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61 Views
充分发挥人才服务的公益性作用和 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促进我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内蒙古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金 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近日,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了“和谐中国民生行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周”大型活动。按照活动安排,今天我们以 “ 政策促就业、服务助成功 ” 为主题,走进高校进一步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以期更好地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下面我就发挥人才服务的公益性作用和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积极促进我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方面的工作做一一介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主 要 内 容.
E N D
充分发挥人才服务的公益性作用和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积极促进我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充分发挥人才服务的公益性作用和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积极促进我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内蒙古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金 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近日,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了“和谐中国民生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周”大型活动。按照活动安排,今天我们以“政策促就业、服务助成功”为主题,走进高校进一步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以期更好地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下面我就发挥人才服务的公益性作用和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积极促进我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方面的工作做一一介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主 要 内 容 一、发挥人才服务的公益性作用,为高校毕 业生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二、发挥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一、发挥人才服务的公益性作用,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4
为了简洁快速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方 面公共服务,我中心开放“十个窗口”,即 服务引导窗口、户口托管窗口、社保承办 窗口、档案收管窗口、信息查询窗口、人 事代理窗口、报到接转窗口、毕业生就业见习窗口、毕业生自主创业窗口、流动党员管理窗口。
1、服务引导窗口:引导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档案、户口、党组织关系接转等相关手续。电话:0471-6601328。 2、户口托管窗口:为解决国家统招高校毕业生在呼和浩特地区就业落户,以及欲在呼和浩特地区就业而暂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而设立的,目前已为数千名毕业生办理了集体户落户手续。电话:0471-6601322。
3、社保承办窗口: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业,有用人单位的,其所在单位应按规定为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建立社会保险关系;灵活就业的,本人可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缴费手续,也可由我中心代缴社会保险费用。目前共为数千人办理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业务。电话:0471-6910578。 4、档案收管窗口:人事档案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档案不能个人保存。在无档案管理权限的企事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为其保管人事档案,办理转正定级、职称申报等服务。电话:0471-6966159。
5、信息查询窗口:为高校毕业生在内蒙古人才网免费推荐就业岗位,将内蒙古人才网和现场招聘会信息公开,免费为毕业生提供查询服务,同时发布最新的就业法规和相关政策。电话:0471-6601328。 6、人事代理窗口: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人才测评、选拔和派遣业务。目前组织23次考试、在177912人中成功选拔2256人,派遣员工5380人。电话:0471-6926369、6601342。
7、报到接转窗口:为毕业生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办理报到派遣手续等相关服务。电话:0471-6601334。7、报到接转窗口:为毕业生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办理报到派遣手续等相关服务。电话:0471-6601334。 8、毕业生就业见习窗口: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等相关服务。电话:0471-6965393。 9、毕业生创业培训窗口: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自主创业相关课程培训,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电话:0471-6965393。
10、流动党员管理窗口。为高校毕业生管理党组织关系,定期安排组织生活及预备党员转正的相关工作。电话:0471-6601321。 内蒙古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地址:呼和浩特市中山东路团结巷2号。邮编:010020。 呼和浩特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地址: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213号。邮编:010020。 各盟市旗县区都设有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以上内容也可直接在内蒙古人才网、呼和浩特人才网上查询。
二、发挥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促进 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内蒙古人才市场体系的基本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1993年我区第一家人才市场——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市场正式挂牌成立,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建立起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人才市场体系框架,形成了“以自治区人才市场为中心,东西两翼重点展开,各盟市人才市场为基础,各类专业市场为补充,沟通邻省,面向全国的人才市场新格局”。
