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3

郑颖人院士学术报告会

郑颖人院士学术报告会. 2014年10月30日. 岩土塑性力学原理 —— 广义塑性力学. 郑颖人 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2014年10月30日. 主 要 内 容. 概论 应力-应变及其基本方程 屈服条件与破坏条件 塑性位势理论 加载条件与硬化规律 广义塑性力学中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广义塑性力学中的加卸载准则 包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广义塑性力学 岩土弹塑性模型. 第 1 章 概 论. 岩土塑性力学的提出. 岩土塑性力学及其本构模型发展方向. 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岩土材料的基本力学特点.

Download Presentation

郑颖人院士学术报告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郑颖人院士学术报告会 2014年10月30日

  2. 岩土塑性力学原理 ——广义塑性力学 郑颖人 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2014年10月30日

  3. 主 要 内 容 • 概论 • 应力-应变及其基本方程 • 屈服条件与破坏条件 • 塑性位势理论 • 加载条件与硬化规律 • 广义塑性力学中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广义塑性力学中的加卸载准则 • 包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广义塑性力学 • 岩土弹塑性模型

  4. 第1章概 论 • 岩土塑性力学的提出 • 岩土塑性力学及其本构模型发展方向 • 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 岩土材料的基本力学特点 • 岩土塑性力学与传统塑性力学不同点 • 岩土本构模型的建立

  5. 弹性 → 塑性 → 破坏 • 岩土塑性力学的提出 • 材料受力三个阶段: 弹性力学 塑性力学 破坏力学 断裂力学等

  6. 岩土塑性力学的提出 • 塑性力学与弹性力学的不同点: • 存在塑性变形 • 应力应变非线性 • 加载、卸载变形规律不同 • 受应力历史与应力路径的影响

  7. 岩土塑性力学的提出 • 力学要解决的问题: • 已知应力矢量(方向与大小) • 求应变矢量 (方向与大小) • 弹性力学: (单轴情况) • 与弹性力学理论及材料宏观试验参数有关 • 塑性力学: Q—塑性势函数、F—屈服函数;H—硬化函数。

  8. 岩土塑性力学的提出 • 传统塑性力学:基于金属材料的变形机制 ①传统塑性位势理论: (给出应变增量的方向) ②屈服条件与硬化规律: (给出应变增量的大小) 应用于岩土材料 并进一步发展 岩土塑性力学 传统塑性力学

  9. 塑性力学发展历史 1864年Tresca准则出现,建立起经典塑性力学; 19世纪40年代末,提出Drucker塑性公论,经典塑性 力学完善; 1773年Coulomb提出的土质破坏条件,其后推广为 莫尔—库仑准则; 1957年Drucker提出考虑岩土体积屈服的帽子屈服面; 1958年Roscoe等人提出临界状态土力学,1963年提出 剑桥模型。岩土塑性力学建立。

  10. 岩土塑性力学及其本构模型发展方向 • 建立和发展适应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系统的、严密的广义塑性力学体系 • 理论、试验及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试验确定屈服条件及其参数,以提供客观与符合实际的力学参数 • 建立复杂加荷条件下、各向异性情况下、动力加荷以及非饱和土情况下的各类实用模型 • 引入损伤力学、不连续介质力学、智能算法等新理论,宏细观结合,开创土的新一代结构性本构模型 • 岩土材料的稳定性、应变软化、损伤、应变局部化(应力集中)与剪切带等问题

  11. 初始加载: 卸载与再加载: • 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 土的单向或三向固结压缩试验:土有塑性体变

  12. 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 土的三轴剪切试验结果: 土有剪胀(缩)性; 土有应变软化现象; (1)常规三轴

  13. 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土受应力路径的影响 (2)真三轴: b=0常理试验; 随b增大,曲线变陡,出现软化, 峰值提前,材料变脆。

  14. 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对应体变曲线 压缩型: 硬化型: 双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 压缩剪胀型:先缩后胀 对应体变曲线 软化型: 驼峰曲线 压缩剪胀型:先缩后胀 压缩型:如松砂、正常固结土 相应地,可把岩土材料分为3类 硬化剪胀型:如中密砂、弱超固结土 软化剪胀型:如岩石、密砂与超固结土

  15. 岩土材料的基本力学特点 岩土系颗粒体堆积或胶结而成的多相体,算多相体的摩擦型材料。 基本力学特性: • 压硬性 • 等压屈服特性 • 剪胀性 • 应变软化特性 • 与应力路径相关性

  16. 岩土塑性力学与传统塑性力学不同点 • 球应力与偏应力之间存在交叉影响; • 考虑等向压缩屈服 • 屈服准则要考虑剪切屈服与体积屈服,剪切屈服中要考虑平均应力; Kp,Ks,Gp,Gs——弹塑性体积模量,剪缩模量,压硬模量,弹塑性剪切模量

  17. 岩土塑性力学与传统塑性力学不同点 • 考虑摩擦强度; • 考虑体积屈服; • 考虑应变软化; • 不存在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应力唯一性; • 不服从正交流动法则; • 应考虑应力主轴旋转产生的塑性变形。

