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落实重大战略决策 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落实重大战略决策 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李 坚 2013 年 04 月 10 日. 内容提要. 一、云南发展目标 二、云南发展的客观背景 三、云南发展的现实基础 四、落实重大战略决策 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 云南简况.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东接黔桂、北靠川藏、南和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西与孟加拉国和印度为邻。全省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总人口4600多万。. 新一届省委提出: 建设 “两强一堡” 的总体战略目标;

teagu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落实重大战略决策 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落实重大战略决策 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李 坚 2013年04月10日

  2. 内容提要 一、云南发展目标 二、云南发展的客观背景 三、云南发展的现实基础 四、落实重大战略决策 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3.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

  4. 云南简况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东接黔桂、北靠川藏、南和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西与孟加拉国和印度为邻。全省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总人口4600多万。

  5. 新一届省委提出: 建设“两强一堡”的总体战略目标; 选择了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路径; 确立了“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的具体奋斗目标 。 四个翻番——到2016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 两个倍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 2020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8大后,省委提出“翻两番、增三倍”(2020在2010基础上GDP翻两番、城乡人收入增三倍) 一、云南发展目标

  6. 二、云南发展的客观背景——“三个省情” 立足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紧扣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着眼潜力巨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前景广阔的发展省情,我们必须始终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云南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全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 ——省委书记秦光荣在2011年11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7. 云 南 省 情 • 四大基础 • 三大优势

  8. (一)基本省情——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四大基础)(一)基本省情——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四大基础) ----边 疆 ----民 族 ----山 区 ----贫 困

  9. 1.边疆: 地处祖国的西边陲,与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边境线总长4061公里,占中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全省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126个边境乡镇(其中14个乡镇享受边境乡镇管理待遇。经国家和省批准开放的口岸23个。

  10. ----边境地区涉及8个州(市)25个县(市) ,647万多人。 ---25个边境县国土面积9.25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面积的23.47%;

  11. (一)基本省情——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一)基本省情——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 2.民族: • 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世居的少数民族25种,其中15种为云南特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 • 少数民族人口居全国第2位:1530多万人,约占全省4600多万总人口的近1/3。 • 数量分布:超过100万的6个;超过10万不到100万的9个;超过1万不到10万的9个;超过5000不足1万的1个:独龙族。其他还有仡佬族、土族、土家族、侗族等共4.6万人。 • 地域分布:大杂居、小聚居。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市区。平面分布以边疆为主、垂直分布以山区为主。 少数民族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1949年以前,仍有13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解放后称为“直过区”。

  12. ----2011年末全省人口 • 4630万人,其中:少数民 • 族人口1500多万人,占全 • 省人口的34%,在全国少 • 数民族人口中占比近14%, • 是三个少数民族超千万省 • 之一。 ----全省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 民族有25个, 其中有 15个是云南独有, 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人口超100万的有 五个(彝、白、哈尼、傣、壮)。

  13. (一)基本省情——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一)基本省情——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 3.山区: • 地形特点:高原山区,山谷相间。 • 平坝仅占国土面积的6%,山区、半山区占94%。全省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山区面积比重在95%以上的100个。县级政府驻地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19个;1001~1500米的39个;1501~1700米的27个;1701~2000米的31个;2001~2400米的11个;3300米的2个。 云南发展的困难在山区、希望在山区。

  14.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 • ----山区面积占比大。 • 在全省39.4万平方公里 • 国土总面积中,山区、 • 半山区占94%。 • ----海拔高差大:云南 • 是我国海拔高差最大的 • 省,高差达:6663.6M最高梅里雪山:6740M最低河口:76.4M

  15. (一)基本省情——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一)基本省情——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 4.贫困: • 贫困面大: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和云南藏区四大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贫困人口; • 贫困人口多: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标准,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1500万人左右,约占我省农业人口的39%,贫困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 • 贫困程度深: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深度贫困人口还有160.2万人。 云南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16. 贫贫困

  17. (二)现实省情——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二)现实省情——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 • 之后讲

