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6 小地区控制测量

6 小地区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 6.2 图根导线测量 6.3 小三角测量 6.4 交会定点 6.5 四等水准测量 6.6 三角高程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 基本概念 控制点 控制网 控制测量 目的和意义 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 避免误差积累 加快测量进度. 6.1 控制测量概述. 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 分级布网 逐级控制(由高级到低级) 内容 平面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层次和等级 国家控制网 城市控制网 小地区控制网. 6.1 控制测量概述. 平面控制测量 形式

Download Presentation

6 小地区控制测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6 小地区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 6.2 图根导线测量 6.3 小三角测量 6.4 交会定点 6.5 四等水准测量 6.6 三角高程测量

  2. 6.1 控制测量概述 • 基本概念 • 控制点 • 控制网 • 控制测量 • 目的和意义 • 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 • 避免误差积累 • 加快测量进度

  3. 6.1 控制测量概述 • 原则 • 从整体到局部 • 分级布网 • 逐级控制(由高级到低级) • 内容 • 平面控制测量 • 高程控制测量 • 层次和等级 • 国家控制网 • 城市控制网 • 小地区控制网

  4. 6.1 控制测量概述 • 平面控制测量 • 形式 • 高程控制测量 • 形式

  5. 6.1 控制测量概述 • 国家控制网概述 • 平面控制 • 高程控制

  6. 200Km 200Km 国家控制网——一等三角锁网

  7. 国家控制网—二等全面网

  8. 国家高程控制网

  9. 6.1 控制测量概述 • 控制测量施测过程 • 控制网设计 • 踏勘选点(造标埋石) • 外业观测 • 内业数据处理

  10. 连接角 转折角 已知方位 导线边 已知点 6.2 图根导线测量 • 概述 • 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 • 适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的控制点的测量

  11. 3 C 附合导线 1 B 2 D A 2 1 1 2 B B 3 闭合导线 支导线 A A 4 5 6.2 图根导线测量 • 布设形式

  12. 3 C 1 B 2 D A 6.2 图根导线测量 • 外业观测 • 水平角观测 • 边长观测

  13. 1 2 B A 6.2 图根导线测量 • 内业处理 • 思路 • 根据已知方向和观测转折角值推算导线边坐标方位角 • 根据导线边坐标方位角和观测边长计算纵、横坐标增量 • 根据已知点坐标和坐标增量计算导线点坐标

  14. 6.2 图根导线测量 • 内业处理 • 基本计算 • 坐标方位角推算 • 坐标正算 • 坐标反算

  15. x B A O y • 坐标正算原理 A、B两点间的坐标增量: B点的坐标:

  16. x B A O y • 坐标反算原理 A、B方向的坐标方位角: A、B两点间的平距:

  17. 坐标反算原理

  18. A D 3 4 C 2 1 6.2 图根导线测量 • 内业处理 • 附合导线计算 • 角度闭合差计算 • 角度闭合差改正 • 坐标方位角推算

  19. A D 3 4 C 2 1 6.2 图根导线测量 • 内业处理 • 附合导线计算 •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 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

  20. 6.2 图根导线测量 • 内业处理 • 附合导线计算 • 坐标增量闭合差改正

  21. 6.2 图根导线测量 • 内业处理 • 附合导线计算 • 坐标计算

  22. 例: 前进方向 A D B 3 4 125.36m 156.25m C 116.44m 114.63m 2 1 98.76m 如图,A、B、C、D是已知点,外业观测资料为导 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见图中标注。

  23. 观测角 (右角) °´" 改正角 °´" 距离 D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坐标 方位角 α 改 正 数 ˝ 点号 点号 x m y m Δy m Δx m Δy m Δx m A A B B 1 1 2 2 3 3 4 4 C C D D 辅助计算 236 44 28 1536.86 837.54 205 36 48 205 36 35 -13 +0.04 -107.31 -0.02 -64.81 211 07 53 125.36 -107.27 -64.83 772.71 1429.59 290 40 54 -12 290 40 42 +0.03 -17.92 -0.02 +97.12 100 27 11 98.71 -17.89 +97.10 -13 202 46 55 202 47 08 1411.70 869.81 +0.04 +30.88 -0.02 +141.29 77 40 16 114.63 +30.92 +141.27 1011.08 1442.62 167 21 56 -13 167 21 43 90 18 33 116.44 +0.03 -0.63 -0.02 +116.44 -0.60 +116.42 1442.02 1127.50 175 31 25 -13 175 31 12 +0.05 -13.05 -0.03 +155.70 94 47 21 156.25 -13.00 +155.67 -13 1283.17 1429.02 214 09 20 214 09 33 60 38 01 1256 06 25 -77 1256 07 44 641.44 -108.03 +445.74 -107.84 +445.63

  24. 2 1 B 3 A 4 6.2 图根导线测量 • 内业处理 • 闭合导线计算 • 角度闭合差计算 •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25. D E A C D F B F B E A C 6.3 小三角测量 单三角锁 中点多边形 C B B D F A E C A D 线型锁 大地四边形

  26. α β P B P P A γ1 C γ2 γ Db Da A B α B 侧方交会 距离交会 6.4 交会定点 • 形式 • 前方交会 • 侧方交会 • 后方交会 前方交会 后方交会

  27. 6.5 四等水准测量 • 布设形式

  28. 6.5 四等水准测量 • 技术要求

  29. 6.5 四等水准测量 • 外业施测 • 观测方法 • 记录与检核 末站(12)= Σ(9)- Σ(10) 总视距= Σ(9)+ Σ(10) Σ(3)- Σ(6)= Σ(15) Σ(8)- Σ(7)= Σ(16) ( Σ(15)+ Σ(16)±100)/2= Σ(18)

  30. 下丝 下丝 后尺 前尺 水准尺读数 测站编号 方向及尺号 平均高差 (m) 上丝 上丝 备注 点号 K+黑-红 后视距 前视距 黑面 红面 视距差d(m) Σd(m) 后 (1) (4) (3) (8) (14) 前 (6) (7) (2) (5) (13) K为尺常数: K5=4787K6=4687 后-前 (9) (10) (15) (16) (17) (18) (11) (12) 1030 1536 后5 -1 6030 1242 BM1- TP1 5422 0736 0442 0947 +1 前6 1 588 589 -2 +0.5070 +0608 +0506 后-前 +0.1 +0.1 1276 1954 后6 6350 1664 +1 TP1 - TP2 5773 0985 前5 -1 0694 1373 2 +0577 +0679 +2 +0.6780 后-前 583 581 -0.1 -0.2

  31. 6.5 四等水准测量 • 内业计算 • 计算高差闭合差 fh= ∑h 测-(H终 - H始) (附合) fh= ∑h 测 (闭合) • 闭合差的分配 vi = - f h × L i / ∑L (平坦地区) vi = - f h × n i / ∑n (山地) • 推算水准点高程

  32. B 4 4 BM2 BM1 A 2 -1.632 +2.791 +0.511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示例 19.431 BM1 244 +0.511 +2.791 -1.632 +0.004 +0.008 +0.008 +0.515 +2.799 -1.624 19.946 A 22.745 B BM2 21.121 10 +1.670 +0.020 +1.690 fh=1.670-(21.121-19.431)=-20(mm) fh限=±31(mm)

  33. v Dtana B a h i A D 6.6 三角高程测量 • 原理 hAB=Dtana+i-v hAB=Ssina+i-v S • 特点 • 不受地形限制,测程远 • 相对水准测量,精度较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