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540 Views
第九章 應收款項. 9-1 應收帳款. 在會計上,應收帳款之處理問題,主要有二:. 何時對應收帳款加以認列? 即應收帳款入帳時間的問題。. 如何衡量應收帳款的價值? 即應收帳款之評價的問題,包括下列三項:. 1. 應收帳款金額之決定。. 2. 應收帳款收帳期間之長短。. 3. 應收帳款收現之可能性。. P219. 9-1 應收帳款. 9-1-1 應收帳款之入帳時間. 起運點交貨:. 起運點交貨 ( FOB shipping point ) , 係指將商品轉交給貨運公司,該批商品之 所有權,即屬買方所有,此時即可承認銷貨
E N D
9-1應收帳款 • 在會計上,應收帳款之處理問題,主要有二: • 何時對應收帳款加以認列? • 即應收帳款入帳時間的問題。 • 如何衡量應收帳款的價值? • 即應收帳款之評價的問題,包括下列三項: 1.應收帳款金額之決定。 2.應收帳款收帳期間之長短。 3.應收帳款收現之可能性。 P219
9-1應收帳款 9-1-1 應收帳款之入帳時間 • 起運點交貨: 起運點交貨(FOB shipping point), 係指將商品轉交給貨運公司,該批商品之 所有權,即屬買方所有,此時即可承認銷貨 並認列應收帳款。 • 目的地交貨: 目的地交貨(FOB destination),係指將商品 運送到買方指定的地點並移交點清後, 商品所有權才歸買方所有,此時方可認列 銷貨及應收帳款。 • 寄銷: 寄銷(consignment),係委託他人(稱承銷人)代為銷貨 的一種促銷方式。寄銷必須俟承銷人已將商品銷售 出去,並通知寄銷人後,始得認列銷貨及應收帳款。 P220
9-1應收帳款 9-1-1 應收帳款之入帳時間 • 分期付款銷貨: 分期付款銷貨(installment sales),係指商品出售後, 貨款分期收回的一種促銷方式。 一般情形下,除非帳款收現不確定性很高或無法合理估計 收帳費用及損失外,分期付款銷貨則按一般普通銷貨方式, 認列銷貨及應收帳款即可。 當企業賒銷完成時,可在帳上作下列分錄。 • 分錄如下: 應收 帳款X X 銷 貨XX P220
9-1應收帳款 9-1-2 應收帳款金額之決定 • 決定應收帳款之金額,通常要考慮下列因素: • 折扣相關問題。 • 銷貨退回及讓價。 • 銷貨運費。 • 信用卡銷貨。 P221
9-1應收帳款 9-1-2 應收帳款金額之決定 • 折扣相關問題 1. 商業折扣 係指按定價給予之折回(即俗稱的打折), 即定價與實際成交價之差額。 在會計上,對於商業折扣並不入帳, 買賣雙方均以實際成交價格入帳。 2. 現金折扣 係商品成交後,為鼓勵顧客提早還款,通常約定顧客 如在某一期限內償清欠款,則再給予應收帳款部分折扣, 此種折扣稱為現金折扣。 就銷貨者立場言,稱為銷貨折扣(sales discount); 就購貨者立場言,稱為進貨折扣(purchase iscount)。 P221
9-1應收帳款 9-1-2 應收帳款金額之決定 • 折扣相關問題 現金折扣常見的表達方式: (1) 2/10,n/30:10 天內付款可享 2% 現金折扣,付款期限 最長30天,即折扣期間為 10 天,授信時間為 30 天。 (2) 2/10,n/30,EOM:10 天內付款可享 2% 現金折扣, 付款期限最長 30 天,但受信期間自月底起算, EOM 為End of Month的縮寫。 (3) 2/10,n/30,AOG:10 天內付款可享 2% 現金折扣, 付款期限最長 30 天,但受信期間自到貨日起算, AOG 為 Arrival of Goods的縮寫。 (4) n/EOM:月底前付清帳款。 (5) n/EOY:年底前付清帳款。 P221
折扣百分比 1─折扣百分比 365天 授信天數-折扣天數 i = × 365 30-10 2% 1-2% = × 9-1應收帳款 9-1-2 應收帳款金額之決定 • 隱含利率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 37.2% • 現金折扣的會計處理,主要有下列兩種方式: • 總額法: 乃應收帳款及銷貨收入均按總額入帳, 等實際產生折扣時,再來認列銷貨折扣。 • 淨額法: 應收帳款及銷貨收入,均先按扣除折扣後的金額 入帳,若顧客未能享有折扣,則以「顧客未享 折扣」入帳,當作其他收入處理。 P222
