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927 Views
17 RNA 生物合成和加工. 本章重点讨论 RNA 的生物合成, 对 RNA 的合成后加工和 RNA 的复制 作一般介绍。. 第一节 DNA 指导下 RNA 的合成(转录) 第二节 RNA 转录后加工 第三节 RNA 指导下 RNA 的合成 (RNA 的复制 ) 第四节 核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思考 . 返回. 复制. DNA. 转录. 逆转录. 蛋白质. RNA. 翻译. 复制. 遗传信息传递的 中心法则.
E N D
本章重点讨论RNA的生物合成, 对RNA的合成后加工和RNA的复制作一般介绍。 第一节 DNA指导下RNA的合成(转录) 第二节 RNA转录后加工 第三节 RNA指导下RNA的合成(RNA的复制) 第四节 核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思考 返回
复制 DNA 转录 逆转录 蛋白质 RNA 翻译 复制 遗传信息传递的 中心法则 生物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储存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通过DNA复制把亲代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忠实地传递给两个子代细胞。在子代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RNA,再由RNA通过翻译转变成相应的蛋白质多肽链上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由蛋白质执行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特征。后来人们又发现,在宿主细胞中一些RNA病毒能以自己的RNA为模板复制出新的病毒RNA,还有一些RNA病毒能以其RNA为模板合成DNA,称为逆转录这是中心法则的补充。 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动规律,揭示遗传的分子基础,不仅使人们对细胞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以这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发展了基因工程,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革命。
第一节 DNA指导下RNA的合成 一、转录的概念 二、RNA聚合酶及催化反应 三、RNA合成过程 四、启动子和转录因子 五、终止子和终止因子
转录是在 DNA的指导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的过程。 经转录生成的RNA有多种,主要的是rRNA,tRNA,mRNA,snRNA 和 hnRNA。 转录的概念
转录的特点: 1.转录不需要引物。 2.转录从DNA模板的特定位点开始,并在一定的位点终止。即有启动子和终止子。此转录区域为一个转录单位。对于真核生物一个转录单位就是一个基因,而原核生物可以是多个基因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反意义链(antisense strand) 启动子(promoter) 终止子(terminator) DNA 5´ 3´ 3´ 5´ 有意义链(sense strand) 非信息区
转录的特点: 3.转录只发生在DNA的任意一条链上。为“不对称转录”。 被转录的链称为模板链或反义链;不被转录的链称为有义链。 4.转录后的产物需经过加工修饰,才能成为成熟、有活性的RNA分子。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反意义链(antisense strand) 启动子(promoter) 终止子(terminator) DNA 5´ 3´ 3´ 5´ 有意义链(sense strand) 非信息区
RNA聚合酶: 这是一种不同于引物酶的依赖DNA的RNA聚合酶。该酶在单链DNA模板以及四种核糖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不需要引物,即可从5'→3'聚合RNA。
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所必需的组分 1. 模板:双股DNA是有效的模板,产物的性质取决于模板 2. 4种NTP; 3. 二价的金属离子Mg2+和Mn2+。 在E.coli细胞内,或者说细菌细胞内的所有三种细胞RNA(mRNA,tRNA和rRNA)都是同一种RNA聚合酶根据模板合成出来的。
3´ 5´ R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 U 5´ A G C C G A U 3´ 新合成RNA 模板DNA
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全酶由五个亚基构成,即α2ββ'σ。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全酶由五个亚基构成,即α2ββ'σ。 σ亚基与转录起始点的识别有关,而在转录合成开始后被释放,余下的部分(α2ββ')被称为核心酶,与RNA链的聚合有关。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结构示意图 起始因子 核心酶(α2ββ) 全酶(αββ ) β——和模板DNA结合 β——起始和催化聚合反应 α——?
