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likes | 1.17k Views
高山病介紹. 范清龍. 高海拔疾病. 高山病的正式名稱是〔高海拔疾病〕,是高海拔空氣稀薄導致身體缺氧造成的疾病。. 多高才算高海拔. 對平常健康的人而言,從海平面上升到 1500 公尺 ,其 動脈血氧飽和度 下降不明顯,仍維持 95% 以上;但 超過 1500m 以上 ,血氧飽和度就開始較 明顯下降 。因此, 1500m 以上可以稱做醫學上的高海拔,以下稱為低海拔。文獻上,高海拔肺水腫發生的最低高度紀錄是 1518m ,但那是一位先天性單側肺動脈發育缺乏的病人。
E N D
高山病介紹 范清龍
高海拔疾病 • 高山病的正式名稱是〔高海拔疾病〕,是高海拔空氣稀薄導致身體缺氧造成的疾病。
多高才算高海拔 • 對平常健康的人而言,從海平面上升到 1500 公尺,其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不明顯,仍維持 95% 以上;但超過 1500m 以上,血氧飽和度就開始較明顯下降。因此,1500m 以上可以稱做醫學上的高海拔,以下稱為低海拔。文獻上,高海拔肺水腫發生的最低高度紀錄是1518m,但那是一位先天性單側肺動脈發育缺乏的病人。 • 一般而言,平常健康人在 2400m 以上才較會發生高海拔疾病。因此,登山界習慣把 2500m 以上稱作高海拔,1500-2500m稱作中海拔,這其實很符合高海拔醫學的現象。
高海拔 • 當登山者越爬越高,身體的運作也會隨著海拔高,而被迫有所改變。 • 空氣愈來愈稀薄,每一口呼吸中可用的氧氣愈來愈少,而同樣重要的是,氧氣密度(oxygen tension,可使身體從肺部吸收氧氣的功能)也愈來愈弱。 • 身體的組織愈來愈難獲得新陳代謝所需的氧氣,因而進入一種氧氣量減少的狀態,稱為「組織缺氧」。
高海拔 • 人能試圖去適應這種劇烈的環境改變,可是適應是需要時間的。每個人在適應環境的速度和程度上的差距甚大。下面是爬山速度方面的簡單定律: • 到了海拔一萬呎以上,每晚紮營睡覺時多爬的海拔高度要以每天一千呎為限。 • 「每個星期兩三次,要在和前晚同樣的海拔高度上過夜。
高海拔 • 人體對於高山組織缺氧的適應方式 • 呼吸速度加快。當你爬到高處之後,你的呼吸速度好幾天都會不斷加快。這樣一來,血管中已分解的二氧化碳會減低(因為你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 腎臟會將更多的水份似尿液的型態運到膀胱,以使體內排出水份。這種尿多的功能會讓血液濃度稍微增高。 • 這些改變會在你爬山的時候不久就開始,並且持續好幾個星期。
高海拔 • 最後,你的身體雖然由於氧氣密度很低而使得血紅素運送氧氣的功能減弱,但也會為了增加運送氧氣的能力而產生更多的紅血球。這種改變稱為「紅血球過多」((血液裡有很多紅血球),會使得血液濃度大為增加,甚至會干擾某些組織的血液循環。 • 由於組織缺氧以及身體功能的相關變化,你工作的效率或能力在高山上都沒有平地來得好。在這些生理改變之間不斷飲用適度的流質,似乎是適應良好的必要條件。
高海拔 • 登山者的睡眠品質也會被高海拔所破壞。在高山上,大部分的登山者都會失眠。 • 通常你在睡夢中會出現不規律呼吸的現象,有時候連醒著的時候都會:有時候呼吸速率很低,有時候又急速換氣,有如機器般循環不已。(這種交替出現的不規律呼吸稱為陳施氏呼吸,一種腦或心臟病所引起的斷續性呼吸現象。)這種呼吸速度上的怪異改變,似乎是由於血液中二氧化碳過低而引起的。
高山病的分類 • 急性的高海拔疾病,這對於大部分登山者或高海拔遊客而言比較重要,也是本篇要詳述的部分: • 急性高山症(AMS):主要是高海拔腦水腫的初期症狀. • 高海拔腦水腫(HACE):導致步態不平衡,意識昏迷與死亡. • 高海拔肺水種(HAPE):導致缺氧嚴重,喪失體力,腦水腫與死亡.
