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02 Views
细菌内毒素检查技术. —— 鲎实验凝胶法 药学组 顾霞. 复习提问. 鲎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鲎试剂能与内毒素发生凝集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凝胶。 鲎试剂的灵敏度( λ ) : λ=0.25EU/ml 当溶液中内毒素浓度大于或等于 0.25EU/ml 时可与鲎试剂发生凝胶反应(阳性反应)。 当溶液中内毒素浓度小于 0.25EU/ml 时不能与鲎试剂发生凝胶反应(阴性反应)。. 实验步骤 (2005 药典二部). 1 、按下表制备溶液 A 、 B 、 C 、 D 。. 注: A 为供试品溶液, B 为阳性对照, C 为供试品阳性对照, D 为阴性对照.
E N D
细菌内毒素检查技术 ——鲎实验凝胶法 药学组 顾霞
复习提问 • 鲎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 鲎试剂能与内毒素发生凝集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凝胶。 • 鲎试剂的灵敏度(λ):λ=0.25EU/ml • 当溶液中内毒素浓度大于或等于0.25EU/ml时可与鲎试剂发生凝胶反应(阳性反应)。 • 当溶液中内毒素浓度小于0.25EU/ml时不能与鲎试剂发生凝胶反应(阴性反应)。
实验步骤(2005药典二部) 1、按下表制备溶液A、B、C、D。 注:A为供试品溶液,B为阳性对照,C为供试品阳性对照,D为阴性对照 2、鲎试剂复溶。 3、在鲎试剂中分别加入A、B、C、D各0.1ml。 4、封口,37℃,60分钟保温。观察结果。
一、溶液的配制 注:A为供试品溶液,B为阳性对照,C为供试品阳性对照,D为阴性对照。
1.2mlBET水 内毒素溶液的制备 • 标准品:120EU,粉末状 • 标准品溶液:0.5EU/ml ——溶解 ——稀释 0.5ml 0.5ml 1ml 4.5ml 4.5ml 1ml 100EU/ml 10EU/ml 1EU/ml 0.5EU/ml
四、封口,60分钟37°保温 胶带在酒精灯火焰上快速通过后,绕安瓿瓶口一圈,捏紧封口。 • 五、结果观察、出报告。
结果观察 • 安瓿缓慢倒转180°,若管内形成凝胶,且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未形成凝胶或凝胶不坚实、变形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 • 1(供试品): • 2(供试品): • 3(阳性对照): • 4(供试品阳性对照): • 5(阴性对照):
结果判断 • 阴性对照5号为阴性 • 阳性对照3号为阳性 • 供试品阳性对照4号为阳性 1、若3、4、5号管呈上述结果,则实验有效 2、若1、2号管均为阴性则供试品合格 3、若1、2号管均为阳性则供试品不合格 4、若1、2号管一管为阳性、一管为阴性,则复试;复试需平行做4份;4份都阴性则合格,否则不合格。
试剂组: • 鲎试剂:λ=0.25EU/ml •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ET): 内毒素<0.015EU/ml 规格:2ml、5ml • 内毒素标准品:120EU 供试品: 氯化钠注射液,内毒素限值0.5E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