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44 Views
2005’ 国发经济形势报告会 2005.12.22 上海. 中国三农问题: 长期趋势与战略选择. 程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010-65595692 gcheng@drc.gov.cn. 报告提纲. 中国:走向 2010 年 中国三农问题:长期趋势与挑战 战略选择:建设新农村. 中国:走向 2010-2020 年. 中国正处在人均 GDP 从 1000 美元到 3000 美元的发展新阶段。 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既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凸现的挑战期。. 中国人口增长率: 2006-2020.
E N D
2005’国发经济形势报告会 2005.12.22 上海 中国三农问题:长期趋势与战略选择 程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010-65595692 gcheng@drc.gov.cn
报告提纲 • 中国:走向2010年 • 中国三农问题:长期趋势与挑战 • 战略选择:建设新农村
中国:走向2010-2020年 • 中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新阶段。 • 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 既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凸现的挑战期。
中国人口增长率: 2006-2020. Source: Cheng, 2005
中国人口增长:2006-2020 Source: Cheng, 2005
中国经济增长:1990-2004 Source: NSB, 2004
中国经济增长:2006-2020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7%以上.中国经济增长:2006-2020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7%以上. Source: Cheng, 2005
中国的经济总量, 2006-2020 2020中国的GDP将是2004年的3倍 Source: Cheng, 2005
GDP的国际比较:2002 Source: Cheng, 2005
中国GDP在世界的比重 (%), 2006-2020 Source: Cheng, 2005
中国经济发展框架:五年发展计划 “发展是硬道理”。1979-2004年,GDP年增长率保持在9.4%。 • 九五计划:1996-2000 • 十四届五中全会 •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 •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 十五计划:2001-2005 • 十五届五中全会 • 结构调整 • 十一五规划:2006-2010 • 十六届五中全会
十一五规划:2006-2010路线图 • 科学发展观 •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 • 十六届五中全会:战略性目标 • 现实的冲突:长期与短期利益、整体和局部利益 • 体制和机制保障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自主创新 • 经济增长的源泉:60%外贸。 • 2005年外贸14000美元,有多少是自己的知识产权? •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循环经济 • 和谐社会 •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实利益问题
中国三农问题:长期趋势与挑战 • 长期趋势 • 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中国农村:迈向2010年 • 宏观环境:农业与国民经济 • 工业化中期阶段 • 城市化进程 • 农业发展的多功能化 • 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消费需求 • 农民增收与就业 • 资源与环境保护 • 国际化挑战: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农业
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化:农业的贡献 Source: NSB, 2004
农业与中国经济增长 Source: NSB, 2004
部分地区人均GDP:2004 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降到8.4%. Source: NSB, 2005
农业在GDP与就业份额的国际比较 Source: Cheng, 2005
城市化进程 • 国际经验 • 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人口30%以下; • 加快发展阶段:城市人口比例30-70%,尤其是50%以后。 • 成熟阶段:70%。 • 中国 • 城市化水平:2004年为41.8%; • 过去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 • 2010年:48%; • 2020年:55%。农业劳动力1/3
农业发展的多功能化 • 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消费需求 • 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食物需求; • 满足收入增长对食物多样化的要求: • 品种结构:对畜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 产品要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 产品形态:对加工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 农民增收与就业 • 主产区农民收入 • 缓解就业压力 • 资源与环境保护 • 农业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 农村矛盾:过去:要粮、要钱、要命;现在:征地、环保 • 现代农业
国际化挑战: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农业 •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 • 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既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的不利冲击,同时也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 • 中国粮食自给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会影响世界粮食贸易量2个百分点。
中国是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主要国家农产品约束关税率(%)
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方 中国有可能成为 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
世界主要农产品进口方 中国有可能成为 第三大农产品进口国
2002-2004年:WTO过渡期 • 国外具有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并没有如预期涌入中国市场? • 人们普遍担心农业将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
2005年以后:后过渡期的影响 • 农产品进口压力日益加大。 • 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 • 国际市场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难度加大。 • 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 • 战略影响
中国三农问题:长期挑战 • 资源约束 • 耕地:人均1.41亩,仅世界平均43%。FAO临界点:0.8亩; • 水资源:世界平均水平的1/4; • 生态环境 • 结构矛盾 • 产业结构矛盾:加工:农业0.4:1(国际经验,2-3.7:1);畜牧业1/3(国际经验50-80%) • 就业结构矛盾:农业就业47%;小规模经营; • 区域结构:农民收入:东:中:西=1.91:1.31:1,3987:2730:2091
中国三农问题:长期挑战 • 体制矛盾 • 公共财政:重城轻乡。 • 固定资产投资 • 医疗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全国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人,而农村1.02人; • 教育: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 • 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人均社会保障费之比为24∶1,有1/3的农村五保户得不到供养。 • 要素市场分割 • 管理体制 • 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 • 权益差异:农村就业余福利;农民工; • 收入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 • 观念差异 • 国际化的挑战 • 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 • 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求解三农:战略方针与政策思路 • 十六大 •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 十六届四中全会 • “两个趋向”论断 • 2004年中央1号文件 • 2005年中央1号文件 •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新农村
中国已经到了支持农业的新阶段 • 十六届四中全会:“两个趋向”论断 • “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 200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战略选择:建设新农村 • 背景与意义 • 内涵与原则 • 任务与政策选择
新农村建设: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 中国的国情决定必须建设好农民自己的家园 • 中国农村长期会有数以亿计的农民生活在农村,要让农村人口分享现代化成果。 • 工业化中期阶段: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 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安排。 • 很可能成为即将到来的某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最好“蓄水池”,有利于熨平经济周期。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原则 •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 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 从各地实际出发 • 弹性大,有广泛适应性 • 起点可以有差距 • 步调可以有快慢 • 水平可以有高低 • 特色可以有不同 • 尊重农民意愿 • 农民辛勤劳动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 农民:建设主体、主要受益、“一事一议” • 政府:重在“参与”、民办公助、奖勤罚懒
新农村建设:政策选择 •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 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 • 科技政策:创新体系、推广机制、循环农业 • 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耕地质量 • 结构调整:优势、特色、品牌、养殖业、疫病防控 • 增长方式:集约农业、节约型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 农村税费改革:沿袭 2600 年的“皇粮国税”行将终结、建立农业的免税时代、不急于统一城乡税制。 • 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推进、供求不对称、培育非正规金融组织、建立有效的抵押担保机制、发展农业保险 • 其他改革:征地制度、流通体制、就业制度、合作组织等
新农村建设:政策选择 •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 社会事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 • 公共设施:乡村道路、饮水安全、能源建设和农业信息化等 • 调动两个积极性 •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缩 •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 粮食市场:紧运行、高价位 • 结构调整 • 转移农村劳动力 • 农民培训 • 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 • 政府支持保护 • 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 • 探讨其他补贴制度 • 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