高山病的分類 • 亞急性的高海拔疾病 • 極端高海拔的進行性衰竭(Altitude deterioration):發生於海拔五千公尺以上,停留數週後,逐漸消瘦喪失體能. • 慢性的高海拔疾病: • 慢性高山病:發生於在高海拔停留經年,紅血球增生過多導致黏滯度過高,右心室衰竭,肝腫大,肢體水腫,體力衰弱,頭痛.
高山病的症狀 一旦發現有高山症的病狀,即應停止上升高度,若症狀惡化,則應趕緊下撤,如此常就能免於變成危險的高海拔腦水腫或高海拔肺水腫。
可能會誤判的幾個症狀 頭痛: 有時頭痛並非高山病症,有可能是脫水所造成,可服用一劑止痛藥加上 1 公升水;若頭痛完全消除,大概就不是高山病了。 睡眠: 睡眠中間醒來數次是高海拔正常現象,如果每次都能很快再度入睡,那就不算有睡眠障礙;而睡眠時常有「週期式呼吸」現象,也就是呼吸會由慢而快、再由快而慢,暫停一會再轉快,週而復始,這也不算是高山病症狀。 水腫: 若無其他 AMS 症狀,單獨的周邊水腫並不算高山病。
HACE 與 HAPE 的分辨 HACE 病人必定先經 AMS 階段,不過當病人意識不清時無法得知先前症狀,或是否步態不穩,此時應先將病人判為 HACE 。意識判斷包括言語、動作、眼睛三方面: 語言: 須前後連貫通順且切題。 動作 :能聽從指令做動作。 眼睛 :須自動張開看週遭事物。 高海拔行進間覺得喘是正常,但休息時也呼吸困難則是 HAPE 的症狀。虛弱、疲憊是 HAPE 最明顯特徵。 HAPE 也可分輕、中、重度,呼吸每分鐘超過 30 次、心跳超過 110 次,無法平躺、必須坐起來喘,咳嗽有泡沫狀痰甚至帶血,昏迷 …… 皆為重度;昏迷且已併有 HACE ,則立即有生命危險。 HAPE 還有一項常發生但不列入診斷標準的症狀:發燒。
急性高海拔疾病的主要病變有二:一是因缺氧導致腦部動脈過度擴張而腦水腫;另一是缺氧使肺部動脈收縮而壓力過高,血漿漏出微血管外而肺水腫。急性高海拔疾病的主要病變有二:一是因缺氧導致腦部動脈過度擴張而腦水腫;另一是缺氧使肺部動脈收縮而壓力過高,血漿漏出微血管外而肺水腫。 • 高海拔腦水腫(簡稱HACE)與高海拔肺水種(簡稱HAPE)都是可能在數小時至兩三天內致死的危險疾病,但及早發現及早下降高度卻又幾乎全部可快速康復化解危機,其診斷也相當容易,因此,早期診斷及早下降是急性高海拔疾病最最重要的事。診斷標準見表二。
急性高海拔疾病的診斷標準 • 急性高山症(AMS):由一組主觀症狀構成,其診斷標準如下:新近有海拔爬升,必須有「頭痛」加上下列症狀至少其中之一: • 腸胃不適(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 疲憊衰弱 • 頭暈頭昏 • 入睡困難
急性高海拔疾病的診斷標準 • 高海拔腦水腫(HACE):HACE指因高海拔引起的腦組織水腫,是可由解剖證實的病理變化,其臨床診斷標準如下:新近海拔爬升,且有下列二者之一的情況: • 1. 具AMS症狀,同時,步態不穩或意識改變,或2. 步態不穩而且意識變化,不管有無AMS症狀。 • 步態不穩的檢查方法是令受試者在平坦地腳跟緊接著腳尖走一直線,大約走5公尺,正常不會搖晃或跌出線外。如果地形不平坦,可以用〔單腳站〕來取代。 • 〔3〕高海拔肺水種(HAPE):HAPE指因高海拔引起的肺組織水腫,是可由解剖證實的病理變化,其臨床診斷標準如下:新近海拔爬升,而有下列現象: • 症狀──下列至少有二: • 休息狀態下有呼吸不適 • 咳嗽 • 虛弱無力或勞動能力下降 • 胸部緊縮感或充脹感 • 病徵──下列至少有二: • 至少一側肺野有囉音或哮鳴音 • 中心型發紺(發紫) • 呼吸過速 • 心搏過速 • HAPE有時會發燒(通常輕度),但沒有被列入診斷標準。*高海拔肺水種的補充說明:中心型發紺的意思是指嘴唇或牙齦等非肢端部位血色發紫。因為血紅素與氧結合時會呈現鮮紅色,無氧的血紅素是紫黑色。微血管的血液缺氧時,嘴唇或牙齦的顏色就會發紫。有一種儀器不必抽血就可以測量微血管的血液含氧飽和度,這儀器叫做pulse oximeter,有個夾子夾著手指頭或耳垂,利用光線穿透,分析其光譜,便可測知血紅素氧飽和度。如果平常在山下健康的人,在高海拔測氧飽和度明顯比相對於該高度預期下「高度未適應但也無肺水腫」的人的值還低,就可以直接診斷為高海拔肺水腫。呼吸與心搏均指休息狀態下測量,以健康同伴為對照,一般呼吸正常不超過20/min,心搏不超過90/min。囉音是吸氣時有像水泡破裂的聲音,須用聽診器或耳朵緊貼著病人左右背部來聽,但只有局部囉音而無不適症狀的情況在高海拔頗為常見,這不能算HAPE。哮鳴音是類似吹口哨或貓叫的聲音,也就是氣喘的聲音,呼氣吸氣期都可能,但以呼氣期為主,厲害時不用聽診器,不用耳朵貼著也聽得到。
高山病分類、診斷標準 • 高山病定義是高海拔空氣稀薄使得動脈血中氧氣含量降太低引起的疾病。 • 急性的高山病分三種病名: •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譯作「急性高山症」。 •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譯作「高海拔腦水腫」。 • Hight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譯作 「高海拔肺水腫」。 其中,一般認為AMS是HACE的早期症狀。
什麼是AMS? AMS是由一組主觀症狀構成的診斷名稱,其診斷標準如下:新近有海拔爬升,必須有「頭痛」加上下列症狀至少其中之一: 腸胃不適(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疲憊衰弱 頭暈頭昏 入睡困難
急性高山病症 • 住在平地的人如果走得很急,爬到海拔高度約八千到一萬四千呎時,至少有一半以上會感受到或多或少的急性高山病症(AMS)。 • 罹患這種病症的人會出現類似感冒、在通風不良場所裡由於生爐火而導致的一氧化碳中毒、或是宿醉的不明顯徵狀。 • 急性高山病症的嚴重程度差異頗大,因此辨別病人到底是高山病症還是更可怕的高山肺水腫(HAPE)及高山腦水腫(HACE)是很重要的。所有這三種狀況似乎都和身體流質由於高山氣壓而產生不正常的轉移有關。
急性高山病症 • 急性高山病症的症狀如下: • 頭痛。 • 失眠。 • 焦躁不安。 • 協調失衡。 • 臉孔及眼睛四周凸腫。 • 咳嗽。 • 呼吸急促。 • 胸部有滿脹感。
急性高山病症 • 急性高山病症的症狀如下: • 呼吸不規則。 • 食慾不振。 • 嚥心。 • 嘔吐。 • 排尿減少。 • 虛弱。 • 雙腿感到「沉重」。
急性高山病症 • 急性高山病症從開始登山那天起就會發作,如果症狀輕微,一天左右就可以復原,不過也可能會愈來愈嚴重。 • 如果症狀(例如頭痛和噁心)繼續加劇,下撤個兩、三千呎是最好的治療。如果往海拔較低處走會讓症狀有所改善,就證明這的確是急性高山病症。
