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likes | 828 Views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泸职院电信系 2007 年 9 月. 课程主要内容 :. 计算机文化概述 微机硬件与系统安装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Word 2003 文字处理 Excel 2003 电子表格应用 PowerPoint 2003 演示文稿 计算机网络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第 1 章 计算机文化概述.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1.1 计算机发展历史 1.2 计算机数制基础 1.3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1.4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1.5 汉字输入法
E N D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泸职院电信系2007年9月
课程主要内容: • 计算机文化概述 • 微机硬件与系统安装 • Windows XP操作系统 • Word 2003 文字处理 • Excel 2003 电子表格应用 • PowerPoint 2003 演示文稿 • 计算机网络应用 •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第1章 计算机文化概述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1.1 计算机发展历史 1.2 计算机数制基础 1.3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1.4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1.5 汉字输入法 1.6 计算机软件
知识点 • 数制间的转换 • 信息的单位与编码 • DOS操作系统 • 汉字输入法 • 软件的概念与分类
1.1 计算机发展历史 1.1.1 计算机诞生 1.1.2 计算机的发展 1.1.3 计算机的应用 1.1.4 计算机的特点 1.1.5 计算机的分类
电子计算机,也叫电子数字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其操作的电子设备。电子计算机,也叫电子数字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其操作的电子设备。 由于电子计算机能够模仿人脑的功能,如记忆、分析、推理、判断等,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电脑”。 基本概念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于1946年2月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美国物理学家莫克利(John Mauchly)教授和他的学生埃克特(Presper Eckert)为计算弹道和射击表而研制的。 1.1.1 计算机的诞生
1.1.2 计算机的发展 根据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5个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 (1946年—1957年) 第二代计算机 (1958年—1964年) 第三代计算机 (1965年—1970年) 第四代计算机 (1971年至今) 第五代计算机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自动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 人工智能 多媒体技术应用 1.1.3 计算机的应用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记忆能力强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自动化程度高 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1.4 计算机的特点
1.1.5 计算机的分类 • 巨型机 • 小巨型机 • 大型机 • 小型机 • 工作站 • 个人计算机
1.2 计算机数制基础 1.2.1 数制的概念 1.2.2 数制间的转换 1.2.3 二进制的运算规则
1.2.1 数制的概念 数制(Number System)也称计数制,是指用一组固定的数字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数制的表示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数位、基数和位权。
在微机中,一般在数字的后面,用特定字母表示该数的进制。例如:B(二进制)、D(十进制,D可省略)、O(八进制)、H(十六进制)等。 十进制:具有10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8、9,其基数为10,十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进一。 例如:(1048)D=1×103+0×102+4×101+8×100
二进制:具有2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和1,其基数为2,二进制数的特点是逢二进一。二进制:具有2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和1,其基数为2,二进制数的特点是逢二进一。 • 例如:(1101)B=1×23+1×22+0×21+1×20=(13)D • 八进制:具有8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其基数为8,八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八进一。例如: (1062)O=1×83+0×82+6×81+2×80=(562)D
十六进制:具有16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8、9、A、B、C、D、E、F,其基数为16,十六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六进一。十六进制:具有16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8、9、A、B、C、D、E、F,其基数为16,十六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六进一。 • 例如: (2AF)H=2×162+10×161+15×160=(687)D