9-1應收帳款 9-1-2 應收帳款金額之決定 • 銷貨退回及讓價。 客戶於收到商品後,發現品質不合或規格不符 等原因,而退回部分商品或要求給予讓價, 即為銷貨退回及讓價。 若客戶清償帳款後才發生退貨,將使該客戶之 應收帳款明細帳產生貸餘,此貸餘應列為流動負債, 不可和其他客戶明細帳之借餘抵銷而以淨額列帳。 P223
9-1應收帳款 9-1-2 應收帳款金額之決定 • 銷貨運費 1. 銷貨運費 (由賣方負擔) 2. 進貨運費 (由買方負擔) • 運費須依交貨條件來決定應由買方或賣方負擔: 若為目的地交貨,則賣方負擔,為銷貨運費,屬銷售費用 的一種;若為起運點交貨,則由買方負擔,是進貨運費, 屬進貨的加項。 由於進貨運費,乃由買方負擔,與應收帳款無關, 故不予討論。 P225
9-1應收帳款 9-1-2 應收帳款金額之決定 • 信用卡銷貨 商業銀行(發卡銀行或發卡公司)均發行信用卡 給客戶,鼓勵客戶(即持卡人)利用信用卡 到接受信用卡的商店購物, 然後再向該商店收取一定百分比的手續費, 該手續費通常列為推銷費用。 P226
9-1應收帳款 9-1-3 應收帳款收款期間之長短 在會計,上為能充分反應企業資產的價值, 原則上對資產之評價,均應以現值(present value) 為基礎。但由於現值的換算較為困難且複雜, 因此只要符合某些條件,仍以原先之價值反應。 P226
9-1應收帳款 9-1-4 應收帳款收線之可能性 • 企業為增加商品的銷售,往往採取賒銷的方式。 • 賒銷之缺點,就是帳款不能及時收取, • 因而產生應收帳款。 • 只要有帳款尚未收取,就有被倒帳的可能。 • 在會計上,對無法收回之帳款,稱為壞帳 • (bad debt,或稱呆帳)。 P227
9-1應收帳款 9-1-4 應收帳款收線之可能性 • 壞帳認列的時間及帳務處理之方法: • 直接沖銷法 所謂直接沖銷法(direct write-off method),係指當確定 帳款已無法收回時,才將帳款沖銷,並認列壞帳費用。 • 備抵壞帳法 所謂備抵壞帳法(allowance method),係指事先於銷貨 年度中,預估可能發生的壞帳,並加以入帳。 因此此法必須先於年底估計,應認列多少壞帳費用。 P227
9-1應收帳款 9-1-4 應收帳款收線之可能性 •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所認可之方法: • 銷貨收入百分比法 1. 以當期賒銷金額為基礎 賒銷金額 × 壞帳率 = 當期應提列的壞帳金額 2. 以當期銷貨收入(含現銷與賒銷)為基礎 銷貨收入總額 × 壞帳率 = 當期應提列的壞帳金額 P228
9-1應收帳款 9-1-4 應收帳款收線之可能性 • 應收帳款餘額百分比 1. 應收帳款百分比法 (A)應收帳款期末餘額 × 壞帳率 = 調整後應有之備抵壞帳餘額 (B)調整後應有之備抵壞帳餘額 – 調整前輩抵壞帳貸餘(或加借餘) = 當期應提列之壞帳金額 2. 帳齡分析法(aging of accounts receivable) 乃按賒欠時間之長短,分別按不同壞帳率,求出無法收回 之帳款,以計算調整後備抵壞帳之餘額,再考慮調整前 備抵壞帳之餘額,而求出當期應提列之壞帳金額。 此法由於有分析客戶的信用地位、財務狀況等, 因此較能求得適當的壞帳金額。 P228
9-2應收票據 • 應收票據(notes receivable), • 係指企業因營業活動(如賒銷), • 而收到買方(發票人)所開出或移轉他人所開票據 • (買方非發票人,但移轉他人之票給賣方), • 於特定期日或特定期間,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企業 • 之一種書面承諾。 • 上節我們所說明的應收帳款並無書面證明, • 而只是口頭承諾。 P233
