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应激. 思考题. 什么是应激?什么是应激原? 什么是全身适应综合征? 应激对机体有利还是有害,为什么? 应激时机体的主要神经 - 内分泌变化,有何意义?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第一节 概述. 应激的概念**. 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机能代谢的改变。 基本点 由应激原引起的 其主要表现为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 CA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 GC 机体总处于一定应激状态(二重性).

tova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应激

  2. 思考题 • 什么是应激?什么是应激原? • 什么是全身适应综合征? • 应激对机体有利还是有害,为什么? • 应激时机体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变化,有何意义? •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3. 第一节 概述

  4. 应激的概念** • 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机能代谢的改变。 • 基本点 • 由应激原引起的 • 其主要表现为 •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 CA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 GC • 机体总处于一定应激状态(二重性)

  5. 应激概念的发展 • 应激不仅决定于外界环境的作用,还取决于人体对环境变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 • 不同的情绪反应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不尽相同。 • 重视应激引起的情绪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行为变化。

  6. 研究的内容 • 躯体与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 • 神经内分泌改变 • 行为的改变

  7. 应激原 1.概念** • 任何内外因素,只要达到一定强度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皆可成为应激原(stressor)

  8. 应激原 • 2.种类 • 外环境物质的因素 • 度的剧变,射线、噪声、强光、电击、低压、低氧、中毒、创伤、感染等 • 个体的内环境因素 • 血液成分的改变、心功能的低下、心律失常、器官功能的紊乱、性的压抑等。 •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 职业的竞争、工作的压力、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人际关系的复杂等。

  9.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适应综合征

  10.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应激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为 •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11.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12.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 交感神经的特征 • 属于自主神经系统,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 •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乙酰胆碱 •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去甲肾上腺素 • 交感神经的功能 • 分布广泛,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

  13.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 肾上腺髓质特征 • 髓质嗜铬细胞合成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 交感神经与肾上腺髓质的关系 • 组成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髓质接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支配

  14. 1.组成 应激原 外周感受器 脑干(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15. 2.主要中枢效应 • 蓝斑:与兴奋、警觉有关,可引起紧张、焦虑

  16. 3.主要外周效应 • 交感-肾上腺髓质: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上升

  17. 4.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联系 •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启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应激反应

  18. 5.防御代偿意义 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使机体警觉性提高。 2)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使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改善 。 3)收缩皮肤、内脏血管,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使血液重新分布。 4)支气管扩张,增加摄氧。 5)促进糖原与脂肪的分解,使组织得到更多的能量。 6)影响其它激素的分泌。

  19. 6.消极影响 • 皮肤、腹腔脏器的缺血性损伤 • 胃肠道粘膜糜烂、出血、溃疡 • 血压升高 • 血小板粘附聚集力增强 • 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肌缺血 • 能量大量消耗 • 脂质过氧化、器官组织自由基损伤

  20.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系统

  21.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系统 下丘脑的特征 是边缘系统的组成部分,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的中枢 下丘脑与垂体 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的神经与轴突延伸终止于神经垂体,形成下丘脑-垂体束 肾上腺皮质的特征 l球状带-盐皮质激素 l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l网状带-性激素

  22. 1.组成 应激原 下丘脑 CRH (-) 腺垂体 (-) ACTH 肾上腺皮质 GC

  23. 2.中枢效应: • 调控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 • 促进内啡肽的释放 • 促进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活性

  24. 3.外周效应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迅速增加 正常未应激的成人每日约分泌糖皮质激素25~37mg。

  25. 4.积极意义 • 促进蛋白质分解和糖异生,升高血糖 • 保证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动员 • 维持循环系统对CA的反应性 • 稳膜、减轻组织损伤 • 抗炎、抗过敏 • 对PGs、LTs、TXA2、缓激肽、5-HT等抑制作用

  26. 5.不利影响 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 免疫功能低下 发育迟缓 性功能减退 抑制甲状腺轴,导致T4转化为T3受阻 物质代谢障碍 精神抑郁