1.2.2 数制间的转换 如果有两个有理数相等,则两个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一定分别相等。因此,数制之间进行转换时,通常需要对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转换。
1.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1.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方法:按权展开求和。 例如: (110.101)B=1×22+1×21+0×20+1×2-1+0×2-2+1×2-3=(6.625)D (73.56)O=7×81+3×80+5×8-1+6×8-2=(59.71875)D (2B.3C)H=2×161+11×160+3×16-1+12×16-2=(43.234375)D
2.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方法:整数部分采取“除2取余法”,从下往上取; • 小数部分采取“乘2取整法”,从上往下取。 • 例如:将十进制数358.375转换为二进制数。 • 因为(358)D=(101100110)B • (0.375)D=(0.011)B • 所以将整数和小数合并在一起, • (358.375)D=(101100110.011)B
具体步骤如下: 整数部分转换: 小数部分转换: 余数整数部分 2 358 0 0.375 2 179 1 ×2 2 89 1 0.750 0 2 44 0 ×2 2 22 0 1.500 1 2 11 1 ×2 2 5 1 1 1 2 2 0 1 1 (取1后乘2)
提示:十进制转换为八进制、十六进制的方法与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方法类似。提示:十进制转换为八进制、十六进制的方法与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方法类似。 • 十进制整数→八进制 方法:“除8取余”; • 十进制整数→十六进制 方法:“除16取余”; • 十进制小数→八进制小数 方法:“乘8取整”; • 十进制小数→十六进制小数 方法:“乘16取整”。
3.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的方法:以小数点为界,分别向左或右将每三位二进制数合成为一位八进制数即可。如果不足三位,可用零补足。 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一位八进制数展成三位二进制数即可。 例如: (1100101.1101)B=(001 100 101.110 100)B=(145.64)O(423.45)O=(100 010 011.100 101)B
二进制数转换十六进制数的方法:以小数点为界,分别向左或右将每四位二进制数合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即可。如果不足四位,可用零补足。二进制数转换十六进制数的方法:以小数点为界,分别向左或右将每四位二进制数合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即可。如果不足四位,可用零补足。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展成四位二进制数即可。 例如:(10101001011.01101)B=(0101 0100 1011.0110 1000)B=(54B.68)H; (ACD.EF)H=(1010 1100 1101.1110 1111)B
1.2.3 二进制的运算规则 • 二进制的运算有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两种。 • 算术运算: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 加法规则:0+0=0 0+l=l 1+0=l l+1=10 • 减法规则:0-0=0 l-1=0 1-0=l 10-l=l • 乘法规则:0×0=0 0×1=0 l×0=0 l×1=l • 除法规则:0÷0=0 0÷1=0 l÷0(无意义) l÷1=l
逻辑运算:包括“或”运算、“与”运算和“非”运算。逻辑运算:包括“或”运算、“与”运算和“非”运算。 • “或”运算规则如下: • 0+0=0 0+1=1 1+0=1 1+1=1 • 0∨0=0 0∨1=1 1∨0=1 1∨1=1 • “与”运算规则如下: • 0×0=0 0×1=0 1×0=0 1×1=1 • 0∧0=0 0∧1=0 1∧0=0 1∧1=1 • 0 • 0=0 0 • 1=0 1 • 0=0 1 • 1=1 • “非”运算规如下: • 非0等于1;非1等于0
1.3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1.3.1 数据与信息概述 1.3.2 信息的单位 1.3.3 计算机信息编码
1.3.1 数据与信息概述 数据的概念 • 数据(Data)是指计算机能够接收和处理的物理符号,包括字符(Character)、符号(Symbol)、表格(Table)、图形(Picture)、声音(Sound)和活动影像(Video)等。一切可以被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都可以称为数据,它可以在物理介质上记录和传输。
数据的形态:数据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人类可读形式的数据,简称人读数据。另一种是机器可读形式的数据,简称机读数据,这些信息可通过输入设备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数据的形态:数据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人类可读形式的数据,简称人读数据。另一种是机器可读形式的数据,简称机读数据,这些信息可通过输入设备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数据的分类:数据可分为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内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
信息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这种形式应当是能够被人类和动物感觉器官(或仪器)所接受的。
数据与信息的联系 •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后, 便成为信息。 • 信息是数据所表达的含义。
1.3.2 信息的单位 在计算机内部,各种信息采用二进制编码形式存储,计算机中信息常用的单位有位、字节和字。 位:又称“比特”,一个二进制位即为一个“比特”,是计算机数据的最小单位。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1”或“0”。
