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99 Views
三峡工程与防洪减灾. 二〇〇八年四月七日. 国务院三峡办技术与装备司 周宪政. 一、三峡工程介绍 二、三峡工程效益 三、三峡水库运行方式 四、三峡 - 葛洲坝枢纽梯级调度规程 五、三峡水库调度与防洪减灾 六、三峡工程减灾增效的可能途径. 一、三峡工程介绍. 三峡工程建设. 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一期工程 5 年( 1993 年 -1997 年),二期工程 6 年( 1998 年 -2003 年),三期工程 6 年( 2004 年 -2009 年). 2003 年 6 月蓄水 135 米运行(围堰发电期)
E N D
三峡工程与防洪减灾 二〇〇八年四月七日 国务院三峡办技术与装备司 周宪政
一、三峡工程介绍二、三峡工程效益三、三峡水库运行方式四、三峡-葛洲坝枢纽梯级调度规程五、三峡水库调度与防洪减灾六、三峡工程减灾增效的可能途径一、三峡工程介绍二、三峡工程效益三、三峡水库运行方式四、三峡-葛洲坝枢纽梯级调度规程五、三峡水库调度与防洪减灾六、三峡工程减灾增效的可能途径
三峡工程建设 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一期工程5年(1993年-1997年),二期工程6年(1998年-2003年),三期工程6年(2004年-2009年) 2003年6月蓄水135米运行(围堰发电期) 2006年10月蓄水156米(初期运行) 蓄水至175米运行(正常运行)
二、三峡工程效益 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环境 供水、水产、旅游 等
长江水灾 汉初至清末近2100年 水灾214次,平均10年一次 其中: 唐代 平均18年一次 宋、元 5、6年一次 明、清 4年一次 大洪水年份 宜昌站流量 损失 1788 8.6 万 沙市以上溃22处,大量人口死亡 1860 9.25 万 受淹3万多平方公里,冲成藕池河 1870 10.5 万 受淹3万多平方公里,冲成松滋河、藕池河 1931 6.46万 亡14.5万 1935 5.69万 亡14.2万 1949 5.79万 亡5699 1954 6.61万 亡3万 1981 7.08万 亡888 1998 6.33万(7年一遇)淹没耕地358.6万亩,受灾人口231.6万 1%洪水 8.37万 0.1%洪水 9.88万 0.01%洪水 11.3万
三峡工程控制长江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95%以上三峡工程控制长江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95%以上 三峡工程防洪库容不宜少于200亿立方米,最好250-300亿立方米
防洪效益 1、遇特大洪水,避免荆江两岸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发生毁灭性灾害 2、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1931年、1935年或1954年洪水,可减少淹没耕地约44-152万亩 3、对武汉市防洪起保障作用 4、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威胁
防洪效益 5、三峡水库221.5亿m3防洪库容,极大地增加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6、多年平均减少农田淹没34.5-40.8万亩,按1992年价格水平计算,多年平均减少直接经济损失约22.0-25.2亿元,遇1870年特大洪水,可减少淹没耕地1000万亩左右,减少经济损失约770亿元
发电效益 1、三峡电站26台机组的装机容量1820 kW,供电华中、华东、广东、川东 2、年发电量847亿kWh,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减少5000多万t原煤 3、联网效益,仅华中与华东联网就可取得300-400万kW错峰效益
发电效益 4、三峡电站经济效益好,发电收入进行上游水能资源滚动开发。三峡电站目前已有21台机组投产,发电已超过2000亿kWh 5、替代火电的巨大环境效益:每年少排放1亿t二氧化碳,100万t二氧化硫,1万t一氧化碳,37万t氮氧化合物及大量废水、废渣
航运效益 1、通航能力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以上。航深和航宽增加,水流流速减小35%-80%,水面比降减小25%-95% 2、万吨级船队每年约有半年时间可由武汉直达重庆 3、减少船舶运输成本。货运船舶运输成本减少35%以上 4、三峡水库渠化干流川江约700公里,渠化支流约500公里,促进了长江水系航运网的建设
四、三峡-葛洲坝枢纽梯级调度规程 长江委编制,我办负责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国务院批准实施 规程共 9 章:总则、调度运用参数与指标、水文气象情报与预报、防洪调度、发电调度、航运调度、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库区及坝下游河道管理、水库调度运行管理
五、三峡水库调度与防洪减灾 推迟消落到汛限水位 抬高汛限水位 汛末提前蓄水
抬高汛限水位 三峡水库汛限水位变幅:上限+1.0米,下限-0.1米 规程:随着水库蓄水位继续抬升,运行水位变幅可与年度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一并上报审批 库水位抬高1米,库容约增加6-7亿立方米,可增加发电、航运等效益
汛末提前蓄水 规程:一般情况下,10月1日开始蓄水。满足下游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兼顾三峡库尾和葛洲坝下游航道畅通及生产用水,尽可能蓄满水库。蓄水期间下泄流量按当年批准的蓄水计划实施
汛末提前蓄水 例1: 2006年汛末,三峡水库水位从汛限水位135米抬升到初期水位156米(水库蓄水110亿m3)。由10月1日开始蓄水提前到9月20日。 例2: 2007年汛末,三峡水库水位从汛限水位144米抬升到156米(水库蓄水68亿m3)。9月20日开始蓄水可增加发电2亿千瓦时。协调结果,国家防总批准提前5天蓄水,从9月25日开始蓄水。
推迟消落到防洪限制水位 规程:一般情况下为6月10日,相机、均匀泄出蓄水量。特殊情况,经长江防总批准后可适当调整泄水至防洪限制水位的时间
推迟消落到防洪限制水位 例1:2004年汛前139米降至135米,从5月31日推迟到6月20日。每天可增加发电量400-500万千瓦时 例2:2005年汛前139米降至135米,每天可增加发电量800-900万千瓦时
六、三峡工程减灾增效的可能途径 长江防洪规划: 水库群调度、风险图、水文及防洪参数 荆江调度和城陵矶调度: 三峡防洪库容221.5亿m3划分为三部分,100亿m3用作既对城陵矶也对荆江防洪补偿,85.5亿m3仅用作对荆江防洪补偿,36亿m3留作对荆江特大洪水进行调节 适当改变防洪调度权限: < 25000 m3/s时,由三峡总公司调度; > 25000 m3/s,由国家防总授权长江防总调度; 枝城流量 > 56700 m3/s时,国家防总下达调度命令
六、三峡工程减灾增效的可能途径 水库防洪动态调度: 动态汛限水位(旬水位、双汛限、多汛限等)、汛末提前蓄水、推迟消落到汛限水位 防洪社会化: 任务、责任、利益 防洪基金: 水灾特别保险、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