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输液反应的相关处置

输液反应的相关处置. 中医骨伤联合医院 ICU 夏态军. 概念 : 输液反应是指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是输液过程中理化因素对机体造成刺激导致机体(或强烈)应答的一种反应。局部常为皮疹或沿脉管的炎症反应,全身性常为荨麻疹、畏寒发热,甚至休克心跳呼吸停止等严重并发症。. 常见原因: 1 、药物因素 约占 41.6% ,如抗生素等 , 特别是中药制剂,因成份复杂,各大医院已很少用 2 、操作因素 约占 39.3% ,如输液速度过快

theo
Download Presentation

输液反应的相关处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输液反应的相关处置 中医骨伤联合医院 ICU 夏态军

  2. 概念: 输液反应是指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是输液过程中理化因素对机体造成刺激导致机体(或强烈)应答的一种反应。局部常为皮疹或沿脉管的炎症反应,全身性常为荨麻疹、畏寒发热,甚至休克心跳呼吸停止等严重并发症。

  3. 常见原因: 1、药物因素 约占41.6%,如抗生素等,特别是中药制剂,因成份复杂,各大医院已很少用 2、操作因素 约占39.3%,如输液速度过快 3、器具因素 约占10.1%,如污染输液器 4、患者因素 约占9%,过敏体质、严重原发病等

  4. 反应类型 1 热原反应 :临床症状是高热、寒颤、皮肤苍白、瞳孔散大、血压升高、白细胞减少;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头痛以至于昏迷,甚至休克、死亡。 2 热原样反应 : 由不溶性微粒引起 3 过敏反应 : 有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等一般过敏反应外,临床常见有类似热原反应的严重过敏反应,难与热原反应区别。 4 细胞污染 :如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5. 预防 : 1、严把药物及输液器具关 2、改善治疗室环境 3、严格操作规程 4、合理用药 主要是护理部的事,不展开。

  6. 输液反应救治程序 1.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7.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8. 具体措施: 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有胸闷心慌、脸色苍白、皮疹、皮炎以及恶心呕吐等异常反应,就要考虑到输液反应的可能,一定要及时处理,必要时争分夺秒。 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道,暂时予以生理盐水替换,并观察生命体征等

  9. (2)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按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保留剩余溶液及输液瓶等做细菌培养。(3)如输液过快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立即停止输液,使其端坐,两腿下垂,给予高流量吸氧、镇静剂、强心药等处理。 4)引发静脉炎患者应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或理疗,如合并感染应根据医嘱用抗生素。

  10. (5)空气栓塞者应立即使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6)血压下降,有休克表现时应按抗休克抢救,迅速采取输液、纠酸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等措施。过敏性休克治疗持续相当长时间,患者生命体征有所恢复,不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还需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注意病情反复。(5)空气栓塞者应立即使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6)血压下降,有休克表现时应按抗休克抢救,迅速采取输液、纠酸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等措施。过敏性休克治疗持续相当长时间,患者生命体征有所恢复,不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还需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注意病情反复。 • 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予以CRP

  11. 常用药物 激素:地塞米松5-10mg iv st!或氢化考的松50-100mg iv st!或甲强龙40-120mg iv st!等 抗组胺类:如异丙嗪25mg im st!等 肾上腺素 0.5-3mg不等 iv st! 多巴胺 20-200mg微泵 iv 10-20ug/min 西地兰 0.2-0.4mg ivst! 复方氨基比林或柴胡注射液等退热剂

  12. 低血压低血容量者给抗休克补液等处置! 谢 谢! 2010年3月17日晚

  13. 100 80 60 % survivalrate 4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minutesto shock 早期除颤

  14. 院前溶栓 • AHA急诊心脏监护组织、证据评估委员会和2000年国际指南制定委员会推荐只有内科医生在场及转运时间≥60分钟时(IIa)才行院外溶栓治疗 • 院外溶栓试验的结果表明EMS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早期诊断及快速转运患者,而非开展治疗

  15. 院外心电图 • 近85%胸痛患者12导联心电图具有较高的心梗诊断价值 • 行心电图检查仅需0—4分钟,但却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 院外行ECG检查较病人到院的再行ECG检查,可以更快诊断心肌梗死

  16. 许多研究表明,院外行12导联ECG的患者,院内溶栓治疗前所需时间缩短可达20—55分钟许多研究表明,院外行12导联ECG的患者,院内溶栓治疗前所需时间缩短可达20—55分钟 • 院外行ECG诊断AMI的患者,多在急诊室内开展治疗,而不是在CCU。 • 无论在急诊室还是CCU,院外行ECG患者有更早接受治疗的趋势。

  17. 院外12导联心电图组的平均溶栓治疗及血管成形术前需要时间明显缩短。院外12导联心电图组的平均溶栓治疗及血管成形术前需要时间明显缩短。 • 院外做ECG组接受溶栓治疗及早期血管成形术或CABG的病人多, • 院外ECG组院内死亡率为8%,而不行院外ECG组的死亡率为12%(P<0.001 )

  18. 心源性休克 • 回顾性的研究表明,心梗患者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11%,对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用IABP后,在解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论对于PCI或CABG治疗均可减低死亡率 • 如果可能,应将严重左室功能不全有休克的表现、肺充血、心率大于100 次/分、SBP小于100mmHg的患者送到可行PCI或CABG的医院(对于<75岁的患者,首选)