急性高山病症 • 可以請教醫生,有些藥物可以用來因應和高度有關的健康問題,這些藥物是否適合你的狀況服用。例如,有些登山者在登山前連續好幾天並且在到達高山後的四十八小時內持續服用acetazolamide(Diamox)以預防高山病症發生或是防止它復發。 • 服用這些藥物可能會產生四肢刺痛、耳鳴、口味改變等問題,而且對磺胺藥劑過敏的人絕對不能服用。 • 磺胺在預防、治療AMS以及呼吸不規則方面確實有它的功效。
急性的高山病還有一項特點 • 到達高海拔後會先有一段時間的延擱才發作,通常6-96小時。所以,快速上升,在六小時內回到原已適應的高度,不會得到高山病 ;應用這個原理,可以安排六小時內上下的快攻,也可以白天爬高,晚上回到低處過夜。 • 另外,在同一高度停留超過四天,若沒發生 高山病,就表示已經適應那個高度,除非高度再上升,不會再發生急性的高山病了。
什麼是HACE • HACE指因高海拔引起的腦組織水腫,是可由解剖證實的病理變化,其臨床診斷標準如下:新近海拔爬升,且有下列二者之一的情況: • 具AMS症狀,同時,步態不穩或意識改變,或 • 步態不穩而且意識變化,不管有無AMS症狀。步態不穩的檢查方法是令受試者在平坦地腳跟緊接著腳尖走一直線,大約走5公尺,正常不會搖晃或跌出線外,此稱 "tandem gait" 。
高山腦水腫 • 腦血管為了因應高海拔的壓力,有可能會破裂,使得腦部組織由於增加了液體而變成稠糊狀。最後,包在堅硬頭蓋骨裡的腦部就形成了腫脹。 • 這種致命情況的初期症狀包括 • 協調能力惡化(運動失調症) • 頭痛 • 沒有精力。
高山腦水腫 • 協調測試:要病人假裝前面有高空繩索,以腳跟對腳尖的直線步法走上十五呎,是檢測失調症的有效方法。病人也許還會出現噁心以及強迫性嘔吐的症狀。 • 如果高山腦水腫加劇(很可能迅速惡化),病人的思考會變得模糊不清,同時許多腦部問題也都開始出現,例如身體一側的肌肉失去控制能力。即使是一萬呎的低海拔高度,也可能出現高山腦水腫,而要活命就得趕緊下山。 • 有些遠征隊曾服用某些藥物,例如Decadron,做為治療病人的加強措施。
什麼是HAPE • 指因高海拔引起的肺組織水腫,是可由解剖證實的病理變化,其臨床診斷標準如下: • 新近海拔爬升,而有下列現象: • 症狀──下列至少有二: • 休息狀態下有呼吸不適 • 咳嗽 • 虛弱無力或勞動能力下降 • 胸部緊縮感或充脹感 • 病徵──下列至少有二: • 至少一側肺野有囉音或哮鳴音 • 中心型發紺(發紫) • 呼吸過速 • 心搏過速 • HAPE還有一種症狀,但沒有被列入診斷標準,那就是發燒(通常輕度)。
中心型發紺 • 指嘴唇或牙齦等非肢端部位血色發紫。因為血紅素與氧結合時會呈現鮮紅色,無氧的血紅素是紫黑色。微血管的 血液缺氧時,嘴唇或牙齦的顏色就會發紫。 • 有一種儀器不必抽血就可以測量微血管的血液含氧飽和度,這儀器叫做 pulse oximeter,有個夾子夾著手指頭或耳垂,利用光線穿 透,分析其光譜,便可測知血紅素氧飽和度。如果平常在山下健康的人,在高海拔測氧飽和度明顯比相對於該高度預期下「高度未適 應但也無肺水腫」的人的值還低,就可以直接診斷為高海拔肺水腫。
呼吸與心搏 • 指休息狀態下測量,以健康同伴為對照,一般呼吸正常不超過20/min,心搏不超過90/min。囉音是吸氣時有像水泡破裂的聲音,須用聽診器或耳朵緊貼著病人左右背部來聽,但只有局部囉音而無不適症狀的情況在高海拔頗為 常見,這不能算HAPE。哮鳴音是類似吹口哨或貓叫的聲音,也就是氣喘的聲音,呼氣吸氣期都可能,但以呼氣期為主,厲害時不用聽診器,不用耳朵貼著也 聽得到。