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可按其对α-鹅膏蕈碱敏感性而分为三种,它们均由10~12个大小不同的亚基所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其功能也不同。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可按其对α-鹅膏蕈碱敏感性而分为三种,它们均由10~12个大小不同的亚基所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其功能也不同。
启动子和转录因子 启动子( promoter)是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RNA聚合酶起始转录需要的辅助因子(蛋白质)称为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 利用足迹法(footprint)和DNA测序法可以确定启动子的序列结构。 例:大肠杆菌启动子共有序列的功能
Pribnow 框 5-9bp 16-19bp 识别区 A × × × × × × × × × × AAT× AAT× G × × × × TTGAC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T AACTGT T × × × × × × × × × × × × × ×ATA C -10序列 × × -35序列 × × 大肠杆菌启动子共有序列的功能 起点 提供了RNA聚合酶识别的信号 有助于DNA局部双链解开
终止子和终止因子 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DNA序列称为终止子( terminator)。协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辅助因子(蛋白质)则称为终止因子 (termination factor)。有的终止信号的作用可被特异的因子所阻止,使RNA聚合酶得以越过终止子继续转录,这称为通读(readthrough),这类引起抗终止作用的蛋白质称为抗终止因子(antitermination factor)。 例:大肠杆菌的两种终止因子
1.ρ蛋白:这是一种六聚体的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为50kd。该蛋白因子能识别终止信号,并能与RNA紧密结合,导致RNA的释放。1.ρ蛋白:这是一种六聚体的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为50kd。该蛋白因子能识别终止信号,并能与RNA紧密结合,导致RNA的释放。 2.nusA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69kd的酸性蛋白,它能与RNA及RNA聚合酶相结合,在终止部位使两者被释放。即NusA结合到核心酶上(形成α2ββ NusA复合物),由NusA识别终止子序列;转录终止后,RNA聚合酶脱离模板,NusA又被σ所取代,由此形成RNA聚合酶起始复合物和终止复合物两种形式的循环。
大肠杆菌两类终止子的回文结构 该区域提供信号使RNApol脱离模板 富含G-C 系列U A. 不依赖于Rho()的终止子 A. 依赖于Rho()的终止子
一、识别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中的σ因子识别转录起始点,并促使核心酶结合形成全酶复合物。 被辨认的区段就是位于转录起始点-35区的TTGACA序列。 酶与该区结合后,即滑动至-10区的TATAAT序列(Pribnow盒),并启动转录。 RNA转录合成的基本过程
原核生物中转录起始区的共同序列 (通常为A或G)
二、起始 RNA聚合酶全酶促使局部双链解开,并催化ATP或GTP与另外一个三磷酸核苷聚合,形成第一个3',5'-磷酸二酯键。
三、延长 σ因子从全酶上脱离,余下的核心酶继续沿DNA链移动,按照碱基互补原则,不断聚合RNA。
四、终止 RNA转录合成的终止机制有两种: 1.自动终止:模板DNA链在接近转录终止点处存在相连的富含GC和AT的区域,使RNA转录产物形成寡聚U及发夹形的二级结构,引起RNA聚合酶变构及移动停止,导致RNA转录的终止。 2.依赖辅助因子的终止:由终止因子(ρ因子)识别特异的终止信号,并促使RNA的释放。
启动子(promoter) 终止子(terminator) RNA聚合酶 5 离开 3 5 3 3 5 5 5 3 5 RNA合成过程 起始 双链DNA局部解开 磷酸二酯键形成 延长阶段 解链区到达基因终点 终止阶段 RNA
模板链(反义链) 有义链 解链 复链 3´ RNA-DNA杂交螺旋 新生RNA 聚合酶的移动方向 延长部位 5´ RNA链的延伸图解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差别 真核生物中转录与复制在不同的区域 RNA聚合酶不相同 启动子不同 转录后RNA加工修饰不同 DNA mRNA前体 加工 mRNA 核 mRNA 转运 核糖体 新生蛋白质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第二节 RNA转录后的加工 一、RNA的加工 二、 RNA的拼接、编辑和再编码 三、RNA生物功能的多样性 四、RNA的降解
原核生物中rRNA前体的加工 30S前体 甲基化作用 专一核酸外切酶 17S 25S tRNA 专一核酸外切酶 专一核酸外切酶 16S rRNA tRNA 23S rRNA 5S rRNA
四膜虫前rRNA的自身剪接(Self-splicing) Mg2+ Ribozyme
