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一个3岁患儿, 夜惊、 睡时汗多、 发育迟缓,家长 认为是缺钙造成的。 服用补钙药物后, 情况却未得到改善。 后来,家长不放心 才带孩子上医院, 经结核菌素试验及 胸部X线检查,发现 孩子染上了肺结核, 才导致发育迟缓
你需要补钙 吗? 指导老师:杨锐 小组成员:卫传元、胡建建 孙正宇、鞠建龙 谢梦迪、刘海洋 刘乐乐、邵胜胜 柏小三、丁换换
概要: 一.钙的吸收及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二.钙的利用 三.钙不足 四.钙过量 五.钙与生活 六.小结
一.钙的吸收 • 吸收形式:游离钙元素 • 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 1.维生素D • 2.乳糖 • 3.赖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 • 4.适宜的钙、磷比值可促进钙吸收 • 5.酸性介质
抑制钙吸收的因素 • 1.食物中的植酸 盐、纤维素、糖 醛酸、藻酸钠和草酸 • 2.脂肪摄入过多 或脂肪吸收不良 • 3.降钙素、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二.钙的利用 (一).钙能构成支撑人体血肉之躯的骨骼。
(二).在细胞活动中的偶联作用和第二信使作用(二).在细胞活动中的偶联作用和第二信使作用 • 1.Ca2+在肌肉兴奋—收缩偶联中的作用 Ca2+是兴奋—收缩偶联的偶联物 肌细胞AP L型钙通道的变构或Ca2+内流 JSR(连接肌质网)膜上的钙释放通道(RYR) Ca2+入胞,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Ca2+浓度升高,使LSR膜上的钙泵激活 Ca2+回摄,肌肉舒张
2.Ca2+在肌肉兴奋—分泌偶联中的作用: 外分泌腺的分泌和神经递质的释放 3.Ca2+在肌肉兴奋—代谢偶联中的作用 钙作为第二信使,通过改变细胞内多种酶系来改变其代谢活动的
(三).钙对细胞膜通透性的调节 • 1.钙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轴突末端AP 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囊泡释放Ach 与终板膜上的Ach门控通道结合 膜对Na+、K+通透性升高 终板膜去极化 终板电位 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 去极化至阈电位 肌细胞膜爆发AP
2.Ca2+与自律性:自律性是由细胞膜的自动去极化所引起。2.Ca2+与自律性:自律性是由细胞膜的自动去极化所引起。 3.Ca 2+与动作电位的产生:Ca泵 4.钙与细胞膜的修复
(四).钙与血液凝固 (五). 钙负责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低血钙时容易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快和心律失常。而高血钙时,则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强,甚至发生收缩期心脏骤停。 (六).钙在补体激活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七).钙还能维持血液的酸碱度和电解质平衡
三.钙不足引起的疾病 1.运动系统:骨折,软骨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骨质软化,腰酸背痛,手足麻木,肌肉痉挛。 2.神经系统:失眠, 眩晕,发烧。 3.易患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肠炎,鼻炎,哮 喘,皮炎等
如何判断是否缺钙 1.儿童: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态,入睡时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智力发育迟,说话晚,学步晚,出牙晚。 2. 青少年:明显的生长疼,腿软,抽筋;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过敏,易感冒,头发稀疏。
3.青壮年: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3.青壮年: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牙齿松动,四肢无力,经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痛,关节痛,风湿痛;头晕并罹患贫血,产前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
5.老年人-负钙平衡期 钙质的吸收减少,排泄加大症状有老年性皮肤病、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6.检验是否缺钙,最可靠的办法还是去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诊断,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四.钙过量引起的疾病 • 1.过多补钙使血压偏低,钙沉积在心脏瓣膜上影响了心脏功能,增加了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在血管壁沉积将加重血管硬化。 • 2.在眼内房水中钙浓度过高,可沉淀为晶体蛋白,引起白内障甚至失明。若钙在眼角膜周边沉积将会影响视力。 • 3.肠道中过多的钙会抑制铁、锌等二价离子的吸收,造成继发性的缺锌和缺铁,从而导致厌食、贫血、乏力、生长发育缓慢和免疫力下降。
怎样纠正钙过量 1.一旦发现钙过量,就应停止补钙,钙过量的症状就会消失。但是,骨骼的钙化一旦形成,往往没有很好的消除办法。 2.对高尿钙症需要多饮水,限制食盐的摄入,避免进食含有草酸过多的果汁及巧克力等。 3.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尿剂。
五.补钙误区 • 1.骨头汤可以补钙 • 2.单吃钙就可补钙 • 3.补钙可以加快骨愈合 • 4.钙混在牛奶中吃
生活习惯影响钙吸收 1.经常吸烟者,尤其烟龄较长的人 (干扰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分泌) 2.嗜酒者,引起体内营养物质的缺乏,同时影响钙、镁、铁的吸收 3.嗜好每日饮用多量咖啡或含咖啡因类饮料者,会减少钙的吸收增加钙排出 4.不进行体育锻炼者
六.小结 钙普遍存在于人体和自然界中,人体中的钙60%以离子状态存在,35%与蛋白质结合,总量可达1300g,约为体重的1.5%~2.0%。钙一羟基磷灰石盐的形式存在于骨中,钙参与多种生理活动,故内环境钙稳态是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缺钙或钙过量都会造成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故补钙当慎行!