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 likes | 934 Views
理財投資面面觀. 主講人 ︰ 王寶順. 簡介. 現職 : 日伸聯合稅務記帳士事務所所長 菄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鴻福育樂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Raisia LTD(Holding Co.) 總經理. 經歷 : 1972 日伸聯合會計代書事務所 1973 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暨查帳員 1974 桃園汽車貨運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1985 國普混凝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8 桃園縣稅務會計記帳代理業職業工會理事長 1989 桃園縣會計學會副會長 781006
E N D
理財投資面面觀 主講人︰ 王寶順
簡介 現職 :日伸聯合稅務記帳士事務所所長 菄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鴻福育樂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Raisia LTD(Holding Co.) 總經理 經歷: 1972日伸聯合會計代書事務所 1973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暨查帳員 1974桃園汽車貨運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1985國普混凝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8桃園縣稅務會計記帳代理業職業工會理事長 1989桃園縣會計學會副會長781006 1990上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1993旺業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第一綜合証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鼎鑫豐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
學歷 美國康乃狄克州橋港大學企管碩士 中國廣東暨南大學財稅碩士 社團經歷 2001-2003桃園成功扶輪社創設社長 2003-2004國際扶輪3500地區抗煞主委 2003-2004國際扶輪3500地區青少年領袖獎主委 2004-2005國際扶輪3500地區聯誼委員 2005-2006國際扶輪3500地區社員擴展主委 2003-2005桃園成功扶輪社扶輪百週年主委 2006-2007國際扶輪3500地區桃園第二分區助理總監 2007-2008國際扶輪3500地區健康與防止飢餓主委
理財投資面面觀 理財投資觀念 投資大師選股 國際投資 (文章、圖表如為轉載皆附上出處,版權屬於該公司與作者!如有不妥請告知,會將相關文章刪除,謝謝!)
理財要訣 • 1賺的多 • 2花的少:控制花費 • 3存錢:定期儲蓄 • 4聰明投資:謹慎投資 • 1多2少3存錢4聰明投資
理財投資觀念 • IST • 第一桶金 • 記帳 • 大象 • 價值投資 • 成長投資 • 逆向投資 • 選擇
理財投資觀念 價值投資 建立正確投資觀念觀念 首先還是要由基本面開始,必須瞭解基本的財務報表,再由財產的價值及報表變化中找到公司未來的機會。財務報表看似很難,實際上沒那麼複雜,多花點時間研究,不懂的多問問就通了,各證券公司的網站都會提供詳細的資料,各家的資料都是由證管會直接轉換過來。上網都查得到,聽來的賺錢方法都會輸,要賺錢一定要先自己去研究。 成長投資 其次,要持續不斷的閱讀新經濟資訊,由這些資訊中研判公司的未來走向,也就是專家們所謂的「成長投資」。一般來說專業的報章雜誌都會提供不錯且正確的經濟資訊。
反向投資 A.華爾街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反向投資,為避免犯錯,買賣股票應該分批,是分批的時間長一點會賺得比較多;在半信半疑中多會成長,華爾街名言不會是亂寫的。 B.選擇一支好股票 即使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如果不幸碰上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專家也只好住套房。為避免狀況外的意外及增加長期抗戰的本錢,選擇一支好股票,適當的進場時機及價格就變的很重要。散戶沒有輸的本錢,所以只選擇有資產,產品是業界第一名,老闆專心本業的好公司,並且在公司業績不好或市場超跌時進場,決不做融資,這些股票通常都是冷門股,號子營業員可能認為你瘋了,但是可以安心的抱著它睡覺;大盤不好時固定領比銀行好一倍以上的股利,機會到時就有差價可賺。好股不會永遠寂寞,遲早會有人看上它!
