

  27. 〈三〉台灣的中國政策 臺灣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 臺灣的各項大陸政策

  28. 臺灣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 • 兩個對等政治實體 • 從臺灣的立場來看,1949年海峽兩岸分裂以來,臺灣主權獨立,中共的統治權也不及臺灣,因此臺灣政府及民眾無法接受中共「一個中國」的論調。 • 1991年公布《國家統一綱領》,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代表政府從法律層面宣告國共內戰狀態的結束,不再視中共為一個叛亂團體。自此,我國的大陸政策漸調整為【兩個對等政治實體 】,以務實外交理念作為處理外交和大陸政策的思維。 • 基於此,臺灣近十餘年來,推出【臺灣主體性 】的主張,「臺灣優先」的考量,也就是在處理兩岸關係時,首應考量臺灣地區人民的權益,並維護其安全與福祉。

  29. 臺灣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 • 理性、和平、對等、互惠原則 • 1991年提出的【國統綱領 】是我國近十餘年來處理兩岸關係最重要的指導綱領。 • 該綱領雖於2006年終止適用,但綱領中所陳述的某些原則如【理性、和平、對等、互惠 】等,仍適用於處理當前的兩岸關係。

  30. 理性:雙方應承認彼此分裂分治的客觀事實。 • 和平:雙方均應放棄使用武力追求統一。 • 對等:中國不應把我政府降為特別行政區之類的地方政府,也不應在國際上打壓我方的生存空間。 • 互惠:雙方展開互補、互利式的各種交流。

  31. 臺灣的各項大陸政策 三不政策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國家統一綱領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政府高層對處理兩岸關係的指示

  32. 臺灣的各項大陸政策 • 三不政策 • 在和平對峙時期,基於【漢賊不兩立 】的思維,以【三不政策 】回應中共的統戰策略。 • 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33. 臺灣的各項大陸政策 •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 1991年,透過修憲程序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 意義: • 不再視中共為一【叛亂團體】,改以【政治實體 】來對待。 • 開啟雙方良性互動善意的重要起點,也是兩岸關係大幅開展的關鍵性一步。

  34. 臺灣的各項大陸政策 • 國家統一綱領 • 意義:定位兩岸架構為【 一個中國,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 】。 • 前提:中國的統一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願望。 • 目標: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中國。

  35. 原則: • 大陸與臺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 • 中國的統一,其時機與方式,首應尊重臺灣地區人民的權益,並維護其安全與福祉,分階段逐步達成。 • 國家統一的過程: • 近程:交流互惠互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互不干擾國際活動。 • 中程:互信合作兩岸建立官方溝通管道,推動高層互訪,開放三通。 • 遠程:協商統一成立協商機制,依照人民意願共商統一大業。 • 終止:前總統陳水扁認為,國統綱領定位國家將來選項朝向「統一」違背【民主程序 】,於2006年2月27日宣告終止適用。

  36. 臺灣的各項大陸政策 •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 制訂:1992年。 • 立法目的:國家統一前,為確保臺灣地區安全與民眾福祉,規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並處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特制定本條例。 • 兩岸定位:【 一個中國,兩個地區 】來面對兩岸分裂的客觀實體。 • 內容:規範內容涵蓋行政、民事、刑事等面向。為解決實際問題,對於臺灣地區人民在大陸地區成立的民事法律關係以及取得的權利、負擔的義務等,基於事實需要予以有條件的承認。

  37. 臺灣的各項大陸政策 • 政府高層對處理兩岸關係的指示 •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呼籲 • 增進兩岸經貿往來,發展互利互補關係。 • 兩岸平等參與【 國際組織 】,雙方【 領導人 】藉此自然見面。 • 兩岸均應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

  38. 前總統陳水扁先生的宣示、呼籲、指示 • 「四不一沒有」政策的宣示與修正 • 提出:2000年5月20日前總統陳水扁就職演說提出。 • 內容: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任內【 不宣布台獨】、【 不變更國號 】、【 兩國論不入憲 】、【 不舉行統獨公民投票 】、【 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 • 修正:面對兩岸的嚴峻環境,又得不到中共誠意回應的情況下,陳總統修正「四不一沒有」政策,直接拆掉「沒有」的部分,於2006年2月【 終止適用國統綱領 】,終止國統會運作。 • 意義:表面上看似是針對中共「一個中國」原則做出的模糊回應,但背後意涵其實是臺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 】的事實。

