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沁园春 · 长沙

沁园春 · 长沙. 毛泽东. 同升湖实验学校 吴卉. 词的有关知识. 词.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是配音乐歌唱的,称为 “ 曲词 ” 或 “ 曲子词 ” 。其句式长短不齐,也称 “ 长短句 ”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 以有人把词称为 “ 诗余 ” 。另有别名 “ 乐府 ” 、 “ 乐章 ” 。. 词牌.

tot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沁园春 · 长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同升湖实验学校 吴卉

  2. 词的有关知识 词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是配音乐歌唱的,称为“曲词” 或“曲子词” 。其句式长短不齐,也称“长短句”。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 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另有别名“乐府”、“乐章”。 词牌 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而词牌则必须有。

  3. 词的分类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分为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4. 词的风格 词作分为两大类,代表着不同的美感类型,就是——豪放派和婉约派; 代表作家分别是: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婉约派——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秦观等。 ★毛泽东诗词应该归于——豪放派。

  5. 学习重点: 1、炼字的艺术 2、意境的深远 3、立志的高远

  6. 作者和写作背景 •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诗人。 • 1913——1918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常常呼朋引伴到橘子洲头和南湖港一带游泳。 • 1917年,主持一师校友会,与蔡和森等常在一起谈古论今,抒发壮志。

  7. 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8. 毛泽东的伟岸形象 二十年代的毛泽东

  9. 三十年代的毛泽东

  10. 四十年代的毛泽东

  11. 毛泽东和蒋介石

  12. 篇名解释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 《沁园春·长沙》意为: 一首用“沁园春”的词牌写成的关于长沙的词。

  13. 课文鉴赏 (一)感知课文 1、听朗诵,感节奏。 注意:字词的读音、朗诵的节奏、 朗诵者的情感。

  14.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5. 2、注音: 舸 怅 携 稠 茂 遒 遏 gě chàng chóu xié mào qiú è 3、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6. (二)鉴赏课文 1、上阕鉴赏: 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问:这三句话包含什么信息?

  17. 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特定的环境。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特定的环境。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特定的环境: “寒秋”(说明已是深秋); “橘子洲头”; “我”(抒情主人公); “独立”望“湘江北去”。 辽阔、壮丽。

  18. 用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调整此句的顺序: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在寒冷的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看湘江之水滚滚北去。 “独立”能否改为“直立”、“站立”?

  19. 比较赏析“独立”的形象特征 1、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 ,世上千般均因寒雪而匿迹,惟老翁独钓——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形象。

  20. 2、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国势艰危,仕途坎坷,远离故乡,长期漂泊,暮年多病,举目无亲,须发皆白 ,新来戒酒 ,独自登高,愁绪满怀。——孤独悲苦、忧国伤时的形象。

  21. 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在高远的深秋境界里,独立眺望,心潮澎湃——志存高远、一览群芳、砥柱中流、卓然傲立的伟岸形象。

  22. 4—10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4—10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七句话由一个字统领,是哪个字?前六句与第 七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七句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 景象? 1、统领七句的字是“看”,被称为“领字”,在 词中常常使用。 2、前六句是分写,第七句是总写。 3、描写了一幅长沙秋景图。

  23. 在“看”的统领下,作者从哪几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湘江秋景图?在“看”的统领下,作者从哪几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湘江秋景图?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高、静、远)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低、动、近) 仰视:鹰击长空(高、动、远) 俯瞰:鱼翔浅底 (低、动、近)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景物描写的特点) 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 俯仰生姿,红绿辉映。

  24. 在以上写景的句子中,被选用的景物有哪几种?作者是怎样对它们进行描绘的?在以上写景的句子中,被选用的景物有哪几种?作者是怎样对它们进行描绘的? “万、层、百、漫”: 极言数目之多,面积之广。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山 林 江 舸 鹰 鱼 万 层 漫 百 红 染 碧 遍 尽 透 争 击 翔 染 “红、碧、染”: 极言色彩之艳丽。 “遍、尽、透”: 写出了范围、程度之极致。 “染”: 化静为动,写出了变红的动态过程。 “争”: 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浅 “击”: 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有气势。 “翔”: 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 “浅”: 突出了水之清澈。

  25. 经过如此一番精心描绘,这幅“长沙秋景图”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经过如此一番精心描绘,这幅“长沙秋景图”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是一幅上天下地,山水相映、立体交错、绚丽多姿、雄伟壮阔,生机勃勃的秋景图;这些景象都意兴盎然,极富生命力,为扩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努力拼搏,斗志昂扬。

  26. 11—13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朗读并回答: (1)“怅”是失意伤感的意思吗?朗读时要注意 什么? (2)“寥廓”指什么? (3)“谁主沉浮”该如何理解?