財務生命四階段 退休 旅遊 老年 需求 換屋 進修 中年 旅遊 子女教育 換車 結婚 進修 買車 青/壯年 創業基金 旅遊 教育 購屋 摩托車 旅遊 青少年 電腦 遊學
收入曲線 支出曲線 奮鬥期 養老期 依賴期 55歲退休 75歲 0歲出生 25歲 工作 人生必須面臨的問題 出國旅遊 車子 小孩教育 生活費用 500萬/人 購屋費用 退休養老 1000萬以上 結婚費用 責任期
滿足人生需求的三仟萬 仟萬要有保險 仟萬要有理財 仟萬要有健康 投資 儲蓄 退休 醫療保險 家庭保障 重大疾病
投資理財的目的 追求投資報酬率最大化 達成財務目標
可將各個財務目標,排出優先順序 因為資源是有限的,慾望是無窮的 知道如何有系統的分析成本效益.來選出優先順序 確定不會入不敷出 不會輕易舉債度日。做一個有責任的消費者(a responsible spender) 遇緊急狀況時不會慌張無措, 知道每筆資金的個別目的。 確定有一筆緊急資金可以支用。 逐步滿足人生各階段的需求 :有能力去計畫執行以達成目標的能力, 有能力管錢, 有基本的金融產品知識, 正確使用及避免陷阱。 達到財務自主、安全感。 如何才會感到財務的安全感: 收入足以支付目前需求 有儲蓄支付緊急狀況 有足夠的保險保障意外 有儲蓄及投資計畫以應未來需求
不同理財方式不同結果 利率2% 加 20 1000 存銀行 花掉 1000 0 投資 加 獲利率10% 1000 期貨融資融券投資股票經商等失敗 100 0 加 負債 5000
分齡理財(青少年、青壯年、中年、老年) • 因為不同年齡層,身處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應該擁有不同的思維與投資組合。 • 青少年:省錢、存錢、儲蓄投資保守型股票債券。 • 青壯年:可以承擔稍為較高風險,積極型股票、新興市場黃金基金、定期定額投資。 • 中年:應該善用資產配置,除定期定額投資型股票基金,最好能加上環球型債券基金或通膨調整債券基金以分散投資風險。 • 老年:應以穩健增值為上,以固定配息的債券基金或每月給付的即期年金保險。
常見理財投資商品 • 活存/定存 • 外幣 • 股票 • 債券 • 衍生性金融商品
投資前的自我評鑑 • 風險承受度 • 投資目的與目標 • 投資期間 • 風險和期望報酬定位
適合投資的個性 高 -10%→30% 積極成長 10% 0%→15% 平均報酬率 成長 3%→8% 7.5% 穩健 6% 1.5%→6% 保守 4% 高 2% 7.5% 3% 20% 風 險
高 衍生性金融商品 中小型股/新科技 新的商業模式 報 酬 績優股 長債 短債外幣 定存 活存 高 風 險 投資商品的風險與報酬
投資商品的風險與報酬 高 中小型股/新科技 定存 活存 報 酬 長債 短債外幣 績優股 新的商業模式 衍生性金融商品 高 風 險
時間價值 • 所謂貨幣的「時間價值」,又可說是貨幣的「成本」,其實就是「利率」。 • 而貨幣的「價值」則是「匯率」。
貨幣的「時間價值」 • 「今天」的一塊錢比「未來」的一塊錢有價值,因為「今天」的一塊錢可透過做存款或投資其他理財工具的方式產生收益。 公司賺錢-->內在價值提昇-->股票價格上揚 國家賺錢-->內在價值提昇-->鈔票價格上揚 鈔票價格,就是我們談的「幣值」, 也就是「匯率」。
72 黃金定律: 利率是關鍵的影響因素,黃金定律可以用來計算存款或是負債,在多少年後會增加一倍72 / 年利率 = $$ 倍增所需的年期 例如:本金100萬投資年報酬率10%的商品需要幾年就能賺另一個100萬? 72/10=7.2年
經典投資大師介紹 成功是可以學習的,創造性模仿大師的成功模式,是您投資理財致勝的先機!