  18. 洛德参数与受力状态

  19. 洛德参数与受力状态 纯拉时, 纯剪时, 纯压时,

  20. 洛德参数与受力状态 、 、 、 、 主偏应力方程, 三角恒等式模拟,

  21. 岩土本构模型建立 理论、实验(屈服面、参数) 要求符合力学与热力学理论,反映岩土实际变形状况、简便 广义塑性理论为岩土本构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由试验确定屈服条件进一步增强了岩土本构的客观性,从而把岩土本构模型提高到新的高度

  22. 第2章应力-应变及其基本方程 • 一点的应力状态 • 应力张量分解及其不变量 • 应力空间与平面上的应力分量 • 应力路径 • 应变张量分解 • 应变空间与应变平面 • 应力和应变的基本方程

  23. z y x • 一点的应力状态

  24. 一点的应力状态 • 应力张量不变量 主应力方程: 应力张量第一 不变量 ,是平均应力p的三倍。

  25. 应力张量分解及其不变量 应力张量 球应力张量 偏应力张量 应力球张量不变量: 、 、

  26. 应力张量分解及其不变量 • 应力偏量Sij的不变量 (八面体剪应力倍数) (与剪应力方向有关) 在岩土塑性理论中,常用I1、J2、J3表示一点的应力状态

  27. 3 2 1 • 应力张量分解及其不变量 • 等斜面与八面体 正八面体 等斜面 54.44°

  28. 应力张量分解及其不变量 • 八面体上正应力: • 八面体上剪应力: • 广义剪应力q或应力强度i : 单向受拉时, ;常规三轴时, • 纯剪应力s(剪应力强度): 纯剪应力,

  29. 应力空间与平面上的应力分量 主应力空间与平面 三个主应力构成的三维应力空间 等顷线 平面的方程: 平面 应力点

  30. 应力空间与平面上的应力分量 • 主应力 平面上正应力分量: • 平面上剪应力:

  31. 应力空间与平面上的应力分量 的模与方位角(洛德角) 主应力在平面上的投影

  32. 应力空间与平面上的应力分量 平面上应力在x、y轴上的投影为: 则: ( 平面矢径大小) ( 平面矢径方向)

  33. 应力路径 • 应力路径的基本概念 应力路径:描述一单元应力状态变化的路线 有效应力路径: 总应力路径: 应力空间中的应力路径

  34. 应力路径 • 不同加荷方式的应力路径 等压固结 K0固结 三轴压缩剪切 三轴伸长剪切 三轴仪上的应力条件

  35. 应力路径 • 不同加荷方式的应力路径 三轴仪上的应力路径

  36. 应力路径 • 不排水条件下三轴压缩试验的总应力路径与有效应力路径 破坏时孔压 总应力路径 有效应力路径

  37. 应力路径 • 偏平面上的应力路径 普通三轴仪只能作出TC与TE路径 三轴压缩 采用真三轴仪,通过改变1、 3的比值,在改变2试验直至破坏,可得到不同的与r 值,即能给出偏平面上的破坏曲线 三轴拉伸 偏平面上的应力路径

  38. + 立方体变形 纯体积变形 纯畸变变形 • 应变张量的分解

  39. 应变空间与应变平面 应变空间:三个主应变构成的三维空间 应变平面的方程: 平面上法向应变: 平面上剪应变: 应变空间与应变平面

  40. 各种剪应变 • 八面体上正应变: • 八面体上剪应变: • 广义剪应变(又称应变强度): • 纯剪应变(剪应力强度):

  41. 体力和面力Fi,Ti 位移ui 相容性(几何) 平衡 本构关系 应力ij 应变ij • 应力和应变的基本方程 固体力学问题解法中各种变量的相互关系

  42. 对于静力问题:或 • 应力和应变的基本方程 • 运动方程与平衡方程: • 几何方程与连续方程: • 本构方程:本书重点,后面详细介绍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应力: 位移:

  43. 第3章屈服条件与破坏条件 • 基本概念 • 岩土材料的临界状态线 • 岩土材料的破坏条件 • 偏平面上破坏条件的形状函数

  44. 基本概念 • 定义 屈服:弹性进入塑性 屈服条件:屈服满足的应力或应变条 屈服面:屈服条件的几何曲面 初始屈服条件→后继屈服条件→破坏条件 初始屈服面→加载面→破坏面

  45. • 基本概念 • 初始屈服函数的表达式 略去时间与温度的影响,并考虑应力与应变的一一对应关系,则有 均质各向同性,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时

  46. q  3,3 p 2,2 1,1 • 基本概念 传统塑性力学中与I1无关 主应力空间金属材料屈服面 p ,q,空间金属材料屈服面

  47. 基本概念 • 岩土塑性力学中采用分量屈服函数 如p方向屈服,Fv=0即产生体变;如q方向不屈服,Fγ<0,无剪切变形产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