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likes | 2.88k Views
社會交換理論. 授課 教授:洪新原 教授 組員 :周易璉 602530038 陳信佑 602530039 李秉 峻 601530051. 社會交換理論導論. 從 微觀的角度去探討 人類的社會行為 , 運用 行為主義 之強化原則及經濟學之成本效益的觀念來解釋人際互動的 行為 。 Homans ( 1958,1961) 是現代社會交換理論創始人 ,之後 又有 Blau (1964 ) 、 Emerson (1981) 等 學者,增強 及擴充社會交換 理論的 應用範圍。 在資訊管理領域中,則將社會交換理論應用於資訊系統委外 ,工作 關係等研究。. 社會交換理論的起源.
E N D
社會交換理論 授課教授:洪新原 教授 組員:周易璉602530038 陳信佑602530039 李秉峻601530051
社會交換理論導論 • 從微觀的角度去探討人類的社會行為,運用行為主義之強化原則及經濟學之成本效益的觀念來解釋人際互動的行為。 • Homans (1958,1961)是現代社會交換理論創始人,之後又有Blau(1964)、 Emerson (1981) 等學者,增強及擴充社會交換理論的應用範圍。在資訊管理領域中,則將社會交換理論應用於資訊系統委外,工作關係等研究。
社會交換理論的起源 • 現代社會交換理論的發展,始於學者George Homans(1958,1961)所提出基於個體層面的交換理論,之後Peter Blau以及Richard Emerson則將社會交換理論應用於實務之上。 Blau (l964)將交換理論擴展到總體的層面,強調規範的重要性,亦即社會制度即正式組織間的交換行為;而Emerson (1981)則整合個體與總體的各個層面,並且著重於網絡的概念。
社會交換理論的起源 • 一、交換行為主義(Exchange Behaviorism) • Homans在1958年發表「交換的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一文,1961年更完整地出書闡釋其理論內涵,書名為「社會行為:其基本形式」(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Homans的著作,代表交換行為理論的誕生。 • Homans的交換行為理論基礎是源自於Skinner的心理學行為主義,強調引導行為的增強模式,以及報酬和代價的過程。他把社會行為視為一種至少在兩人之間發生的、或多或少要獲得報酬或付出成本的、有形或無形的交換活動。人們願意持續某些行為,一定因為這些行為在過去經驗中是能產生報酬的。 • 交換行為主義的基本觀點即是強調社會學的重心應置於個體行為與互動之探討,以人和人之間的交換。但Homans的社會交換公式命題是建立在個人心理層次上,對於整體社會結構無法做有力的解釋,因此後續有Blau、Emerson等學者,以Homans(l958, 1961) 的社會交換行為主義為基礎,做理論的擴充與修正。
社會交換理論的起源 二、結構交換理論(Structural Exchange Theory) • Blau(1964)著有「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一書。他認為社會交換是人類行為的一部分,但並非所有行為都受到交換的影響。人類所以會出現大量交換的現象,必須基於兩項前提 :(1)該行為的最終目標只有跟別人互動才能達到; (2)該行為必須採取手段,而所採取的手段有助於實現目標。 • Blau指出:「社會交換是指個人為了獲取回報,而又真正得到回報的自願性付出行動」。而「社會交換」不同於「經濟交換」之處,乃在於經濟交換是基於錨銖必較的「交易」(Transaction) 關係,社會交換卻是以「信任」為基礎。 • Blau(1964)認為交換可以產生兩種重要的社會功能:一是創造友誼、一是建立從屬關係。社會交換經由創造互信、鼓勵分化、強化社會規範、以及發展集體價值而增加社會整合。他認定社會行為基本上是一種互動的交換過程,是一種為了外在性獎酬而發生的行為,但是用以交換之標的物的價值經常有不相等的情況,因此,不均衡的交換就會產生,進而促使「權力」的形成。
社會交換理論的起源 • 三、 交換網絡理論(Exchange Network Theory) • Emerson(1981) 是少數把交換理論和網絡分析相結合的社會學家之一,他採用社會交換理論來分析社會網絡中的不平等與權力現象。Emerson的觀點和其他學者最主要的差異在於,他所關心的是交換關係的形式 (Form of Exchange Relationship)。 • Emerson重視觀察社會交換關係中雙方互相依賴程度、哪一方擁有較大的權力、以及如何達成平衡。亦即行動者之間的交換關係,會經由(1)一個行動者注意到交換機會的存在 ; (2)主重力交換 ; (3)交換行為是互利的往來等三個步驟來完成。若是某個行動者主動交換而得不到反應時,則交換關係就無法成立。 • Emerson (1981) 強調在涉及到多個行動者的複雜交換關係中,依賴、權力和平衡的基本過程,將隨新的行動者和新的資源強化物進入交換關係而波動(Turner, l986)。
