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22 Views
关于改进和完善 基础教育督导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线联平 2011 年 3 月. 一、简要介绍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一)基本情况. (占户籍人口的 21.6% ). (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普及程度持续提高,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教育体系基本完善,教育结构逐步优化 教育公平得到保障,普惠内涵不断丰富 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教育开放加速扩大,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教育 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三)基本矛盾和主要问题.
E N D
关于改进和完善基础教育督导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关于改进和完善基础教育督导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线联平 2011年3月
(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普及程度持续提高,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教育体系基本完善,教育结构逐步优化 教育公平得到保障,普惠内涵不断丰富 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教育开放加速扩大,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三)基本矛盾和主要问题 ◆教育思想观念亟待转变 ◆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改革 ◆ 教育质量标准亟待更新 ◆教育协调发展亟待重视 ◆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四)前景预测分析 ◆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 ◆ 人口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持续增大 ◆区域竞争对首都教育的优势形成挑战
(一)清末到解放前(1906—1949) ▼1906年(清光绪32年)随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设京师督学局 ▼ 1911年(民国元年)改设京师学务局 ▼ 1928年又改为北平市教育局,局内设督学室 ▼ 1932年将北平市教育局合并于北平市社会局,内设督学室直到1949年解放
(二)解放后到“文革”时期(1949—1966) ▼ 1949年3月北平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成立,5月组建教育局视导室 ▼ 1951年撤销单独设置的视导室,在中、小、幼教育科内设视导组 ▼ 1966年“文革”开始后到1986年期间,视导工作中断
(三)现行督导机构的建立 ▼督学室的建立 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试行中小学和学龄前教育督学制度的决定》(京政发[1986]129号),提出:“市教育局建立督学机构” 1987年建立北京市教育局督学室,为北京市现行教育督导机构奠定了基础
▼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建立 1995年,北京市进行市级机构改革,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来的市教育局、市高教局、市成教局和市政府文教办公室撤销并组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1996年2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同时举行成立和挂牌仪式。北京市教育督导机构从原市教育局的内设机构升格为相对独立的正局级机构,并对应督导工作不同领域分设内部工作处室,初步确立了教育督导部门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对独立运行的组织架构 1999年颁发的《北京市教育督导规定》中规定:“教育督导是政府依法对本辖区内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教育督导部门是人民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又是教育行政的组成部门
2007年,市政府任命了正局级专职主任,加强了对全市教育督导工作的领导力量,促进了教育行政权和教育监督权的进一步分离2007年,市政府任命了正局级专职主任,加强了对全市教育督导工作的领导力量,促进了教育行政权和教育监督权的进一步分离 2009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三定方案中,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主要职责 2010年,北京市编办印发了《关于同意为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增加机构编制的函》,为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增设综合处(正处级内设机构),核增行政编制5名。目前,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内设综合处、督导一处、督导二处三个正处级内设机构 从督导机构和督导队伍来看,据2010年统计,北京共有市和区、县两级教育督导机构20个,有专、兼职督学520余人,其中局(厅)级督学4人,处级督学的比例达到31%以上
(四)北京教育督导新发展 ▼坚持督政和督学并重、监督和指导并重、激励和问责并重;坚持规范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督评相结合的督导模式 ▼完善与教育决策、执行相协调的教育督导体制,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进一步加大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的力度,机构更加健全,教育督导的相对独立性进一步增强,督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教育督导领域进一步拓展,初步建立了与现代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育督导体系▼教育督导领域进一步拓展,初步建立了与现代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育督导体系 ▼创新教育督导手段和方法,积极研发广泛运用教育督导评价监测的现代化工具,引进社会评价机制,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有效促进教育督导的科学发展 ▼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教育督导工作实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有力推进了首都教育现代化进程
◇率先建立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完成首轮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率先建立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完成首轮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一次修订《三个评价方案》,完成了第二轮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 ◇第二次修订《三个评价方案》,集中完成第三轮综合督导评价,第一次向社会发布素质教育督导评价报告 (一)不断健全和完善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机制,有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建立对《义务教育法》贯彻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制度,促进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双基”目标的实现 ◇开展“两法”检查,继续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建立教育法律法规执法监督检查制度,有效促进各级政府依法治教 ◇理顺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工作机制,相对独立行使教育行政监督职能 (二)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机制,促进各级政府依法治教
◇制定督导监测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 2008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方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了督导监测的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 2008年6月,召开“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专项督导启动大会”,同年开始对全市18个区县和燕山地区进行督导、监测 《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经费保障、办学条件、干部教师配置、普及水平等4项一级指标和27项二级监测指标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督导监测体系,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建立督导监测工作机制 在各区县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和督学,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和督学,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核实区县数据,经过统计测算、分析整理和归纳总结,形成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监测报告 建立督导监测结果的报告和公布制度
◇督导监测的结果及成效 全市义务教育区域间均衡状况 4项一级指标中,普及水平为均衡;经费保障、办学条件和干部师资配置等指标为比较均衡。27项二级指标中,9项均衡,主要为学生毕业率、体质健康和教师学历等方面;8项比较均衡,主要为专用教室和图书达标率、生均教育经费、骨干教师及高级职务教师比例等方面;8项基本均衡,主要为生均音体美器材值、占地面积、公用经费等方面;2项不均衡,分别为市级骨干教师比例和每台学生机使用人数。8项关于经费和仪器设备的生均指标基尼系数均为比较平均或比较合理 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在显著缩小 校际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不明显
(四)开展初中建设工程专项督导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相互协调的决策、执行与监督反馈管理机制,促进初中建设工程圆满完成(四)开展初中建设工程专项督导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相互协调的决策、执行与监督反馈管理机制,促进初中建设工程圆满完成 2006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对区县初中建设工程进行专项督导的通知》(京督导〔2006〕6号) • 2009年4月下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与市教委联合对全市初中建设工程开展了总结和督导验收工作
◇建立教育社会评价机制,开展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建立教育社会评价机制,开展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 ◇2009年入户调查的分析结果(全市总体满意度得分为79.64;满分100分,75分以上为比较满意) ◇扎实推进入户调查工作,完善教育社会评价机制 (五)引进教育的社会评价,探索开展区县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
◆提高督导工作地位。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的行政管理体系,使督导成为政府管理教育的“另一只手”,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机构自身建设,促进教育督导的专业化发展。◆提高督导工作地位。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的行政管理体系,使督导成为政府管理教育的“另一只手”,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机构自身建设,促进教育督导的专业化发展。
◆创新督导工作思路。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不断调整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教育优先发展方针的落实;更加注重教育体系的完善;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内涵;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更加注重育人的质量。◆创新督导工作思路。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不断调整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教育优先发展方针的落实;更加注重教育体系的完善;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内涵;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更加注重育人的质量。
◆改进督导工作方法。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强化教育督导的监测评估和指导职能,广泛利用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研究、测评的功能,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开展督导评价,拓展教育督导诊断、激励和服务的职能,提高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广泛性、针对性。◆改进督导工作方法。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强化教育督导的监测评估和指导职能,广泛利用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研究、测评的功能,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开展督导评价,拓展教育督导诊断、激励和服务的职能,提高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广泛性、针对性。
◆重视督导结果的运用。增强督导工作的透明度,落实和完善教育督导结果公布制度、整改制度、督促政府和学校履行教育职责的问责制度,促进教育督导与社会监督的有效结合,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