高山肺水腫 • 高山肺水腫(HAPE)的發生是由於身體的水份滲入了肺部,使得呼吸功能受到干擾。肺水腫有致死的可能,存亡的關鍵就繫於對這種緊急情況的迅速反應。
高山肺水腫 • 高海拔肺水腫 (HAPE) 其實分兩種: • 低海拔居民與高海拔居民。 • 在高海拔出生長大的居民其肺動脈平滑肌從小特別增生肥厚,當下降 到低海拔一段時間(超過十天)後又回到高海拔,特別容易發生肺水腫。
高山肺水腫 • 高山肺水腫的早期症狀和較輕微的病症頗相類似,例如由於高山空氣乾燥引起簡單的支氣管感染而咳嗽個不停。如果是肺水腫,隨著病情加劇,病人會愈來愈缺乏運動的力氣,不但呼吸急促、猛咳,而且呼吸速度和脈搏都會加快。如果登山隊帶著一副聽診器,或許會聽到肺部在呼吸的時候會有清脆的發泡聲音。這個清脆的聲響是由於肺部增加了液體的緣故。
高山肺水腫 • 如果任由高山肺水腫惡化下去,呼吸時發泡般的噪音會變得非常明顯,即使不用聽診器也聽得到。嘴唇和指甲可能會變暗或帶紫,表示身體由於肺部的水份阻擾。無法將氧氣輪運到動脈血液去。有些病人可能還會發燒,因此令人很難區別到底是肺炎還是肺水腫。看看病人繼續登山後惡化的速度如何,是辨別肺水腫的一個線索。
高山肺水腫 • 高山肺水腫的主要治療方法就是下撤。如果很早就發現,下撤約三千呎後幾乎所有的肺水腫情況都會解決。 • 某些遠征隊伍會攜帶一種手提式的高壓艙,可以用來創造暫時性的模擬「下撤」情境,藉以將病情穩定幾個小時。 • 氧氣的供應對於病情的暫時穩定也有幫助。不過,病人終究必須實際下撤到海拔低處。 • 如過去有過肺水腫記錄,事前服用nikedipine藥物,可做為防治高山肺水腫的措施之一。
其他症狀 HAPE還有一種症狀,但沒有被列入診斷標準,那就是發燒(通常輕度)。中心型發紺的意思是指嘴唇或牙齦等非肢端部位血色發紫。因為血紅素與氧結合時會呈現鮮紅色,無氧的血紅素是紫黑色。微血管的血液缺氧時,嘴唇或牙齦的顏色就會發紫。有一種儀器不必抽血就可以測量微血管的血液含氧飽和度,這儀器叫做 pulse oximeter,有個夾子夾著手指頭或耳垂,利用光線穿透,分析其光譜,便可測知血紅素氧飽和度。如果平常在山下健康的人,在高海拔測氧飽和度明顯比相對於該高度預期下「高度未適應但也無肺水腫」的人的值還低,就可以直接診斷為高海拔肺水腫。
其他症狀 呼吸與心搏均指休息狀態下測量,以健康同伴為對照,一般呼吸正常不超過20/min,心搏不超過90/min。 囉音是吸氣時有像水泡破裂的聲音,須用聽診器或耳朵緊貼著病人左右背部來聽,但只有局部囉音而無不適症狀的情況在高海拔頗為常見,這不能算HAPE。 哮鳴音是類似吹口哨或貓叫的聲音,也就是氣喘的聲音,呼氣吸氣期都可能,但以呼氣期為主,厲害時不用聽診器,不用耳朵貼著也聽得到。
其他高山病還包括 • 極端高海拔進行性衰竭(altitude deterioration)、 • 慢性高山 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與 • 亞急性高山病(subacute mountain sickness)等。其中,altitude deterioration是在非常高的海拔,其高度因人而異,一般在5000-5500m以上,數星期之後,人們開始消瘦、食慾不 振、消化不良、喪失體力,若不下降終將無法生存;這代表人類能永久居留的高度上限。