彼得.林區 Peter Lynch
彼得.林區和巴菲特一樣都是股市中的傳奇人物,從1977年成為麥哲倫基金(Magellan Fund)的基金經理人開始,直到1990年5月卸下基金經理人職務,總計管理此基金的13年間,基金的淨值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曾經投資該基金的人數超過100萬人,13年間的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達29%,如果你在1977年交給林區1萬美元,投資在麥哲倫基金,到他退休時可得到28萬元,時代雜誌推崇他為「首屈一指的基金經理人」,財星雜誌也稱他為「投資界的超級巨星」!究竟他是如何辦到的? 簡單明瞭的投資概念 真正的投資大師,對於選股的概念絕對不會是模糊、高深莫測而不近人情的,正如巴菲特或葛拉罕一樣,林區投資原則也是簡單明瞭: l沒有任何人能準確預測利率、經濟、或股市未來的走向,你必須遠離預測,並謹慎觀察你所投資的公司究竟處在什麼狀況 l對於小公司,最好等到他們開始賺錢的時候再考慮要不要投資 l當你對某家公司財務報表並不清楚時,暫且不要投資。投資人之所以會虧損,往往是因為投資了資產負債情況很糟糕的公司。先了解資產負債表,搞清楚該公司是否具有償債能力,是否可以提供給你安全的投資環境,然後再進行投資
l 你必須了解你持有的股票,還有你為什麼持有它的原因。千萬不要隨便聽信人家說:『這支股票一定會漲!』你就盲目地去買,因為這種說法並不牢靠 l你的投資能力絕對不會遜色於華爾街的專家,你本身就具有這種能力,而如果你好好運用這樣的才能,投資你所熟悉的公司或產業,那麼你的投資表現甚至能夠超過專家 l我喜歡買連猴子都會經營的公司,因為有一天這些公司搞不好真的會由猴子來經營 l別投資不熟悉的產業或企業,因為賺錢的勝算通常不高 l假如股票下跌,但基本面沒有變壞,就不應該賣掉,甚至要加碼買進。但據我的觀察,許多投資人剛好作相反的事情,這就好比替雜草澆水施肥,卻摘去漂亮的花朵一樣。 l股票只是表象,公司才是股票背後的實質意義,因此在投資中你必須做的事情,就只是搞清楚企業的狀況如何 很顯然的,我們可以注意到,林區的許多投資概念跟巴菲特有異曲同工之妙!比方說,他們都著重在公司的本身價值,而非股票的價格變動;或是喜歡簡單而容易了解的企業,而不喜歡變化快速的科技業;巴菲特不主張預期未來的經濟走勢,林區也是;對於小公司,巴菲特認為不夠穩定因此不主張投資,林區也持相同看法。
掌握你生活週遭的投資機會 林區認為,有時候一般投資人會因為其職業、興趣,或因為生活中的接觸,而特別了解某些產業與公司,這時候就是發掘優良投資機會的時機! 比方說,家庭主婦因為常常買日用品,會特別了解哪種日用品最好用,最便宜,或是哪種民生用品目前供不應求等... ;而從事大賣場工作的職員,也許會發現哪種品牌的牛奶銷售特別好,或是哪種品牌的飲料特別搶手;在修車廠工作的員工應該比一般人知道,哪種品牌的機油好用,或是輪胎品質較好;造紙業的員工對造紙用的原料價格,應該也比一般人清楚;紡織業的人一定也會熟悉目前的國際棉花價格,尼龍原料價格,甚至目前全球的紡織業出貨狀況是否順暢等..因此,生活中的投資機會太多了,只是很多人都忽略這些微小事物,或是覺得這些東西並不值得留意,因而喪失可貴的資訊。
他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他的太太發現漢斯(Hanes)公司的某種絲襪銷路很好,也比一般絲襪好穿許多。他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他的太太發現漢斯(Hanes)公司的某種絲襪銷路很好,也比一般絲襪好穿許多。 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發現是,當時許多絲襪大都放在百貨公司裡面銷售,唯有該公司的絲襪是放在大賣場或超市的收銀台之前。 因為根據漢斯公司的調查,一般女性消費者雖然去逛百貨公司的時候會買絲襪,卻都不會記得絲襪的品牌;而且由於市中心與住家有段距離,因此一般女性消費者平均兩個月才逛一次百貨公司,但為了民生用品的關係,大賣場或超市幾乎是一個星期去1~2次,因此,該公司決定將此絲襪陳列在大賣場與超市中,這樣就可以使絲襪與女性消費者的接觸頻率提高好幾倍。 當林區了解這個事實之後,進一步研究該公司的經營型態與管理階層,發現這家公司獲利潛力相當驚人,於是投資該公司股票,果然在一年之後,漢斯公司的股價足足成長了6倍之多。 這就是一個從生活中觀察而得的投資機會,並獲利的實際個案。
