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78 Views
6.8 多组分精馏. 多组分精馏的特点:. ① 汽、液平衡关系复杂. ● 相平衡常数是温度、压力及浓度的函数。. ② 物料衡算关系复杂. ● 各 有 C-1 个操作线方程。. ③ 分离程度的确定比较复杂 根据塔分离工艺要求和物流特点,规定两个特定组分的分离程度,其余组分的分离程度则由分离的流程和操作情况等条件所决定。. ④ 流程方案的选定比较复杂 需要的塔多 若要将一混合物完全分离成纯组份产品的分离称之为 锐分离 ,需多塔操作。采用简单塔操作时 C 个 组分,需 C -1 个塔。 流程方案多
E N D
6.8 多组分精馏 多组分精馏的特点: ① 汽、液平衡关系复杂 ●相平衡常数是温度、压力及浓度的函数。 ② 物料衡算关系复杂 ● 各有C-1个操作线方程。
③ 分离程度的确定比较复杂 根据塔分离工艺要求和物流特点,规定两个特定组分的分离程度,其余组分的分离程度则由分离的流程和操作情况等条件所决定。 ④ 流程方案的选定比较复杂 需要的塔多 若要将一混合物完全分离成纯组份产品的分离称之为锐分离,需多塔操作。采用简单塔操作时C个组分,需C -1个塔。 流程方案多 分离C个组分的混合物,锐分离的序列数为: 每个序列需要精馏塔(C-1)个。
6.8.1 分离序列的选择 (1)一般确定原则 ① 减少组分汽化次数,降低能耗。 直接序列(顺序流程):按混合物中组分沸点递升排序,轻组分依次从塔顶分离出去。 例:四组分A、B、C、D 混合物的分离
② 保证产品质量原则: ● 高纯度产品在塔顶采出; ● 热敏性、易分解或聚合的物料优先分出,减少受 热次数。
③ 经济性原则: ● 尽可能考虑到减少设备费和操作费,易腐蚀、 有毒的组分先分出去; ● 难分离的最后分,此时,气体负荷小、塔径小。 ④ 操作管理方便原则: 说明:以上原则是在用普通精馏塔一进二出, 分离出较纯的单一组分为前提下得到的。 (2)多组分分离序列综合 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方法有: 试探法、调优法、数学规划法等。
6.8.2 全塔物料衡算 (1)关键组份及分离要求的规定 关键组份:根据塔的主要分离目的,选取两组份规定分离要求。规定其中较难挥发的组份在塔顶不得高于某一允许值,易挥发组份在塔底不得高于某值。 轻关键组份(l): 挥发度较大的关键组份; 重关键组份(h): 挥发度较小的关键组份。 非关键组份: 比轻关键组分更轻的组分称为轻非关键组分; 比重关键组分更重的组分称为重非关键组分。
分离要求规定:通过规定关键组分的分离要求,对塔的分离结果进行控制。规定方式有:分离要求规定:通过规定关键组分的分离要求,对塔的分离结果进行控制。规定方式有: ◆ 规定轻关键组份在塔顶的组成和重关键组分在塔底的组成; ◆ 规定轻关键组分在塔顶组成及回收率; ◆ 规定重关键组分在塔底组成及轻关键组分在塔顶的回收率。 (2)非关键组份在两端产品中的分配 作为设计型计算,求N,欲知qnD, qnW,必需知 xwi和xDi, 但xwi、 xDi又和N有关,故需试差。 估算方法:
① 清晰分割 比轻关键组份更轻的各组分均从塔顶蒸出,比重关键组份更重的组分,均从塔底排出,且两关键组分为相邻组分,称为清晰分割。可以进行严格的计算。 ② 非清晰分割 不满足清晰分割的条件,采用近似方法估计。 给定条件:轻关键组分在馏出液中的回收率; 重关键组分在釜液中的回收率。 方法:享斯特别克法(Hengsteback) 假设: (a) 各组份在馏出液和釜液中的流率分配与回流比无关; (b) 非关键组分在产品中的分配情况与关键组分的相同。
回流比为无限大时,对轻、重关键组分由芬斯克方程得:回流比为无限大时,对轻、重关键组分由芬斯克方程得: 其中: 所以
或: 根据假定(b),对任意组份与重关键组份来说,也有:
=已知数 故有: 于是有: 又