  18. (三)发展省情——潜力巨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三)发展省情——潜力巨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 “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云南转方式、调结构和追赶的空间较大,“后发”的潜力巨大。 • “特色突出”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特色经济发展成果突出、生态环境良好。 • “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资源优势极为突出。资源总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资源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倍。 • “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优越的区位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将助推我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愿景。

  19. 云南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类型气候,气候类型多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云南气候的典型特征。滇中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美誉。云南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类型气候,气候类型多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云南气候的典型特征。滇中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美誉。 三大优势:资源、民族文化、区位资源优势之一:气候条件独一无二

  20. 资源优势之二:生物资源丰富独特 全国3万多种高等植物,云南占60%以上。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58.9%;全国见于名录的2.5万种昆虫中,云南有1万余种。 植物王国 花卉之乡 药材之乡 生物资源基因库

  21. 资源优势之三:旅游资源独树一帜 “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六大旅游区: • 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 •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区 •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 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 • 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 • 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

  22. 资源优势之四: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大 云南被誉为亚洲水塔、多条大江大河之源 资源蕴藏量1.04亿千瓦,可开发量近 1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 20.5%,居全国第2位。

  23. 资源优势之五:矿产资源富饶 • 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 •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经济价值高,拥有量居西部省区第3位。 • 已探明储量的92种矿产中,有35种储量居全国前5位,尤其是有色金属和磷矿储量丰富,铅矿、锌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人均拥有的矿产资源价值是全国人均量的2倍多。 • 如果与电力开发结合起来,云南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矿电结合的重要基地。

  24. 优势二:民族文化浓郁优势 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

  25. 彝族的太阳历文化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 云南的少数民族在170多万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云南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6. 优势三: 区位条件优越: 云南位于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结合部,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4061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有贯通“两个大洋、连接三大市场”的综合区位优势。 近年来,积极参与和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印度洋 太平洋

  27. 三、云南发展的现实基础 • ——努力奠定了发展基础 • ——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 • ——但发展仍然“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 • 不平衡”

  28. (二)发展基础 产业基础——五大支柱产业 •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 • 旅游文化产业 • 矿产业 • 烟草产业 • 电力产业

  29. 1、烟草产业 1、烟草产业 2012年烟草工业增加值1083亿元,占全省32%,工商税利1268亿元,(+40万箱)其中税956.44亿元,占全省财政收比重近36.5%. 2、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 云南着力培育以蔗糖、茶叶、橡胶、花卉、天然药物、生物化工等为重点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10年来年均增长一直保持在20%以上。此外,云南的紫胶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天然香料占全国的1/3,天然除虫菊酯油占世界产量的1/3,生物化工正向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香精香料、林化工、生物农药和生物化肥、药物中间体迅猛发展。

  30. 3、旅 游 产 业 云南省发挥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气候多样性等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全省已有各类旅游景区(点)224个,列中国第3位。有6 0多处主要风景名胜,其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 0余处。 • 目前,云南旅游在中国和世界都有重要影响,2012年我省接待了国内旅游者近1.963亿人次、国外游客457.8万人次,旅游收入1702亿元,增加值650亿元,占全省6.5%。

  31. 4、矿 产 业 矿业已成为云南的重要产业,出口创汇占全省的60%。铜、铅、锌、铝、锡等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200多万吨,2012年煤炭产量达到10384.72万吨。钢铁产量增长较快,以磷化工为主、集化学矿采选、基本化工原料、化肥、农药、橡胶加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等为一体化的化学工业体系正在形成。 云天化集团 昆明钢铁集团

  32. 5、电力产业 按照“优先发展水电,协调发展火电,加快研究开发新能源”和“水火电”并举的方针,云南先后建成了鲁布格、漫湾、大朝山等水电站,宣威电厂、曲靖电厂等一批大型火电站也相继投产。至2012年,装机容量达5042万千瓦(+830)(水电3499、火电1390、新能源153),西电东送418.6亿千瓦时、出口26.3亿千瓦时,年发电超1000多亿度。