社會交換理論的起源 • 大多數的社會交換模式均依循下列的假設(Emerson, 1981):(1)社會行為是一連串的交換; (2)個體均嘗試最大化他們的報酬及最小化他們的成本;及(3)當個體從他人得到報酬時,他們會覺得有義務要回報。 • 綜合而論,社會交換理論是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動,是一種理性的、會計算得失的資源交換行為,「公平分配」、「互惠」是理論的主要規範及法則。公平分配係指成本與報酬的平衡,即個人所付出的成本或代價與所獲得的回報利益應是相當的,付出越多。回報也應越多。期望的回報有許多種,且可能因人而異,包括具體的物品,也包括抽象的聲望、喜愛、協助、贊美等。互惠就是個人期望在人際互動中的禮尚往來( 蔡文輝,2006) 。
影響交換的要素 • 社會交換理論明確地將交換關係視為動態的流程 • 買、賣雙方關係之間的分析(Dwyer et al., 1987) • 市場關係的研究(Anderson & Narus, 1990) • 知識分享的研究
影響交換的要素 • 信任(Trust) • 建立信任是社會交換程序中一個關鍵的因素。 • 組織間一方願意且期待對方將會完成某一特定的行為,而在其過程中沒有監視或控制對方的行為發生。(Mayer & Davis 1995) • 一旦信任關係建立,企業間共同的努力將會使結果遠遠超出當企業獨自運作時的績效。(Anderson&Narus 1990) • 信任的構成要素 • 可依賴性(Dependability) • 可預測性(Predicatability) • 信念(Faith) • 信任的應用 • 企業合資、委外及電子商務。
影響交換的要素 • 權力與依賴(Power and Dependence) • 權力 • 決策時的相對影響力 • 藉由提供服務給他人,個人或企業可建立對其他人的權力 • 依賴 • 因權力不對等而產生依賴的現象 • 因某些服務愈無法從他處獲取,愈容易產生
影響交換的要素 • 關係(Guanxi) • 社會交換的主要規範就是互惠,亦即人際間必須有禮尚往來的共識。 • 互惠的需求是社會互動的起點。 • 相互依賴的網路,成員有義務及伴隨而來的回報。
影響交換的要素 • 承諾(Promise) • 組織在當前關係利益與成本的考量下對其他組織的一個簡單、正面的約定。 • 不具法律形式 • 隱含著長期導向的利益,亦即犧牲短期利益,來維持穩定長久的關係,進而實現長期利益的意願(Dwyer et al., 1987)。 • 交易雙方認為關係很重要的情況下,關係的承諾才會存在(Moorman et al. 1992)。
影響交換的要素 • 聲譽(Reputation) • 有形的利益之外:無形的回報。 • 地位、尊敬 • 對個人性格、能力、可信度以及其他屬性的衡量,是在同儕間建立和維持地位的重要資產(Jones et al. 1997)。 • 建立聲譽是激勵個人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因子(Donath 1999)。
交換社會理論的應用 • 研究議題 • 企業要促進內部的知識交流或進一步創造新知識 • 員工擔心知識分享的後果 如何促使員工持續貢獻擁有的知識?
交換社會理論的應用 2)研究架構 對組織的承諾 感知的無形利益 H1a 資訊科技情境 H1b 個人因素 H2a~H2f 個人知識分享行為 與他人的互動 對他人的信任 H1c H1d 人際因素 H3a~H3f 組織提供的協助 組織的實質獎勵 組織型態 H1e H1f 組織因素
交換社會理論的應用 • 社會交換因素的主效果:個人分享知識的行為會受到社會交換因素的影響 • 資訊科技情境的調節效果:社會交換因素對個人之分享行為的影響,在不同的資訊科技情境下,影響程度不同 • 組織型態的調節效果:在不同的組織型態中,社會交換因素對個人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程度不同
交換社會理論的應用 3)研究方法 • 資料來源:ABI/INFORM、Science Direct、 EBSCOhost等文獻資料庫 • 關鍵字:Knowledge Sharing、Contribution、Distribu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Distribution等 • 三項標準 • 研究中的自變項須與社會交換因素有關,且依變項為知識分享行為的實證研究 • 研究必須能是當描述分享環境、IT工具與組織型態(是否為虛擬組織)間的關係 • 如果同一案例在不同論文中出現,則只挑選其中一份論文作為樣本,避免重複計算
交換社會理論的應用 4)研究結論 • 除了”組織提供的協助”外,其他五項對個人在知識分享的行為上的假說獲得支持 • 不同的資訊科技情境下,”對組織的承諾”、”組織提供的協助”和”組織的實質獎勵”對分享知識的影響不同 • 組織型態亦會影響個人分享知識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