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563 Views
中加经济统计项目 试点调查. SIMP II. 2010 年 5 月 12 日. 中加经济统计项目试点调查. 一、调查方案 二、企业调查表的内容及说明. 一、调 查 方 案. 1 、调查目的: 为改进我国的经济统计工作,开发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并适合于整个经济的 “ 企业调查一体化总体框架 ” 积累经验,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 制定本统计调查试点方案。. 一、调 查 方 案. 2 、调查范围: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 3 、调查对象:
E N D
中加经济统计项目 试点调查 SIMP II 2010年5月12日
中加经济统计项目试点调查 一、调查方案 二、企业调查表的内容及说明
一、调 查 方 案 1、调查目的: 为改进我国的经济统计工作,开发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并适合于整个经济的“企业调查一体化总体框架”积累经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统计调查试点方案。
一、调 查 方 案 2、调查范围: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 3、调查对象: 法人企业。包括所属产业活动单位和企业管理机构成员企业情况。
一、调 查 方 案 4、调查内容: 营业收入、人员薪金、上交税费、营业利润、固定资产和从业人员等指标。具体内容详见表式。 5、调查期及报送时间: 调查期为2009年和2008年。 上报时间为2010年5月30日前。
一、调 查 方 案 6、报送方式: 限额以上企业采用网上报送方式(和利时); 网址: http://tjzb.bjes.gov.cn/zhongjiadc2010/
一、调 查 方 案 7、基本抽样方法: 对调查总体中的企业部分采用目录抽样。样本单位由国家统计局确定。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基本情况”部分除“新法人代码”外其他指标不得为空。
是否执行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是”后边的方框中打√,没有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否”后边的方框中打√。是否执行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是”后边的方框中打√,没有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否”后边的方框中打√。 企业详细名称: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名称。未经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服务业企业(单位),填写主要经营活动名称。 企业法人代码:企业法人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按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
邮政编码:按国家规定的所在地邮政编码填写。邮政编码:按国家规定的所在地邮政编码填写。 企业开业时间:按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1)合并或兼并的企业,按合并前主要企业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2)分立企业按分立后各自领取营业执照(或独立开业)的时间填写。 (3)筹建单位免填。 主要业务活动:由企业按实际的业务活动填写。如果企业从事的不是一种业务活动,应按其主要活动填写。主要活动可按其营业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确定。 取值范围:年份一般在1900 ~ 2009之间,够4位;月份在1 ~ 12之间
企业报告期内营业时间: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营业的月数和天数。企业报告期内营业时间: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营业的月数和天数。 (取值范围:月:1-12;天:0-30,根据2009年营业时间填报) 报告期未完全营业原因(不包括节假日):如果企业在报告期内没有完全营业,按表中给出的原因,在相应的方框内打√。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2006年 会计制度: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 期末数填列。 资 产 负债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 期末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期末余额填列。 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 金融资产”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项的期末数分析填列。 资 产 负债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 资产原价”期末数填列。 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资产负债表附表》中 “固定资产原价”期末数填列。 资 产 负债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2006年 会计制度: 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 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 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年 增加数填列 资 产 负债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2006年 会计制度: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对应项 期末数填列 资 产 负债 类 指 标
大于零,一般不为零 审核规则及审核点 固定资产原价+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资产总计 固定资产原价>本期固定资产折旧 资产总计-负债总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审 核 点 人均资产总计:一般在1千元~1千万元之间; 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资产总计) 一般在-1~1之间; 资产费用率(费用合计÷资产总计)一般在0~1之间;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计÷资产总计)一般在0~1之间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 根据“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本期累计数填列。 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利润表”中“营业收入”本期 累计数代替填列。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 根据“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 ”本期累计数填列。 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填“0”。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 根据“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 本期累计数填列; 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利润表”中“营业成本”本期 累计数代替填列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 根据“利润表”中“主营业务 税金及附加”本期累计数填列; 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 附加”本期累计数代替填列。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2006年 会计制度: 根据“利润表”中“营业费用”“管理 费用”“财务费用”本年累计数之和 填列。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 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管理费用”中房产税、 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土地 使用税归纳计算填列。 指企业按照规定交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指企业在报告期发生的利息支出扣除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 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 本期累计数填列。