9-2應收票據 9-2-1 票據之分類 • 票據的種類,可依下列方式,加以分類: • 依票據法分類 1. 本票:發票人簽發一定金額,在指定到期日,由發票人 自己無條件支付給受款人或執票人的票據。 2. 匯票:發票人簽發一定金額,委託付款人在指定到期日, 無條件支付給受款人或執票人的票據。 付款人承諾付款的行為稱為承兌。 3. 支票:發票人簽發一定金額,委託銀行業者或 信用合作社,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給受款人或 執票人的票據。 P233
9-2應收票據 9-2-1 票據之分類 • 依票據是否附有利息分類 1. 附息票據: 所謂附息票據(interest bearing notes) ,係指票據到其實, 需支付面值與利息之票據。此到期值乃等於面值加利息。 2. 不附息票據: 所謂不附息票據(non-interest bearing notes), 係指票據本身並不附有利息,到期只支付 面值即可, 此到期值等於面值。 當然企業不可能無代價的接受不附息票據,表面上該票據 並無利息問題,但實質上不附息票據之面值會比附息票據 之面值來得高,而高出的部分,即等於隱含的利息。 P233
期間 類別 年(週)息 (年利率) 月息 日息 一分 10% 1% 0.01% 一厘 (一釐) 1% 0.1% 0.001% 9-2應收票據 9-2-2 票據利率與到期日之計算 • 利率的表達 P234
9-2應收票據 9-2-2 票據利率與到期日之計算 • 期間的計算 • 期間的計算,通常 1 年以 12 個月, 1 個月以 30 天, • 1 年以 360 日計算。 • 票據到期日的計算,有下列方式: 1.以年表示者:在發票日之年份上加上該年數之 當日, 如第6年10月2日發票,1年後到期,則 到期日為第7年10月2日。 2.以月表示者:在發票日之月份加上該月數,如第6年4月30日發票, 3個月到期,則到期日為第 6年7月30日;又如第6年3月31日發票, 3個月到期,到期日為第6年6月30日(6月份無31日,故以30日取代)。 3.以半月表示者:在發票日之月份加上該月數, 在加15日, 如第6年6月4日發票,3個半月到期,則到期日為第6年9月19日。 4.以日表示者:習慣上採計尾不計首方式逐日計算。如發票日為 第6年7月15日,60日後到期, 則到期日為第6年9月31日。 P234
9-2應收票據 9-2-3 應收票據之會計處理 • 附息票據之會計處理 • 不附息票據之會計處理 P235
9-2應收票據 9-2-4 應收票據之貼現 • 企業往往基於資金週轉融通之需要,將未到期之票據 • (自行發票或他人票據),向銀行事先支付利息 (即向 • 銀行融通資金所應付的手續費),以便提早取得票據上 • 之金額 (俗稱貼息取現),是為應收票據貼現 • (discounting receivable)。 • 貼現息與貼現損益之計算 貼現乃貼現人於貼現日向銀行貼息(支付貼現日到到期日 之期間利息給銀行,作為票據提早取現的手續費) 取現(即貼現人所取得之貼現值)。 至於相關金額之計,如下所示: P238
9-2應收票據 9-2-4 應收票據之貼現 • 相關金額之計算方式: • 票據利息收入=票據面額 ×票面利率 × 期間 1. 不附息票據到期值= 票據面額 • 票據到期值: 2. 附息票據到期值= 票據面額 + 貼現期間 • 貼現息(利息費用) =票據到期值 ×貼現利率 ×貼現期間 • 貼現值(貼現金額) = 票據到期值 – 貼現息 • 貼現日之票據值 =票據面額 + 已實現利息 • 貼現損失 =貼現日之票據值 (票據面值 + 已實現利息) • – 貼現值 • 貼現利益 =貼現值 – 貼現日之票據值 P238
9-2應收票據 9-2-4 應收票據之貼現 • 貼現分錄 • 總額法: 現 金 (貼現值) XX 利息費用 (貼現息) XX 應收票據貼現 (票面額) XX 利息收入 (票面利息收入) XX • 淨額法: 現 金 (貼現值) XX 利息費用 (借餘差額) XX 應收票據貼現 (票面額) XX 利息收入 (貸餘差額) XX • 損益法: 應收利息 XX 利息收入 XX 現 金 (貼現值) XX (貼現損失) XX 應收票據貼現 (票面額) XX 應收利息 XX (貼現利益) XX P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