  19. ACS的院内处理

  20. 初期评估 • 病史 包括AMI的表现,有无溶栓禁忌等 • 生命体征及有针对性的查体 • 12导联心电图,随时复查心电图(当有ST段进行性抬高或再次发作胸痛时) • 胸片(最好是立位) • 心电监测

  21. 基本治疗(MONA) • 吗啡 2-4 mg ,5-10 分钟可重复给药至疼痛缓解(在某些国家可用海洛因) • 吸氧 4L/min 如果氧饱和度小于90% 持续吸氧 • 硝酸甘油 舌下含或喷雾 如果症状无缓解可静脉给药 • 阿司匹林 160-325 mg(咀嚼或吞服)

  22. 特异性治疗 •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 到院后30分钟内开始治疗 PCI 到院后90+30分钟内开始治疗 • 联合治疗 阿司匹林 肝素(尤对溶栓治疗者) • 辅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如无禁忌症) 静脉予硝酸甘油 ACE-I

  23. 急性缺血性胸痛的处理流程

  24. 急诊室缺血性胸痛患者的危险分层

  25. ACS的治疗

  26.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27. 溶栓治疗 • 许多的临床研究表明早期溶栓治疗是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的标准治疗(<75岁患者I级,>75岁患者IIa级) • GISSI-1发现链激酶溶栓组比安慰剂组的21天死亡率明显降低,该组患者10 年死亡率也明显降低 • ISIS-2研究表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或单独应用链激酶行溶栓治疗可以降低心梗患者的死亡率。两者联用的效果更好,死亡率降低42%

  28. 决定心肌存活和远期预后因素 • 尽早行再灌注治疗 • 早期、持久的开通梗塞相关血管,并有正常的血流(TIMI 3级) • 正常的微血管灌注

  29. 溶栓的获益 • 美国最初推荐所有的ST段抬高的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行溶栓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12小时内行溶栓治疗也可使患者获益。 • 溶栓治疗早期获益是心肌存活,心肌存活是取快速血管开通和完全恢复灌注的结果(时间就是心肌)。 • 溶栓治疗的晚期获益是血管再通可以改善左室功能,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其原因是血管再通后可以减少心肌瘢痕的形成,减少心室扩张和心肌重构。

  30. 溶栓治疗的风险获益比 • 大量证据表明,有持续缺血性胸痛表现,有两个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0.1mv,并且发病12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治疗有最大获益 • GISSI研究发现无论哪一壁的心梗、有多少个导联ST段抬高,溶栓治疗都可使患者获益 • 随着年龄的增大,脑卒中的发生率增高,溶栓治疗的相对获益减低 ,75岁以上患者行溶栓治疗对其生存率并无明显的改善,但危险性也无明显的增加

  31. 溶栓治疗的局限性

  32. 颅内出血 • 溶栓治疗可以引起较小的但明确的出血性脑卒中的增加,在治疗的第一天其危险性最大。 • tPA和肝素的使用较之链激酶和阿斯匹林合用危险性更明显。 • 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低体重、高血压(180/110mmHg)和使用tPA。 SBP >180mmHg或DBP>110mmHg是溶栓的相对禁忌症

  33. 溶栓的时间限制 • 发病>12小时的患者一般不采用溶栓治疗,但对于发病>12小时的大面积心梗并有持续的胸痛的患者,可以考虑溶栓治疗(IIb级)。 • 对于胸痛持续24小时以上的患者,即使有ST段抬高,溶栓治疗也是无益处甚至是有害处的。 • 对于发病12—24小时之内的患者仅有一些有获益的趋势

  34. 溶栓药物的评价 • GUSTO研究发现tPA可以提供最早、最完全的再灌注,可以达到早期完全的恢复血供的治疗目标 • 应用tPA对于年轻、发现早、有较大面积梗塞的患者可以有最好的治疗效果,且ICH的发现率也较低。而对于老年、心梗面积不大、发现较晚以及发生ICH危险性较大的患者,应用链激酶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 链激酶在发病最初3小时内血栓尚未形成时应用效果最好

  35. PCI治疗 • 冠脉成形术可以获得更高的TIMI3级血流,并在90%的患者中获得成功,且较溶栓治疗有更低的血管再闭塞及心梗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 对心梗患者早期行支架治疗的效果现正在评价中,这些研究显示了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治疗的优势,可以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及较低的心梗后缺血的发生率,再次血管成形术的要求也较低。但死亡率并没有如预计的那样降低。

  36. 如果可能,应将死亡危险性高的患者,或有严重左室功能不全伴休克体征、肺充血、心率>100次/分、SBP<100mmHg的患者送到可行心导管术和早期行PCI或CABG的医院。<75岁的患者,该治疗为首选。如果没有延误,对于可行再灌注治疗但有溶栓治疗禁忌症的患者可行PCI治疗(IIa级)如果可能,应将死亡危险性高的患者,或有严重左室功能不全伴休克体征、肺充血、心率>100次/分、SBP<100mmHg的患者送到可行心导管术和早期行PCI或CABG的医院。<75岁的患者,该治疗为首选。如果没有延误,对于可行再灌注治疗但有溶栓治疗禁忌症的患者可行PCI治疗(IIa级)

  37. ST段压低的心肌梗死

  38. 非QMI/UAP的初期治疗措施 • 一般同时需要抗凝血酶(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 • 高危病人的治疗 阿司匹林 GP II b/IIIa抑制剂和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与GP IIb/IIIa抑制剂合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有待观察) • 无禁忌症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 • 反复心绞痛发作可使用硝酸酯类 • 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难治患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