审核规则及审核点 大于零,一般不为零 非空 非空 大于零,一般不为零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用合计+营业利润 (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审 核 点 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一般在±1之间; 人均实现营业收入:一般在1千元~1千万元之间。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主营业务成本+费用合计≧本期固定资产折旧+劳动保险费+税金 +利息净支出+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应付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 费用合计≧本期固定资产折旧+劳动保险费+税金+利息净支出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
利 润 及 分 配 类 指 标 审 核 点 费用收入比(费用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一般在0~1之间。 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费用合计+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一般在-1~1之间 人均费用:一般在100元~100万元之间。 人均实现营业利润绝对值一般小于100万元; 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的比值一般在0.1~10之间;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 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 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或根据企业成 本、费用明细表中“工资”项本期累计 发生额填列。 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 酬”项下“职工工资”的本期贷方累计 发生额填列,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 明细表中“工资”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 工资、福利费及人力资源指标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全部工资,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而不是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余额。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2006年 会计制度: 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职工 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 工资、福利费及人力资源指标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各项福利费用。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2006年 会计制度: 根据成本、费用中相关项目归纳计、 算填列。 工资、福利费及人力资源指标 指企业在报告期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为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具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生育险、失业险、工伤险以及其他人身险。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 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成本、费用中相关项目 归纳计算填列。 工资、福利费及人力资源指标 指企业在报告期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支付的职工住房补贴。不包括一次性住房补贴。支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住房费用和补贴也包括在内。
执行2001年会计制度和执行 2006年会计制度: 根据报告期内每个月在企业 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数的 平均数计算填列。 工资、福利费及人力资源指标 指报告期内单位每月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人数。从业人员指在报告期内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由单位正式任命的人员。
大于等于1 大于零,一般不为零 审核规则及审核点 应付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 审 核 点 应付福利费占应付工资总额比重:一般小于14%; 保险费占应付工资总额比重:一般在0~0.5之间; 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占应付工资总额比重:一般小于43%;
三、企业管理成员企业情况 本企业是否是企业管理机构(即行业代码为7411),同时其成员企业也是法人,如果是,则在“是”后面的方框中打√,并在“其企业管理机构成员个数”后面的方框中填写成员个数,注意这个个数中包括企业管理机构(集团总部)自身,并与“九、”中所列单位个数一致。 注 意 样本库信息中行业代码为7411 的企业是否选择填报
四、企业变化情况 企业变化情况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合并、分开或代码、名称变化的情况,在相应的方框内打√ 单项选择,4个选项必须选择
五、本企业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情况 注 意 样本库信息中产业活动单位个数 大于1的企业是否选择填报 本企业是否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如果有,则在“有”后面的方框中打√,并在“其单位个数”后面的方框中填写本企业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个数,注意这个个数中包括企业本部,并与“八、”中所列单位个数一致。然后按“八、”的要求填写产业活动单位相关信息。
六、建议 对于问题1-6,请按给出的选项,对此项调查给予评价,在相应的选项上打√。如果选择了③或有其他方面的建议可在7.其他建议中具体注明;对于问题8,第一个空格选择一个给出的选项,第二个空格填写提供年度数据的最佳月份。
七、填表人信息 单位负责人:是指企业的负责人。 填 表 人:指具体填写调查表的人员。 联系电话:指填表人的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指调查表上报的时间。 填报此表所花费的时间:包括查阅帐目和填写 此表所花费的时间。
由法人填写,不要忘记填写企业本部,与第五部分填写个数一致由法人填写,不要忘记填写企业本部,与第五部分填写个数一致 指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在全年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 指具有行政事业性质的产业活动单位的日常业务支出,包括除固定资产购置以外的所有经常性业务支出。事业、机关、社团及其他产业活动单位填写
六位 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成员企业只填报到本部直接管理的下一级成员企业,再下一级的不需要填报。
说 明 1.本表中指标尽量不空项, 如本企业不涉及某指标,则划“-”; 如某指标值相关科目为零,则填“0”; 如果空白,则视为数据空项。 (三种情况在推算总体时,处理方式不同) 2.价值量指标都要保留整数。
上报时间及内容 5月30日前网上报送,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