主要有以下几种加工方式: 切断。(由核酸内切酶在tRNA两端切断) 剪接。由核酸外切梅从3‘端逐个地切去附加的顺序,进行修剪(trimming) 化学修饰。在tRNA 3‘端加上-CCAOH 核苷酸的修饰和异构化。 原核生物tRNA的转录后加工
原核生物tRNA前体分子的加工 a、切除tRNA前体两端多余的序列: 5’—端切除几到10个核苷酸。 RNAaseF RNAaseF RNAaseP RNAaseP RNAaseD ACC RNAaseD b、末端添加:3’-端添加CCA序列。 c、修饰:形成稀有碱基如DH2 。 表示核酸内切酶的作用 表示核酸外切酶的作用 表示核苷酸转移酶的作用 表示异构化酶的作用
酵母酪氨酸tRNA前体的加工 加工 成熟tRNA 早转录本
m7G-5´ppp-N-3 ´ p 真核细胞mRNA的加工 5′端接上一个“帽子”(CAP)结构 3′端添加PolyA“尾巴”,由RNA末端核苷酸转移酶催化 剪接:剪去内含子(intron),拼接外显子(extron) 顺反子(cistron ) 5´“帽子” PolyA3´ AAAAAAA-OH
mRNA的转录后加工 1.加帽(adding cap): 即在mRNA的5'-端加上m7GTP的结构。mRNA在真核生物中的初级产物称为hnRNA。 此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即hnRNA即可进行加帽。 加工过程首先是在磷酸酶的作用下,将5'-端的磷酸基水解,然后再加上鸟苷三磷酸,形成GpppN的结构,再对G进行甲基化。
2.加尾(adding tail): 这一过程也是细胞核内完成,首先由核酸外切酶切去3'-端一些过剩的核苷酸,然后再加入polyA。polyA结构与mRNA的半寿期有关。
3.剪接(splicing): 真核生物中的结构基因基本上都是断裂基因。结构基因中能够指导多肽链合成的编码顺序被称为外显子,而不能指导多肽链合成的非编码顺序就被称为内含子。 真核生物hnRNA的剪接一般需snRNA参与构成的核蛋白体,通过形成套索状结构而将内含子切除掉。
外显子1 外显子2 外显子3 5’末端加帽和转录终止 hnRNA加工成 mRNA的过程 3’末端剪切和聚腺苷酸化 内含子 剪去内含子并拼接 向细胞质转运
4.内部甲基化: 由甲基化酶催化,对某些碱基进行甲基化处理。
二、RNA的拼接、编辑和再编码 大多数的真核基因都是断裂基因,断裂基因的转录产物产物需要通过拼接,去除插入部分(即内含子,intron),使编码区(即外含子,Exon)成为连续序列,这是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环节。RNA编码序列的改变称为编辑( editing), RNA编码和读码方式的改变称为再编码(recoding)。由于存在选择性的拼接、编辑和再编码,一个基因可以产生多种蛋白质。 1、RNA的拼接 2、RNA的编辑 3、RNA的再编码
RNA的拼接方式 核mRNA的拼接体的拼接 核mRNA的酶促拼接 类型I自我拼接 类型II自我拼接
RNA拼接的生物学意义 1、RNA拼接是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进化的结果。 2、RNA拼接是基因表达调节的重要环节。 3、基因是由模块装配而成,模块之间的间隔序列也就演变成了内含子,因此外显子和内含子有着同样古老的历史。 4、RNA拼接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原核生物极为少见,但并非完全没有。 5、外显子和内含子是相对的,有些内含子具有编码序列,能够产生蛋白质和功能RNA。
RNA编辑的生物学意义 消除移 码突变等基因突变的危害 增加了基因产物的多样性 与生物发育与分化有关,是基因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 (P487) RNA编辑的不同类型和分布 编辑类型 机制 存在 U的插入与删除gRNA的转酯反应 锥虫线粒体mRNA C、A或U的插入 多头绒孢菌线粒体的 mRNA和tRNA G的插入 RNA聚合酶重复转录 副粘病毒的P基因 C转变为U 酶促脱氨 哺乳类肠的apoPtRNA C转变为U或U转变为C 脱氨或氨基化 植物线粒体mRNA和tRNA 牛心线粒体tRNA A转变为I 脱氨 脑谷氨酸受体亚基mRNA
RNA的再编码 1、概念: 在某些情况下,编码在mRNA上的遗传信息可以用不同方式译码,即改变了原来的编码的含义,称再编码(recording) 2、RNA再编码的方式 (1)校正tRNA (2)翻译移码(核糖体移码)
三、RNA生物功能的多样性 1、RNA在遗传信息的翻译中起着决定作用。 2、RNA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和其他持家功能。 3、RNA转录后加工和修饰依赖于各类小RNA和其他蛋白质复合物。 4、RNA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5、RNA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
四、RNA的降解 RNA降解是涉及到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环节, rRNA和tRNA是稳定的RNA ,其更新率低; mRNA是不稳定的RNA,其更新率非常高。因为mRNA于其编码基因的表达活性直接有关,不同的RNA需要以不同的速度进行降解。脊椎动物细胞mRNA的平均半衰期约为3h, 细胞每一世代中各类mRNA约周转10次。细菌mRNA的半衰期大约只有1.5min,以适应快速生长和对环境作出快速反应的要求。 所有细胞中都存在各种核糖核酸酶,可以降解RNA。真核生物mRNA降解的主要途径首先是poly(A)尾巴的缩短,去腺苷酸化能诱发脱去5端帽子结构,然后由5 3方向和3 5方向降解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