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78 Views
禽流感相关知识. 一、 禽流感 二、 洗手规范与要求. 一、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 avian ihfluenza) 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表现为从呼吸系统到败血症休克等多种症状,严重者可致死,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1. 病原学 ⑴分类学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 H )和神经氨酸酶( N )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 15 个 H 亚型( H 1 ~ H 15 )和 9 个 N 亚型( N 1 ~ N 9 ).
E N D
一、禽流感 • 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avian ihfluenza)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表现为从呼吸系统到败血症休克等多种症状,严重者可致死,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 1.病原学 • ⑴分类学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 H9N2、 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 ⑵.抗力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65℃加热30min或煮沸(100 ℃ )2min以上可灭活,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Ph<4.1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 在有甘油保护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h~48 h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2.流行病学 • ⑴.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能排除其它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
⑵.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⑵.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 • 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人工感染途径包括气溶胶、鼻内、副鼻窦、气管内、口、眼结膜、肌肉内、静脉内、泄殖腔内、脑内接种。
⑶.易感人群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普遍缺乏抗体,无低抗力。),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⑶.易感人群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普遍缺乏抗体,无低抗力。),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 • 3.临床特征 • 潜伏期 一般为1d~3d,通常在7天以内。潜伏期未即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但05-11-11中央新闻联播报禽流感病人最长潜伏期可达21天。)(但05-11-11中央新闻联播报禽流感病人最长潜伏期可达21天。) • 4.对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处理原则医学观察期 自最后接触病禽、死禽或病人、疑似病人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7天。
个人预防禽流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首先,注意饮食卫生。食用禽蛋、禽肉要彻底煮熟,禽蛋表面的粪便应当洗净,加工保存这类食物要生熟分开。 • 第二,避免接触水禽、候鸟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 • 第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健康的成年人和青少年可以接种减毒活疫苗,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可以接种流感灭活疫苗。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感染普通流感病毒的几率,并减少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发生基因整合的机会。
此外,养禽场工作人员更应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戴口罩、穿工作服、戴手套,接触禽类粪便等污染物后要洗手,并保持工作环境中空气流通。 •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患者应当戴上口罩,立即到医院就医。就诊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接触过病禽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
1.对洗手的要求 • (1)接触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 • (2)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 (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掉防护用品后; • (4)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 • (5)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2.对手消毒的要求 • 1)接触每例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之后; • (2)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之后; • (3)离开隔离病房、ICU等污染区域脱掉防护用品后; • (4)接触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之后。
3.标准洗手方法 • 步骤一 掌心对掌心搓擦
步骤三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包括手指间步骤三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包括手指间
手消毒的方法 • 手消毒可用有效碘为0.3—0.5%的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异丙醇类、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消毒剂)揉搓作用1—3分钟。
附:过氧乙酸使用注意事项 • 为克服过氧乙酸不稳定的缺点,过氧乙酸产品多采用二元包装。A、B液(或称甲、乙液)等量混合后,在25℃及以上温度需反应24小时,温度低时反应时间需适当延长。 • 过氧乙酸原液浓度为16%~18%,具有腐蚀性,配制时最好在水源旁,戴手套和防护镜配制,防止对人损害。 • 过氧乙酸不要用饮料瓶盛装,防止误服。
过氧乙酸使用注意事项 • 配置时如溅到身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烧伤严重者立即送医院就医。 • 因过氧乙酸对金属具有腐蚀性,成装容器不能使用铁、铝、搪瓷等金属制品,可采用塑料容器。 • 喷过过氧乙酸的喷雾器应尽快使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对金属配件的腐蚀。
过氧乙酸配制计算(一) • 例:现有含量为16%过氧乙酸原液,欲配制0.1%过氧乙酸原液10L(10000mL),问需要过氧乙酸原液多少毫升? • 计算过程如下:溶质=浓度x体积,配制前后浓度和体积发生变化,但溶质保持不变。设需过氧乙酸原液X(mL),则16% × X =0.1% × 10000 • 需过氧乙酸原液 X=62.5mL • 需水量10000-62.5=9937.5mL
过氧乙酸配制计算(二) • 答:配制0.1%过氧乙酸10L,需16%过氧乙酸原液62.5mL,加水9937.5mL即可。 • 注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统一。
含氯消毒剂配制的计算(一) • 例现有含有效氯2.5%的消毒粉,欲配制含有效氯500mg/L(0.5g/L)消毒溶液10L,问需要消毒粉多少克? • 计算过程下:溶质=浓度×体积,设需要消毒粉X(g),配制前后溶质相等,则2.5%×X=0.5×10,X=200(g) • 答:配制500mg/L有效氯溶液10L,取含有效氯2.5%的粉剂200g,加水至10L即可。
含氯消毒剂配制的计算(二) • 现有有效氯为250mg/片的消毒片,欲配含有效氯500mg/L的溶液10L,问需消毒片多少片? • 计算过程如下:溶质=浓度×体积,设需要消毒片X片,则250×X=500×10,X=20片。 • 答:配制500mg/L有效氯溶液需含有效氯250mg/片的消毒片20片,加水至10L即可。
含氯消毒剂的优点 • (1)含氯消毒剂配置后可以立即使用,不像过氧乙酸需要时间反应。 • (2)含氯消毒片因已经计量,配置时数片即可,不需要用设备进行称重,方便使用。 • (3)含氯消毒剂相对廉价,适于疫情处理等大规模消毒。
含氯消毒剂的缺点 • (1)含氯消毒剂有氯味,而且含氯消毒液不稳定,配置后应尽快使用。 • (2)含氯消毒剂在高浓度使用时可能有沉淀物,用喷雾器喷洒时要去除沉淀物,防止堵塞喷头,腐蚀喷雾器。喷雾器使用后一定要清洗,以延长使用寿命。 • (3)含氯消毒剂对金属也有腐蚀性,不要用金属容器长时间存放。 • (4)大量使用含氯消毒剂会影响环境,使耕地碱化板结,不利耕地恢复使用。
祝各位老师在预防人禽流感的战斗中身体健康,再立新功!祝各位老师在预防人禽流感的战斗中身体健康,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