6.8.3 多组份精馏的最小回流比 (1) 多组份精馏的恒浓区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 上恒浓区——进料板以上 下恒浓区——进料板以下 (2)最小回流比的求法 恩德伍德公式(Underwood) 说明:使用该式其相对挥发度的基准组分为重关键组份。 θ介于轻重关键组分相对挥发度之间,多用试差法求解。
适用条件:①αih可取为常数(塔两端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适用条件:①αih可取为常数(塔两端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 ② 汽液两相符合恒摩尔流假设; ③ 轻重关键组分为相邻组分。 6.8.4 多组份精馏塔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1) 简捷法 ① 以轻、重关键组分为依据,利用芬斯克公式求Nmin。
② 用Underwood公式求取 Rmin; ③ 根据Rmin,选取适宜的R,利用吉利兰关联图求取所需的NT。 (2)逐板计算法 ------ 刘易斯-麦迪逊(L-M)法 计算前提: ◆ 恒摩尔流假定成立; ◆ 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可近似作为常数处理。 计算步骤: ① 确定馏出液和釜液流率qnD、qnW及组成xDi、xwi; ② 计算最小回流比,确定适宜操作回流比; ③ 确定操作线方程。
y1i= xDi qnD, xDi n n-1 qnF, zFi n m m+1 m x1i= xwi qnW ④ 确定相平衡方程 式中: ⑤ 逐板计算求解理论塔板数 当关键组份居中时,可分别从塔顶和塔底逐板计算,求解精馏段和提馏段的理论板数,进而求得总理论板数。
精馏段从上至下,依次使用相平衡关系和物料衡算关系,精馏段从上至下,依次使用相平衡关系和物料衡算关系, 在进料处,轻、重关键组分满足以下条件: 为两关键组分操作线交点横坐标的比值。 第n 块板为进料板
提馏段从下至上计算,直至满足: xni与xmi不一致,称为不契合 。 产生不契合的原因:两端产品组成的浓度是估算值。 解决办法:调整塔两端产品中非关键组分的组成及产品流量 直至契合满足规定的要求。 第m块板为进料板, m 为提馏段理论塔板数。 总理论板数: (含再沸器)
6.8.5 精馏过程的节能 ◆ 精馏是耗能较高的单元操作,在产品生成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 用能过程,尤其是热能的使用过程,对热能不仅有量的要求,而且有质或品位的要求; ◆ 用能过程是能量贬值的过程,是有效能损失的过程,而不是能在量上的减少。
精馏过程节能技术: ◇ 精馏塔设计和操作参数的优化; ◇ 多组分分离序列的选择; ◇ 精馏与过程系统的能量集成; ◇ 选择适宜的分离方法替代精馏。 (1)精馏塔设计和操作参数的优化 ①适宜回流比和理论板数的选择; ② 适宜进料位置的选择; ③ 进料热状态的选择; ④ 操作压力的选择。
(2)多组分分离序列的选择 不同序列分离相同产品的成本不同,应选取最适宜的分离序列。 (3)精馏在过程系统内的能量集成 精馏过程的用能与系统的用能统一考虑的技术。 ① 多效蒸馏
A A A 1 1 1 A、B A、B p1>p2 p1>p2 p1>p2 B B B A 2 2 2 A、B A、B B B A、B 高低压双效精馏流程:
② 中间再沸器和中间冷凝器 中间再沸器: 目的:节省高品位热源。 代价:中沸器下方塔板分离能力被削弱。
中间冷凝器 目的:减少主冷凝器高品位冷剂的用量,以减少能耗。 代价:其下方的塔板的分离能力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