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郭争鸣 副教授. 感 觉 SENSATION. 概念:感觉 SENSATION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如对光波、声波、气味、物体表面的光滑与粗糙的反映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 感觉器官:感受器 + 附属装置. 感觉器官:感受器 + 附属装置. 感觉的分类. 1 、外部感觉 :感受器位于体表,接受来自体外的刺激(视、听、嗅、痛、温、触、压等)。 2 、内部感觉 :感受器位于体内,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化学、压力、运动、平衡觉等)。.

ter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感觉和知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感觉和知觉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郭争鸣 副教授

  2. 感 觉 SENSATION 概念: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对光波、声波、气味、物体表面的光滑与粗糙的反映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 感觉器官:感受器+附属装置

  3. 感觉器官:感受器+附属装置

  4. 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感受器位于体表,接受来自体外的刺激(视、听、嗅、痛、温、触、压等)。 2、内部感觉:感受器位于体内,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化学、压力、运动、平衡觉等)。

  5. 感觉器官:感受器+附属装置

  6. 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认知过程第一步,是高级认知的基础; 2、感觉还具有维持觉醒的功能。感觉剥夺实验。根据感觉规律安排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

  7.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可将不同能量形式的各种刺激(光、声、触、压等)都转换成电能形式的传入冲动acting potention AP。

  8. 感觉的心理特性 相互作用 感受性 其它特性 适宜刺激 适应性

  9.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形式的刺激敏感,这就是适宜刺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形式的刺激敏感,这就是适宜刺激。

  10. 感觉的感受性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 绝对感受阈: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相对感受阈: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11. 感觉的适应性 适应性的概念: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称为适应性。 实例:“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明适应和暗适应。 适应的生物学意义:与个体生存密切相关的刺激适应慢,而与个体生存关系不大的刺激适应快。保障重要刺激总能处于个体警觉之中。

  12. 黑姆霍茨(1821-1894) 黑姆霍茨: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色觉理论和听觉部位理论创建者,其《生理光学手册》和《乐音感觉论》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韦伯(1795-1878) 韦伯出生于德国维腾堡,1815年获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1821年为该校解剖生理学教授至1871年退休。其心理学主要贡献是首创实验测量和数学公式表示感觉差别阈限。

  14. 感觉的相互作用 定义: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感觉同时发生时,相互影响而产生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实验:两杯黄瓢西瓜A与B,A加上食品红,B不加食品红,被试往往认为染红的西瓜要甜一些,此为味觉与色觉的相互作用。 联觉现象: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红—温暖等。

  15. 视觉后像 当眼睛看到某个物体消失后,人的眼睛不能再看到此物,但人对它的感觉并未立即消失,这种有趣的感觉现象称为视觉后像。盯住此画看一分钟,然后将视线移至空白处,是否?

  16. 感觉的其它特性 感觉的对比: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对比。 感觉的时间特性--后放: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于短暂时间内仍不消失的现象称为感觉后放或后象。“余音绕梁三日”视觉后象与电影。 感觉的发展与补偿:某一感觉下降后其它感觉增强以填补部分功能的现象称为补偿。

  17. 知觉的内容 知 觉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 知觉的特征 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理解性

  18. 知 觉 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步和结果,但知觉不是感觉的总和,知觉依赖知识和经验

  19.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空间位置和移动速度的反映。

  20. 空间知觉 物体的空间特性(形状、大小、距离、深度、方位)等经感觉器官在人脑的反映称为空间知觉。 借助视觉、触觉、本体感觉、听觉等多种感受器共同参与。

  21. 时间知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延续性、顺序性和对运动过程的长短和先后的反映称为时间知觉。 除时钟等计时工 具外,人体主要通 过生物钟感受时间 变化。 生物节律的若干 问题。

  22. 运动知觉 人脑对物体的空间位移的知觉称为运动知觉。 主要通过视觉,本体感觉、 平衡觉起作用。

  23. 知觉的心理特性 选择性 恒常性 整体性 理解性

  24. 整 体 性 指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把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属性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 这是由于知觉对象是一个复合刺激物;同时知觉者可将缺陷补齐。

  25. An even better example will be illusory contours.

  26. 选 择 性 知觉过程中把知觉的对象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区分开来,使知觉对象清晰,而背景模糊的感知现象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凡是瞬间被我们清楚知觉的事物,就是知觉的对象,其它事物则为知觉的背景,对象与背景可互换。

  27. 选 择 性 影响对象与背景选择的因素 1、主观上:需要、兴趣、情绪、经验、知识 2、客观上:事物差异;对象组合、对象运动

  28. 理 解 性 指人在感知某对象时,总是用以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辨别当时所知觉的对象。知识越广博,经验越丰富,知觉的理解越深刻。有经验的护士,对病的气味知觉与没有经验的普通人理解的就完全不一样。 语言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的任务、知觉者的情绪兴趣等。也影响理解

  29. 恒 常 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如视觉的恒常性。

  30. 痛知觉 生理学概念: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伴有情绪和内脏反应的特殊感知觉。 痛觉的意义:生理学的防御意义;诊断学(鉴别诊断)的症状意义;治疗学的疗效意义;生存质量的意义等。

  31. 影响痛觉的心理社会因素 情绪:情绪不安者对疼痛敏感,因此关心和安慰病人对减轻其疼痛具有一定意义。 注意:注意集中指向不同则痛觉程度不一样,注射进针出针转移病人注意有助减轻痛苦。

  32. 影响痛觉的心理社会因素 早期经验:父母在子女早期受到伤害时的反应可影响到子女日后痛觉敏感性;这与情绪记忆有关。 致痛因素:战时与平时同一伤害刺激对同一个人而反应是不一样的。

  33. 影响痛觉的心理社会因素 暗示:语言、药物、动作可减轻或加重疼痛。 人格:意志坚强、自尊心强者疼痛耐受力强,(关公刮骨疗毒) 文化教育:有无文化的妇女在分娩疼痛上具有明显差别。

  34. 镇痛与止痛 药物:吗啡类如杜冷丁,解热镇痛类如阿斯匹林等药物。 针刺:产生脑内类啡肽物质。 心理治疗:生物反馈、催眠、暗示、分散注意。

  35. 错 觉 •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缪勒莱尔 错觉 波根多夫 错觉 垂直线与 水平线错觉

  36. 大小错觉

  37. 错觉的原因与意义 原因:1对比说 2眼球运动说 3神经移位说 意义:服装设计、伪装、

  38. FIT theory. • Illusory conjunction occurs when seeing “triangle”, “ellipse” and “circle”. But less likely to occur when seeing “carrot”, “lake”, and “tire”. • Why?

  39. 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有意知觉活动。

  40. 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目的和任务 2制定详细科学的计划 3掌握基础知识 4激发观察兴趣 5记录收集整理资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