  27. (1)“怅”是失意伤感的意思吗?朗读时要注意什么?(1)“怅”是失意伤感的意思吗?朗读时要注意什么? “怅”并非失意伤感,而是久经熟虑和由眼前之景引发的感慨之词。朗读时不是要读出失意的伤感,而是要读出胸怀壮志的底气。 “谁主沉浮”本来是对万物盛衰荣辱由谁决定的疑问。这里意为“由谁来主宰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前途”。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2)“寥廓”指什么? “寥廓”指浩瀚无边的宇宙。“怅寥廓”写出了作者仰观宇宙,俯视万物,思考人生的复杂心情。 (3)“谁主沉浮”该如何理解?

  28. 上阕小结 立 时间 地点 环境 万 红遍, 山 生机勃勃的 层 尽染; 眼 前 景 林 秋景 漫 碧透, 江 看 百 争流。 舸 击长空, 鹰 鱼 翔浅底, 胸 怀 博 大 的 万类霜天 竞自由。 心 中 情 怅寥廓, 壮 志 问苍茫大地, 问 谁主沉浮?

  29. 独立寒秋

  30. 湘江北去

  31. 橘子洲头

  32. 看万山红遍

  33. 层林尽染

  34. 漫江碧透

  35. 百舸争流

  36. 鹰击长空

  37. 鱼翔浅底

  38. 万类霜天竞自由

  39. 2、下阕欣赏: 上阕最后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诗人有没有做出回答呢?我们先来看下阕的开头两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朗读并回答: (1)“百侣”指什么? (2)“峥嵘岁月”指什么? (3) 这两句话在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40. (1)“百侣”和下文的“同学少年”都指作者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的好友。“百侣”、“万山”、“百舸”都是概数。(1)“百侣”和下文的“同学少年”都指作者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的好友。“百侣”、“万山”、“百舸”都是概数。 (2)“峥嵘岁月”指毛泽东求学和革命中的不寻常的斗争岁月。 (3)开头两句总写往事,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词中称为“过片”)

  41. 3—9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3—9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集体朗读并讨论: (1)这七句话由一个字引领,这个字是哪个字? (2)“粪土”、“万户侯”的用法与修辞?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什么修辞方法? (4)这七句话描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42. (1)这七句话由一个字引领,这个字是哪个字?(1)这七句话由一个字引领,这个字是哪个字? (1)领字为“恰”字。 (2)“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把……看作是粪土。” “万户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一切地主、贵族、官僚、资本家、军阀等反动统治者。 (2)“粪土”、“万户侯”的用法与修辞?

  43.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什么修辞方法?(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什么修辞方法? 这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指国家,“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激扬文字”,指写出激浊扬清的文字。 (4)这七句话描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描述了毛泽东和他的好友们德才兼备、奋发有为、壮志凌云、无私无畏、敢于斗争、气势不凡、胆略超群的热血青年形象。

  44. 10—12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朗读并回答: (1)读这三句话要有什么样的感觉? 要有豪迈、自信的感觉。

  45. (2)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和同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气概,也是对一切有志献身革命的志士仁人的号召。同时,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46. 下阕小结: 忆 过 渡 壮志凌云 风华正茂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恰 乘风破浪 奋然前行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记

  47. 3、全词总结 全词思路: 立 看 问 上阕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即描绘了绚丽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有感而发,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主要抒情。通过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抱负。 忆 恰 记 上下阕情景交融,上阕诗人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革命豪情的抒发,艺术地回答上面的,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

  48. 《沁园春·长沙》的意境 气势磅礴,画面壮阔, 意象壮美,意境深远。

  49. “意象”简释 意 意 境 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 象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