小結 林區是一個相當努力的基金經理人,他投資組合內的股票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最多的時候曾經高達一千五百多檔股票。試想,要管理這麼多股票需要多少時間與精力? 當然,很明顯的,這跟巴菲特投資理念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林區強調分散投資的重要性,這樣才能讓風險降低,也是長期獲利的關鍵;並建議投資人要針對自己的專長或興趣,無論在風險承擔或報酬上,規劃專屬自己的投資組合,這樣心情上才不至於跟著股市情緒起伏,因為你自己是最了解你投資組合的人,任何人都沒有比你了解。 最後,他建議投資人在進入股市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l 是否有自己的房地產? l個性是否適合投資? l 是否有多餘的資金可經的起賠入股市? 林區帶給一般投資人的投資觀念是相當簡單而清楚的,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些大師一樣,投資資訊隨手可得,只要你的觀察是正確的,並不帶入任何個人情感在裡面,專注在公司本質的分析上,那麼任何人都可以從股市中獲利,而且績效甚至會比任何所謂的「專家」要好。
班哲明葛拉漢 Benjamin Graham
先前我們一直提到巴菲特是如何的傑出,但我們在談論巴菲特精妙的投資哲學時,絕對不能忽略的就是他的老師班哲明.葛拉罕。先前我們一直提到巴菲特是如何的傑出,但我們在談論巴菲特精妙的投資哲學時,絕對不能忽略的就是他的老師班哲明.葛拉罕。 葛拉罕被公認為財務分析之父,因為在他之前,並沒有財務分析這樣的專業,但在他之後,大家才開始了解何謂財務分析。葛拉罕最重要的兩本曠世巨作是與大衛.陶德(David Dodd)合著,於1934年出版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一書;還有他自己在1949年出版的「智慧型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價值投資法 在葛拉罕以前,人們多半是靠著感覺作投資,但他將「價值投資」的概念引入投資之後,讓證券營業員、股市投機客、分析師的職業,有了相當明顯的差異。
他認為,股市其實是一個相當不理性的市場,投資人往往在大家一片看好的時候追高,卻又在股價下跌時不問原因的盲目殺出。他認為,股市其實是一個相當不理性的市場,投資人往往在大家一片看好的時候追高,卻又在股價下跌時不問原因的盲目殺出。 因此,他告誡投資人說:「短期而言,股市的確像個投票機器;但長期而言,股市絕對是個體重機」。意思就是說,也許短期的供需將影響股票價格至深,但長期而言,真正能讓公司股票價格逐步上升的,必然是公司本身的營運狀況良好,才得以如此。 因此,當你是一個訓練有訴而且具有理性的投資人,就不應該隨著股市中的情緒起伏,也不應該跟著股市的慌亂搖擺不定。當你選擇了一個體質良好的公司,就應該採行「買進並持有」(Buy and hold)的長期投資策略,除非該公司營運狀況變壞,而且沒有明顯改善的可能,才應該出脫你的持股。
不過,巴菲特雖然成功的實踐了價值投資法,但他卻相當駁斥這樣的名稱:「所謂的價值投資根本就是一句廢話,明知道未來回收的利益,無法大過於現在付出的成本,這樣的投資還能叫做投資嗎?」意思是說,只有當你確定你的投資至少不會侵蝕到你的本金,並且可以擁有某種程度的獲利,這樣就是投資,而不需要畫蛇添足的說價值投資。若不能做到以上這點,在葛拉罕還有巴菲特眼中就只能稱作投機。不過,巴菲特雖然成功的實踐了價值投資法,但他卻相當駁斥這樣的名稱:「所謂的價值投資根本就是一句廢話,明知道未來回收的利益,無法大過於現在付出的成本,這樣的投資還能叫做投資嗎?」意思是說,只有當你確定你的投資至少不會侵蝕到你的本金,並且可以擁有某種程度的獲利,這樣就是投資,而不需要畫蛇添足的說價值投資。若不能做到以上這點,在葛拉罕還有巴菲特眼中就只能稱作投機。 最後,葛拉罕說明了要成功運用價值投資法的七個關鍵與使用後的結果,如下: l 視自已為『產業分析師』,而不是股市預言家 l 別受股價波動影響,因為它們通常只是對事件的不理性反應 l不輕易接受市場上的股價,而應該了解真實的價值所在 l市場上每個投資人有時在評估企業真正價值時會出現明顥的錯誤 l股票市場的任務是賣股票給投資人,並創造數據引誘投資人購買 l不論技術多高明或是具備多高深的數學知識都無法取代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 l價值型投資人表面上會使自己的獲利落後於一般投資人,但實際卻是大幅超前
