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1.06k Views
氣候學報告─香港. 組員:程薰玲 (ASO098171) 楊凱評 (ASO098141) 陳彥涵 (ASO098111) 指導教授:朱道力. 報告大綱. 壹、前言 貳、正文 一、香港氣候特徵 二、香港天氣現象 三、與台灣比較 四、氣候影響生活與生態 參、結論 肆、參考資料. 壹、前言.
E N D
氣候學報告─香港 組員:程薰玲(ASO098171) 楊凱評(ASO098141) 陳彥涵(ASO098111) 指導教授:朱道力
報告大綱 壹、前言 貳、正文 一、香港氣候特徵 二、香港天氣現象 三、與台灣比較 四、氣候影響生活與生態 參、結論 肆、參考資料
香港絕對位置位於北緯 22°08‘ 至 22°35’ 及東經 113°49‘ 至 114°31’ 之間,在台灣的西南方,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ex:南丫島)所組成。 • 其氣候根據Köppens的氣候分類,屬於溫帶氣候區。 • 受季風影響,使香港有明顯的四季,大致可分為: • 11月至2月為乾冷的冬季 • 3月至4月為濕潤多霧的春季 • 5月至9月為濕熱的夏季 • 10月則為晴朗短暫的秋季
香港與台灣的相對位置圖 來源:google map
一、氣候特徵 香港雖位於北緯23.5度以內,卻有不同於同緯度的熱帶地區的氣候特徵,依柯本氏氣候分類法,香港屬於溫帶氣候,又因大範圍的海陸差異所形成的季風氣候,有明顯的四季、夏雨冬乾等特徵。 冬季時香港因受到西伯利亞和蒙古的大陸性高氣壓吹來的北至東北風,為香港帶來清涼乾爽的空氣;夏季時,因為受西南風和颱風的影響,會為香港帶來降雨。 因此,夏季為雨季,而冬季則為旱季。
(一)香港平均氣溫 平均溫度:23.1 最高溫月份:7月28.7 最低溫月份:1月16.1 年溫差:12.6 溫度℃ 月份 • 依柯本氏氣候分類,雖然香港位於23.5度以下,但有低於攝氏18度的月份,故不屬於熱帶氣候。 1971~2000年氣溫的月平均值
●香港近年來氣溫變化圖 香港天文台總部錄得的年平均氣溫(1885-2010)。1940至1946年間沒有數據
(二)香港降雨量 年雨量:2214
降雨季節分布 → 夏雨冬乾 • 雨季: • 5~9月─由於西南季候風會帶來溫暖潮濕的空氣,加上海水升溫,有利對流活動,形成對流雨,還有從北太平洋西部、東海、南海所形成的颱風影響,降下豐沛的颱風雨,占全年雨量77%,形成溫暖潮濕的夏季。
旱季: • 11~2月:東北季風,是由華北吹來的寒冷乾燥空氣,經華南沿岸進入南海,吹至香港,於是氣溫驟降,相對濕度低,使降雨量減少,只占全年雨量6%,形成乾冷的冬季。
降雨分布 • 主要集中在新界中部及山地:平均雨量最高的將軍澳,達2479.3毫米,直接受西南季風吹拂,所以雨量多。 • 而大帽山則是香港最高山,受地形及季風影響,年雨量最高可達3000毫米。 1997~2010年的年平均雨量
補充: ●黑色暴雨警告 香港的雨季期間,雨勢較大而持續,容易造成嚴重交通混亂,甚至會水淹(淹水)及山泥傾瀉(土石流),導致人命傷亡,而設立黑色暴雨警告,分成「黃」→「紅」→「黑」三級。 :每小時雨量超過30毫米的大雨,且雨勢可能持續。 家長、學生、學校當局和校車司機應留意電台或電視台有關最新天氣、道路和交通情況的廣播。 經常出現水淹地區者,應採取預防措施。 EX:農民及魚塘負責人,特別是其農田或魚塘位處低窪地帶或經常出現水淹地區者,應採取預防措施,包括檢查及清理農田或魚塘內及附近的排水系統,確保所有溝渠暢通,俾能盡量減少損失。可能的話,魚塘負責人應把可能出現水淹的魚塘水位降低。
:每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的大雨,且雨勢可能持續。:每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的大雨,且雨勢可能持續。 在空曠地方工作的人士應暫停戶外作業,直至天氣情況許可為止。 全香港停止上班上課,如以上班者,則照常上班。 :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豪雨,且雨勢可能持續。 市民應留在戶內,並到安全地方暫避,直至大雨過去。 在空曠地方工作的人士應停止戶外作業,並到安全地方暫避。 市民如無法找到安全地方,可到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臨時庇護中心暫避。