  39. 呼籲中共有關「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也可以討論」。呼籲中共有關「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也可以討論」。 • 經貿政策的指示與修正: • 指示:2001年,改變過去【 戒急用忍 】的管制政策,提出【 積極開放,有效管理 】的指示,建立一套彰顯積極、開放標準明確暨兼顧有效管理的新審查機制。 • 修正:2006年,有鑑於在兩岸經貿關係上,臺灣太過依賴中國,為確保臺商投資的金錢回流臺灣,維持臺灣的競爭力,又將「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也改為較緊縮的【 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亦即政府「積極」負起「管理」的責任,以「有效」降低「開放」的風險。

  40. 臺灣的各項大陸政策 • 2008年我國再次政黨輪替,新當選的馬英九總統針對兩岸關係,主張重啟兩岸互信對談機制,尋求兩岸共同利益,以符合臺灣主流民意。 • 馬總統在2008年的就職演說中強調,未來將以「不統、不獨、不武」理念,追求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兩岸的和平。

  41. 臺灣的各項大陸政策 • 2008年11月,中國方面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首度率團訪臺。這是自1999年「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後,兩岸間最重要的一次突破性交流活動。該次會談雙方簽署了海峽兩岸空運、海運、郵政、食品安全等四項重要協議,對未來兩岸關係的持續發展,產生了關鍵性的作用。

  42. 東南亞國家協會 • 東南亞地區在地理位置上與臺海兩岸距離都不遠,在人文環境上因為華裔為數不少的緣故,所以與臺海兩岸的關係十分密切。 • 中國也積極介入東南亞國家協會組織,並透過自由貿易協定,加強與東協會員國的關係。 • 我國與這些國家的互動較為被動且不足,該地區國家均無正式外交關係,故而在政治上的互動不多,只有透過與各國的雙邊貿易,才能避免被中國邊緣化。

  43. 〈四〉兩岸互動與未來展望 兩岸政治社會經濟的轉型 國際政治的影響 兩岸各項交流的現狀與展望

  44. 兩岸政治社會經濟的轉型 • 臺灣 • 發展模式:初期國家發展模式,以經濟為主軸,1950年代,先後完成土地改革和經濟建設計畫,台灣經濟起飛,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教育普及、中產階級興起、政治參與擴大,導致社會逐漸開放。

  45. 兩岸政治社會經濟的轉型 • 政治經濟社會發展 • 政治 • 1987解嚴以來,我國民主政治發展回歸憲政常態。 • 1996首度舉行【 總統直選 】,標識著臺灣民主轉型的成就。 • 2000年【 政黨輪替 】,更是我國民主鞏固的一個重大里程碑,顯示我國已經走出一黨獨大的政治局面,朝向政黨政治方向發展。 • 經濟 • 1950年代以來,臺灣進行一連串經濟土地改革,如「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的落實,不但加強對農村經濟建設,也為臺灣經濟復甦奠定良好的基礎。 • 社會 •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教育普及、中產階級興起、政治參與擴大,導致社會逐漸開放。 • 1980年代民間社團大量出現,展現臺灣充沛、活潑的社會力量。而多元文化思潮的傳入,則更豐富了社會上的價值與文化內涵。

  46. 兩岸政治社會經濟的轉型 • 現況:包容理解不同族群在認同上的差異,建構共存共榮的多元化社會,是臺灣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

  47. 兩岸政治社會經濟的轉型 • 中國大陸 • 發展模式:中共初期為鞏固政權,國家的發展是由政治引導經濟的發展。早期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三面紅旗」,以至後來的「文化大革命」,過度的政治運動反而限制了經濟發展。

  48. 兩岸政治社會經濟的轉型 • 政治經濟社會發展 • 政治 •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大陸經濟雖然成長迅速,但是政治改革遲緩。 • 政府組織之間無法相互制衡,人民也無權監督政府,民主法治不健全,使得人民擁有的民主自由程度仍然相當有限。 • 經濟 •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大陸以經濟發展為重心,當前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大國。 • 1980年代起模仿臺灣的加工出口區,設置四個【 經濟特區 】,隨後更進一步開放十四個沿海城市的經貿發展,帶動全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 • 近年來,無輪在經濟成長率、對外貿易總額或外匯存底等方面,大陸的成果均已超過臺灣。 • 社會 • 隨著經濟發展,相對的製造出許多重大的社會問題,成為社會安定的隱憂。 • EX:官員貪污腐化、資源分配不均、區域發展失調、貧富差距、通貨膨脹等。

  49. 兩岸政治社會經濟的轉型 • 現況:社會開放、人權保障、政治民主都是中國大陸隨著經濟發展後即將面臨的挑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