安全邊際 葛拉罕還有一項影響巴菲特至深的投資哲學,稱為「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ty)。 葛拉罕認為,任何一種有價證券所代表的意義,並不是公司的實際價值(或稱『內在價值』),而只是市場價格而已;換言之,當你知道公司價值如果有2美元,但市場價格卻只需要1美元,則你若以1美元買入該公司股票,其實你等於賺得了1美元,而公司的「實際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異,就是安全邊際。 因此,安全邊際的概念就像護城河一樣,可以保護投資人免受突如其來的災害而受傷,當你擁有的安全邊際越高,你所受到的保護也就越多。
投資原則 因為葛拉罕曾經歷1929年的股市風暴,當時的美國正處於相當不穩定的經濟狀況,因此,在他1934年出版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所提出的選股策略,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就稍嫌保守,不過本書還是列舉一二,以供讀者參考。 l 以低於淨資產價值的三分之二價格買入股票,就可以擁有相當厚實的安全邊際 l 買入低本益比的公司股票 l 過去十年的每股盈餘成長趨勢,與近三年的每股盈餘成長趨勢比較,沒有下降 l 每股盈餘成長力道優於大盤表現 l 流動負債對流動資產比不可以超過50%
小結 葛拉罕是證券界的傳奇人物,雖然他的投資經歷並不順遂,不僅碰上第一次世界大戰,還遇到股市大崩盤的危機,這些經歷害得他一無所有之外,也打斷了他原本想撰寫投資方面的書籍。然而,幸好他堅忍地度過那些難關,並以他的親身經歷、專業所學、思想、生活,紀錄在他之後的書本裡,並常常對於他的追隨者諄諄教誨,以致於才有之後的華倫.巴菲特、麥克.普萊斯(Michael Price)等投資名人。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一些投資概念,似乎並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然而,以葛拉罕在那樣的背景時代之中,依然願意無私地分享他的投資心得與理念,實在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專業讓我們佩服之虞,他的精神才是真正令後人景仰的典範。
Warren Buffett 華倫.巴菲特
1956年有一位青年人,回到了他熟悉的家鄉,在參加他父親一個朋友的宴會中突然語驚四座的說:1956年有一位青年人,回到了他熟悉的家鄉,在參加他父親一個朋友的宴會中突然語驚四座的說: 「如果不能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我就從奧馬哈最高的建築物上跳下去」。 這個人,就是現在富比士排行僅次於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的華倫.巴菲特。 至2003年為止,巴菲特個人資產高達429億美元。他所主持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其每股淨值在過去40年來的平均年複利報酬率約為25%,換言之,如果你在40年前交給他一萬美元投資,如今這筆錢將增長至七千五百多萬美元,而該公司股票至2005年為止,大約在每股八萬美元左右,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
迥異於普遍認知的投資理論 巴菲特與一般投資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他不願意強調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相反的,他曾經說過:「我們所認定的風險不同於一般財務上的定義,我認為,當你對於你所投資的公司一無所知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風險所在」。因此他認為「投資應該要像馬克.吐溫(Mark Twain)所說的那樣,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然後小心看好它」。當然,他也特別強調說,「如果投資人對其投資的產業並不了解,但卻相信自己應該長期持有該公司股票,那大量地分散投資也是必要的方式」。 市場先生 為了讓自己可以避開股市中情緒起伏的紛紛擾擾,巴菲特牢記他的老師葛拉罕所提出的「市場先生」。