補充: ●山泥傾瀉警告 = 土石流警報 防止當持續大雨極有可能導致大量山泥傾瀉時,所造成的傷害,這項警告旨在針對數目較多而影響廣泛的山泥傾瀉情況,所以一些因雨勢較小而未能預測到的局部地區性山泥傾瀉,仍會在山泥傾瀉警告沒有生效的時候出現。
由1961-1990在香港有霧日數的月平均數紀錄 二、天氣現象 • (一)霧 • 發生時間:多發生於二月~四月(春季)
發生原因: • 在每年春季,香港會受到冷、暖氣流交替的影響,當從北面移到華南沿岸的冷空氣逐漸減弱,香港便不時被溫暖而潮濕的海洋氣流所影響,這段期間,華南沿岸海域的海面溫度仍然較低,當溫暖潮濕的空氣移至近岸時,氣溫便會受下面較涼的海面影響而下降,氣溫下降而導致空氣中的水氣凝結成小水滴,霧便會出現。
影響: • 影響交通,包括開車、航海、航空。大霧曾引致海港內輪船相撞,亦會延誤飛機的升降,造成損傷和經濟損失;高速公路上亦曾因為大霧釀成交通事故。 被霧籠罩的維多利亞港↑
(二)雷暴 • 發生時間:四月~九月(春季和夏季常見天氣現象) • 形成原因: • 在夏天原本天晴的日子,日間太陽的熱力會激發積雨雲產生,形成雷暴,在不穩定及潮濕的大氣中,雲層內的水滴及冰粒在對流活動中產生電荷,當電荷累積而形成的電壓過大時,雲與雲之間或雲與地之間就會出現閃電放電現象,放電通道周圍的空氣會急劇膨脹而產生隆隆雷聲。
特徵: • 1. 閃電和響雷是雷暴的特徵。 • 2. 大雨、閃電及狂風經常伴隨雷暴發生。 • 影響: • 1. 突如其來的大雨,會對戶外活動人士構成危險。 • 2. 閃電可能對電力設施造成損毀,引起火警。 • 3. 電殛導致人命傷亡,除直接電殛外,接觸受雷電影響的導體或電器,亦會因電震而受傷。 • 4. 雷暴中常出現狂風或猛烈陣風,風速驟然增強或風向突然改變,鄰近海域,曾經有船隻因遇到雷暴的狂風而沉沒。
(三)熱帶氣旋─颱風 • 發生時間:五月~十一月,九月最有可能受颱風影響。 • 路徑圖及熱帶氣旋影響香港平均數目:
影響: • 熱帶氣旋導致海水上升,會形成風暴潮,風暴潮的水位高度視水深和海岸線形狀而定,若風暴潮遇上天文大潮,後果會較為嚴重,吹東風或南風時香港較易受風暴潮影響。過去一百年左右,曾有兩次風暴潮造成嚴重傷亡,一次在 1906 年,另一次在 1937 年,分別造成 15,000 人和 11,000 人死亡。(EX: 2008年黑格比颱風) (四)雹暴 香港平均每一至兩年出現一次冰雹,而一般會在春季發生,但發生率很小很小。
三、與台灣比較 (一)平均降雨量
三、與台灣比較 (一)平均溫度
四、氣候影響生活與生態 (一)農業 香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很適合生產農業,百多年前的香港以種植稻米為主;但是現在農地越來越少,主要以園藝農業以及種植蔬菜為主,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 生菜─全年有產 佛手瓜─產於冬春季 蕹 菜 ─產於夏季
(一)漁業 香港四面環海,早期是一個漁港,靠捕漁業維生,隨著都市發現,漁業漸漸式微,只存少部分的養殖業集中在新界西北部,香港一年中適合養魚的時間只有春夏六個月,但在夏天時往往會受到颱風的影響。 另外,有記錄香港出現本土淡水漁花鰻鱺,在本土淡水生態系統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花鰻鱺繁殖於印尼與菲律賓以東的深海,孵化後乘「黑潮」(Kuroshio Current)洋流北上,其中有部分往西游入南中國海,到達包括香港的華南沿岸。
墨魚 墨魚出現在南中國海以及香港水域,每年的四月底至八月底是釣墨魚的時間,因為這個時期剛好吹西南風,大量的墨魚會跟從水流從南中國海流進香港西貢海域,這時的墨魚已長大,平均長度約五至八吋,有時更達十多二十吋長!所以在西貢海域內可以釣到大量墨魚。