字节(Byte):简称为B,是计算机中用来表示存储空间大小的最基本单位,也被认为是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一个字节由八位二进制数字组成,即lB=8bit。 1KB=l024B=210B • 1MB=l024KB=220B • 1GB=l024MB=230B • 1TB=l024GB=240B
字(Word):是计算机存储、传送、处理数据的信息单位,一个字通常由一个字节或若干字节组成(一般为字节的整数倍)。一个字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做“字长”。由于字长是指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实际位数的多少,所以它能极大地影响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率,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有8位机、16位机、32位机、64位机等。字(Word):是计算机存储、传送、处理数据的信息单位,一个字通常由一个字节或若干字节组成(一般为字节的整数倍)。一个字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做“字长”。由于字长是指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实际位数的多少,所以它能极大地影响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率,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有8位机、16位机、32位机、64位机等。
1.3.3 计算机信息编码 1、数值编码 一个数在计算机内被表示的二进制形式称为机器数,该数称为这个机器数的真值。 机器数表示方法有三种,原码、反码和补码。
原码:整数X的原码,是指其符号位的0或1表示X的正或负,其数值部分就是X的绝对值的二进制表示。原码:整数X的原码,是指其符号位的0或1表示X的正或负,其数值部分就是X的绝对值的二进制表示。 通常用[X]原 表示X的原码。 例如:假设机器数的位数是8,则 [+52]原 =00110100 [-65]原 =11000001 注意:由于[+0]原=00000000,[-0]原=10000000,所以数0的原码不唯一,有“正零”和“负零”之分。
反码:反码表示中,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把其原码除符号位以外的各位取反(即0变1,1变0)。通常用[X]反 表示X的反码。 例如:[+52]反=[+52]原=00110100 [-65]原 =11000001 [-65]反 =10111110 注意:由于[+0]反 =00000000,[-0]反 =11111111,所以数0的反码也是不唯一的。
补码:补码表示中,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在其反码的最低有效位上加1。补码:补码表示中,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在其反码的最低有效位上加1。 通常用[X]补表示X的补码。 例如:[+52]补 =[+52]原 =[+52]反 =00110100 [-65]原 =11000001 [-65]反 =10111110 [-65]补 =10111111 注意:由于[+0]补 =[-0]补 =00000000,所以数0的补码是唯一的。
2、字符的编码 • 字符编码(Character Code)是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字母、数字以及专门符号。在计算机系统中,有两种重要的字符编码方式:ASCII和EBCDIC。EBCDIC主要用于IBM的大型主机,ASCII用于微型机与小型机。
3、汉字的编码 • 汉字也是字符,与西文字符比较,汉字数量大,字形复杂,同音字多,这就给汉字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传输、交换、输入、输出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能直接使用西文标准键盘输入汉字,必须为汉字设计相应的编码,以适应计算机处理汉字的需要。 • 汉字的编码包括:交换码、输入码、机内码、输出码。
1、操作系统的概念 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是一个系统软件,它是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这些程序模块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和可扩展的工作环境。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1.4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2、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 •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 提供方便友好的用户界面 • 提供软件开发的运行环境
3、操作系统的功能 • 处理机管理 • 存储管理 • 设备管理 • 文件管理 • 用户接口
通 配 符 • 所谓通配符,就是“?”与“*”这两个符号,它们可以用来代替文件名中的某些字符。 • “?”代表一个合法的字符或空字符,比如“AB?D.EXE”文件就可以表示“ABCD.EXE”、“ABDD.EXE”、“ABZD.EXE”等。而“*”则代表若干个字符,如“*.BAT”就代表当前目录下所有后缀名为“BAT”的文件。
1.5.1 智能ABC输入法 1.5.2 五笔字型输入法 1.5 汉字输入法
汉字输入法 常见的汉字输入法有微软拼音输入法、全拼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五笔字型输入法等。默认情况下,使用“Ctrl+Space”键可以启动或关闭中文输入法,“Ctrl+Shift”键可在英文及各种中文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也可以使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输入法指示器”,来进行输入法的切换操作。
智能ABC输入法 • 智能ABC输入法是一种以汉语拼音为基础,以词组输入法为主的汉字输入方法。 半角/全角 中/英文标点 • 全拼输入 • 简拼输入 • 混拼输入 • 笔形输入 • 音形输入 软键盘
五笔字型输入法 • 五笔字型是一种以字根为基础的汉字字形输入方法。它具有字词兼容、重码率低、输入速度快的特点,尤其适合专业录入人员使用。 • 五笔字型由130个字根组字或词,输入一个字或一个词组最多只需单击4个字母键,重码少,字词之间无需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