想像你每天所交易的對象只有一個人,名字叫做「市場先生」,你要賣出股票與買入股票都只跟他交易。然而,這位市場先生有個很嚴重的毛病:有時候他會極度興奮,因此,他會願意出相當高的價格來買你手上的持股;但有時候也會情緒相當沮喪,認為這個世界與所有的企業未來充滿了無法抵禦的困難,因此他會報出相當低的價格,想賣出他手中的持股..。想像你每天所交易的對象只有一個人,名字叫做「市場先生」,你要賣出股票與買入股票都只跟他交易。然而,這位市場先生有個很嚴重的毛病:有時候他會極度興奮,因此,他會願意出相當高的價格來買你手上的持股;但有時候也會情緒相當沮喪,認為這個世界與所有的企業未來充滿了無法抵禦的困難,因此他會報出相當低的價格,想賣出他手中的持股..。 很明顯的,這樣的比喻故事只是要告訴我們,市場不能教導你什麼,甚至它往往只會誤導你做出錯誤的決定,如果你可以掌握自己的情緒不受市場的影響,那麼你就更能清楚的看出市場中的情緒,進而利用這樣的情緒賺取豐厚的利益。 巴菲特曾說:「我們只是試圖在別人貪心的時候謹慎,別人謹慎的時候貪心」,回顧他這一生所做出的投資決策,除了要有精準的眼光之外,還需要相當有耐心,而牢記「市場先生」這個寓意故事,果然幫助他在股市中耐心等待最佳時機,脫穎而出。
投資四大原則 巴菲特在投資之前,會先經過自己的投資程序,用來判斷是否該買入該公司股票,以下我們列出他的四大原則: l 企業原則: a.這家企業是否簡單而且容易了解? b.這家企業過去的營運狀況是否穩定? c.這家企業長期發展前景是否看好? l經營原則: a.經理人是否理性? b.經理人對他的股東是否誠實坦白? c.經理人是否會盲從其他法人機構的行為? l財務原則: a.把重點集中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而非每股盈餘 b.計算「股東盈餘」(owner earnings) c.尋找高毛利率的公司 d.每保留一塊錢,是否至少為公司創造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l市場原則: a.這家企業的價值是什麼? b.這家企業是否能以顯著的價值折扣購得。(亦即取得安全邊際)
小結 葛拉罕曾經說:「最聰明的投資,就是把自己當成持股公司的所有人」,巴菲特說:「這是投資界從過去到現在最重要的一句話」。 許多人投資,往往只著重在公司的股價表現,或者別人買了你才跟進,市場看好你也跟著看好;市場悲觀你也跟著悲觀,人云亦云,而不知道該獨立思考,哪些公司值得擁有,哪些公司才應該被你出售。 從巴菲特投資的哲學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我們把自己當成公司的所有者,我們就會不只是關心公司的股價變化,而是公司整體的經營狀況,以及管理階層是否合適,或是公司未來發展等問題,這些才是一個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該著重的焦點,大師的見解,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索羅斯 George Soros
1997年,東南亞發生「金融風暴」,首先淪陷的是泰國政府,在投入了將近250億美元企圖穩住泰銖匯率失敗後,終於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度,而聽任市場力量來決定泰銖價格,使得泰銖價格應聲下跌;之後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貨幣也相繼貶值,各國股市亦隨之重挫;最後,新加坡、台灣與香港也受到波及,雖然所受的影響比前面幾國輕微,卻依然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場!而點燃這場亞洲金融風暴導火線的幕後黑手,就是喬治.索羅斯。一名泰國官員甚至公開表示:「索羅斯這個傢伙最好別踏入泰國一步,否則我會找黑手黨幹掉他。」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後,索羅斯成了惡名昭彰的金融壞蛋!1997年,東南亞發生「金融風暴」,首先淪陷的是泰國政府,在投入了將近250億美元企圖穩住泰銖匯率失敗後,終於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度,而聽任市場力量來決定泰銖價格,使得泰銖價格應聲下跌;之後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貨幣也相繼貶值,各國股市亦隨之重挫;最後,新加坡、台灣與香港也受到波及,雖然所受的影響比前面幾國輕微,卻依然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場!而點燃這場亞洲金融風暴導火線的幕後黑手,就是喬治.索羅斯。一名泰國官員甚至公開表示:「索羅斯這個傢伙最好別踏入泰國一步,否則我會找黑手黨幹掉他。」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後,索羅斯成了惡名昭彰的金融壞蛋! 事實上,索羅斯在1992年利用高槓桿操作借入100億美元,大舉放空英鎊而大賺十億美元之後,就已經成為金融界令人聞之色變的風雲人物! 他旗下的量子基金成立於1969年,之所以取名為量子基金,是為了紀念物理學者海森柏格(Heisenberg)在量子機械理論中的「不確定性原則」,而索羅斯認為財富就是靠押注在不確定性上所獲取的,因此取名量子基金。