(二)日常生活 香港夏天天氣濕熱,人們普遍怕熱,因此會經常開冷氣,幾乎在每棟大樓裡都會開放著強烈的冷氣,導致室內和室外的溫差頗大。而香港的冷氣,真不是一般的冷!
(四)候鳥 香港位處華南沿岸,受到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影響,在冬天的時候東北季風吹至,由於有海風的調節比較溫暖,所以候鳥都從北方飛到香港避寒。候鳥南飛過冬路線由西伯利亞開始,經中國、香港,再到南面。
(五)植被 由於香港位處赤道以北,因此,朝北的山坡會比平地或南向坡受到較少的太陽輻射,唯一例外是夏至 (6月21日) 前後的短暫期間。這南北向的差異亦會隨坡度增大而劇增,在11月至1月的乾旱季節達至最高,透過火災而對植被帶來極大的影響。較溫暖乾燥的南向山坡多會發生更頻密和嚴重的山火,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何香港的朝北山坡往往長有較茂盛的樹林和較高的灌叢。
香港位在溫帶氣候區,背靠歐亞大陸、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氣候,一般是比較溫暖,雨量也較多,四季分明。香港的氣溫轉變在夏季和冬季較為顯著,夏季時,溫暖潮濕的季風從南面的海洋吹來,支配香港的氣候,氣溫也隨著增高;冬天時香港的氣候受來自中國大陸的寒冷而乾燥的季風影響,故此較為寒冷乾燥。這樣的氣候不但影響了香港的降雨量、氣溫高低、天氣現象,也影響了香港的生活與生態。香港位在溫帶氣候區,背靠歐亞大陸、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氣候,一般是比較溫暖,雨量也較多,四季分明。香港的氣溫轉變在夏季和冬季較為顯著,夏季時,溫暖潮濕的季風從南面的海洋吹來,支配香港的氣候,氣溫也隨著增高;冬天時香港的氣候受來自中國大陸的寒冷而乾燥的季風影響,故此較為寒冷乾燥。這樣的氣候不但影響了香港的降雨量、氣溫高低、天氣現象,也影響了香港的生活與生態。 然而,隨著香港工商業不斷地蓬勃發展,導致香港市區高樓密佈、人口極為稠密,再加上夏季時冷氣的大量使用,所形成的微氣(microclimate)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人口密度高的市區也令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使得香港天氣更加炎熱、煙霞密佈的日子亦變得越來越長,這是香港近年來所要面臨的一大問題!
香港天文台 http://www.hko.gov.hk/ • 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atmosphere/climate-hk.htm • 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 • 香港自動氣象站http://hkwoweather.freehostia.com/climat/1981_2010/normal.htm • 朱道力老師的網站http://www.tlchu.idv.tw/ • 香港地政總署策繪處http://www.landsd.gov.hk/ • 香港濕地公園http://www.wetlandpark.com/tc/index.asp • 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6/27/ED0806270012.htm • 香港生態情報:杜德俊、高力行。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香港魚類學會http://www.hkis.hk/index_c.php •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http://www.afcd.gov.hk/c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