  33. 发展基础 • 交通基础设施 • 城镇体系建设 • 对外开放

  34. 与周边形成了良好的通达条件 从省会昆明出发,沿公路有的只需半天,有的不到一天即可到达相邻国家边境;如果乘飞机,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边境,一个小时左右可到越、老、缅等国首都,两小时就可到印度加尔各答,4小时到马尔代夫,5—6小时到迪拜。从云南西部边境口岸出境经缅甸,约300公里即可到达印度边境;约1000公里即可抵达仰光港、实兑港、皎漂港等孟加拉湾国际港口,直接进入印度洋,抵达非洲或欧洲,比经广州绕道马六甲海峡缩短路程3000多公里。

  35.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 2012年的主要经济指标: • 国内生产总值:1.03098万亿元, • 人均生产总值:约22413元, • 财政总收入2642.2亿元、1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8亿元,+20%;支出3574.4亿元,+22% • 粮食总产量:1827.8万吨, • 农民人均纯收入5417元,增13.9%,城人收21075元 • 烟草产业实现利税:1265亿元, •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53亿元,

  36. (三)2012年发展情况 • 全省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元台阶,增长1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53.51亿元,增长27.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8亿元,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1.6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75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5417元,增长14.7%;外贸进出口增长31%。与本届政府组建的五年前相比,全省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翻番。

  37. (一)2012与2003年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2313---- 1.03098万亿元,(前为2002年数) 人均生产总值:5366----22412.6元 财政总收:466亿元----2624.2亿元 粮食连续六年丰收,总产量达1827.8万吨 烟草产业实现利税:362---- 1265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9----7553亿元,

  38. (三)问 题 突 出 • “发展不够快”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排位处于全国后列。 • “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市场化程度低、民营经济总量小。 • “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资源导向型、外延扩张型、单一产业型和封闭发展型的特点十分突出。 • “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分割发展。

  39. (四)差 距 较 大 • 比较小康目标: • 2020年,全国GDP在2010年上翻一番,达80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达4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12000元 • 2011年,全国人均GDP5432美元、云南3000美元,只有55.2%;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18576元,只有84%,与2020年全国目标差200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22元、只有66.8%,与2020年全国目标差7000多元。

  40. 目 标 新一届省委提出: 建设“两强一堡”这个战略决策; 选择了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这条战略路径; 确立了“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的奋斗目标 。 四个翻番——到2016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 两个倍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 2020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1. 四、落实重大战略决策 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一)省委、省政府的几个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打好三大战役 建设滇中产业新区 实施农转城 推进城镇上山、工业上山

  42. A.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 (一)“桥头堡”战略的提出和内涵 • 1、战略的提出 •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视察指出:“云南要统筹对内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加强同国内其他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积极引进省外资金、技术、人才,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企业走出去上水平,尤其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43. 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 2、“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指向和范围 • 指向:印度洋、印度洋沿岸国家 • 范围:“一洋四区”印度洋、南亚、东南亚(重点),西亚、东非。 • 核心要义:向印度洋开放、深化我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互利合作。

  44. 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 3、“桥头堡”战略的要义 • 总书记2009年三次提“桥头堡”:6月黑龙江、7月云南、9月新疆。 • 中央对外开放的重大部署,“实施全方位开放的新思想、新突破、新举措”。

  45. N 是中国第三象限的开放——一洋四片 依托并服务兄弟省区 W E S

  46. 线路4 线路3 线路1 线路2

  47. B.三 大 战 役 • 两办印发《关于推动全省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办发【2012】13号 • 推动云南产业跨越发展: • 园区经济战役——关键 民营经济战役——潜力 • 县域经济战役——重点

  48. C.滇中产业新区 • 西区:安宁、易门、禄丰、楚雄 • 东区:嵩明、旬甸、马龙

  49. 2012年计划150万,完成280万 • D. 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

  50. E.城镇上山、工业上山 • 8度——25度低丘缓坡 • 全省有2.7亿亩,可用1735万亩。 • 荒山荒坡 • 城镇向着山上走、土地留给子孙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