  27. CRH↑ + - - ACTH↑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情绪应激反应 (躯体应激反应)外 周 感 受 器 边缘系统 下丘脑室旁核 脑干网状结构 垂 体 ADH↑ 儿茶酚胺↑ 肾上腺皮质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 GC↑

  28. (三)其它激素

  29. β内啡肽(β-endorphin) 腺垂体合成前体POMC (前阿黑皮质素原) 分解 β-趋脂素 ACTH γ-趋脂素 β内啡肽

  30. β内啡肽的作用 (1)抑制ACTH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避免垂体-肾上腺轴过度兴奋。 (2)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性,避免心率过快,血管收缩过度。 (3)使应激时痛阈提高,减少机体不良反应。

  31.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交感神经兴奋 应激 胰岛α细胞 胰高血糖素↑ 胰岛β细胞 血糖↑ 胰岛素分泌↓↓ 胰岛β细胞 胰岛素分泌↑

  32.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使肾血管收缩,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水平增高,促进水、钠重吸收。 • 应激原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水的重吸收。

  33. (四)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 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所表现的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这种反应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drome, GAS)。

  34.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 警觉期(alarm stage) • 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 • 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 • 抵抗或适应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 • 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 适应机制崩溃,器官功能衰退,休克、死亡出现。

  35. 二、急性期反应

  36. 概念** •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 APR),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

  37. APP的主要构成及来源

  38. APP的主要构成及来源 • AP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也可合成。 • 少数蛋白在急性期反应时减少,被称为负急性期反应蛋白。

  39. APP的生物学功能 1. 抑制蛋白酶 • APP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可避免创伤、感染时过多的蛋白分解酶对组织的损伤 2. 凝血与抗凝血 • APP中的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等可以促进凝血与纤溶 3. 结合、运输功能 • 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等可与相应的物质结合,避免过多的Cu2+、血红素对机体的危害

  40. APP的生物学功能 4. 抗感染、抗损伤 • C反应蛋白、补体成分增多可加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 凝血蛋白类增加可增强机体抗出血能力 5.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C反应蛋白为例) • 起抗体样调理作用 • 激活补体 • 促进吞噬细胞功能 • 抑制血小板磷脂酶

  41. 第三节 应激的细胞反应

  42. 热休克蛋白 • 定义** •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s, HSP)指热应激(或其它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 特点* • 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 它们主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非分泌蛋白。 • HSP是一个大家族,在进化上高度保守。

  43. 1.HSP的基本组成 • 各种应激原诱导生成 • 细胞的结构蛋白,正常时存在于细胞内

  44. C端 ATP酶结构域 基质识别域 N端 2.HSP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基本结构 • N端一个具有ATP酶活性的高度保守序列 • C端一个相对可变基质识别序列

  45. 2.HSP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基本功能 • 发挥对蛋白质的转运调节的作用,被称为“分子伴娘”(molecular chaperone) 。 • 提高细胞对应激原的耐受性。

  46. 诱生型HSP的转录合成 多种应激原造成蛋白质结构受损 热休克转录因子(HSTF) HSP70 结合的HSTF(单体) 受损蛋白的结合 HSP70 解离后HSTF三聚体形成 移向核内与热休克基因结合 HSP70蛋白合成 修复或移除 HSP70mRNA 启动HSP70基因转录

  47.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48. 代谢变化 代谢变化 • 高代谢率 • 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TNF↑、IL-1等↑ • 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 高血糖 -- 糖尿 • 脂肪分解↑-- 游离脂肪酸↑、酮体↑ • 蛋白质分解↑--血氨基酸↑、尿酸排出↑

  49. 功能变化 1.中枢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轴 2.免疫系统的变化 抑制淋巴细胞、损伤浆细胞、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处理、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 3.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总外周阻力超过限度造成心血管损伤

  50. 功能变化 4.消化系统的变化 应激性溃疡 5.血液系统的变化 抗损伤、抗感染 6.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 • 尿少,尿比重升高,水钠排泄减少。 • 生殖功能常产生不利的影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