其他高山病 • 慢性高山病是長期處於高海拔引起體內紅血球增生過多,導致血流黏滯度過高,因而右心室負荷過重而右心衰竭的現象。 • 亞急性高山 病較少見或較少被討論,一般指嬰幼兒於高海拔數週後發生的類似慢性高山病的變化,可致命,發生時間比慢性高山病快,所以稱亞 急性;也有成人亞急性高山病的零星報告。
高山病的嚴重性 • 高海拔腦水腫(HACE)與高海拔肺水腫(HAPE)都是會快速(數小時至兩三日)導致死 亡的疾病,但是,如果及早處理,卻幾乎全部可以得救且完全復原。所謂及早處理,就是一發現立刻下 降海拔(下降到症狀明顯改善,一般降低500-1000m),或使用氧氣或高壓治療。
高山病的嚴重性 • 高海拔腦水腫若已到意識昏迷程度,若不作下降或氧氣或高壓治療,死亡率是百分之百。高海拔肺水腫死亡率也極高,雖然 輕度的高海拔肺水腫有可能經休息改善,但惡化中或已經嚴重的高海拔肺水腫若不處理仍將全部步入死亡之途。這兩種高海拔疾病都 非常緊急,而且常常在夜晚發生或惡化至死亡,一旦發現必須立刻處理,夜晚也應趕夜路下降,不可等待。如果 HAPE 或 HACE 已經 太嚴重,即使下降到海平面仍然部分可能死亡。有一篇日本發生的 HAPE 的報告,27 例送達山下醫院的 HAPE 病人中仍有一人於入 院後死亡
高山病的嚴重性 • 急性高山症(AMS)是高海拔腦水腫(HACE)的早期症狀,所以AMS也是代表隨時會變成嚴重危險的情況。AMS常常可以在原高度休息 之後自動痊癒,但一部份會惡化。AMS一旦惡化,表示很快會變成HACE或HAPE,而且這種轉變常常在夜晚發生,甚至一夜導致死亡。 所以,沒有惡化的AMS可以原高度休息,惡化中的AMS則必須立刻下降,或氧氣或高壓治療,一如HACE或HAPE。AMS的症狀沒有完全消 失之前絕對不可再上升高度,否則將導致HACE或HAPE。這些觀念是「高山病的黃金律」(見後述)的基礎。
高山病的嚴重性 • HAPE也可引起HACE。HACE必須先經AMS或HAPE。HACE從不直接發生,但,常常病患有AMS或HAPE沒被發現,一發現已是昏迷的HACE。 HAPE則可不經AMS直接發生,而且早期症狀隱晦,常只是異常的疲憊無力。
高山病的發生率 • 高山病的發生率隨著高度增加而增加。上升速度太快是另一重要因素。 • 負重勞累、寒冷也有關係。 • 個人體質影響也很大,但只要高度 夠高,上升速度太快,沒有人能倖免。 • 年齡也有影響,20歲以下比20歲以上容易發生。 • 而在山下的體力好壞,卻與是否容易罹患高山 病無關。
AMS的發生率 • AMS的發生率與性別無關,年齡則有關,越年輕越容易罹患AMS。上升速度也顯示正相關,但差別似乎沒有很大。探討差異不很大原因: • 其一 可能是,不管哪一組,Lukla到Namche只花一天,Namche到Pheriche只花兩天,仍嫌上升太快; • 另一原因可能是,通過Pheriche後所 達最高高度未能在此兩組中進一步分別比較,有可能加德滿都啟程的步行者在後來走得更高,而本研究中,到達的最高高度在全部健 行客中的分析與AMS發生率成明顯正相關。 • 本研究還比較 acetazolamide 與安慰劑的預防效果:看起來Acetazolamide 似乎對於快速上升者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