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67 Views
企业科学管理的第三只眼. L. I. 个人所得税筹划. D. 顾瑞鹏. G.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纳税人的法律界定 居民纳税义务人:住所、居住时间 负无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 通过改变居住时间. 通过人员的住所(居住地)变动降低税收负担 迁出某一国,但又不在任何地方取得住所 通过人员的流动降低税收负担 在任何一个停留时间很短,避免成为纳税人 将财产或收入留在低税区,自己到高税负但费用低的地方去消费. 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选择.
E N D
企业科学管理的第三只眼 L I 个人所得税筹划 D 顾瑞鹏 G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 纳税人的法律界定 • 居民纳税义务人:住所、居住时间 • 负无限纳税义务 •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 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 • 通过改变居住时间
通过人员的住所(居住地)变动降低税收负担 • 迁出某一国,但又不在任何地方取得住所 • 通过人员的流动降低税收负担 • 在任何一个停留时间很短,避免成为纳税人 • 将财产或收入留在低税区,自己到高税负但费用低的地方去消费
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选择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选择 • 有限责任制、个人独资、合伙制企业的利弊 • 承担的责任 • 税负 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 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比照个体工商户 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承包方式的选择 • 有关计税规定 • 工商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按个体工商户所得征收征收个人所得税 • 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先征收企业所得税,再根据承包方式对分配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 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按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 只向发包方、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经营成果可以自由支配的,按5%-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 对实际经营期不满 1 年的,个体工商户应将其换算成全年所得,确定税率;承包所得以其实际承包、承租经营的月数作为一个纳税年度计算纳税
例 • 张先生承包一企业,承包期间为2001年3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2001年3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5000元,上交租赁费50000元,实现会计利润53000元(已扣除租赁费,未扣除折旧费),张先生未领取工资。已知该省规定的业主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 方案一:将原企业的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 • 方案二:仍使用原企业的营业执照 如何选择呢?
方案一 改变为工商户,其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53000-800*10=45000(元) 换算成全年的所得额:45000/10*12=54000(元) 按全年所得计算的应纳税额=54000*35%-6750=12150(元) 实际应纳税额=12150/12*10=10125(元) 税后利润=53000-10125=42875(元) 注:全年应税所得超过50000元的部分, 税35%,速算扣除数为6750元
方案二 • 仍使用原企业执照,则按规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还要就其税后所得再按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 按规定固定资产可以提取折旧,但租赁费不得在税前扣除 • 应纳税所得额=53000+50000-5000=98000(元) • 应纳企业所得税=98000*27%=26460(元) • 张先生取得承包收入=53000-5000-26460=21540(元) • 应纳个人所得税=(21540-800*10)*20%-1250=1458(元) • 实际税后利润=21540-1458=20082(元)
将企业拆分 • 由于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可通过将企业拆分,缩小其应税所得的形式实现低税负。
征税范围 • 工资、薪金所得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 • 稿酬所得 •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财产租赁所得 • 财产转让所得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偶然所得
计税依据的法律规定 • 费用减除标准 •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 • 每次收入的确定 • 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同一作品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个人通过民政部门等的公益性捐赠,30%以内的部门可以扣除
税率的法律规定 •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 • 个体工商户、承包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 稿酬所得,20%,减征70% • 劳务报酬20%,并实行加成规定 • 其它所得,税率为20%
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筹划 • 工资、薪金福利化 • 企业提供住所 • 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 提供福利设施 • 纳税项目转换与选择的筹划 • 劳务报酬转换成工资 • 工资转换为劳务报酬
例 • 刘先生从企业取得收入设计收入50800元。 • 方案一:有稳定的雇佣关系-按工资税目纳税 • 应纳税额=(50800-800)*30%-3375=11625(元) • 方案二:不存在雇佣关系-按劳务报酬税目纳税 • 应纳税额50800*(1-20%)*30%-2000=10192(元)
分摊法 • 一次性奖金分摊发放法 • 工资分摊发放法
劳务报酬所得节税筹划 • 分项计算筹划法 • 支付次数筹划法 • 如董事费收入 • 费用转移筹划法 • 由对方提供一定的福利,报销一定的费用
稿酬所得的筹划 • 费用由出版社负担 • 由对方提供尽可能多的设备或服务 • 免征额最大化
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的筹划 • 教育储蓄存款 • 住房公积金 • 医疗保险金 • 基本养老保险金 • 失业保险金
所得再投资筹划法 • 企业利润不分配
投资方式筹划法 • 储蓄 • 教育基金储蓄 • 国债 • 股票 • 保险 • 外汇
个体工商户所得的纳税筹划 • 增加费用支出 • 分散、推后收益实现 • 合理使用存货计价方法 • 费用合理分摊 • 合理安排预缴税款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 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 • 免税项目 • 部以上单位发放的奖金 • 国债利息 •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冿贴 • 福利费、抚恤费、救济金 • 保险赔款 • 军人转业费、复员费 •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缴付的基金
暂免征税项目 • 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洗衣费、境内外出差补贴等 • 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 代扣代缴手续费 • 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用房所得 • 离退休工资
合理利用优惠政策 • 起征点的安排 • 境外已纳税额的扣除
关税及其它税种的税收筹划 • 合理控制完税价格 • 充分利用原产地标准 • 最惠国税率 协定税率 • 特惠税率 普通税率 • 利用保税制度 • 保护区内投资设厂 • 避免征收反倾销税 • 提高产品附加值,取消片面低价政策 • 分散出口市场 • 在出口地设厂
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 利用房地产转移方式进行筹划 • 将房地产出租、投资入股的均可免征 • 控制增值额 • 将可以单独分开处理的部分从整个房地产中分离 • 扩大成本费用列支比例 • 如利息支出 • 利用税收优惠 • 房地产业建造普通民用住宅,增值率在20%以下的,免征
例 • 一家房地产企业有可供销售的10 000平方米的商品房。 • 方案一:每平方米售价1000元,不含装修费,扣除额为835万元(含20%的加计费用) • 方案二:每平方米售价1070元,含装修费70元,扣除额为838万元(含20%的加计费用) 该选哪一种方案呢?
计算公式 • 应纳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率
思考 •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有10000平方米的商品房销售。 • 方案一:不装修,每平方米售价4000元,开发成本、税费金额为3000万元。 • 方案二:精装修,每平方米6000元,扣开发成本、税费金额为4000万元。 请选择!
纳税义务人及其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无限纳税 义务,应就来源于全球的所 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限纳税 义务,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 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 但在一个纳税年度 中,在中国境内居 住满一年的外籍人 员、港、澳、台同 胞和华侨 在中国境内定 居的中国公民 和外国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