对高校毕业生实行“三免”: 现场招聘会免费入场、内蒙人才网免 费推荐、自主创业者免费培训。
近年来,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一直是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仅2009年,我区8.48万就业或有明确就业去向的高校毕业生中,就有4.53万人是通过人才市场实现的,占总人数的53.4%。这4.53万人中又有1.3万人是通过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完成的,占我区通过人才市场就业或有明确就业去向总数的28.69%,也就是说这部分人中,每4人中就有一人是通过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实现的。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无论是现场招聘还是网上招聘,都是我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中名符其实的第一平台,也是全国人才市场体系中名列前茅的先进单位。近年来,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一直是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仅2009年,我区8.48万就业或有明确就业去向的高校毕业生中,就有4.53万人是通过人才市场实现的,占总人数的53.4%。这4.53万人中又有1.3万人是通过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完成的,占我区通过人才市场就业或有明确就业去向总数的28.69%,也就是说这部分人中,每4人中就有一人是通过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实现的。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无论是现场招聘还是网上招聘,都是我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中名符其实的第一平台,也是全国人才市场体系中名列前茅的先进单位。
同时,自2004年以来,我们尝试与区内各高校建立有效的专业人才输出机制、完成有效的对接,在用工单位和高校之间搭建人才输出桥梁,派遣高校毕业生到区内的各大企业工作实现就业。目前,全区人才派遣机构为1206家用人单位提供派遣服务,累计派遣人数为47405人,有力促进了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还通过聘用考试和人才测评等途径开展人才评价工作,共承接人才考评工作55次,为全区近600家用人单位选拔优秀人才4049人,为维护人才公平竞争、促进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63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增幅为3.1%。我区今年高校毕业生约为9.5万人,比2009年增加1.6万人,增幅在20.3%以上,是全国增幅的6.5倍,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增幅最大的一年,加上往届毕业还未就业的1.5万人,总人数在11万人左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内蒙古中心人才市场及人才服务中心作为以我区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中高端人才交流与就业服务机构,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项目和措施,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一对一”实名统计,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已使11497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63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增幅为3.1%。我区今年高校毕业生约为9.5万人,比2009年增加1.6万人,增幅在20.3%以上,是全国增幅的6.5倍,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增幅最大的一年,加上往届毕业还未就业的1.5万人,总人数在11万人左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内蒙古中心人才市场及人才服务中心作为以我区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中高端人才交流与就业服务机构,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项目和措施,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一对一”实名统计,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已使11497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现场招聘会场面宏大 19
内蒙古人才网(www.nmgrc.com) 内蒙古人才网网络访问总量6123582人次,平均日访问量20277人次,人才库储备166120人,网站最高日访问量121180人次。
实名登记表 24
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2010年度人才供求信息情况数据分析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2010年度人才供求信息情况数据分析 截至2010年11月6日,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已举办现场招聘会30场,共组织用人单位2863家,提供就业岗位69564个,参会求职人数228500人次,达成意向334758人次;办理网络招聘1864家,提供就业岗位38861个;现场、网络招聘合计4727家单位,共提供就业岗位108425个。经过认真分析,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2010年前十个月人才供求情况是: 25
一、人才供求比例为1:3.34。 2010年第一季度供求比例为1:3.36,第二季度供求比例为1:3.22,第三季度供求比例为1:3.32,三个季度加权平均为1:3.34(1个岗位3.34人竞争)。全年波动不大,但求职竞争较为激烈,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同时还有众多同一岗位反复招聘的状况,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现象并行存在。如图1: 26
二、岗位专业需求排名。 用人单位岗位专业需求前三个专业分别为:营销业务类专业岗位占第一位,需求岗位23203个,占全部用人岗位的21.40%,计算机/IT类占第二位,需求岗位19910个,占全部用人岗位的18.36%,管理类专业排第三位,需求岗位16841个,占全部用人单位的15.53%。如图2: 28
三、岗位需求学历情况。 从岗位对任职学历要求来看,对专科学历要求占62.65%,本科学历要求占33.33%,中专及以上学历占3.7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0.30%。如图3:
四、单位行业情况分布。 从单位行业分布来看,用人单位行业前三名为:商贸类第一位,占全部用人单位比例的19.19%,信息产业类第二位,占全部用人单位比例的18.70%,房地产类第三位,占全部用人单位比例的8.08%。可见第三产业的需求量最大。如图4
2011至2013年,我区高校毕业生分别为101321人、105267人和104008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所担负的任务非常繁重。我们依然紧紧围绕“打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战”这条主线,着力构建有利于我区人才交流服务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人才交流服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