該基金若從1970年計算至1980年底為止,其年平均報酬率高達35%,總報酬率是3,365%,換言之,若你在1970年交給他一萬元美金,這筆錢將會在1980年短短十年的時間之內,變成33.65萬美元;而如果你在同時間之內,投資在一萬美元在S&P500指數的話,這筆錢只會變成1.47萬美元。「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曾經說:「即使量子基金已經如大象一般龐大,但它仍然可以像羚羊一般地跳躍。」顯見量子基金爆發性的獲利能力! 猛獸般的金融嗅覺 美國國家藥品管理政策辦公室主任麥卡費瑞(Mccaffrey)曾說:「索羅斯就好像具有動物般兇猛銳利的本能,可以知道一個國家或該國政府的想法,什麼時候會太偏離事實。」最好的案例當然就是索羅斯在1992年放空英鎊之戰。 故事的起因是這樣的:西元1979年時,歐洲各國建立了一種匯率穩定機制(ERM),此一機制是為了穩定歐洲各國的貨幣所設立。當時歐洲的貨幣大都緊盯德國貨幣(馬克),英磅當然也不例外。
但到了1992年時,英國經濟卻有惡化的跡象產生,於是英國政府便思考如何振興經濟,想來想去唯一的辦法似乎只有降低英國的利率才能挽救英國經濟情勢,但利率一旦降低,英磅勢必走貶。然而,當時英磅卻也一直是全球的主要貨幣,代表英國強盛的國力,如同其海軍般的強勢;另一個代表英國國力的是英格蘭銀行,幾乎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動搖它堅實的地位!萬一英鎊走貶,將隱含著英國國力的衰弱,因此英國的領導階層不願自己國家貨幣貶值,轉而要求德國協助,降低德國的利率。但到了1992年時,英國經濟卻有惡化的跡象產生,於是英國政府便思考如何振興經濟,想來想去唯一的辦法似乎只有降低英國的利率才能挽救英國經濟情勢,但利率一旦降低,英磅勢必走貶。然而,當時英磅卻也一直是全球的主要貨幣,代表英國強盛的國力,如同其海軍般的強勢;另一個代表英國國力的是英格蘭銀行,幾乎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動搖它堅實的地位!萬一英鎊走貶,將隱含著英國國力的衰弱,因此英國的領導階層不願自己國家貨幣貶值,轉而要求德國協助,降低德國的利率。 很遺憾的,英國政府沒有獲得德國政府的協助,英國政府只好打腫臉充胖子,繼續維持著實質經濟體質衰弱,但貨幣依舊強勢的「虛殼」。此時,許多國際投機客看準了這樣大好的機會開始放空英鎊,而索羅斯個人也以槓桿操作的方式建立了100億美金的倉數,大舉放空英鎊,此時英國政府為了抵禦這些國際投機客,則在市場上大量買回英鎊,試圖恫嚇像索羅斯這般的這些人。不過,聰明的投機客們都知道,當政府出現大力護盤的時候,就是政府最緊張的時候,他們相信英國政府已經彈盡糧絕,無力抵禦,只是得看看英國政府能硬撐到什麼時候而已..。
終於在1992年9月16日 ,英國宣布退出(ERM),同時間英磅價值大幅崩跌,索羅斯放空英鎊之戰,一役成名,獲利估計有10億美元!若你在1970年投資1萬美元於量子基金,到1992年底便有一千三百多萬美元,報酬率實在相當驚人! 索羅斯獨特的投機概念 索羅斯有自己一套的投機概念,稱為「反射哲學」(reflexivity),這套哲學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市場中投資人對事物的偏見不只會影響市場價格,同時也會影響市場價格背後的基本面。在他的想法裡面,「了解」(understanding)和「參與」(participating)這兩種意念,是解讀世界與改變世界的原動力,而「了解」和「參與」之間的互動過程,就稱為「反射」。 他自己曾經為「反射」下了一個定義:「如果你想獲取關於某件事情的知識,那麼這件事情就必須暫時獨立於你所思考的事件之外。因為如果你顧慮到自己本身的狀況,你所思考的東西以及相關的考量,就會被一種反射機制搞得相互糾結而理不出頭緒。」換言之,由於人類總是無法看到事情的全貌,所以容易從主觀的意識產生誤解或偏見,進而曲解了客觀的環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